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意义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两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构建“两型社会”充分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为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两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而人与自然和谐又是构建“两型社会”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构建“两型社会”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性指思想,是十七大以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 建设“两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两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在现实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充分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两型社会”要求在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对污染进行全过程控制,循环利用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扩大就业,既满足当代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需求,又为子孙后代的需求预留生存发展空间,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是在追求人类自身幸福、舒适生活的同时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两型社会”的过程,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的过程。

2) 建设“两型社会”是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建立“两型社会”,在经济运行中通过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结构布局等,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矛盾,加快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两型社会”探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拥有角度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资源总量较大,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据统计,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为27%,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人均矿产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而且石油、富铁矿、铜矿等重要资源严重短缺,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值的11%。煤炭资源丰富,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值的55%。按照专家的估算,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量为6 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除了数量,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也不理想。能源资源的80%左右分布在北方。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煤炭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因此,建立节约型社会是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矛盾,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

从资源消耗角度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与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偏低,而且浪费严重。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呈现出明显的“投入高、产出低”的特征。

从能源资源开发看,浪费十分惊人。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仅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上。煤炭综合回收率为30%,其中小型煤矿仅为10%~15%。资源的有限性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要打破这个“瓶颈”,就必须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由上述分析可见,我国资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要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费的增加是难免的。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将难以为继。为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3) 建设“两型社会”是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两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人与自然和谐又是构建“两型社会”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也是人与自然逐渐达到和谐相处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好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就是要必须首先做好“两型社会”的建设工作,那么反过来,“两型社会”的成功构建必将促进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

4) 建设“两型”社会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环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逼使发展中国家做出更大让步。例如,由“绿色壁垒”和以节能为主要目的的能效标准、标识等构成的非关税壁垒已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对我国产品在世界的竞争力带来严重影响。其中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体系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并将成为“技术贸易壁垒”,对于未通过认证的企业,其产品会遭到绿色消费主义者的排斥,外国政府和企业也会与之断绝生意往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才能迎接经济全球化,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5) 建设“两型社会”是扩大就业,促进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

中国13亿人口,就业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中国青年人口规模大,每年新成长劳动力数以千万计,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截止2006年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其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21世纪前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1世纪前20年中国仍然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建设“两型”社会,开展废弃物回收利用,培育资源再生利用环保产业可以起到增加就业的作用,即通过延长经济的链条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门槛比较低。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循环型经济构想,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环保产业提供1 400万个就业机会。山东和安徽的一些规模造纸厂通过回收黑液制造有机肥料,延长了造纸厂的生产链条,增加了就业机会;啤酒厂增加干酵母回收工艺流程,增加废水处理工序等,也扩大了就业。对于企业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意味着增加附属工厂或车间,扩展经营范围,只要在经济效益上有利可图,都会增加就业需求。此外,培育专门的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加大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研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技术等都可以起到扩大就业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