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陆游为代表的绍兴陆氏三世藏书,兼及南宋浙江私家藏书风尚

论陆游为代表的绍兴陆氏三世藏书,兼及南宋浙江私家藏书风尚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陆宰、陆游、陆子遹陆氏祖孙三代的藏书活动,并以此论述了浙江藏书家的藏书风尚和藏书特点。嗣后阚泽以“佣书”为业,及南朝孔休源藏书皆是其例。有宋一代,承前代藏书之风气,藏书业大盛,绍兴为浙江重点藏书地区之一。宋代绍兴藏书,北宋时有石待旦万卷堂藏书。及至南宋,私家藏书更盛。收书之富,独称江浙,继而胡骑南鹜,州县悉遭焚劫,异时藏书之家,百不存一。

顾志兴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陆宰、陆游、陆子遹陆氏祖孙三代的藏书活动,并以此论述了浙江藏书家的藏书风尚和藏书特点。

【关键词】陆氏祖孙;藏书活动;浙江藏书家;藏书风尚;藏书特点

陆游(1125-1210),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以诗名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诗名甚著,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明毛晋“得翁子虚编辑《剑南诗稿》,又吴、钱二先生严订夭天者,真名秘本也”,遂亟梓之,所辑跋语有云:

孝宗一日御华文阁,问周益公曰:“今代诗人,亦有如唐李太白者乎?”益公以放翁对,由是人竞呼为“小太白”。篇什富以万计,今古无双。或评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或评如翠岭明霞、碧溪初月,何足尽其胜概耶![1]

这是对陆游诗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陆游亦善词和文,可称是文学上的全才。陆游还是一位藏书大家,在藏书、校书、抄书、刻书等方面有诸多活动,成就亦著。明钱谦益《绛云楼题跋·渭南文集》云:“先辈题跋书画,多云‘某年月日某人观’。陆放翁跋所读书,但记勘对装潢岁月,寥寥数言,亦载集中。盖古人读书多,立言慎,于古人著作,非果援据该博,商订详审,不敢轻著一语,亦文章之体要,当如此也”。陆游有关藏书等活动多见于是书。

绍兴历史上人文鼎盛,以藏书而论,东汉时就有私人藏书活动,东汉末在会稽有王充《论衡》抄本流传,三国时王朗任会稽太守,得《论衡》即是一例。嗣后阚泽以“佣书”为业,及南朝孔休源藏书皆是其例。尤可注意者,绍兴板刻业发达,历史上刻书甚多,中唐之世,即有人刊刻元稹、白居易诗集卖于市肆。宋代刻书业更盛,著名刻书家黄唐、洪适、沈作宾、汪纲等为官于此,政余之暇,多有刊刻,世称善本。有宋一代,承前代藏书之风气,藏书业大盛,绍兴为浙江重点藏书地区之一。

宋代绍兴藏书,北宋时有石待旦万卷堂藏书。及至南宋,私家藏书更盛。据《嘉泰会稽志》称:“越藏书有三家,曰左丞陆氏、尚书石氏、进士诸葛氏”。[2]此外尚有李光藏书,特别值得注意的,以上四家皆为三世、二世世代藏书,反映了绍兴地区世代藏书风气之盛。

陆氏三世藏书为陆宰、陆游、陆子遹。陆氏祖孙三代都是当时全国闻名的藏书家。

一、陆宰与双清堂藏书

陆宰(?—1148),字元钧,号千岩。曾任直秘阁、淮南计度转运副使、京西路转运副使等职。金兵南侵时,他隐居山阴老家,交往的都是当时志存复国的志士,如李光、曾开、曾几等人。陆宰平生处事为秦桧所嫉,在政治上受到压抑,多领祠禄,处于投闲散置地位,未能有所展布。能诗,亦通经学,谙朝章典故。据陆游回忆,绍兴初年,亲见其父与“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3]陆家原有藏书传统。陆宰性好读书,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八《跋京本家语》中有陆宰于绍兴八年(1138)所题之语:

本朝藏书之家,独称李邯郸公、宋常山公,所蓄皆不减三万卷。而宋书校雠尤为精详,不幸两遭回禄之祸,而方策扫地矣。李氏书,属靖康之变,金人犯阙,散亡皆尽。收书之富,独称江浙,继而胡骑南鹜,州县悉遭焚劫,异时藏书之家,百不存一。纵有在者,又皆零落不全。予旧收此书,得自京师,中遭兵火之余,一日于故箧中偶寻得之,而虫龁鼠伤,殆无全幅,缀辑累日,仅能成帙,乃命工裁去四周所损者,别以纸装背之,遂成全书。呜呼!予老懒目昏,虽不复读,然嗜书之心,固未衰也。后世子孙知此书之得存如此,则其余诸书幸而存者,为予宝惜之。

陆宰归隐山阴后,曾筑双清堂、千岩亭,藏书达一万多卷,双清堂就是他的藏书之所。南宋高宗赵构于绍兴十三年(1143)下诏征求天下遗书,据《嘉泰会稽志》卷第十六《求遗书》称:“首命绍兴府录朝请大夫直秘阁陆宰家所藏书来上,凡万三千卷有奇”。[4]陆宰长子陆淞还参加了校勘工作。

二、陆游书巢与老学庵藏书

陆游是山阴陆氏三代藏书的承前启后者。陆游之父陆宰藏书一万三千卷以上,对陆游的学业和藏书事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解嘲》诗中云:“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就是一个例证。

(一)陆游爱读书,也和他的父亲一样酷爱藏书

陆游幼年即好学,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少时就遍读了家中藏书:“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渭南文集》卷二十八《跋渊明集》)。在《渭南文集》卷二十九《跋王右丞集》中回忆他青年时读王维诗的情景:“余年十七八时,读摩诘诗最熟,后遂置之者几六十年。今年七十七,永昼无事,再取读之,如见旧师友,恨间阔久也”。陆游特别爱好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诗:“余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岑嘉州诗》)。

陆游喜藏书。《嘉泰会稽志》称:陆游……尝宦两川,出峡不载一物,尽买蜀书以归,其编目益巨。四川是当时全国除杭州、福建以外的又一刻书中心,陆游购置大批蜀板书,更加充实了他家的藏书。陆游是在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被任命为通判夔州军府事,第二年五月动身入川,十二月到达夔州(曾集沿路日记为《入蜀记》),时年四十六岁。他在四川时,四川宣抚使王炎曾聘任为左承议郎、宣抚使干办公事等职。他到过当时的抗金前线南郑,心情十分兴奋,写下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这是他一生中诗歌创作最有光彩的时期。后来陆游奉调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经剑门关到达成都。他在成都、嘉州、蜀州、荣州等地都任过职。在这段时期,大约生活比较闲散,因此有精力刻书和搜书。入蜀途中,就留心搜书,乾道六年(1170)十月舟过公安,见祖珠长老,得《卍庵语》(《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卍庵语》)。他在嘉州曾刻岑参的诗集,在《跋岑嘉州集》中说:“今年自唐安别驾(唐安,县名,唐安别驾,即蜀州通判)来摄犍为(嘉州属县),既画公像(即岑参像)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80余篇刻之,以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愿也”(《渭南文集》卷二十六)。又如乾道七年(1171)于巫山县得《砚录》、《香法》(《渭南文集》卷二十六),以是书“腐败不可读,乃录藏之”。

陆游后到荣州建有书斋“高斋”,过着清闲的读书生活。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五十四岁的陆游奉诏入京面圣。离开了多年生活过的四川,沿三峡取道回京城临安,又搜集和购置了大批蜀板书。以后他又曾在福建建安和江西抚州为官。福建是南宋的三大刻书地之一,藏书家颇多;江西也是北宋藏书家集中之地,虽然史乏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想得出,爱书的陆游,也一定会像在四川一样购置大批书籍带回家乡。他宦游各地购置书籍刻书的事,曾在《跋续集验方》中说道:“予家自唐丞相宣公在忠州时,著《陆氏集验方》,故家世喜方书。予宦游四方,所获亦已百计,择其尤可传者,号《陆氏续集验方》,刻之江西仓司民为心斋”(《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说的虽只是医方书,其他方面的书当亦不例外。

陆游在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58岁时,作过一篇《书巢记》,形象地描摹了他的“书巢”。文曰: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不能巢,或夺燕巢,巢之暴者也。鸠不能巢,伺鹊育雏而去,则居其巢,巢之拙者也。上古有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近时饮家者流,或登木杪,酣醉叫呼,则又为狂士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耶?”

陆子曰:“子之辞辨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稿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失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淳熙九年九月三日甫里陆某务观记。(《渭南文集》卷十八)

陆游晚年归隐山阴,其书斋名曰“老学庵”,这亦当是他的藏书的“书巢”,他有《题老学庵壁》诗: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晚年的陆游以衰病之躯,还经常整理图书,《雨后极凉料简箧中旧书有感》一诗中曰:

笠泽老翁病苏醒,欣然起理西斋书。

十年灯前手自校,行间颠倒黄与朱。

区区朴学老自信,要与万卷归林庐。

陆游爱书真是老而弥笃。

作为藏书家的陆游,临终之前始终没有忘情于他的藏书事业。明代叶盛《水东日记》中载有《陆放翁家训》,其中谈到藏书的有:

余庆藏书阁色色已具,不幸中遭扰乱,至今未能建立,吾寝食未尝去心。若神明垂佑,未死间或遂志,万一赍志及泉,汝辈切宜极力了之,至祝至望。此阁本欲藏左丞所著书,今族人又有攘取庵中供瞻储蓄及书籍者,则藏书于此,必至散亡,不若藏之于家,止为佛阁,略及奉安左丞塑像可也。此事本不欲书,然势不可不告子孙,言及于此,痛心陨涕而已。[5]

生前未能眼见复国,婚姻的遗恨,藏书阁未建成,可说是陆游的生平三大憾事。

陆游的藏书,未见书目传世,然于《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一所作大批跋文看,概可见其所藏书的范围和有关校书、鉴书等活动。

陆游藏书范围颇广,经史子集四部书中尤多诗文集,如《王右丞集》、《渊明集》、《岑嘉州集》、《温庭筠诗集》、《柳柳州集》、《半山集》、《李太白诗》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收藏佛经道藏。乾道二年(1166)所作《跋老子道德古文》(《渭南文集》卷二十六)称:

右汉严君平著《道德经指归古文》。此经自唐开元以来,独传明皇帝所解,故诸家尽废,今世唯此本及贞观中太史令傅奕所校者尚传,而学者亦罕见也。予求之逾二十年,乃尽得之。玉笈藏道书二千卷,以此为首。

陆游也喜欢收藏佛经,《跋晓师显应录》云:“《法华》之为书,天不足以喻其大,海不足以喻其深。利根之士,一经目,一历耳,自不能舍,虽举天下沮之,彼且不动,尚何劝相之有哉?然人之根性利钝,盖有如天渊者。善知识谆谆告语,诱之以福根,惧之以祸罚,亦有不得已者。譬之世法,道德风化,固足坐致唐虞三代之治矣。而赏以进善,罚以惩恶,亦乌可废哉!观晓师《显应录》,当作是观。”(《渭南文集》卷二十八)。从这段跋文看,陆游不仅收藏佛经,且对佛学体察颇深。又同卷《跋注心赋》云:“世之未通佛说者,观此,亦得其梗概矣”。

陆游的藏书中,还收藏了大量书画碑帖,这对后来浙江藏书家的收藏颇有影响,他的书画收藏:

某家旧藏孝严殿绘像,先正侍中冯公在焉。冠剑伟然,与太行黄河气象相埒。……(《渭南文集》卷二十六《真庙赐冯侍中诗》)

予在蜀得此二卷,盖名笔规模龙眠,而有自得处。季子子聿手自装褫藏之。(《渭南文集》卷二十八《跋归去来白莲社图》)

法书一编付子聿,能熟观之,亦可得笔法之梗概矣。(《渭南文集》卷三十一《跋法书后》)

陆游对碑帖收藏亦十分爱好,且收藏颇多。如《瘞鹤铭》是“予亲至焦山摹之,止有此耳。残璋断玦,当以真为贵,岂在多耶!淳熙之元九月一日,蜀州重装。”(《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瘞鹤铭》)。“近岁苏、黄、米芾书盛行,前辈如李西台、宋宣献、蔡君谟、苏才翁兄弟皆废。此两轴,君谟真行草隶皆备,石在仙井,可宝也。淳熙元年九月八日,蜀州手装”。(《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蔡君谟帖》)。“予集黄帖,得赠元帅及王周彦三诗,甚爱之。有黄淑者,家三荣,见而笑曰:‘绍兴中再刻本也,旧石方党禁时已磨毁矣。’乃出此卷曰:‘是旧石本。’其笔力精劲盖如此,因录藏之。”陆游对苏轼的书法有特殊爱好,《跋东坡书髓》云:“成都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30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都下,脱败甚,乃再装缉之。”(《渭南文集》卷二十九)。关于碑帖收藏,陆游《渭南文集》所记尚多,不一一赘述。晚年的陆游还时时把玩欣赏所藏碑帖,《渭南文集》卷二十九《跋临帖》云:

此书用笔,霭霭多态度,如双钩钟王遗书,可宝藏也。笠泽陆务观跋。时年七十九,当嘉泰癸亥四月二十八日,居于六官宅老学行庵。

陆游校书、鉴书是其藏书活动中重要内容之一,当其78高龄时犹校书不辍:“晁以道著书,专意排先儒,故其言多而不通,然亦博矣。凡予家所录本多得于以道孙子阖。子阖本自多误,予方有吏役,故所录失误又多,不暇校定。及谢事居山阴,欲得别本参考,又不能致,可恨也。壬戌四月十八日,老学庵记,时年七十八。”(《渭南文集》卷二十九)。《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柳柳州集》:“‘此一卷集外文,其中多后人妄取他人之文冒柳州之名者,聊且裒于此。子京。’右三十一字,宋景文公手书,藏其从孙家。然所谓集外文者,今往往分入卷中矣。淳熙乙巳五月十七日,务观校毕。”《渭南文集》卷二十八《跋唐肇集》论印本校核不精之害,他说:“子发尝谪春州,而集中误作青州,盖字之误也。《题清远峡观音院》作青州远峡,则又固州名而妄窜定也。前辈谓印本之害,一误之后,遂无别本可证。真知言哉!《病马》诗云:‘尘土卧多毛已暗,风霜受尽眼犹明’,是为当时佳句。此本乃以‘已’为‘色’,‘犹’为‘光’,坏尽一篇语意,未必非妄校者之罪也。可胜叹哉!”他常常边读书,边鉴书。“此本颇精。今当涂本虽字大可喜,然极谬误,不可不知也。”(《渭南文集》卷三十一《跋李太白诗》)他两跋《中兴间气集》,并加考辨,其一云:“高适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适也。评品多妄,盖浅丈夫耳,其书乃传于今。天下事出于幸与不幸固多如此,可以一叹。”其二云:“高适字仲武,此集所谓高仲武乃别一人名仲武,非适也。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唐人深于诗者多,而此等议论乃传于今,事固有幸不幸也。然所载多佳句,亦不可以所托非人而废之。”(《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中兴间气集二》)。陆游收藏碑帖甚多,赏鉴力颇高。《跋法帖》云:“鲁公书殊不类。纸乃烟熏,周副之语尤俚俗。罗绍威用罗氏世宝印,犯唐讳,益可疑。跋语诗句亦鄙甚也。君谟岂至是哉!惟钱希白字奇古可喜,然非题颜帖,乃剪它轴附卷后耳。”对于宋人作伪唐帖,所评入木三分。

(二)陆游藏书活动另一个重要活动是刻书、抄书

陆游宦游各地多有刻书,入蜀刻《岑嘉州诗集》,在江西抚州刻《陆氏续集验方》。对刻书亦有其真知灼见,他赞同前人所论“印本之害,一误之后,遂无别本可证。真知言哉!”(《渭南文集》卷二十八《跋唐肇集》)。对于那些喜刻书而不加校雠的刻书者,他直率地批评“近世士大夫所至喜刻书版,而略不校雠,错本书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愈也,可以一叹。”(《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历代陵名》)。

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时年62岁,除朝请大夫,知严州(治所在今建德梅城镇),陛辞之日,孝宗谓游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宋史》本传)。在严州,他于政事之暇,除“赋咏”外,刊刻了不少典籍,约略计之有:

《南史》、《世说》、《大字刘宾客集》刊本。《世说》有陆游“跋语”:“郡中旧有《南史》、《刘宾客集》,版皆废于火,《世说》亦不复在。游到官始重刻之,以存故事。《世说》最后成,因并识于卷末。淳熙戊申重五日新定郡守笠泽陆游书。”

《剑南诗稿》收陆游诗作2500余首,刻于淳熙十四年(1187)。陆游应弟子要求刻梓。知建德县事苏林编次,郑师尹作序。郑师尹《剑南诗稿序》称:“太守山阴陆先生剑南之作传天下,眉山苏君林收拾尤富。适官属邑,欲锓本,为此邦盛事,乃以纂次属师尹。亦既敛衽肃观,则浩渺闳肆,莫测津涯,掩卷太息者久之。独念吾侪日从事先生之门,间有疑缺,自公余可以从容质正,幸来者见斯文大全,用是不敢辞。”陆子虚《剑南诗稿跋》:“尝为子虚等言,蜀风俗厚,古今类多名人,苟居之,后世子孙宜有兴者。宿留殆十载。戊戌春正月,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然心固未尝一日忘蜀也。其形于歌诗,盖可考矣。是以题其平生所为诗卷曰《剑南诗稿》,以见其志焉,盖不独谓蜀道所赋诗也。后守新定,门人请以锓梓,遂行于世。”《剑南诗稿》刊成,为当时诗界一大盛事,诗人颇多题咏。如张镃《南湖集》卷四《觅放翁剑南诗集》有“见说诗并赋,严陵已尽刊。未能亲去觅,犹喜借来看。纸上春云涌,灯前喜雨阑。莫先朝路送,政好遗闲官。”其他如杨万里、楼钥、戴复古等均有诗咏之。

《江谏议奏议》。此书陆游集江公望奏议而刊。江公望,字民表,建中靖国初年(1101)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抗疏极论时政,蔡京当权,编管南安军,后遇赦还。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夏得《江谏议奏议》于临安,知严州时在桐庐访江家遗属又得三表及赠告墓志,因合并于淳熙十三年(1186)刊印。

陆游一生喜抄书,老而弥笃,56岁时淳熙七年(1180),陆游在江西临川借书于郡人王、韩、晁、曾诸家,传抄甚多。关于他的抄书,《剑南诗稿》卷十二有《抄书》诗,自言:

书生习气重,见书喜亦狂。

…………

且作短檠伴,未暇名山藏。

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借书于王韩晁曾诸家。而吕周辅宇文子友,近借朱黄墨。

皇坟探八索,奇字穷三仓。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

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

《剑南诗稿》卷十二又有《初秋小疾效俳谐体》中有句云“专房一竹几,列屋万牙签”,句下自注云:“今年传书颇多。”于此概见抄书之勤。

在中国藏书家中,陆游可能是一位把藏书作为“余事”的藏书家,但从他的藏书事迹,校书、鉴书、刻书、抄书等来看,称他为中国的一位藏书大家,该是恰当的。

三、陆子遹藏书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子遹也爱好藏书,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九《跋子聿所藏国史补》中称:“子聿喜蓄书,至辍衣食,不少吝也。吾世其有兴者乎?嘉泰壬戌闰月既望,放翁记。”由此可见陆子遹爱好藏书,一如乃父乃祖。南宋陆氏祖孙三代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藏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子遹也是一个刻书家,他后来亦守严州(治今建德梅城),刻印了不少书。陆子遹刊书约计之有:

《尔雅义》二十卷,陆游祖父陆佃所撰。《曷鸟冠子》三卷,陆佃撰。《鬻子》十五篇,陆佃校。《陶山集》二十卷,陆佃撰。《徂徕集》二十卷。《剑南续稿》六十七卷,陆游撰。《开元天宝遗事》二卷。刊于桐江学宫。《老学庵笔记》十卷,陆游撰。刊于桐江郡库。《西昆酬唱集》二卷,《唐御览诗》一卷。《潘逍遥集》。

《东里集》。《钜鹿东观集》十卷。《二典义》一卷,陆佃撰。

此外尚有《春秋后传》二十卷,陆佃撰;《春秋后传补遗》一卷,陆宰撰;《皇甫集》六卷;《圣政草》等书亦为陆子遹或其父陆游所刊。南宋时严州刻书亦为世所重。据《新定续志》载:当时“郡有经史诗文方书凡八十种”,而陆游父子前后所刻书即有23种。

以上南宋陆氏三世藏书,不仅在浙江,且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浙江藏书特点,特别是对浙江后世藏书影响很深。兹以陆游为主,兼及浙江南宋诸藏书家,略可看出彼时浙江藏书风尚和特点,亦为研究吾浙藏书文化之重要内容,概可分为三端。

二、抄刻并重,增益藏书。古人藏书,多为手抄笔录,故藏书数千卷,已称其多。及至宋代版刻盛行,致书方便,一掷千金,万卷可立至。北宋时杭州刻书已声名远播,叶梦得称“今天下印书,杭州为上”,及至南宋,杭州成为全国书籍刻印图书流通中心。刻书业的发达,促进了藏书业的发展,是增加藏书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士大夫和藏书家更是乐此不疲。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抄书同样是当时士大夫的习气,亦是增加藏书的重要手段。

宋代士大夫官员宦游所至,常以刻书为事,或刊刻先人及自己著作,或刊刻当地文献以传播文化,同时增加自己或官府藏书。仅以南宋一朝计,福建黄唐绍熙间提举两浙东路茶盐常平公事时,刻《礼记注》、《毛诗正义》等经疏合一本,为中国出版史之经疏合一刊本之始,意义重大。此外如岳珂、洪适、沈作宾、汪纲、施元之、唐仲友、廖莹中等在浙江皆有刻书,不少均成为名刻。这其间最有代表性的则为陆游。陆游宦四川曾刻《岑嘉州诗集》,在江西刻《陆氏续集验方》。晚年知严州,尽管宋孝宗许其“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然陆游在严州则致力于刻书,到任的第一年即刻《江谏议奏议》。淳熙十四年(1187)他又刊《新刊剑南诗稿》,此书一出,海内轰动,“未能亲去觅,犹喜借来看”(张镃《南湖集》卷四《觅放翁剑南诗集》),此外陆游在严州还重刻《南史》、《大字刘宾客集》、《世说新语》等。及至其子陆子遹守严州,子效父事,所刊书今知有十五种之多。同时之宁波鄞县楼钥亦刻有《攻女鬼先生集》等。

三、收藏图书之外,兼及书画金石碑刻。宋代浙江藏书家所藏除图籍之外,收藏书画已成风气,使其藏品更为丰富多彩。如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子钱惟演除有丰富藏书外,又多藏古书画;钱镠四世孙钱昱,所藏书画甚多,太平兴国八年(983)曾献钟繇、王羲之墨迹八轴于朝。钱惟演、钱昱书画收藏活动主要在北宋(时吴越王已归宋)。南宋浙江藏书家收藏书画更为普遍,山阴陆游即是其中一家,在所著《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一中的218篇跋文,有不少是为其所藏书画所作跋语,如卷二十六《真庙赐冯侍中诗》言其家旧藏孝严殿画像;同卷《跋古柏图》言旧藏名手所绘成都诸葛武侯祠古柏;卷二十八《跋归去来白莲社图》言在蜀州所得,为名笔,“规模龙眠,而有自得处”,陆游所藏名家手迹亦多。此外,湖州周晋所藏有北宋张先所绘《十咏图》[7],陈振孙见之“如获珙璧”。至于南宋末期贾似道悦生堂藏书楼所藏书画更多,并有书画收藏专用印。

宋代藏书家在藏书的同时,收藏金石碑刻亦为藏书家关注,并由此出现了一门金石学,此为宋代藏书家之创举,其代表人物则为欧阳修与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宋代浙江藏书家在金石碑刻方面所藏亦富,且有专著问世。叶梦得在《岩下放言》卷中自谓“余好藏三代秦汉间遗器”,所藏各种碑刻有千余帙,曾著《金石类考》五十卷。嘉兴藏书家岳珂家藏自晋唐迄南宋大量历代名人石刻、手迹,编就《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书评价颇高。杭州藏书家陈思搜录古碑拓片亦多,编成《宝刻丛编》。湖州藏书家周晋所藏除四万余卷藏书外,还藏有“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8],周晋亦自言冬日“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9]。山阴藏书家陆游对金石碑刻拓片,有特殊的爱好,收藏亦多,他赴镇江,登焦山摹拓《瘗鹤铭》,尽管文字不全,仅是“残璋断玦”亦十分宝爱,认为“以真为贵,岂在多耶?”(《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瘗鹤铭》);他在蜀州又手摹蔡君谟帖于仙井,并亲手装裱(《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蔡君谟帖》);他在成都见西楼下有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辑为一编,号《东坡书髓》,30年来未尝释手。在《渭南文集》二百一十八篇跋文中,《跋二贤传》、《跋崔正言所书书法要诀》、《跋中和院东坡帖》、《跋汉隶》、《跋东坡问疾帖》等等,此类文字在他所作跋文中随处可见。陆游所作此类跋文,部分为其亲见他人藏品而作,多数为其藏品所跋。由于这些所跋对象,绝大多数已成为过眼云烟,不得再见,然通过陆游传神文字,使我们尚可得见其精髓一二,弥足珍贵。

此外,宋代浙江藏书家的藏书风尚,还有如杭州藏书家文莹的宋人文集专题收藏,陆游收藏佛经、道藏,陈振孙之撰《直斋书录解题》,以及不少藏书家之校勘和版本研究等等,都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对明清时期浙江藏书风尚、特点有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晋.汲古阁书跋·剑南诗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4]嘉泰会稽志(卷第十六)[Z]藏书[A].清嘉庆戊辰采鞠轩重镌本.

[3]陆游.渭南文集(卷三十一)[A].陆游集(第五册)[C].中华书局,1976(以上引《渭南文集》均见是书,不另出注)

[5]叶盛.水东日记(卷十五)[C].中华书局,1980.

[6]吴晗.江苏藏书家史略·序言[A]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C].人民出版社,1984.

[7]《十咏图》于1995年为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拍得,据云此非真迹而为摹本.见《钱江晚报》2003年7月22日第42版.

[8]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C].中华书局,1983.

[9]周密.绝妙词(卷三)[C].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省社科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