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三种视角看科举学位

第三种视角看科举学位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将科举名位看成学位这两种视角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再从非中非西的第三种视角来看科举学位。在《清国行政法》第3卷第9章第2节《科举及学堂奖励法》中,便一再提到进士、举人是中国“旧来的学位”。在历史上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的越南,至今学位制还带有一些科举文化的色彩,如称大学毕业获得文凭者为“举人”。承认科举学位并不会使中国的学位制度史蒙黑。

否定“科举学位说”的论据之一是,西方人是为了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寻找某些结合点,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和西学的传播,中国人则是为了减少接受外来文化的障碍,减弱异质文化交流时的相互排斥,“科举学位说”才会成为当时社会各界的共识。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得出的看法。如果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将科举名位看成学位这两种视角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再从非中非西的第三种视角来看科举学位。

日本在中国引进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和学位制度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中介作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借鉴西方学制时,多经过日本这一东西方之间的过渡桥梁。考察一下当时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的科名,对我们认识科名的学位性质很有帮助。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占据台湾,为了统治台湾人民,日本比以往更重视探究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1905年至1911年前后,日本的“临时台湾旧贯调查会”出版了《清国行政法》和《台湾私法》等书。在《清国行政法》第3卷第9章第2节《科举及学堂奖励法》中,便一再提到进士、举人是中国“旧来的学位”。在《台湾私法》第2卷第2编有关“阶级”的款项中,第一项“绅衿”分析了中国学位、官位、爵位的区别,其中第一目“学位”将中国的学位分为“文学位”和“武学位”。文学位包括文生员、监生、文举人、文进士等,武学位包括武生员、武举人、武进士等,并作了详细的介绍,另外还述及一些孝廉方正、博学宏辞一类的“杂科”学位。日据时期日本还有一些文献(如片冈岩《台湾风俗志》等)提及中国的科举学位,但仅举以上2例,已足见采用西式学位的先行者日本是将中国的科名看成学位的。

历史上曾实行近千年科举制度的韩国,一些学者也将获得科名的绅士阶层称之为“学位身份层”[12]。同属东亚科举文化圈的越南也与日、朝类似。河内文庙中立着一座碑亭,上面醒目地刻着“科甲中来名不朽”几个大字。在历史上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的越南,至今学位制还带有一些科举文化的色彩,如称大学毕业获得文凭者为“举人”。限于篇幅,不再详论。

总之,无论是从科举名位的形式还是从其特性来看,中国古代的科名与西方的学位制度都极其相似,因而当时东西方各国都将科名看作一种学位。而且中国在1904年至1911年间曾采用科举学位体系,在1905年科举制本身被废止之后,科名的学位性质更加显现。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科名的学位性质毋庸置疑,“科举学位说”可以确立。

承认科举学位并不会使中国的学位制度史蒙黑。过去对科举制的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实际上,科举制曾造就和选拔了当时社会的一流人才。现代人往往将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范进、孔乙己当成科举人物的代表,却不知道大量杰出真实的科举人才。范进、孔乙己虽然反映了历史真实,但毕竟还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科举制并不完全像以前我们中小学课本所描述的那样片面,它不仅造就了范进、孔乙己这样的腐儒,而且也造就了戚继光、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白居易、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这样的文学家,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而且连我们熟知的韩愈、朱熹、蔡元培一类的教育家也是进士出身。1300年间多数政治家也是科第中人,连清末激烈批判科举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科举出身,这些名人都是实实在在的科举人才。科举制实际上并不是像过去所宣传的那么坏,由于奉行“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原则,科举制曾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13]。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在追溯中国学位制度史时,应有充分的理由和自信述及科举学位。

【注释】

[1]孟东明:《学位制度一夕谈——访张文裕教授》,《新观察》1981年第8期。

[2]舒大纲、蔡竞:《中国古代的学位》,《历史知识》1983年第1期。

[3]应方淦、周谷平:《科举制度并非学位制度——关于“科举功名学位说”的商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1期。

[4]刘海峰:《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5]蔡元培:《自书简历》,见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498页。

[6]William A.P.Martin,Education in China.in Hanlin Papers,or Essayson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the Chinese. London&Shanghai,1880.

[7]王云五:《王云五论学文选》,学林出版社,1997年,339页。

[8]F.L.Hawks Pott,Education Progressof 1907,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Vol.39,No. 1,1908,p.12.

[9]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81页。

[10]载《教育杂志》1911年第9期。见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322~333页。

[11]华琴珊:《续镜花缘》,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1页。

[12]韩国历史学会:《科举》,(韩)—潮阁,1981年,45页。

[13]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