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宋代馆阁藏书述略

宋代馆阁藏书述略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臣加以执掌,隆遇各种馆职人员,使得馆阁成为宋代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由唐至宋,因三馆和秘阁均另有配置官员分司其事,秘书监在一般情况下,只是徒有其名而已。馆阁最高负责人,昭文馆和集贤院为大学士,史馆为监修国史,均由宰相兼职。馆职的工作主要是编校三馆、秘阁的藏书,担任官修书籍的编纂,参与朝廷大典及政事讨论。宋代皇帝对馆职人员优礼有加。从馆阁选拔官员的原因是“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

黄建国

【摘要】在宋代,朝廷就重视馆阁的建设,宋代的馆阁就是国家藏书的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和收藏两种职能。重臣加以执掌,隆遇各种馆职人员,使得馆阁成为宋代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文章主要阐述了馆阁机构的设置,馆职的设置,藏书的建立与管理。

【关键词】皇家图书馆;图书馆历史;中国图书馆事业

一、馆阁制度

宋代馆阁是国家藏书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和收藏两种职能,宋人不但注重书籍的编撰、校勘与雕印,同时朝廷亦重视馆阁建设,委重臣加以执掌,并隆遇各种馆职人员,使得馆阁成为宋代重要文化设施之一。

(一)馆阁机构

馆阁,即三馆和秘阁。三馆是指昭文、史馆、集贤院三个单位。三馆在唐、五代就有设置。宋初在后梁旧馆地址上,即在汴京右长庆门东北,仍设三馆建制,当时仅有小屋数十间,亦称西馆。太宗即位时,到三馆巡视,看到馆址“湫隘卑痹,仅庇风雨。每受诏撰述,皆移他所”,常感慨,对左右说:若此之陋,“是岂足以蓄天下图书,待天下之贤俊耶”!当日下令,在左升龙门东北旧东各院另建三馆,并提出设计要求,“其栋宇之制,皆帝所亲授”。施工之时,还临现场视察,“命内侍督工徒,晨夜兼作”。[1]一年工夫,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二月便告完。太宗赐三馆一个统称:崇文院。

太宗端拱元年(988)五月,又下令在崇文院中堂,建国家藏书的特藏书库:秘阁。以后,秘阁建筑于太宗淳化三年(992),于真宗景德四年(1007)又曾分别下令扩建,从此,崇文院内,馆加上秘阁合称为四馆。崇文院在宋代朝廷建筑中颇为突出。它“敞园苑,植花木,引沟水溉之”,[2]环境优美,而且房舍“轮奂壮丽,冠于内庭,近世鲜比”,[3]在内诸司官舍中“唯秘阁最宏壮、阁下穹隆高敞、相传谓之木天”。[4]

从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开始,三馆与秘阁一度分开。原因是荣王宫失火,殃及崇文院。为此,翰林学士陈彭年建议将秘阁旧屋重修为“内院”,另在“外院”“别置三馆书库”,[5]以供校编书籍、雕造印版之用。天圣九年(1031),“仁宗以逼近市嚣,非多士讨论之所”,又令恢太宗时旧制,“徙三馆于崇文院”。[6]

三馆、秘阁之外,宋代还有各种有关宫廷殿阁。太宗建太清楼,真宗为太宗建龙图阁,仁宗为真宗建天章阁,英宗为仁宗建宝文阁,哲宗为神宗建显谟阁,徽宗为哲宗建徽猷阁,高宗为孝宗建敷文阁,孝宗为高宗建焕章阁,光宗为孝宗建华文阁,宁宗为光宗建宝谟阁,理宗为宁宗建宝章阁,度宗为理宗建显文阁。此外,还有玉宸殿、四门殿、宣和殿等。这些殿阁均为宫廷藏书之所。其目的一是供皇帝经常使用,即所谓“退朝之遐,聚图书以自娱”;二是保存前朝皇帝的档案和遗物;三是为了表示纪念。

(二)馆职设置

汉魏以来,朝廷设秘书监管理图书典籍事务,其地位突出,待遇隆厚。由唐至宋,因三馆和秘阁均另有配置官员分司其事,秘书监在一般情况下,只是徒有其名而已。而馆阁职务却是个肥缺,不仅声名显要,而且是曜升高级官僚的重要途径。因此,从北宋到南宋,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如欧阳修、包拯王安石、司马光等,大都曾厕身于馆阁。

馆阁人员有兼职和专职两种。兼职的称之为贴职,专职的称之为馆职,各级馆职通称为学士。馆阁最高负责人,昭文馆和集贤院为大学士,史馆为监修国史,均由宰相兼职。神宗元丰改制以前,馆职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为集贤院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直史馆、直集贤院、直秘阁,即修撰、直馆、阁、院一级;第二等,为集贤、秘阁校理一级;第三等,为馆阁校勘、史馆检讨一级。第一等为各馆阁具体负责人,直接管理馆阁事务;第二等负责图书编纂、勘阅;第三等负责正字、检阅等事宜。馆职人员的升迁,一般按等递进。馆职的工作主要是编校三馆、秘阁的藏书,担任官修书籍的编纂,参与朝廷大典及政事讨论。元丰改制以后,秘书省设秘书监、少监、丞、郎等职。具体分工是:秘书监与原馆阁学士相当,统管朝廷图书典籍事务;秘书省监及秘书丞,与原馆阁直学士相当,参与主持省务,掌领书籍国史历数之事;秘书郎与原馆阁校理相当,掌校图书分贮;校书郎或正字,掌校典籍,刊正说谬,从事具体的图书勘对。

宋代皇帝对馆职人员优礼有加。太宗在淳化元年(990)所下的诏书中,就曾特别关照:“自今游宴”除直馆负责人参加外,秘阁校理必须“预会”;皇帝呼由召名登第进士时,馆职人员须“侍立殿上,所以备顾问也”。[10]而且还规定:今后朝廷凡“有大典礼、政事讲究因革,三馆之士必令预议”。[11]淳化四年张自充任翰林学士时,为了表明馆职不同一般,太宗煞有介事地对近臣说:“学士之职,清切贵重,非他官可比,夫常恨不得为之。”[12]

在官阶升迁方面,馆职人员也有特殊照顾。宋代文官,无出身不带职的,三四年不犯错误才只能提升一级;若带职的,则可以破格越级提升,甚至有提升五级的。特别是中央高级官员,大多从馆阁中挑选任用。馆职人员在中央,可升到两制(翰林学士、知制诰)、两府(政事堂、枢密院),攀登统治集团的最高层。“两府阙人,则必取于两制;两制阙人,则必取于馆阁。馆阁,辅相养材之地也”、“祖宗以来,所用两府大臣多矣,其间名臣贤相出于馆阁者,八九也”。[13]欧阳修在仁宗庆历三年(1043)上疏“臣见比年外任发运、转运使、大藩知多以馆职授之”,[14]可见一为馆职,便得为一路一州的大员。从馆阁选拔官员的原因是“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15]仁宗皇帝就曾说过“设三馆以育才”、“馆职所以待英俊”。英宗也说过“馆职所以育俊才”。[16]可见馆阁本身就是宋代培养和储备高级人才的地方。由于馆阁职位优越,因而当时士大夫皆以馆职为荣,凡为官者,在交往应酬之中,还要加上担任过的馆职名,以显示其身份。当范镇被任命为直秘阁时,司马光特写诗祝贺:“延阁屹中天,积书云汉连。神宗重其选,国士比为仙。玉槛勾陈上,丹梯北斗边。帝容瞻日角,定翰照星厘。职秩曾无贵,光华在得贤。”可见馆阁之职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何等的尊贵!

担任馆职非同小可,“一经此职,遂为名流”,[17]但不是可以容易得到的。宋代前期,授予馆职要经过考试。就是进士及第、高中状元,也必须担任一段时间官职后,才能应试入馆。至于一般官员,须经大臣推荐后才准考试。应试科目,元丰以前“试诗赋各一”,[18]神宗即位后曾下诏“自今馆职试论一道,策一道”。[19]韩维和王安石未经考试而入馆阁,在当时是个例外。朝廷为授予馆职,曾召两人赴京考试。这两人清高的很,王安石辞以“家贫养老,且文官之职,士人多欲,而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20]韩维则“好古嗜学,安于退静”,[21]不肯前来。最后仁宗于至和二年(1055)任韩维为史馆检讨,于嘉祐四年(1059)任王安石为直学士院。

馆职的授予,真宗以前比较严格。程俱在《麟台故事》记载:真宗咸平(998-1003)“王曾为进士第一,通判济州,代还,当试学士院。时寇准作相,素闻其名,特试于政事堂,除著作佐郎,直史馆”。[22]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十二月,王钦若、陈彭年等抄校崇文院书籍,朝廷为补充馆阁人员,命吏部从京官和地方官有才学的人中选送,然后先初试挑选,送学士院试诗赋论,合格后才能担任馆阁低级官员。授予馆职后,还要接受考核,成绩优秀者才得以升迁。但真正担任要职的究属少数,多数另行派往地方任职。然而仁宗以后,却越来越宽松。大臣们往往为树私恩而滥事推荐,以至“馆阁之中,大半膏粱之子”。结果造成“材臣干吏,羞与比肩,亦有得之以为耻者”。[23]尤其是神宗元丰改制以后,虽然馆阁职名仍然保存,但已经用不着考试,只要皇帝“恩赐”就行了。直至徽宗之时,馆职已“滥及于钱谷文俗吏”,[24]“贵游乳臭之子,车载斗量”,[25]馆职名声也越来越轻了。南宋早期,虽然考试时有时无,但已不那么随便授予,而是从进士高科中选取,或由大臣举荐入馆。在《南宋馆阁录》和《南宋馆阁续录》中记载的九百多名馆职中,绝大部分是进士及第、进士、同进士出身,至于大臣举荐的馆职人员却是不多的。但到了宁宗以后,馆职又泛滥起来,馆阁制度逐渐徒有虚名,其显赫名望亦一去不复返了。

二、馆阁藏书的建立与管理

雕版印刷业的繁荣,馆阁的兴盛,为宋代图书的收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得宋代官私藏书超越前代,达到我国中世纪的高峰。

(一)典籍的积聚

五代十国的动乱,造成图书散佚严重。宋朝开国初期,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藏书,仅有数柜,“计万三干余卷”。[26]因而宋太祖、太宗二朝,在削平诸国的征战中,很注意收集割据政权的图籍,用以充实政府的藏书。太祖乾德元年(963)平荆南,“尽收高氏图籍,以实三馆”。乾德三年平后蜀,派右拾遗孙逢吉赴成都收后蜀“图书付史馆”,[27]共1.3万卷。开宝九年(976)平南唐,令太子洗马吕龟祥至南唐京城金陵收图书“得二万余卷,送史馆”。[28]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平北汉,由左赞善大夫雷德源至太原,“入城点检书籍图画”。[29]与此同时,还鼓励民间广泛献书。乾德四年闰八月,太祖“诏购亡书”。[30]当时规定,凡有书来献者,先令史馆点检,如为馆阁所无,即以收纳:同时将献书人送翰林院考试,赐以相应的官职科名。如这一年《三礼》涉粥、《三传》彭干、学究朱载三人,曾共献书1228卷,“命分置书府,赐粥等科名”。[31]太宗也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十月,与兴建崇文院差不多同时,下诏“诸州搜访先贤笔迹图书以献”。[32]在崇文院建成后,又公布缺书目录,下诏征集图书。太宗制定的奖励献书政策颇为具体。凡献书者,“小则偿以金帛,大则授之以官”,[33]规定:“三馆所少书,有进纳者,卷给千钱,三百卷以上量材录用。”[34]于是,长沙人孟瑜所著《野史》30卷,被任命为光州因始县主簿;著作佐郎乐史因献上所著《贡举事》等6种152卷,加官晋爵,“太宗嘉其功,迁著作郎、直史馆”。[35]真宗太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献书者十九人,悉赐出身及补三班”。[36]奖励一落实,收书效果更佳。“数年之间献图书于阙下者,不可胜计,诸道又募得者数倍”。[37]其他皇帝,如仁宗、徽宗等,亦曾先后多次诏求四方遗书,并派官至各地访求、抄写,是收集图书的又一重要举措。至道元年(995)六月,太宗特地派裴育“使江南两浙诸州寻访图书,如愿纳入官,优给价值;如不愿进纳者,就所在差能书吏借本抄写,即时发还”,结果收获不错,“凡得古书六十余卷,名画四十五轴,古琴九,王羲之、怀素等墨迹共八本,藏于秘阁”。[38]真宗时曾组织人成批抄写图书。他于成平二年(999)闰三月,命令三馆将所藏四部书,各抄一部“置禁中太清楼以便观览”。[39]徽宗于宣和五年(1123)二月,令秘书省“搜访士民家藏书籍,悉上送官,参校有无,募工缮写”。[40]

经多年积聚,北宋朝廷藏书颇具规模。至崇文院建成时的太平兴国三年(978),距离立国才十多年,就由原有藏书万余卷,增至八万卷(包括复本)。15年后,太宗到秘阁巡视,“观群书整齐,喜形于色”,对侍臣们说:“丧乱以来,经籍散失,周孔之教将坠于地。朕即位以后,多次收拾,抄写购募,今方及数万卷,千古治乱之道,并在其中矣。”[41]总计在北宋国家藏书《宋史·艺文志》总序中曾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卷;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最其当时之目,为千七百有五,卷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有七焉”。[42]但这个统计未将复本包括在内。有人曾据《宋会要辑稿·职官》中有关资料,包括复本,估计北宋国家藏书当有16万卷。

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破汴京,不仅俘虏了徽、钦二帝,而且将三馆、秘阁藏书掳掠而去。《宋史·艺文志》载及:“靖康之难,而宣和馆阁之储,荡然靡遗。”南宋定都临安,开始曾下诏访求天下图书,恢复三馆。规定:献书的人给赏或补官;家有藏书的,派人去抄录;出卖书籍的,全部收购。为广搜各种遗书,曾编成《四库阙书目》、《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两种,绍兴十四年(1144)还专门设立补写所,对朝廷缺少的图书进行补写。宋高宗嘉定十三年(1220),由于“承平百载,遗书十出八九,著书立言之士又益众,往往多充秘府”。[43]以当时所编书目计算,南宋藏书已达近6万卷(不计复本),而且还不包括“太常博士之藏、诸郡诸路刻版而未及献者”。[44]

(二)藏书的管理

三馆和秘阁所在崇文院的藏书布局,据《玉海》记载:“院之东廊为昭文书库,南廊集贤书库,西廊有四库:分经、史、子、集四部为史馆书库。六库书籍正副本凡八万卷。”六库书籍皆“用雕木为架,以青绞帕幕之”,[45]设备相当考究。馆内编定图书,有“印记”作为志号,并一律用黄纸写成大字本册。沈括曾说,这是为了防止人们借书不还,因为黄纸大册本私人不敢收藏。

秘阁收藏的是从三馆中分出来的特种图书。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原三馆经过校定的真本;二类是皇宫内库所藏的王羲之父子、唐太宗、颜真卿、柳公权等名人的书画真迹;三类是天文、占卜等方术方面的朝廷禁书。秘阁建立之初,即太宗端拱元年(988),有一类书万余卷,二类书140轴,三类书3012卷,均为原三馆藏书中调拨给秘阁的。据《南宋馆阁录》记载:“旧制,秘阁书用集黄纸栏界书字,用绞一样装背,碧绞面签,及用黄罗夹复字号牌子,入柜安顿。”[46]用集黄是为了防蛀,用黄罗夹复字号牌子,是为了确定书的类别及其在书柜中的位置,以使藏书井然有序。

至于宫廷殿阁藏书,亦为数不少。据《宋史·艺文志》记述:“真宗时,命三馆写四部书二本,置禁中龙图阁及后苑之太清楼,而玉宸殿、四门殿各有书万余卷。”据史料记载,真宗时龙图阁有太宗御制御书并文集5115卷、轴、册;太清楼有书25192卷,又太宗御制诗墨迹30075卷,又文章92卷;玉宸殿聚书8000多卷。总之,殿阁收集的藏品主要是:前朝皇帝的诗文、诏令等集子,正经、正史等常用书,古画书法真品等。

藏书管理比较严格:三馆藏书各设类似总管的孔目官主管,每馆经史子集四部又分设书库官、守当官分别管理,每一藏书房又由书直官负责书房内的检点、保护工作,另由两名“库子”负责接待、办理取书借阅手续。崇文院藏书原可借出使用,但在哲宗元祐后,规定只准集贤院藏书可以出借。借书有一定的手续,须有主管官员“批簿”为凭证;书籍出入书库有检查制度,出大门时,须经“监门”根据“单子”检查验证,方准放行。如徽宗政和四年(1114)蔡攸奏章中说:“令未已降指挥,书籍出入,并监门具单子搜捡出入等。”[47]对借阅中存在的问题,皇帝还亲自过问。咸平年间,真宗曾说:“近闻图之府,甚不整齐,假借之余,散失尤多。”[48]他听了朝臣朱昂等反映:四部书已被借出460卷,立即要求主管官员“严行约束,杜绝因循”,[49]并督促归还馆内。

馆阁的读者主要是:皇帝及近臣、馆臣、特许在馆读书的人、政府高级官僚等。这些人除日常查考资料和浏览外,主要是为了编纂著述和进修学业而来。如四大类书的编写,就是利用崇文院的藏书;司马光《资治通鉴》,经宋英宗特许,曾在崇文院设馆利用该院藏书,并借阅龙图阁、天章阁的书籍;欧阳修、沈括从事史学、科技研究,也曾充分应用馆阁所藏。由于馆阁藏书经多次校勘整理,错误较少,因此官方雕印图书,往往亦以馆阁本作为刻印的底本。宋代皇帝对保护图籍相当重视,把守卫图书机构的人员纳入皇宫禁卫之列。崇文院大门由掌管皇宫保卫的皇城司派兵士20人(后增为30人)站岗守卫。据《麟台故事·禄廪》所记,这些人还负责“洒扫”等环境清洁工作,其中有亲司官5人、节级2人为负责官员。吸取荣王宫失火教训,崇文院的防火器具比较齐全,平时对炉火的管理颇为严格,特设潜火司专门防火机构,有军士数十人,司内添置大小水桶数十只,栲栳钩百余柄,以及铁搭钩、麻索等救火器具,并制定《火禁法》从严管理。据《宋会要辑稿·职官》有关记载,规定:下班时,每日必须由亲事官四处检查监督“洒熄”,并记录每天用火情况。“如不应留(火烛)而辙存留者”[50],判刑2年;因遗漏者、该灭火而未灭者,流三千里;虽应存留而提防不严致遗漏者,亦与打火掌管人同罪,当宿(值班)官吏、专副巡防人减二等“惩罚”。为了使图书能长久保存,除图书采用椒水(胡椒花椒浸渍汁)渗透的防蛀纸外,还健全了一年一度的曝晒制度。每逢五月至七月阳光猛烈之时,把全部图书分批取出屋外曝晒,以防霉防蛀,晒完书籍之后,朝廷在馆内举行宴请,以示慰劳。

注释:

[1]宋会要.职官十八之五十[C].

[2]宋会要.职宫十八之五十[C].

[3]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十五)[C].

[4]梦溪笔谈(卷二十四,第四百三十四条)[C]校证本下册,764.

[5]宋会要.职官十八之五十二[C].

[6]宋会要.职官十八之五十二[C].

[7]洪迈.容斋随笔(卷一)[C].

[8]陈骙.南宋馆阁录(卷十)[C].

[9]宋会要.职官十八之一[C].

[10]麟台故事》(卷五十)[C].

[11]麟台故事(卷三)[C].

[12]长编(卷三十四,淳化四年五月丙午条)[C]点校本(四),749.

[13]欧阳修全集·奏议集(卷十八)[C].

[14]长编(卷一百四十五,庆历三年十一月欧阳修上言)[C]点校本(十一〉,5301.

[15]容斋随笔(卷十六)[C].

[16]麟台故事(卷三)[C].

[17]容斋随笔(卷十六)[C].

[18]宋史(卷一百六十二)[C]职官志二·直秘阁[A].点校本(十二),3822.

[19]宋会要.职官八之三[C].

[20]麟台故事(卷三)[C]选任[A].

[21]麟台故事(卷三)[C]选任[A].

[22]麟台故事(卷三[C]选任[A].

[23]欧阳文忠公全集·奏议集(卷五)[C].

[24]容斋随笔(卷一)[C].

[25]容斋随笔(卷十六)[C].

[26]宋会要.崇儒四之十五[C].

[27]宋会要.崇儒四之十五[C].

[28]宋会要.崇儒四之十五[C].

[29]宋会要.崇儒四之十五[C].

[30]宋会要.崇儒四之十五[C].

[31]长编(卷七,乾德四年闰八月条)[C].点校本(二),178.

[32]宋会要.崇儒四之十五[C].

[33]麟台故事(卷一)[C].

[34]麟台故事(卷一)[C].

[35]宋会要.崇儒五之十九[C].

[36]宋会要.崇儒四之十八[C].

[37]麟台故事(卷一)[C].

[38]麟台故事(卷一)[C].

[39]宋会要.崇儒四之一[C].

[40]宋会要.崇儒四之二十[C].

[41]麟台故事(卷一)[C].

[42]宋史(卷二十二)[C]艺文志一·总序[A].点校本(十五),5033.

[43]文献通考[C].

[44]文献通考[C].

[45]玉海[C].

[46]南宋馆阁录(卷三十)[C].

[47]宋会要(十八之五)[C].

[48]南宋馆阁录(卷三)[C].

[49]宋会要(十八之五)[C].

[50]宋会要.职官十八之五[C].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大学信息管理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