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专业小综合”是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切入点

“大专业小综合”是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切入点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指出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是学报发展的瓶颈,提出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提出“大专业小综合”的办刊模式是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切入点。2 “大专业小综合” 是学报专业化的切入点2.1 融合学术分科,回归传统大专业就学报而言,一开始就违背了分科办刊的规律,一校一刊,相互重复是不可否认。
“大专业小综合”是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切入点_论文

“大专业小综合”是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切入点

徐玉梅,刘春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沈阳 110168)

摘 要:本文论述了“办刊宜分科”是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指出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是学报发展的瓶颈,提出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提出“大专业小综合”的办刊模式是高校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切入点。通过成功范例论证了“融合学术分科,回归传统大专业;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光大特色大专业”实现“大专业小综合”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报;办刊宜分科;大专业小综合;改革

Title:“Large Specialties Small Synthesis”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Specialized Academic Journal of Colleges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running to branch”as the law of academic journal development.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comprehensiveness”and“introversion”is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s,and the certainty and necessity of specialization of journals of colleges.It puts forward the“Large Specialties Small Synthesis”running mod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specialized academic journal of colleges.Through some examples it proves the approach of“fusion of academic division,a return to traditional specialties;rely on the superior subjects,emphasized subjects,develop the features of strong specialties”to realize the“Large Specialties Small Synthesis”.

Key Words:college journal;running to branch;large specialties small synthesis;reform

19世纪西方的学术分科制度已日臻成熟,将学科进行合理的划分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术积累和发展的重要保证。20世纪以来学术分科的学术规则从西方引进中国,这种规则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分科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国学术与西方学术接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学术期刊也遵循了学术分科的发展规律,“办刊宜分科”被界内普遍认可,专业化期刊备受专家、作者、读者的青睐,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期刊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学报改革的讨论不绝于耳,高校学报特色化、专业化、集团化的呼声不断。深化高校学报改革既要改革学报从形式到内容存在的问题,又不能忘记“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的使命。多年来大学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成为高校学报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高校学科发展趋向“多元化”,又为学报的综合性加上了“紧箍咒”。学报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学报基于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形成高校学报“大专业小综合”的办刊模式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这种“以旧瓶装新酒”的发展模式是学报专业化办刊的雏形。

1 学报专业化办刊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工业化是西方社会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它使原有经济领域不断分化出单一化、专门化的生产部门,这有利于专门技术的发展和专用工具和设备的开发和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学、艺术等精神生活方面的行业和部门出现了分化和专门化。这也就意味着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的知识群,出现了掌握专门技能的研究者,他们借助于自身的技能进行系统的研究,著书立说,获得了很高的学术造诣,逐步创立了各种各样、各自独立的领域的专门学说。[1]

西方的学术分科制度标志在于知识的学科化和专门化,创立了以生产新知识、培养知识创造为宗旨的永久性制度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认识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由于每个人的心智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将有限的时间和心智投入所有的领域显然不可能,因此,将学科进行合理划分显得非常必要。[2]

学报是学术期刊,是高校科研成果展现与转化的主要平台,是科研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在科学研究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报是高校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学术发展的载体。学报必须坚持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和办刊原则,真正回归到学术交流、理论创新的学术本位。为了高校的学术发展,学报进行专业化办刊是必然性的,也是必要的,学报进行学术分科是对学报的科学定位

2 “大专业小综合” 是学报专业化的切入点

2.1 融合学术分科,回归传统大专业

就学报而言,一开始就违背了分科办刊的规律,一校一刊,相互重复是不可否认。那么,学报的改革从哪里入手?笔者认为从学校教师研究的方向为出发点,以学校学科设置为落脚点,寻找设置学报大专业栏目的契合点,是符合学报现实的,且可以实现的改革思路。学报的作者队伍大多数是本校教师,很少有教师只教一门课程,一般都是同时进行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或者说在几个领域从事研究,“跨学科”研究是学校科研的特征。学校的一级学科大多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它们之间往往是学校专业特色的不同分支,有着内在的关联。学报为能准确地反映本学校的教学科研,为教师服务,整合学校相关专业,在大专业上寻求发展途径符合学校科研的现状,同时满足教师的要求。学报形成大专业可谓土壤肥沃,占有天时、地利、人和。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山东大学主办的《文史哲》在专业刊和综合刊之间走出了一条“大专业小综合”的独特道路。“小综合”是她不像中国绝大多数综合性期刊那样无所不包,《文史哲》主要发表文、史、哲人文学科方面的文章;“大专业”是指文史哲融会贯通或文史不分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精髓,《文史哲》的办刊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容相契合。《文史哲》融合学术分科、回归传统大专业的成功范例树立了学报改革的一面旗帜,强有力地证明了学报将相互关联的分科学术进行进一步融合,汲取精神内涵形成的大专业在中国学报发展、创新以及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学报融合不同学科形成传统的大专业特色,必将在学报改革的进程中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融合学术分科,回归传统大专业,刊名也以“大专业”名称冠名,突破传统的“校名+学报”的命名模式,改变学报千刊一面的形式。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曾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办学报不能只是一个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反映本校的优势,本地的优势,不要求大求全。”[3]“校名+学报”的大学学报模式就是一个模式。如果将学报的刊名改为专业学术期刊刊名将敲响学报改革的战鼓。假设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改名为“人类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改名为“政治学与公共行政”;《清华大学学报》改名为“科技与社会”;《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改名为“后现代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学报》改名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改名为“三农问题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名为“青少年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改名为“妇女与法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改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改名为“电力经济研究”,学报所反映的学科领域将丰富多彩。期刊的命名决定期刊的定位,或许学报更名之日,就是学报地位变革的开始。

2.2 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光大特色大专业

任何一所大学,即使是国际最著名的一流大学,也不可能把该校的所有学科都办成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只能是一个或几个学科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地位。因此,学报根据自己学校的重点优势学科,将一个或两个优势学科作为重点栏目,进行精心策划,打造成学报的亮点,光大特色大专业。具体做法:突出设置重点学科栏目,加大重点学科的发文量,推荐重点文章。发文量至少应占总发稿量一半以上,重点学科栏目与一般栏目论文所占比例应呈倒三角形;目次页中重点学科的栏目应在第一的位置;也可考虑用突出的字体提示重点学科中的重点文章。

依托重点学科形成大专业,一些学报正在探索,也不乏成功范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两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均被划为“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专业类期刊,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是依托学校“土木”特色,形成大土木栏目,向专业期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土木”是沈阳建筑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历年高考招生受到家长与考生的青睐,毕业生就业更凸显优势。沈阳建筑大学学报土木工程学科涵盖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学科。沈阳建筑大学的“土木”特色给学报办特色栏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报抓住期刊改革的契机,依托学校“土木”特色义无反顾地选择大专业发展道路,打造“土木工程”特色栏目。

在“RCCSE”评价中因为大学的多学科性,大多学报属于综合性的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对学报类期刊划分学科时,主要根据学报的版别,刊载论文的学科属性,或按照其主办单位的性质进行划分。若有超过70%的论文反映某一学科的内容,将该刊划为该学科的专业期刊。[4]《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两届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均被划为“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专业类期刊,两届“土木建筑工程”学科“权威期刊(A+)”排行榜如表1、表2所示。[4]

表1 第一届学术期刊——“土木建筑工程”学科“权威期刊(A+)”排行榜

img22

续表

img23

表2 第二届学术期刊——“土木建筑工程”学科“权威期刊(A+)”排行榜

img24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期刊评比中第一届的排名为第九,第二届的排名上升到第五。作为综合类学报不仅进入了国内的权威数据库,而且能在专业类期刊中名列前茅,可谓专业特色明显,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由此可见,学报在期刊改革的进程中,选择走“大专业小综合”的道路给学报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在办刊过程中学报对土木的稿件给予大力倾斜并积极向教师约稿,同时有选择地采用了土木专业的外稿。学报的“土木”大专业特色产生了集合力量及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汇集了校内外的文章,给学报提供了丰富的稿源,同时为这一领域的作者发表学术成果设置了一个平台。学报栏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吸引了更多读者阅读。“土木”的大专业特色稳定了读者和作者队伍。学报大专业的优势是不容置疑,对于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及内在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学报必将革旧布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专业小综合”办刊模式作为一种高校学报改革的设想,还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明确办刊的内容重点与办刊特色,不断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报质量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牛怀岗.浅议高校学报对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作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76-78.

[2]林炜.浅议学术分科的困境和启示[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36-37.

[3]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2002-08-25)[2009-06-1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http://c79.cnk.inet/oldcnki/wxpj/huixun2.htm.

[4]邱均平,李爱群,周明华,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4):64-69.

作者简介

徐玉梅(1962—),女,大学本科,《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高级工程师,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4—2005年度优秀青年编辑,主要从事编辑理论与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通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邮编:110168)。电话:024-24690875。电子邮箱:xym@sjzu.edu.cn。

【注释】

[1]基金项目: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GBJXB1106);沈阳建筑大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1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