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礼的字义及其历史演变

礼的字义及其历史演变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名,是从各个方面讲究“礼仪”和“礼让”的道德传统中获得的。在这个意义上看,“文明”和“礼仪”“礼让”是密切相关的。礼的含义有如下方面:一是尊严。礼是显示自己尊严的,也是维护别人的尊严的。和谐一致,正是礼的秩序的集中体现。中国的礼是在历史演变中发展的,后代的礼对前代的礼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礼的历史演变主要有如下三个重要阶段:一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古礼。

一 礼的字义及其历史演变

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所必需的修养,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的礼仪文明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相传在3000多年前,西周王朝的创建者都很重视礼,周公旦提出用礼来治理国家,同时制礼建章,倡导“礼仪”“礼让”。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不断发展、完善,礼仪、礼让成为传统社会中国人修身、治世的重要因素。

1礼字造字构形、要素和含义

“礼”是一个会意字,构形从礻、从豊。“礻”同“示”,“示”是“神”的本字。汉语中,大多数构形从“示”的汉字,本意多表示与恭敬地崇拜神的活动有关。“豊”是古人行礼所用的器具,它的构形好似两只玉盛在器皿之中,表示恭敬地事神。“豊”在“礼”字中兼表字音。古人在修身、治国的过程中,逐渐扩大“礼”的含义,“礼”超出了原初敬神的活动,包含了人生、信仰、制度、器物等各个层面的丰富内容。

礼,包含礼法、礼意、礼器、礼辞、礼容、等差等要素。所谓“礼法”,是指行礼的章法、程式,包括行礼的时间、场所、人选,人物的服饰、站立的位置、使用的辞令、行进的路线、使用的礼器、行礼的顺序等。所谓“礼意”,指礼的具体仪节包含的意思,如古人以玉的品质比喻人的美好德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以玉为礼物,体现出重视德的思想。所谓“礼器”,指行礼活动借助的器物,如食器、乐器、玉器等。所谓“礼辞”,指人际交往中所使用的礼貌用语,这些用语简洁明快、温文尔雅,如古人第一次去见仰慕的君子,到达门口时要说“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能通闻于传达见面要求的使者)。所谓“礼容”,指行礼者的体态、容色、声音、气息等,如拜见长辈身体要站直、面色要严肃、声音要沉稳等。所谓“等差”,指礼所体现出来的对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人的特殊含义,或者说,行礼讲求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别、等级。

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名,是从各个方面讲究“礼仪”和“礼让”的道德传统中获得的。“文明古国”的美名既是讲中国古代有灿烂的礼仪文化,更是强调中国人是知礼守礼、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在这个意义上看,“文明”和“礼仪”“礼让”是密切相关的。“文明”与粗俗、野蛮相对,而“礼仪”“礼让”表明人们彼此之间尊重、谦和与体谅的关系。

礼的种类纷繁复杂,礼的样态千差万别,《中庸》讲“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三百”“三千”是虚数,说礼仪很多。直接的意思是说,“礼”的总纲有三百条之多,细目有三千多条。礼对于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行止、饮食、衣冠、周旋揖让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内容非常全面和细致,但都含了尊严、尊人、敬事、秩序等意义。礼的含义有如下方面:

一是尊严。一切人都有尊严,礼恰恰是维护人的尊严的一套规范体系。一切礼都出于维护我们个人和他人的尊严。古人说:“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意思是说,通过学礼、习礼,加强自我修养,维护我们个人作为人的尊严。如果没有礼的约束,任意满足意愿,欲望横流,举止疯狂,那么,人就同禽兽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没有了做人的尊严。古人比较了人的行为与鸟、兽的行为,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意思是说,鹦鹉能够说话,但毕竟只是飞鸟;猩猩能够交谈,但毕竟只是禽兽;人如果不确立礼、讲求礼,就算能说话,也不能摆脱禽兽之心。礼不仅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人,也有尊严,也要需要礼。礼是显示自己尊严的,也是维护别人的尊严的。

二是尊人。一切具有礼的意义的行为都寓含着尊人。尊人,不仅要尊重自己,更要尊重别人、谦逊待人。尊重别人,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尽自己的可能,体现出礼对人的尊重的要求,使人获得应得的尊重。例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敬语,特别是那些对长辈、客人及不同身份的人的敬称,都不能混用,要严格区分,目的就是要通过表示尊敬的称呼,维护他人的尊严。维护了他人的尊严,也就意味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谦逊待人,与人相处要尽量礼让、谦让,不自傲、不自大,不把自己故意摆在重要地位而轻视别人。只有根据礼的要求,谦逊待人,我们自己才能获得同样的尊重。古人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就是礼强调自己谦虚、尊重别人这个道理。

三是敬事。一切礼都要求人们对事敬慎不懈、善始善终。“敬”,即恭敬,做事不草率,勤快而不懒惰;“慎”,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敬事,就是做事态度端正、严谨,尽量注重细小环节;就是正确对待他人交办、自己承诺要做的事,坚持始终、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就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礼仪行事程序做事,不随意更改,同时,不拘泥守旧,在遵循既定做事程序的前提下,善于变通。敬事,实际是待人之礼的延伸,待人与接物是一体的,我们在待人之礼上养成的恭敬态度,一定会在接物中体现出来。孔子讲:“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意思是说,有礼之人日常起居态度端庄,担任工作敬慎认真,和人交往忠心诚恳。这讲的就是敬事之理。

四是秩序。一切礼在社会层面上都有形成秩序的含义,这个含义体现在礼的“别”、“敬”、“和”的精神之中。“别”,即分别。礼,分别长幼、尊卑,表现其间的差别。“敬”,即恭敬。礼,表现一个人如何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的敬让精神。“和”,即和谐。一切礼都在于通过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人际关系和伦常秩序。《论语·学而》讲:“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一致为追求的目标。所谓“和谐一致”,是保持个性、差别的一致,不是泯灭个性、差别,追求千篇一律的同一。和谐一致,正是礼的秩序的集中体现。做一个明礼、守礼的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和谐一致的秩序的追求。

2礼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礼是在历史演变中发展的,后代的礼对前代的礼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孔子称之为损和益。“损”是减少不适应的部分,“益”是增加新的内容。礼的历史演变主要有如下三个重要阶段:

一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古礼。古礼指春秋战国以前,夏、商、周三代文化中的礼。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已十分重视礼的实践,同时还出现了专门记载、讲述礼的书籍,最著名的就是后来称为“三礼”的书。三礼是对儒家《仪礼》《周礼》《礼记》三部书的称谓。

古礼有行为之礼、制度之礼、观念之礼。行为之礼是人的行为、仪容态度所遵循的礼,称为“礼仪”。冠礼(成年礼仪)、婚礼(结婚礼仪)、丧礼(埋葬死者的礼)、祭礼(祭祀和纪念死者的礼)、相见礼(相互拜见的礼)、乡饮酒礼(饮酒聚会以考察人才的礼)、朝礼(诸侯朝拜见天子的礼)、聘礼(诸侯相互访问的礼)、射礼(举行射箭比赛以考察人的德能的礼),古人称为礼的大纲。制度之礼是名物制度或典章条文的礼,称为“礼制”。礼制包括官职设置、赋税制度、军事制度、学校学制、刑法制度、继承制度、祭祀制度等。观念之礼是理论或思想中的礼,也称为“礼义”。礼义主要指儒家学者探讨礼的思想言论。

二是春秋战国以后的新礼。春秋战国以后,秦始皇短暂地统一了中国,不久秦朝的暴政被推翻。汉朝建立,根据儒家对礼的理解和社会对礼的需要,进行礼的革新和建设,这就是新礼。汉代重视“五礼”建设。“五礼”,一是吉礼,指祭祀以求吉祥的礼仪;二是凶礼,指救患分灾的礼仪;三是军礼,指军事制度及军队活动的礼仪;四是宾礼,指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五是嘉礼,指按照人心所善者制定的饮食、贺庆等礼仪。汉代以后,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五礼”,国家大礼总体上都以五礼为纲。例如,北宋的《政和五礼新仪》、明朝的《明会典》、清朝的《大清会典》都是如此,只不过没有冠以五礼的名称。受此影响,朝鲜封建王朝的礼典也称为《国朝五礼仪》。

三是近代以来的礼。近代以来,传统的礼发生变化,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从城市到农村、从内地到边疆,进行了现代礼仪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开展了“五讲四美”活动,“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后来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人们所传诵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经典口号。现代道德要求平等待人、自尊尊人,在职业、家庭、社会、个人德性修养等方面,要求明礼修德。这些要求继承了礼仪文明的优秀传统,同时增添了符合时代进步的新内容。

现代的礼主要是个人礼仪,要求于个人语言、仪表、行为方面,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传统的制度之礼已经分离出去,包含在相关的制度中了。现代的礼讲求平等、团结,反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贵贱差别,人与人之间只有工作岗位、职责、业务、地位、角色等的不同,没有等级亲疏、尊卑贵贱之分。现代的礼既讲求礼规的约束,更讲求个人行礼的自觉、自主、自愿、自由。礼仪形式也趋于强调简洁、便利、实用、开放、包容,反对繁文缛节、过渡铺张、形式主义和自我封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