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学报办刊之路的偏离与回归

高校学报办刊之路的偏离与回归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学报办刊之路的偏离与回归金会平,陈万红摘 要:高校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堪忧,与不少学报的办刊之路偏离学术有关。基于此,提出了关于高校学报发展方向与改革的几点看法。成为“名利、职称和金钱的交易平台”不是高校学报的正路,理当回归。高校学报的改革首当匡正不利于学术的办刊思路,否则,即便是给予高校学报充分的办刊自主权和充足的办刊经费,也无助于学报学术价值的提高。
高校学报办刊之路的偏离与回归_论文

高校学报办刊之路的偏离与回归

金会平,陈万红

(华中农业大学期刊社,武汉 430070)

摘 要:高校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堪忧,与不少学报的办刊之路偏离学术有关。学报偏离学术的原因主要是:学术期刊评价制度不完善,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不利于学报学术性质量提高、部分学报办刊思想偏离学术、编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回归学术当从加快发展、规范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价方式、确立学术为本的办刊理念、规范编辑环节入手,并充分考虑学报的高校性、学术期刊的评价环境带给学报的尴尬困境。基于此,提出了关于高校学报发展方向与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校学术期刊;高校学报;办刊之路;学术;偏离;回归

Title:The Deviation and Regression of the Road of College Journal

Abstract:The academic quality of college journal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iation of the journals from academic purposes.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following;im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college management mode,deviation from academic purposes and defects of the editorial.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and return to the academic purposes,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point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formation.

Key Words:academic journals;colleges and college journals;the road of journals;academic;deviation;regression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期刊更是公器之公器”。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根本属性,是学术期刊质的规定性,是学术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根本特征,也是学术期刊办刊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发展,当是学术期刊安身立命之本,事业发展之基,唯有如此,学术期刊才能堪当“公器之公器”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任何不利于学术和有损于学术的办刊思想,都会将学术期刊引入歧途,都会影响和伤害到学术期刊的质量。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问题十分严重,不少期刊沦为名利、职称和金钱的交易平台”,高校学报尤甚。成为“名利、职称和金钱的交易平台”不是高校学报的正路,理当回归。高校学报的改革首当匡正不利于学术的办刊思路,否则,即便是给予高校学报充分的办刊自主权和充足的办刊经费,也无助于学报学术价值的提高。

1 偏离之痛与偏离之因

曾几何时,高校学报在创办初期就高举学术大旗,为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刊于1906年的《东吴月报》在其创刊号《学桴》发刊词中表述该刊的宗旨为:“表学堂之内容,当与学界交换知识”。1915年创刊的《清华学报》在第一期小引中写道:“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外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或以心之所得发为文词,或以平时所闻者为余录。”1919年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在其发刊词提及办刊思想:“本月刊为北京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传播学术,交流知识无不成为这些早期学报的办刊宗旨。在重视学术的办刊思想的引领下,《北京大学月刊》发表了《哲学科学》(蔡元培)、《中国文字形态变迁新论》(钱玄同)、《中国数学源流考略》(李严)等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文;《清华学报》发表了诸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马寅初、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等众多学科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多数成为所在学科中的奠基之作,成为引领当时的学术潮流代表之作[1]。时至今日,不少学报在办刊实践中丧失了对学术的那份执著与矜持,偏离了学术,走上非学术之路,致使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堪忧。以社会科学学报为例,从1978年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报数量大幅增长,但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反而有所下降,甚至不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2]。多数学报定位不明确,读者少,社会效益差;发行量极少,经济效益为负;学术质量差强人意,不能反映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不高,整体上失去了往昔的辉煌[3]。偏离学术,对一个纯正的学报人来说,是一种难以隐忍的痛。痛定思痛,痛因何在?

1.1 学术期刊评价制度不完善使很多学报逐步失去学术味道

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其学术质量评价理应由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学术机构进行。而实际评价却鸠占鹊巢,被原本用作馆藏期刊参考和读者阅读期刊门径的核心期刊评价所左右。核心期刊对学报的评价主要依据学报的二次文献转载率,尽管学报的转载率是评价学报质量的重要依据,但学报的学术质量并不完全与学报的文献转载率相对应。也就是说,原本不是学术评价也不可能评价学术的评价却成了学报学术质量目前唯一的评价。这种省时、省力且貌似客观公正的评价迫使学报工作的重心落到了抓二次文献和转载率上。学报过于关注二次文献和转载率数据的直接后果是学报编辑对稿件的选择往往看中作者的影响而非论文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核心期刊评价被科研考核和人事考核简单利用,能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关系到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的业绩考评、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升等。核心期刊功能的泛化,使得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报的非学术价值凸显,当然免不了有些学报在维护巨大的既得利益时,采取非学术的手段,如建立相互引用同盟等;对于未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报而言,在学术资源远不如属核心期刊学报的前提下,想完全凭借学术质量的优势进入核心期刊,恐怕是天方夜谭。核心期刊功能泛化的另一个结果是使学术与金钱、权力、地位联系起来。学术一旦与金钱、权力、地位相联系,学术的本质便会丧失,丧失了学术本质的学术论文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如此一来,不完善的学术期刊评价制度对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报和未进入核心期刊的学报都会产生偏离学术的离心力,这种离心力的长期作用会使学报逐步失去学术味道。

1.2 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不利于学报学术性质量的提高

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机构管理的核心。在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中,学报的组织结构依然体现出较明显的科层结构:学校—期刊社—学报编辑部或学报—编委会—主编—学报编辑部。学报主要负责人由学校任命,代表学校行使行政管理。学报的运行机制依然不能给学报办刊和内部管理自主权:人员由学校安排,学报没有人事权;工资福利和办刊经费由学校统一分配、划拨,学报没有分配权;服从学校领导,不负盈亏。这种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直接导致学报用稿的内向性,进而导致学报栏目设置的综合性和教师学术研究的懒汉思想。“学报是学校的学报,理应为学校广大教师服务”这可能是很多学报创办的理由。事实上,学报的管理者可能也是这么认为的。教育部在1988年《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强调:“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本校广大教师服务,学报必然要较大比例地采用校内的稿件,由此导致学报用稿的内向性。高校学报的唯一性(一个高校只能主办1~2个学报,一般是自然科学学报和社会科学学报)和用稿的内向性,使得学报在栏目设置上不得不照顾学校的各个学科和专业,而高校的综合化倾向,又使得学校学科间的差异性较大,学报栏目很难整合,只能是大杂烩,其综合性不可避免。每年高校由于职称评定和科研结题产生了大量的缺少学术价值的应景之作,这些作品往往处于发表的弱势,近水楼台,其作者当然会首先考虑在本校学报上发表。发表这类文章不仅不利于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而且助长了本校教师学术研究的懒汉思想。现行的学报管理模式还可能导致办刊管理的行政化,进而可能导致学报不按社会需求来办,不按期刊发展规律来办,唯主办单位利益是图,在主办单位领导追求眼前利益的指导思想下,学报极易异化为本单位赚钱的工具。

1.3 部分学报办刊思想偏离学术

改革开放30多年,高校学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生存阶段、发展阶段和提高学术质量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三个阶段,但我们对产生于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有些办刊思想的误解或模糊的认识还深刻地影响着现在的办刊实践。记得2004年前后2年,期刊界流行两种办刊思潮:一是经营期刊,一是关注作者市场。经营期刊是相对期刊经营提出的,要求期刊采用企业管理的手段主动出击,对与期刊相关的利益链进行整合和挖掘,广开来源,提升期刊的整体效益。作者市场是相对读者市场提出的,关注作者市场的实质就是将收取发表费作为期刊的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这两种思潮的出现在当时好像很顺理成章,因为那时的学术期刊办刊经费太少,有的只够支付印刷费,学报领导整天为生存发展着急,也就是整天想着找钱。这两种思潮的核心思想有两点:把作者当市场,漠视读者的感受;大量收取发表费或赞助费(某些核心期刊以论文发表为交换条件获得赞助费)。学报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是有效传播,一份学报想要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最基本的前提是要有较多的人阅读它并受它的影响,也就是要拥有较多的读者。网络时代也一样,只是不像纸本读者可以通过发行量量化而已。漠视读者,不关注读者,就不可能获得读者的青睐,就不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20世纪60年代发端于德国的接受美学,特别强调读者之于文学作品的意义,认为文学作品不经阅读,只不过是“可能的存在”,只有在接受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影响和作用,成为“现实的存在。”[4]学报也不例外。“把作者当市场,大量收取发表费”这还能办好学术期刊吗?心都散了,当然不能。现在国家对高校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学校对学报的投入也相应增加,学报可以不再为生计发愁,当集中精力走高端、精品学术化之路。问题是还有不少学报,依然乐陶陶地沉醉于找钱之中,搅乱了整个学术期刊的办刊环境。学术性和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所在,忽视和怠慢它,其结果只能是毁了学报本身。

1.4 编辑存在的多种人格缺陷障碍了学术论文的最后把关

编辑工作是学报出版的中心环节,是学术质量的最后把关。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行为和思想独特性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5]。编辑工作个体性较强,编辑对稿件编辑环节和编辑过程的实际控制决定了编辑对学术论文的把关。学报编辑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会逐步形成有明显学报编辑特征的人格特质,而这种人格特质又反过来影响编辑对稿件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学报编辑的一般人格特质可以概述为四个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豁达向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6]。但不是每个学报编辑都具备这四种人格特质,往往存在一种或多种人格缺陷,进而阻碍学术论文的最后把关。例如:在审稿环节,审稿专家把关不严,不能对稿件质量作出正确评价,特别是让学术质量不高的稿件蒙混过关,将学术质量较高的稿件拒之门外。在编辑加工环节,过于自信,对稿件进行不恰当的内容或逻辑修改;以“文责自负”为借口,消极对待稿件的纰漏和瑕疵;对名人盲目崇拜,来稿照登;对有剽窃或有抄袭嫌疑的稿件,不愿质疑。在文章的安排上,优先发表“关系稿”“人情稿”,或庸于一般文章安排程序,错过时效性较强或有重大创新文章的最佳发表时间。

2 回归之策与回归之难

多数学术问题并非来自学术本身,而是牵涉了太多的非学术,解决学术的问题当然还得从非学术入手,只有切除那些阻碍学术发展的羁绊,才能使学术回归学术。学报偏离学术的原因主要是与学报相关的体制问题和观念问题。制度问题主要是指高校管理制度问题和学术期刊评价制度问题,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有赖于国家宏观层面上对高校学报的重新定位和制度设计,学术期刊评价制度问题主要还是评价方式的规范。观念问题主要是指办刊理念问题和编辑思想问题,解决观念问题当从学报以学术为本办刊理念的确立和编辑学术至上的行为规范上着手。与学报相关的体制问题和观念问题,最终还是发展的问题,发展不够导致体制和观念上的障碍,要求进一步发展导致体制和观念的冲突。着眼当前的实际,发展、规范应是解决学报偏离学术问题的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受历史的局限,我国学术出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被重视,对学术期刊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利益驱动使得出版业偏重大众出版,学术出版在我国缺乏合理的定位,加之长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整个学术期刊的发展都存在历史欠账问题。身处高校的学报也长期被边缘化,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学报甚至到了生存困难的地步,多年来学报处于“死不死,活不活”的状况,严重挫伤了学报人的办刊热情,学报整体特色不鲜明,学术质量差异也不太大。可以说,学报的很多问题(当然也包括办刊之路偏离学术的问题)都与学报的发展不够有关。解决学报偏离学术的问题,首当解决学报发展的历史欠账,要加大投入,激发学报的办刊热情,刺激学报的发展,促进学报的差异化、层次化。只有在发展、分化过程中,选择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学报给予特殊扶持,同时加大低学术水平学报的淘汰力度,才能构筑我国高校学报的战略高地,促进学报发展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价对学报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目前,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价方式混乱,除以二次文献转载率为主要指标的评价系统外,学报的质量还受主办单位的层次、主管机构级别的影响,如我们经常听说的中央级期刊、211学报、985学报等。同一评价系统不同评价标准之间的学术质量评价差异较大,如有人就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目录进行比较,发现二者收录期刊的类别和数量有很大差异,而且排名上也有显著不同。也就是说同一学报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上可能排名靠前,而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目录上排名靠后或根本就排不上队。规范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价方式就是要改变非学术因素的对学报学术质量的影响,在当前条件下可采取学术共同体评价与二次文献转载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导学术共同体对学报学术质量的内在把握,逐步减少学报学术质量评价对现有期刊评价系统的依赖和受学报主办单位层次的影响,实现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价从关注评价数字、关注期刊“级别”到关注学术内容的转变。

在现行管理模式下,抛弃偏离学术的办刊思想,确立以学术为本的办刊理念,也可办出特色。在武汉地区的就有这样的几个学报,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版)等。这些学报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确立并在办刊实践中贯彻以学术为本的理念:开门办刊,破除用稿的内向性;执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严把稿件质量关;逐步实现或实现专业化,开展问题式组稿。

学报编辑通过选稿、用稿、修订、刊发等编辑手段对学报的学术质量加以控制,编辑的人格魅力及人格缺陷直接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以学术至上作为基本要求规范编辑的各个环节,弥补编辑客观存在的人格缺陷,这样学术为本就不会是句空话,学报的学术质量才可能提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短期内实现高校学报学术的回归并非易事,甚至还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学报之于高校的去向一时还难以明确

将来学报之于高校的去向,取决于主管部门对学报的两种定位:一是维持原来的看法,将学报看做高校的一个部门,学报首先是高校的一部分,然后才是学术期刊的组成部分,即高校性是学报的根本属性,学报的发展和改革都必须在高校这个框架下进行,即学报的学术性服从高校性。一是高校认为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一部分,学报首先是学术期刊,然后才是高校的一个部门,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期刊,学报的发展和改革必须首先在国家对学术期刊改革的框架下进行,即学报的高校性服从学术性。而目前的状况是,这两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致使学报的改革难以展开。

对高校学报而言,离开高校学报很难生存,不离开高校学报很难有大的作为。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在高校的一种特有产物,可用一个不太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当下高校学报与高校的关系:高校学报之于高校就像孩子之于母亲一般。高校主办着高校学报,给予高校学报基本的生存条件——人、财、物,规定学报的发展方向和办刊思路,为学报提供学术稿件,没有高校就没有高校学报,没有高校的支持高校学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然而,高校学报就像孩子一样一直躺在高校母亲的怀抱,不经风雨,也不求上进,形成了今天高校学报相对于非高校系统专业学报的“散、小、全、弱”的局面:“散”——指高校学报分散经营、各自为政,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小”——指高校学报发行量小,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偏低;“全”——指高校学报综合性学报占多数,文、史、哲、政、经、法,什么学科都有,小而全;“弱”——指高校学报质量弱、影响弱、综合实力弱[2]。身处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专业化、集团化、数字化的竞争压力下,“散、小、全、弱”的高校学报离开了高校的呵护,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对高校学报而言,要摆脱“散、小、全、弱”的局面,必须走开门办刊之路,走专业化之路,走集约经营之路。而学报的高校性决定了学报用稿的内向性,学报用稿的内向性阻碍了学报的开门办刊;高校的综合性和学报用稿的内向性共同决定了高校学报栏目的综合性,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又与学报的专业化发展相悖;同类高校间的藩篱,很难将分散在各高校间的学报集团化,集约化经营也很难实现。高校学报这种进退维谷的处境,真令学报人纠结。

2.2 破除学术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科研成果评价形成的“铁三角”关系难

规范学报学术质量评价方式必须破除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科研成果考核之间的“铁三角”关系,重构学报学术评价方式。主要功能泛化为评价学术期刊质量(核心与非核心被视为期刊质量高低的标志)的期刊评价已与学术评价、科研成果考核连成科研、学术、评价的“铁三角”关系[7]。在这种“铁三角”关系中,由于科研成果评价过于注重成果的学术性评价,将原本为成果间接评价的学术评价上升至直接评价,学术评价成为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角,对难以进行成果鉴定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来说,可能还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学术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把一些学术性、创新性强的成果评选出来,但成果的学术性、创新性评价很复杂,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于是简单化地替之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学术期刊成了学术评价的重要环节;学术期刊数量众多,层次质量不一,学术评价当然也不至于简单成胡子头发一把抓了,于是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直接关乎发表论文成果的学术评价,也关乎到了科研成果的评价,而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本来是学术共同体的事,我们的管理者却再一次简单化地替之以原本为馆藏期刊情报参考的核心期刊评价作为期刊质量的评价标准,就这样核心期刊评价稀里糊涂地成了学术评价的核心和指挥棒。这种貌似客观的科研、学术、评价关系环环相扣,破除其一,则殃及其余。更何况这种尴尬的“铁三角”关系,是我国科研、学术管理者为避免参评专家主观因素和人为操作的创新之作,恐怕这种“铁三角”关系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当然更不会轻易放弃对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功能的强化,从我国目前的几大评价系统之间对期刊评价的相互争夺可见一斑。

2.3 高校学报很难适应学术为本的办刊理念

随着学术的专业化、学院化时代的到来,学术生产和学术创造已经充分建制化,学术期刊业已成为学术生产的重要一环。学术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的智性活动。以学术为本,就是要求学报提高和强化“问题意识”,杜绝那种“缺乏问题意识”、“没有学术针对性”及“自己就没有弄明白”的理论稿件,就是要淡化“平台意识”“窗口意识”,将学报置于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学术圈子之内,把学报作为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学术生产的一员,确立学报学术主体的自觉性。长期以来高校学报被定位为:主办单位(高校)科研的窗口,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平台或园地。“窗口说”“平台说”的基本内涵就是学报专门或主要为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服务。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学报定位,今天在各高校依然大行其道,一方面是长期定位惯性使然,另一方面恐怕与学报在高校教职工职称晋升、科研论文发表、课题结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学报的办刊实践在“窗口说”“平台说”的影响下主要表现为:内稿为主和来稿即登。内稿为主可以说是高校学报用稿的最大特色。一定比例的内稿有助于反映主办高校的科研特色,突出学报的个性化,但大比例的内稿肯定不利于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一流稿源造就一流的刊物,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来稿即登,并不是指高校学报稿件的录用不经过“三审”,直接刊登,主要是指学报缺乏问题单式的选题策划,“论文集模式”一统天下[8]。表面上看内稿为主和来稿即登,只是对作者身份的限定和缺乏选题策划,实际上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体制和观念上的问题更是不利于学报学术质量的提高[8]

以学术为本,就是要求学报用稿都采取专家匿名评审制,学术论文能否发表并不取决作者的自我炒作,而是以同行专家的匿名评审结果为依据,就是要求转变以主编为核心的编辑评审制,减少人为干预,实现用稿的公开透明。专家匿名评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高校学报来说,起码有两个问题还无法妥善解决:一是审稿费问题,二是专家库的建设问题。

关于审稿费用问题,以武汉地区某个社科核心期刊为例来算笔账:该刊是CSSCI财经类核心期刊,主办单位每年投入40万元用于期刊出版及办公,不收取审稿费和论文发表费,实行3名专家匿名审稿,每篇次文章支付专家审稿费50元,2010—2011年年均来稿量为8700篇,如篇篇审稿则需支付审稿费:8700×50×3=1305000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费用,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只能是招牌而已,该刊实际上实行的以主编为核心的编辑主审制也证实了这一点。对于在中国能否建立起匿名审稿制度,朱剑先生从办刊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质疑[9],值得深思。在学报现有投入水平和办刊境遇下,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只可能是多数学报的美好愿望和努力的方向了。

3 对高校学报发展方向与改革的几点看法

探讨学报办刊之路的偏离与回归,目的是厘清高校学报的发展方向及改革措施,最终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的发展应保持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一致,必须以学术为本,必须承担反映高校学术水平、体现国家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优势的重大责任。学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密切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战略,确立明确的问题意识,形成独特的学术思路,培植脉络清晰的学术派别。

对学报的改革应立足于学报自身形式和技术层面的改革和国家关于学报发展背后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学报自身形式和技术层面的改革可从确立问题方式意识、实现开门办刊、实现双向匿名审稿、开设特色栏目、专业化改造等方面入手。深层次的改革应改革学术期刊评价制度,建立以学术共同体评价与期刊评价系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应改革科研成果考核制度,建立以学术质量为主,兼顾数量的科研成果考核制度;应改革高校对学报的管理制度,珍重学术规律,给予学报发展的自主权;应改革学报来自高校的单一投入模式,建立学术期刊发展基金满足学报事业发展的基本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19-22.

[3]吴定勇.定位偏离功能异化生存危机——直面综合性高校学报当下文化传播的问题与窘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70-173.

[4]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路庭玉.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M]//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卷.2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161-1162.

[6]申海菊.编辑加工活动中修改权与编辑的人格追求[J].编辑学报,2010,22(6):480-482.

[7]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7]杨玉圣.学术刊物“论文集化”的时弊[N].中华读书报,1996-08-21.

[8]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0-89.

[9]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7.

作者简介

金会平,华中农业大学期刊社。通信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特1号(邮编:430070)。电话:027-87287002,135543721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