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外现代化研究述评

国内外现代化研究述评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学领域,斯梅尔瑟的现代化理论同样值得关注,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不同社会领域在结构上的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英格尔斯强调人的现代化对于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国家现代化时,应把人的现代化考虑进去,因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国内外现代化研究述评_现代化之路太仓实践与探索

1.国外各领域现代化研究情况

(1)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1950年,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的提议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创立了经济增长委员会,并在1952年创办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刊物。这个学术团体成为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最初班底。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开始探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仿效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将现代社会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大众消费”五个阶段(后来新版中增加“追求生活质量”作为第六个阶段)[4]。1965年,库兹涅茨出版了《经济增长与结构》一书,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人均产品、人均占有土地、农业生产率等六个方面都低于发达国家开始工业化的时候。此后,美国学者列维(Levy)对现代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而工业化必然造成人类使用能源结构的变化,现代化的标准是非生物能源与生物能源的比率,比率越高,现代化的程度越高。

(2)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二战结束后一段时间,美国社会学在整个西方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开创了系统—功能理论,并在现代化研究中被社会学家们广泛使用。他将人类社会的演变分为原始阶段、中间阶段与现代阶段,现代化过程是整个社会趋向于分化为子系统,社会总体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为社会结构的存在方式是为了满足社会系统的功能,当一个社会结构不能满足社会系统的功能时,社会结构的变迁就势在必行。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可以称为适应性增长、分化、容纳和价值概括化,因此造成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5]。帕森斯之后,列维于1966年完成了《现代化与社会结构》等著作,运用结构—功能主义,从社会系统的各层面、社会的组织关系、共同要素、各种要素、问题焦点等方面对“现代社会”与“非现代社会”之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列维指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横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在社会传统模式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艾森斯塔德则认为,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在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形成一种能够“容纳”这种变迁的制度结构[6]。在社会学领域,斯梅尔瑟的现代化理论同样值得关注,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不同社会领域在结构上的分化与整合的过程。斯梅尔瑟认为社会结构的分化主要包括经济活动的分化、家庭活动的分化、价值体系的分化、社会分层体制的分化,同时,对于分化了的活动整合,也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复杂的整合主要表现在经济和家庭、社区、政治结构等制度领域。

(3)政治学领域的研究

现代化的变迁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的变革也不可忽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者们也开始从政治学视角涉足现代化。比较政治之父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他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广泛的环境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系统、过程和政策的变化。具体来说,政治体系的专门的、正规的结构创出了现代民主国家,其重要特点就是它具备高度的结构分疏化,每一种政治结构都有其主要功能。阿尔蒙德之后,阿普特于1965年出版了《现代化的政治学》一书,主要关注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那些促进变革的因素。西尔斯则认为虽然各个国家政治形式不同,但都有由此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摩尔以世界现代化的政治演进道路为主线,梳理出世界各国三条主要的政治发展脉络,即以英、美、法为代表的西方民主道路,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以及以俄国和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路,摩尔认为,西方民主只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结出的果实,不具有普遍意义,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通往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暴力革命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诞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摩尔并指出,政治现代化不同道路间不但相互并列和更代,而且彼此交汇和包融。亨廷顿立足于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强大政府论,认为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等三项内容,一个政治体系如果政治组织具有适应性和复杂性,政治体系具有自主性和凝聚性,就意味着具有现代性[7]

(4)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在学者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探究现代化的同时,心理学领域的学者也不甘示弱,开始从本领域来研究现代化。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英克尔斯教授以提出“人的现代化”理论而著称,在其著作《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一书中,他系统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理论。英格尔斯强调人的现代化对于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国家现代化时,应把人的现代化考虑进去,因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英格尔斯从十二个方面勾勒出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和特征。在谈到如何促进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时,英格尔斯认为,在决定和培养一个人的现代性水平方面,教育是首要的因素,工厂是最重要的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英格尔斯外,麦克莱兰和莱勒等也探讨了文化和心理等因素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麦克莱兰主要研究了成功的欲望和对业绩的追求在现代化过程中重要性,莱勒则认为传统社会将通过吸收先进文化从而进入现代社会。

(5)历史学领域的研究

在历史学领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布莱克教授在现代化研究中贡献最大,他在1966年和1976年分别出版了《现代化的动力》和《比较现代化》,布莱克同样将现代化的阶段研究作为其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的挑战、现代化领导的巩固、经济和社会的转变及社会的整合四个阶段。到了70年代,布莱克在对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考察时,又提出了现代化变革的准备时期、现代化变革的实施阶段、高度现代化阶段的现代化进程的“三阶段论”。布莱克一方面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在理智、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五个方面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明确反对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做法,认为传统与现代是交融在一起的,现代来自传统,传统经过改造或变革后可成为现代的东西。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布莱克以社会结构和政治为标准,区分了政治现代化的几种范式,将全球不同现代化的道路分为7类。通过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综合的视角进行研究,布莱克的现代化理论在深度与广度上比其他学者有了更大的超越。

20世纪60年代起,学者们充分发挥历史学的专长,对各国现代化的个案进行研究。一方面,美国学术界开始对日本、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现代化问题开始关注,在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主要有詹森、赖肖尔、鲁斯托、沃德、费正清、克雷克等。学者们强调传统体制在东方国家现代化国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为日本具有明显不同的社会结构,这使得其能够采取西方的模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另一方面,鉴于俄国(苏联)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美国学术界也加紧了对苏联发展道路的研究,在这方面布莱克和亨廷顿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学者们的研究认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很可能沿着与各自不同的传统遗产相和谐的道路实现现代化。

综上所述,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开始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领域对现代化理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看法。总体来说,在西方现代化理论所涉及的众多问题中,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和相互依存问题、世界发展的长期趋势问题至关重要。

2.国内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成果

(1)现代化研究的兴起。学者们普遍把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实质上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初起点。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经历了清王朝内部的严重衰败化与半殖民地化交织,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通过殖民地型资本主义化,再经历革命化的独立运动转入现代发展轨道,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从1949年以来,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模式,通过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改造与发展的强大杠杆,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来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尚未达到1800年英国和法国的水平。从1949年到1957年,中国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1958年到1976年,在将近20年时间里,主要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存在,强调中国要自成体系地超前发展,忽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一阶段,当西方现代化研究兴起之际,中国由于特殊政治气氛的影响,在东西方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形势下,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化历程及西方现代化研究的诸多新成果,一概漠然视之,没有人向国内介绍西方的现代化研究状况,更没有人进行相关研究。从1978年开始,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现代化研究逐步纳入学术研究范畴,我国历史学家首先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荣渠教授主持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主持的“近代化比较研究”分别被列为“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研究形成一个新局面。南京大学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如钱乘旦、陈晓律等也开始进行现代化研究。此后,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除对西方学者的研究翻译、介绍外,我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版,现代化研究也成为我国学术研究中的热门领域之一。

(2)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三十多年来,我国现代化研究的论著达数百部之多,相关论文更是成千上万。相关学者在对现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对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及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概括来说,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现代化内涵的研究。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是国内现代化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认为“现代化”这个概念是用来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的动态的新名词。他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很难一言以蔽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现代化,就会形成不同的流派。罗荣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北京大学孙立平教授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城市化等七个方面对现代化进行了探讨。中国社科院的何传启研究员认为现代化是指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可从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三个维度进行探讨。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和变化。南京大学的钱乘旦教授则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五个领域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梳理。

现代化理论构建。现代化理论是对人类社会转变过程、进步过程的系统认识,是关于世界、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规律研究成果的统称。罗荣渠教授在对西方社会进化论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从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构建了现代化理论体系,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三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力,三大生产力的形态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但又是有重叠而不是截然分开的。罗荣渠认为现代化时代实际就是人类运用工业生产力以及由此而进入的人类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现代化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浪潮,第一次大浪潮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是由英国工业革命开端,向西欧扩散的早期工业化过程;第二次大浪潮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工业化开始向整个欧洲和北美扩散并取得成功;第三次大浪潮是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是发达国家向更高级别的工业化升级与欠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过程[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注重现代化的微观研究,提出了二次现代化理论,他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16个阶段,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过程,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而是驿站,将来还会有新的现代化[9]

钱乘旦教授长期从事比较现代化研究,认为民主国家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没有统一的民主国家,现代化无从谈起。他认为世界现代化史可分为现代准备或酝酿阶段、现代化启动阶段、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五个阶段,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反现代化的概念,指出反现代化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扭转现代化方向,达到抵制现代化、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10]

现代化模式和路径的探讨。罗荣渠在对各国现代化的类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形态将现代化的类型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类型和混合式现代化类型,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类型完全是自发形成,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步趋于成熟形态;社会主义型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定向发展,至今只具雏形;混合型发展则是前两种发展形式的结合,目前尚处在成形之中。钱乘旦探讨了西方的政治现代化道路,总结出以英国为代表的渐进改革之路,以法国为代表的人民革命之路和德国式道路。进入二十一世纪,钱乘旦教授又对英联邦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和道路进行了研究。丁建弘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研究,认为在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开始转变。发达国家虽然率先进入现代化,但现代化道路是多样的,每个国家都应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之路。陈晓律对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世界各国的工业模式可分为英美模式、法国模式、德日模式、印尼和韩国模式,他认为对于后发工业国家来说,政府对工业化的主导是必然的,但应避免其消及后果。董经胜对拉、美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失败的教训进行了总结,认为拉、美国家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完全仿效英国。但由于经济上依附于西方,拉美没有像西欧和美国那样走上工业化和民主化的道路。相反,在民主政治的外壳下,到处充满了独裁、混乱和无政府状态,政治上的极端不稳定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11]。上海交通大学胡伟教授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总结,认为政治领导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思想解放运动助推了改革;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释放了市场的力量;经济转轨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力量又拉动了政治的制度化、文化的世俗化和社会的多元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转型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走向,促进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2]。武力、王丹莉认为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再次实现了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13]

(3)现代化研究特点。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国内的现代化研究具有以下几点明显特征:

第一,现代化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早期的现代化研究对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依附性较强,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涌现出一大批以现代化研究为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

第二,现代化研究学科体系开始形成。我国的现代化研究首先对现代化本身进行了探讨,即对现代化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对西方现代化理论进行吸收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研究通过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形成了一些跨领域的交叉学科,如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等。对世界各国现代化个案的研究,其中既包括成功完成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包括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通过现代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的研究,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过程,对每个国家来说,是一条必由之路,在现代化过程中,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者们一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也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失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在对现代化理论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学术界开始对我国现代化进行研究。学者们对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总结;对我国区域现代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对现代化过程中科技、教育、信息技术等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释;对我国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对邓小平、胡锦涛等的现代化思想进行了分析,对我们现代化的挑战、前景和战略进行了研究。

3.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展望

从1840年至今,中国为探索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在当今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现代化的宏观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的现代化的历史根源;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发展的阶段性和各阶段的特性;现代化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的新特征;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不同道路和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模式;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共性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影响;国家发展、区域发展和全球发展的整体趋势等的研究。

(2)现代化的微观研究。具体包括现代化的方法、手段、步骤、政策;现代化需要的各种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人的素质变化和心理适应,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科学技术革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过程中自力更生与学习借鉴的关系;现代化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现代化过程中阻力、失败和中断;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策略等。

(3)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比较;中国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比较;中国现代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比较;中国早期现代化与近期现代化的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部门的现代化比较等。

(4)现代化与人类未来的研究。现代化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类未来与现代化的关系同样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这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国家现代化的过度发展与低度发展;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等;现代化带来的世界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与国际新格局的构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对人类发展前景的影响等。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36.

[2]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2-83.

[3] 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24.

[4]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 帕森斯,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3.

[6] 艾森斯塔德.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C]//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71.

[7]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12-21.

[8]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 何传启.现代化的三维定义[J].管理评论,2003(3).

[10]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1] 董经胜.拉美与中国:走出自己的现代化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6-08.

[12] 胡伟.现代化道路与中国模式[N].文汇报,2009-11-03.

[13] 武力,王丹莉.中国现代化路径的适应性选择研究[EB/OL].求是理论网,2011-04-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