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濒临东海的泉州,古港巍巍,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夏商两代,今泉州地区属扬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泉州属闽中郡。中唐至晚唐,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进一步发展,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盛况,成为当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之所以说蚵壳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遗韵,是因为建造蚵壳厝的蚵壳并非泉州原产。由于当时海运发达,从阿拉伯地区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的阿拉伯人很多。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八百里海岸线,满张着希望的风帆。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濒临东海的泉州,古港巍巍,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蚵壳厝屹立在古城中,成为泉州一抹亮丽的蓝色记忆;洛阳桥横亘在江海上,向世人彰显着泉州人民的智慧。

古泉州,老记忆

泉州是著名古港,兴衰自是动人心弦。仅是其名称演变,就能映射出悠悠历史

因港而兴,由港而衰

泉州西靠连绵的戴云山,晋江贯城而过。温和的气候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泉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闽越族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区属扬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泉州属闽中郡。东汉末至南北朝时,北方烽火连绵,为了寻求安稳的生活环境,中原的汉族人纷纷通过海陆两路涌入泉州,为泉州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泉州的发展。

唐朝时,泉州进入兴盛时期。唐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交通贸易。中唐至晚唐,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进一步发展,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盛况,成为当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为管理对外贸易,唐政府在泉州设置“参军事”,“掌出使导赞”。

宋代时,泉州造船业和航海业发达,计算各国与我国的海上距离也都是以泉州港为起点。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为了更好地管理海运,北宋元祐二年(1087)朝廷正式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后来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商。元朝时,得益于港口优势,泉州经济发达,仍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 口城市。

明代时,由于朝廷施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受到限制,因港而兴的泉州的社会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到了清代,在清初战争和海禁、迁界的影响下,泉州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港口繁华不再,城市日渐衰败。

趣说泉州名

东靠大海的泉州又称 “刺桐城”“鲤城”,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历史,铭刻着古城的漫长记忆。

单说“泉州”这个名字就很有趣。据考证,我国在历史上有三个泉州。一个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时设置泉州县,但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时,并泉州入雍奴,这个北方的泉州就被历史遗忘了。一个治所在今天的福建福州——《隋书・地理志》载有“陈置闽州,仍废,后又置丰州。平陈,改曰泉州。大业(605—618)初改为闽州。”其后名字多次变动,到唐开元十三年(725),才最终定名为“福州”。另一个就是现在的泉州——《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名为“泉州”,从此闽南的这片地域就被称为“泉州”。

泉州的别名“刺桐城”也十分有名,它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刺桐本是春末夏初开红色花朵的植物,由于当时的泉州满城尽是刺桐,外国商船夏初驶入泉州时,入目皆是红色的刺桐,于是他们就称这里为“刺桐城”。

刺桐

此外,泉州也被称为“鲤城”,这与泉州历代城市建设演变有关。泉州在唐开元年间已有城墙,五代时其城建为方形。北宋初由于拓城,城的形状肖似葫芦,故又称“葫芦城”。明代时,泉州已是一个有七个城门的大型城池。据乾隆《泉州府志》载,“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又以形似,名鲤城。”这就是鲤城名称之由来。

今泉州,妙处多

海上丝绸之路为泉州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多元文化,蚵壳厝和蟳蜅女便是其中代表。

蚵壳厝

蚵壳厝

一处遗韵,一种风情。泉州古城内的蚵壳厝,便是海上丝绸之路遗存下来的不能被遗忘的风情。

蚵壳厝是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的建筑,设计巧妙而精湛,是东南地区绝无仅有的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景观。

之所以说蚵壳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遗韵,是因为建造蚵壳厝的蚵壳并非泉州原产。据专家考证,此蚵种产于非洲东海岸。当时,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蜅起航,驶往非洲。返航的时候,如果舱内不载货就会重心不稳,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载来后就堆放在蟳埔海边。元末明初,泉州经常受到倭寇侵扰,先民无力重建新房子,就因地制宜,捡些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的蚵壳捡来嵌饰在墙的外侧,这就是早期的蚵壳厝。

蚵壳厝建筑形式独特,不积水,适合海边潮湿气候环境,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这种蚵壳建成的墙体既厚实又坚固,素有“千年砖、万年蚵”的美誉,据说可以抵挡枪炮的攻击。此外,特殊的取材也使蚵壳厝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

蚵壳厝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条、红色砖块相互叠错,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鲜明的图案,十分美丽。

蟳埔女风采

蟳埔女,与湄洲女、惠安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的服饰独特,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她们上穿“大裾衫”,出海时不易被渔网缠住;下着黑色宽脚裤,方便劳动。其头饰俗称“簪花围”,比衣着更具特色,常用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加以点缀。结婚的妇女将头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一个圆髻,再横着插上发簪,然后把鲜花串成花环,将发簪装饰起来,色彩绚丽,摇曳生姿,展现了蟳埔人的朴素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据说,蟳埔女的这种独特装扮是受到了阿拉伯人的影响。由于当时海运发达,从阿拉伯地区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的阿拉伯人很多。受他们的影响,蟳埔女形成了这种异域风情浓厚的装扮方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蟳蜅女头饰

江海上的洛阳桥

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大石桥,位于泉州市东郊的泉州湾和洛阳江交汇处,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据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洛阳桥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至嘉祐四年(1059),由时任泉州郡守蔡襄主持修建。

洛阳桥规模宏大,样式美观,历史遗迹众多,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桥的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以“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就立于祠内。

洛阳本是北宋重要城市之名,为何建造于南国之地的桥梁会以洛阳命名呢?据相关资料记载,唐朝初年,北方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为了求得更好的生活,大量的中原人开始向南方迁徙。到达泉州等地的河南人觉得这里的地势很像洛阳,便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洛阳”,流经的河流则被称为“洛阳江”,于是建造在上面的石桥当然也就被称为“洛阳桥”了。

洛阳桥

除了“洛阳桥”这个名字,它还被称为“万安桥”。据说当时洛阳江水势很大,“水阔五里,波涛滚滚”,靠船过江的人们经常被大风卷起的潮水吞没。为了求平安,讨吉利,人们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建成后被称为“万安桥”了。

在建造洛阳桥的时候,工匠们创造性地使用了今天被称为“筏形基础”和“种蛎固基法”的先进技术,为促进世界桥梁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