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的整合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的整合与发展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围绕着学报质量及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等问题,各种非议不绝于耳,并有不断增多之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的整合与发展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的整合与发展

刘伟侠

(嘉兴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嘉兴314001)

作者简介:刘伟侠,嘉兴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学报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可能性:网络设施和云技术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网络传播为资源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手段。高校学报的整合符合学报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在现有的传播环境下,学术研究成果更适合分众传播,也适合传播规律和管理者的要求,更符合高校学报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高校学报未来应该是走集约化发展和多元化出版的道路,其终极目的是突出各学校的学术个性和地方特色,以品牌创立和影响力为核心追求,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学报;整合;发展

高校学报作为科学研究、开拓创新、传承文明、文化交流、学术争鸣、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总体而言,其学报规模、办刊水平、学术质量都有很大的改观,为繁荣学术事业、推动学术创新、培养学术人才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围绕着学报质量及学术信息传播的效果等问题,各种非议不绝于耳,并有不断增多之势。诸如学报的同质化、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低等问题饱受诟病,学报甚至被嘲讽为“学术垃圾生产地”,更言及学报存在的必要性等等。种种迹象表明,学报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在困境中进行突破、进而寻找合适的新的发展之路的问题。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及其在学术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运用,给传统的学报出版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1 大数据时代学报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可能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方式。这恰恰印证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网络深入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深刻地改变了宏观的社会心理和微观的个人感知。”[1]对此,学报必须积极应对,增强竞争意识,制定合理的网络化战略,独辟蹊径,实现网络化下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而迅速普及发展的网络设施和技术,为各学报彼此之间学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可能性。

1.1 网络设施和云技术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其网络化的发展与完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应用。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的作者主要来自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是最早接受并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人。他们直接运用电脑查询资料、撰写稿件及进行相关的研究试验,并采用互联网投稿,既方便又快捷。[2]

高校学报作为记录、传播知识和信息、提供知识社会化应用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工作人员自然也是较早接受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的人。如今,学报编辑部基本上具备了网络传播设施,并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各种日常管理软件、编辑软件、校对软件,特别是随着在线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将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信息传播更为快捷而广泛,大大提高了学报的工作效率,确保了时效性和准确性。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普及,使学报在审稿模式、编辑出版模式、发行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从投稿、组稿到编辑加工、出版发行乃至阅读和读者意见反馈等全过程,均能在高效的网络环境下完成,这为各学报在地域性或全国性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提供了技术条件。只要编辑部工作人员在线,就可以不拘一地,进行远程网上办公。很明显,网络传播设施的完备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各学报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进而为组建学报联合体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1.2 网络传播为资源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便捷的交流空间

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缩短了时间与空间,正逐渐消除着文化差异和认识差异。[3]云技术更将传播推向了全媒体时代。编辑部只要具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能够熟练掌握网络使用技术的编辑,就能有效地实现编辑部之间的网络办公:在线完成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等等流程,E-mai1、MSN、QQ、微信等各种网络工具的即时到达功能,简化了传统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与作者、编辑与审稿专家、编辑与排版印刷公司之间种种耗时耗财的繁琐过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不但能更好地保证学术研究成果刊发的时效性,提高作者的积极性和读者的关注程度,更能扩大其学术影响力。如数字优先出版、编辑部微博和移动终端阅读等已经无所不在。同时,网络的方便快捷,也更能发挥学报联合体内各编辑部的负责人与负责人之间、编辑与编辑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编辑与专家之间、编辑与读者之间交流与互动的能动性,这无疑会提高传播效率,增加传播渠道,扩大传播效果。

2 大数剧时代学报发展的客观要求

学报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作和传播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毋庸置疑,网络技术和云技术及其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使学报管理者、传播者和受众的管理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发生了不同于传统传媒时代的根本性变化,也为学报的整合与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可能。

2.1 学术研究成果更适合分众传播

高校学报因其办刊宗旨所限,大多数都是综合性期刊,所刊文章专业齐全,其受众是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他们术业有专攻,各有自己的专业方向,综合性的学报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故而在查阅资料时很少会选择只刊登少数几篇自己专业方向文章的学报。基于同样的原因,更少有人会订阅学报。而网络传播形式就打破了这种限制,甚至可以把信息定点推送到受众手中。在任何一个数据库或者网站,只要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就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整合与发展学报,走集约化、专业化道路更符合广大受众的要求。

2.2 适合传播规律和管理者的要求

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都会引起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会引起阅读方式的改变。在当今各种交通工具的乘客中,我们能看到的几乎都是采用电子阅读的方式在获取信息或是交流信息。那么,与此相适应的传播方式与经营方式的改变也就在所难免。正因此,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明确提到高校学报的编辑部体制改革问题,该办法的实施原则就是“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其目的是“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但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对学报的改革应该采用分类改革的办法,而不能一刀切,因为让所有的学术期刊都成为航空母舰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2.3 符合高校学报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一本双月刊的高校学报,其编辑部的编制大都是四五个,但这四五个学报编辑却要处理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各类稿件,可谓勉为其难。而如果能够实现高校学报的整合,综合各类学报编辑的优势,有选择地负责自己擅长领域的稿件处理,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学报的质量,同时也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和“中国党政系列专业期刊”已经率先实现了这样的合作模式,并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3 学报未来的出路——集约化发展和多元化出版并行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学报进行资源融合及共享提供了可能,也为学报的未来指明了出路——成立松散的学报联合体,进行集约化发展,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学报的出版发行将呈多元化发展。

3.1 联手发展,优势互补——成立松散的学报联合体

虽然我国现有的高校学报内容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学报特别是地方高校学报在学术期刊中的影响却很小,这也是学报被诟病的主要原因。要想在现有的学术环境和学术评价体系内拓展发展空间,适应学术期刊分众传播的特点,联合发展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报采用封闭式办刊模式,一直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态。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可以使学报突破空间的限制,打开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各学报可以通过优化学报结构、整合出版资源,组建一批管理先进、办刊资源丰富的联合体,扬长避短,增强刊物的开放性,共享专家和作者群等出版资源,提高组稿、审稿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缩短出刊周期,实现优势互补。各高校学报可依托本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或者根据本校特色和学校所在地的、有侧重地选准一两个方向,充分挖掘和利用联合体内其他学报在此方向的资源,以提高信源的影响力和刊物的质量;同时,对其他学科的稿件,则分别推荐到联合体内的各相关学报。这就可以充分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改变学报小而全的同质化竞争局面,增强学术竞争力。为改变高校学报“全、小、散、弱”的状况,包括《清华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20余家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综合性学报,经多年筹划,于2011年2月组成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联合编辑部,共同创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各成员单位联合打造共建共有的、权威的系列专业期刊,包括《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心理学报》《传播学报》等。这一举措冲破了高校文科学报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促进了集约化发展,开创了一个高校学报改革成功的可行方式。[4-5]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中国党政系列专业期刊”。

3.2 纸质出版、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多元并存

随着电子期刊和网络期刊的出现,人们的阅读方式也由纸质出版物的形态逐步向视听形态过渡,人们逐渐走出对纸质出版物的完全依赖,但长期形成的纸质期刊的阅读传统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就彻底改变,故纸质、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多元并存。

传统期刊和网络期刊的各自特点,分别适应了不同的阅读群体——传统期刊阅读方便,方便随身携带,特别能满足人们休闲与消遣的需要,可随时阅读,直观性强,阅读成本低,有利于反复研读与分析,具有权威性,其内容也是目前网络期刊生存下去的重要源头;[6]网络出版物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交互性强,经济环保,且传播速度快,可即时传播到与因特网联接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我国学报大多以传统的印刷出版为主,网络期刊基本上是传统期刊的附属物。网络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少数学报以外,多数学报基本上都是纸质期刊定稿后再通过学术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权威数据库对刊载论文进行网上传播,学术信息发表时速滞后。这一方面说明学报的应变速度不够快速,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报在网络出版方面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出版的有利位置。网络传播时代,学术传播从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学报必须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出版提供的阅读平台,适应新生代读者的生活节奏、消费方式和新的阅读习惯,使传播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影响更多的读者。

因此,虽然电子出版势头强劲,但传统的印刷版学报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即由单一的纸质出版发行,发展为纸质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形式多元并存的形态,相互结合,互为补充,互动互助,共进共演,“从而真正体现高校学报的学术价值,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提高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7-8]

4 高校学报集约化发展与多元化出版的终极目标

高校学报集约化发展与多元化出版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各学校的学术个性,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以品牌创立和影响力为核心追求,只有提高学术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率,学报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4.1 突出各学校的学术个性和地方特色

媒介之间的竞争最终是内容上的竞争。信息时代,信息爆炸(量)与信息匮乏(质)并存。如何凸显学报的内容而使其不被海量的信息湮没,是学报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从目前少数几个评价情况较好的学报来看,专业化和特色化是其成功的制胜法宝。所以,联合体的学报可以分别以各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或地方、学校特色为核心,充分利用好联合体内的资源,组织好实力强且有影响力的编辑委员会,积极进行有组织的协调策划,发掘以自己学校权重学科或特色为核心的原创性学术资源,培养过硬的作者群,把已经外流的作者队伍和有意外流到专业学术期刊的稿件吸引回来。如此,既保证了优质稿源这一“稀缺资源”的供应与使用,又可以改变千刊一面缺少特色的众多综合性学报,成为一批既有代表性又具有竞争实力的各具特色的学报,增加学术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树立学报的品牌和形象,实现学报工作者的追求与梦想。

4.2 以品牌创立和影响力为核心追求,不断发展壮大

国内外学术期刊林林总总,数量众多。在国内,仅各类学报就有1000多家。学报要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精品意识、特色意识,适应网络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要求,建立合适的发展模式,提高学术信息的传播质量和效率,以便从浩如烟海的同质化信息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术期刊之林中一个独特的“我”,这样才能享有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网络时代,学报的网络编辑出版可以在提高传播质量和效率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集思广益,确定选题;可以缩短稿件的工作流程,保证学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可以帮助传统出版扩展新的市场,“延续出版物的影响力,提高出版物的利用率,且能够迅速扩展出版物的发行范围和地域,辅助传统出版物的品牌塑造”。[9]

总而言之,在“地球村”的环境下,高校学报整合的脚步声会越来越近,合并重组后的高校学报联合体也将应运而生,并且以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全新理念全方位、多方面地提高学报的可读性。未来,高校学报必将充分发挥出高校的学术资源优势,逐渐与世界接轨,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必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赵瑞奇.论网络时代报纸的生存空间[J].中国出版,2009(3):27-30.

[2]金华宝.学术期刊上网及其网站建设[J].重庆行政,2009(3):44-46.

[3]邵培仁.传播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1.

[4]百度.中国高校专业期刊词条[EB/OL].(2011-02-08)[2013-04-18].http://baike.baidu.com/view/8314098.htm.

[5]刘志新.高校文科学报专业网刊的发展策略——以知网版“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106-109.

[6]吴柯.我国网络期刊的特征及编辑对策[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3.

[7]周丽萍.高校学报的传播生态环境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8-151.

[8]郑国琴,蒋宇.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报的编辑行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6):108-109.

[9]李明,夏光富,张建.论网络出版的传播特点[J].编辑之友,2009(7):44-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