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师德是高水准道德

师德是高水准道德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师德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师德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师德是高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不少优秀的成分,它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习近平强调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

二、师德是优秀道德文化的典范

教师以德为本,其精髓是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约束。师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的典范,传尧舜帝因契秉性“聪明而仁”,爱心品格俱佳,故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任命契做“司徒”。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并起,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师德规范。孔子被称为“万古师表”的古代杰出教育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是知行合一“仁且智”。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礼记·学记》就有“师道尊严”的内容,“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此谓“师道尊严”。“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安贫乐道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躬身自省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刻苦好学精神[3];“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敬业爱生精神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教育家朱熹的《白鹿洞教条》,系统梳理了古代先贤,尤其是先秦儒家关于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述,是我国古代关于师德规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论述。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新时期应当发扬光大。

三、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为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师爱是魂。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身正为范,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要将师德教育观念、生活习惯、理想信念等通过内省和信念来强化,通过自律来实现,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来监督,凝练教师核心价值观(师道尊严,敬业奉献)。师德建设的总目标是: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祖国花朵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道精神源远流长。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2010年7月8日正式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总目标: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有理由相信,师德建设将朝着更加明确的方向稳步前行。

四、师德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德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正确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在本质上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培育人的实践活动,这是“育人为本”的内在规定。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目的在于服务社会。教育要发展人的知识和能力,而“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德”,知识和能力就没有了方向上的保证。所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把德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新时期的“德”就是奉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德育为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培养学生的德,教师对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关系要有正确的认识。在竞争的时代里,学生更容易看重知识和能力的作用,而忽视思想品德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忽视思想品德在成才中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自身的发展更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状况,帮助学生认识到其思想品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帮助他们查找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紧密联系,共同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思想品德方面的难题。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为学生做出表率。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处境,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师德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师要有开放的视野,尊重差异,肯定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有独特个性独立人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系和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积极的人生品格和价值取向给予正确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坚守学生人格尊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普遍的示范与导向功能。亚斯贝尔斯说,“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4]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体现在强制、灌输上,而是激励学生在对各种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对多种文化的共同分析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性中共同的善,是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五、师德建设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