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仁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

仁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仁”的发展历程跟随中华文明经历了数次变迁。自孟子以后“仁爱”便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汉唐时期,“仁”作为重要的关系准则吸取了墨家的兼爱思想,其内涵逐渐演变为“博爱”。《孟子》,而程颢却将爱物上升到了与爱人同等的层面,延伸了“仁爱”的内涵和外延。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至此,“仁”便被演变上升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

一 仁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

1 仁之涵义

溯本追源,较早对“仁”下定义的是春秋时期的韩无忌,他对“仁”的定义首次进行了这样的解释:“参和为仁。”(《左传·襄公七年》)。即在人与人相处中以和为仁。之后臼季也曾对“仁”发过议论:“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认为“仁”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仁”的初始意义便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关于这点,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许慎《说文解字·人部》中对“仁”的解析:“仁,亲也,从人二。”取亲人,兼爱、博爱之义适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不仅如此,许慎还考察“仁”的字形结构,认为它是由“人”与“二”组成的,这再一次说明一个人不存在人际关系,两个人才能形成人际交往,三个人就是社会关系。所以“仁”即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互助之道,爱人与相爱的问题。

2 仁之演变

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仁”的发展历程跟随中华文明经历了数次变迁。儒家文明的开山始祖孔子认为“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智者利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在他看来,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仁者需具备一颗恬淡平常的心,只有如此,才可以在生活中积极乐观,在与人交往中,不偏不私,中正不倚,对与自己交往的人做出中肯而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安人利己。在孔子那里“仁”虽体现了一种与人交往以及与己生活的心境态度,然而“仁”作为交往准则的意味却不甚明显,作为儒门亚圣的孟子在《仁者爱人》一篇中明确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充分说明“仁”的核心要素是爱人,只有做到爱别人,别人才能以爱敬之心回应你。若社会广泛兴起爱人之风,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爱敬回应,那么礼运大同社会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和谐便真正成为社会的主题。

自孟子以后“仁爱”便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汉唐时期,“仁”作为重要的关系准则吸取了墨家的兼爱思想,其内涵逐渐演变为“博爱”。儒家文化的振兴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十中提到:“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此圣人之善也。”此时“博爱为仁”的人际交往之道便已现端倪。而到了唐朝盛世,儒学大家韩愈在其《原道》之开篇便提出“博爱之谓仁”,认为君子圣人需博爱万民,不分亲疏远近,不论厚此薄彼,以博爱之心对待天下百姓,将“仁”提升到了道德追求的层面,多用于君王统治者之说,以此勉励他们爱民如子,这种用“博爱”来诠释“仁”的说法,对之后的宋明理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此种说法亦成为儒家经典中对“仁”的代表性阐述。在此之后,宋明理学吸收了道家思想,将“仁”的内涵不断扩大,程颢在其著作《识仁篇》里提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这里涉及了“仁”与“物”的两个范畴,虽说孟子也曾对爱物有所解释,但在孟子看来“爱物”与“爱人”并非处于同一层面。他认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而程颢却将爱物上升到了与爱人同等的层面,延伸了“仁爱”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如此,这种博爱众生的思想在王阳明那里体现得更为明显,他认为仁者具有“一体之仁”,在其《大学问》中,明确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至此,“仁”便被演变上升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

img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