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网民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分析

甘肃网民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分析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繁荣、引导规范网络文化是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重要措施。让广大民众满意的网络文化服务必将推动甘肃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调研方式,侧重了解甘肃网民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甘肃网民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分析_2011~2012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

甘肃网民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分析

◎李 骅

网络文化是新兴的文化业态,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新类型和服务方式。网络文化服务是网络文化的载体,是公认的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基于网络平台,依托网络技术,以信息平台和产业化方式传播、生产、创造的网络文化内容以及产品的服务行为。文化和服务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是文化的质态体现;快捷迅速,方便安全,能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发展和繁荣网络文化的必然要求,也因此对网络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繁荣、引导规范网络文化是甘肃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是完成“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重要措施。让广大民众满意的网络文化服务必将推动甘肃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调研方式,侧重了解甘肃网民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一、从文化视角看网络文化服务

(一)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

网络文化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日益国际化,入网用户数量激增,网络不再扮演信息传送的角色,而是因其以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交往方式、价值观念而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业界公认,网络文化开辟了人类文化的新纪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标志,并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内容、创造与传播方式提出全方位的挑战。

(二)网络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网络角度看这种文化,它本质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技术文化,并借助这种技术使得文化的全球传播、交流和创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网络文化扩大了文化的范围,拓宽了文化的视野,创造了全新文化的界域,已经或即将成为真正的全球文化。但是,必须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深深烙有技术文化的特征,由技术变革导致文化变迁显而易见,因此,属文化范畴而非文明领域。

(三)网络文化是一种服务文化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为人类服务,在创造与服务中,人类文化得以发展,网络文化亦不例外。网络文化虽然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但其技术特性更决定了它的服务性。它首先是以生产工具的形式展现的,这种工具技术其内容和方式为人类所创造又反过来以服务的方式为人类所利用,成为人的一种生存表达方式;它其次展现为在虚拟空间生产和创造人类所需的文化技术及其产品并进而服务乃至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类生活因服务而更加便利;再次,它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的服务过程中影响乃至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乃至价值观念,使主体在文化生产和服务中逐渐走向文明。因此它是一种服务文化。

(四)网络文化服务是网络文化的载体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载体,现代化往往以技术裹挟文化的面目呈现,否则,技术就是无根的。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生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和创造,换言之,其载体就是网络文化服务,以服务体现网络文化存在的主体和时空。没有网络服务,就没有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服务是物质载体,由此而形成网络文化内涵并塑造一种新的文化服务及文化精神,人类正是借助于这种服务文化才使网络文化逐步完善。

二、从基本数据看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的业态及种类

(一)网络文化服务基础资源数据(截至2011年6月30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上升到18.7个小时,较2010年底增加0.4个小时。域名总数为786万个。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183万个。

甘肃互联网用户:截至2011年1月1日,甘肃省网民规模及增速:网民数(万人655,普及率24.8%,增长率22.4%,普及率排名第26,网民增速排名第13。非经营性网站备案已达到2万多家;甘肃网络服务:网络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省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得分排名第30名;甘肃域名:IPv4地址占总数的0.4%。分省域名数和分省CN域名数19,111个,占域名总数比例0.2%,其中:CN域名9,318个,占CN域名总数比例0.2%;甘肃网站:网站总数4802个,占国内网站总数的0.3%。甘肃网页:网页的规模反映了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程度。网页总数259,884,323个,静态网页数167,284,334个,动态网页数92,599,988个,静动比例1.81∶1。网页字节数2,893,675,263,分省排名第30名。6个月以上周期网页更新比例73.02%;甘肃网速:分省排名第11,下载速度106.3kb/s。

截至2011年6月30日:IPv4地址比例占0.5%,位居全国倒数第五;分域名数和分省CN域名数18,051,占域名总数比例0.2%,其中:CN域名7,698个,占CN域名总数比例0.2%;网站总数4336个,占国内网站总数的0.2%。(见表一、表二、表三)分省互联网的连接速度为106.3kb/s,全国排名第11。

(二)从网络文化服务基础资源数据比对看甘肃的差距(截至2011年6月30日)

表一 2011年各省IPv4地址比例(仅列出前五名和后五名)

img17

表二 2011年分省域名数和分省CN域名数(仅列出前五名和后五名)

img18

续表

img19

注:分省域名数不含.EDU.CN

表三 2011年分省网站数(仅列出前五名和后五名)

img20

注:分省网站数不含.EDU.CN下网站

(三)历年基础数据比较

表四 各省IPv4地址比例

img21

表五 分省域名数和分省CN域名数

img22

表六 分省网站数

img23

表七 分省网民规模及增速

img24

表八 分省网页数和网页字节数

img25

以上网络基础资源数据[1]显示:甘肃网络文化服务在全国的地位基本靠后,基础资源薄弱,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目前看,IP地址获得数量和网站数量的逐年减少,使获得网络资源数量受到限制;互联网的接入比例较低,宽带使用和互联网的普及率还很低,使网络规模发展受限,这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较中东地区落后有关,必然为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的后续发展带来困难,制约甘肃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可以看到,甘肃分省网民规模和普及率有较大的增长,网民增速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2009年曾达到全国第一名,说明甘肃近几年在网络基础建设、移动网络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都有所提高。虽然网站数在减少,但网页数和网页字节等资源数趋于增长,反映了互联网的丰富程度在增加。从发展规模总量来看,甘肃网络文化服务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供利用和开发。

三、甘肃网民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

网络文化服务主要有应用网络服务和基础网络服务两大类。应用网络文化服务是在应用层面上的网络服务表现形式,如网络游戏、网上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教育、网络短信等,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网络游戏和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基础网络文化服务是为网络应用服务提供网络基础平台及数据通信保障的专业性服务提供商,其中很重要的是企业网络服务如ICP,IDC等。

本课题对网络文化服务的理解不特指网络服务器的专业技术功能,而是指网络作为一个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搜索、浏览、网购、视频、通讯、教育、论坛、交往等所具有的服务层面的安全性、方便性和准确性等的服务行为及其文化意蕴。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息服务;数字内容产品开发服务;网络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服务;网络游戏;网络音乐服务;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服务;移动多媒体产品开发服务等。

本课题调查主要从网络文化服务内容入手来界定甘肃网民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两大类,重点调研互联网用户的满意度,并对国内较大门户网站和甘肃地方网站满意度做了简单调查比对,试图得出甘肃用户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的总体看法。

表九 甘肃地方网站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互联网用户)

img26

续表

img27

表十 甘肃地方网站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手机用户)

img28

表十一 国内较大门户网站和甘肃地方网站满意度

img29

四、甘肃网民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分析

根据甘肃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结合访谈调查,分析如下:

(一)政府新闻网站可信度较高,舆论引导倾向明显,但政府门户网站总体被重视程度不够

甘肃新闻网、甘肃快讯网、白银新闻网等直接以新闻命名,在国内新闻网建设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每日甘肃、中国甘肃网等都能及时报道甘肃乃至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网民对甘肃新闻网站对本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高达78.3%的认可度。关于舆论引导,网民看法不一,18岁到30岁之间的网民对网站舆论引导不太认可,学生网民看法较为偏激,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取向,认为舆论引导是一种束缚,这与年龄、经历和性格大约有关;40岁以上网民则较为认可网络主动积极引导舆论的行为。但各年龄段都认为政府新闻网站舆论引导倾向明显。网民同时认为,政府门户网站总体一般,没有广泛得到网民的重视,主要原因是,网民普遍认为,除中国兰州网外,省直厅局和各地州市政府网站建设雷同,内容更新缓慢,甚至有网民认为有些网站名不副实,可有可无。

(二)甘肃地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丰富性和界面的友好性颇受欢迎

在访谈中,一些网民认为,甘肃地方小,现代资讯发达,如果网站内容不真实,就没人浏览了,加上资金紧张,如果没有特色,恐怕也就办不下去了。一些网民指出,甘肃在互联网站建设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互联网站的创意、服务以及个人网站建设发展还是很好的,甘肃文化底蕴深厚,不乏人才,在文化方面总能做出较好成绩。还有一些网民认为,虽然和发达省市无法相比,但甘肃地方网站无论名站还是分类网站,如:新闻政府、日常出行、论坛休闲、房产人才等等办得有声有色,五脏俱全,甚或赏心悦目。总体来看,网民认为,甘肃地方网站在内容的真实性、丰富性和界面的友好性方面表现不俗,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本调查对国内较大门户网站和甘肃地方网站做了比对,调查显示,甘肃网民对国内较大门户网站满意度为80.9%,对本地网站满意度为73.4%,较为认可本地网站。

(三)公共网络平台建设起步早、成效显著

甘肃网络文化服务很早就注重对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以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和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例。甘肃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实施五年来,对于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本次调研中,农村网民对此给予极高评价,认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网络为载体,在加强我省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实施科技强省战略方面举足轻重,城镇网民给予较高评价。这两个服务平台建设网民满意度总体达65%。另外,对于甘肃省基础教育教研平台,以及近期实施的兰州市无线城市平台,网民也给予较高评价。这说明以网络为平台的科技技术和信息传播的网络文化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四)企业互联网应用前景广阔

互联网之于企业发展,在企业的管理、生产、销售、流通以及售后方面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现代企业发展经营的重要手段。调查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网站的运营水平普遍偏低,其网站内容单一,更新缓慢,有的形同虚设。可喜的是,甘肃省工信委与中国电信甘肃公司将联合在全省实施千家“数字企业”建设工作,提出从2011年至2013年,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建设5000家“数字企业”,2011年内重点打造500家“数字企业”,搭建全省性“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省内企业基础通信网络、办公自动化、培训、安全管理、电子商务等全方位信息化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对于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升甘肃中小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无疑是利好消息。调查显示,网民满意度高达71.2%。

(五)农村互联网发展滞后

农村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使农村网络文化服务问题凸现出来。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城市相比,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本课题访谈调查显示,我省农村网民手机上网、低学历上网、娱乐化倾向非常严重;农村互联网信息内容建设、硬件设施等还很落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科技致富、科普教育等信息;网络管理不到位,未成年人沉溺网络甚至让父母束手无措。有农村网民说,在他们农村,一些上年纪的人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极其厌恶。虽然电信、移动、联通等在农村加大信息业务,但受经济原因影响,大多局限手机上网,在整体信息改观、信息文化传播和建设方面还需时日。调查问卷显示,31.6%的网民对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不满意,但也有47.4%的网民表示满意,网民满意度两极分化,值得深思,在访谈中,感觉这大约与城乡网民隔阂有关。

(六)三网融合广受欢迎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通过技术改造后,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在内的通信业务。甘肃省“三网合一”已全面启动,各级组织机构普遍建立,2011年8月地市级分公司挂牌全部完成,年底前基本完成一省一网的整合目标。三网融合对全省广电网络资产和运营机构进行重组和改制,组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省广电网络公司,县级广电网络整合将集中安排在明年进行。网民对三网融合寄予热切期望,各年龄阶段的网民对此充满期望,调查显示,满意度达到88%。但是,必须看到,三网融合不是三网物理合一,不是网络的相互替代,而是每个网络都能开展多种业务,差异化融合业务才是主流,从全面实现到普及,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需要解决,从中央到地方融合工作持续多年,从叫停到初步落实到试点,可谓举步维艰,充满曲折,本身就说明了这一工作的艰难性。

(七)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彰显地方文化的实力。就甘肃而言,调查显示,网络文化产品创新严重不足,互联网应用于研发、生产、控制、供应链、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还不充分;互联网在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社区服务等传统领域的应用规模不大;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数字社区等服务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可谓凤毛麟角;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行为还很局限,在“绿色网络文化产品”名单中甘肃产品的踪影很少,可以说作为产业还处于吸引眼球阶段,还没有进入“盈利”阶段。对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45.8%的网民认为一般,35.2%的网民选择不满意。如果说对互联网和手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过滤软件研发、健康网络文化产品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制约着甘肃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那么对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进行包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建立一批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还是有可能的,其实立足已有文化产品的再加工,这或许是突破口。

(八)地方特色文化数字化及报刊数字化程度受到认可

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使得人类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成为可能。数字化特色文化,使得人们更能直观和大量了解接触本土优秀文化,在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凝聚民族精神,展现文化创造的多样性方面,数字化是有效的途径。甘肃历史文化悠久,地方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绚烂多彩,数字化甘肃特色文化对于民众了解甘肃文化遗产,凝聚甘肃精神不失为捷径。在这方面甘肃网民满意度达85.8%,网民对敦煌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数字化非常认可。另外,甘肃的主要报刊都已经数字化,《读者》杂志的数字化更是受到好评。对于报刊数字化,网民满意度达78.7%,在访谈中,有网民认为在甘肃民众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报刊数字化为民众节省了不少费用而且非常方便,值得肯定。

(九)网络远程教育薄弱,远程会诊刚刚起步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城乡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以网络构建支援落后地区的平台,缓解看病难、教育难的民生问题显得极为重要。就网络远程教育而言,甘肃省网络远程教育发展滞后,只有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甘肃电大的远程教育等个别单位开展较为规模的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先进手段,显然甘肃省在这方面利用不足。有网民反应,本省网络远程教育很不规范,课程很好过,文凭很好混,调查显示,网民不满意度达37.8%。就网络远程会诊而言,虽然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的建设创下了国内三个“第一”,即:国内第一个实现覆盖全省市县级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国内第一个免费为基层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省份;国内创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最低的收费标准55元/人次。目前,中心已经建立起国内著名医院→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甘肃省人民医院为主)→市、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四级完善的远程会诊网络构架。2011年将完成省内1000家乡镇卫生院加入会诊网络工作。问题是这种以公益性为宗旨的甘肃模式远程医疗工作需要积极的财政支持,今后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但网民对这种创先模式的满意度达70.5%,寄予很高的期望。

(十)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创造利润不足

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直接创造利润。网络购物是一种消费文化,甘肃网民网络购物主要选择国内知名的、较大的购物网站如淘宝、当当、卓越等。在网络上可以看到,淘金网是甘肃最大最安全的购物网站,甘肃团购网要打造成甘肃最大和最具权威的团购网站,在访谈中许多网民还不知道有这回事,一些网民也不信任本土购物网站。主要原因是甘肃购物网站发展才起步,入驻商户不多,商品种类还不齐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足、网络服务还不到位的现实情况。调查显示,网民不满意度达27%,但是本地购物网站最大的好处在于退货容易,维权方便,应该说本土购物网站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主要的服务之一,是创意产业的最好注解。甘肃省庞大的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以及深厚的人文背景,应该说网络游戏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这种空间时下几乎已被外省市场占领,本省缺乏像样的网络制作公司,缺乏优秀的游戏设计人才,本土网络游戏业发展几乎没有多少市场份额。调查显示,61.2%的网民对此表示不满意。但是甘肃若能抓住文化部扶持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高科技产业的机会,知耻而后勇,迎难而上,将会在网络游戏方面有所突破。

(十一)网络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信息快捷便利

网络文化服务的发展业已向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甘肃网络文化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服务较为成熟、安全较有保障的各类日常生活信息服务网站,从日常、出行、论坛、房产、休闲到大学、人才等极大地便利了甘肃网民社会文化生活。这些网站大都形式活跃,内容准确,服务周到,成了网民日常生活信息查询、了解的有力助手,受到广大网民认可。调查显示,网民满意度高达89.7%。访谈调查显示,网民普遍认为,甘肃网络在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信息方面不输其他发达省份,本省日常生活基本信息在网上基本都可以找到,这在甘肃网民眼里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十二)网络论坛社区较为活跃

以飞天论坛为引领的甘肃贴吧、兰州贴吧、天水生活、每日论坛、大兰州生活网、天涯甘肃、兰州生活圈、大十字、兰州圈圈、酒泉在线、嘉峪关在线等包罗甘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军事、聊天娱乐、各行各业组成的网络论坛和社区,是陇人文化生活、休闲娱乐、聚会交流、谈天论地的主要场所,是网络陇原的醒目标志,也是其他网民了解甘肃的直接窗口。近年来这些论坛会员数量、发帖数量、同时在线数量逐年递增,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陇上家园,越来越受到网民的喜爱。在本次调查中,网民满意度高达88.7%,在近20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网民极不满意度为零,由此可见一斑。主要是由于这种网络文化服务方式本身体现了人们对轻松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期盼。但是在访谈中,有网民认为,甘肃一些贴吧论坛中,甚至高校论坛中还可见充满色情广告、色情服务等有害信息,一些贴吧论坛人身攻击,谣言、垃圾信息比较严重,屡禁不止。

(十三)个人空间和微博成为时髦,网络文学则极为有限

在网上有效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之一。博客、个人空间和微博乃至文学创作成为有效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甘肃网民和全国网民一样也热衷于此,这得益于即时通讯手段的成熟和手机的智能化。博客、个人空间、微博成为甘肃网民网络应用的最爱,涌现出一批时政评论家和网络写手,活跃在博客、空间和微博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同时,积极应用微博开展网络问政、创新管理、服务社会也已开始试水。但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许多网民使用博客、空间或微博仅仅是赶时髦而已,不能坚持到底,虎头蛇尾是普遍现象。《人民日报》(2011年08月12日02版)报道了甘肃试点微博医生“问诊”,在实践中,省卫生厅的“微博问诊”遇冷,怎样由虚变实,值得深思!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无论是已经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数字化”还是互联网上直接的原创文学作品,甘肃网络文学创作和传播都是极其有限的。甘肃本土不乏优秀的文学人才和作品,但是在网络文学高歌猛进的时代,听不到甘肃的声音,看不到甘肃的作品。如果说网络文学在一定意义上是青年人的文学,这种局面是否意味着甘肃文学后继人才的某种青黄不接?调查显示,网民不满意度高达61.3%,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十四)手机上网受到青睐,距离网民预期较远

随着3G服务技术发展成熟,电信、移动、联通在手机上网争夺网民方面可谓竞争激烈。调查显示,甘肃省手机上网以在校学生、农村网民为主,从年龄段看,年轻人用得较多,部分股民为了看股方便,也逐渐接受手机上网,还有一部分网民纯粹为了玩游戏、听音乐、聊天和写微博也实现了手机上网,但3G用户不多,大多数手机网民的手机上网条件以2G的窄带移动互联网为主。调查还显示,网民对手机上网的便利性,手机网络的丰富性、安全性都比较满意,无论手机是否上网,对手机报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但对于下载速度、附加服务和上网资费不太满意度和很不满意度都很高,分别达49%、46.1%和35.6%,甚至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感和抵制。分析认为,一是一些网民实质上不具备上网条件,仅仅是赶时髦而已;二是手机资费仍然很高;三是智能手机价格较高。总体看,手机上网用户中,5元和10元流量包月占大多数,应该说这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还较落后,网民经济条件限制了手机网络的发展,但网民手机上网的热情很高,对手机上网认可度也很高。

五、结语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地方网站网络文化服务满意度(互联网用户)总体满意度为54.4%;手机上网用户满意度为31.4%,手机上网用户的不满意度为32.5%。其中:政府新闻网站报道的真实度、公共网络平台服务建设、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三网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和报刊数字化、远程会诊、日常生活信息服务、网络论坛社区获得较高满意度。日常生活信息服务、三网融合、网络论坛社区满意度分别为89.7%、89%、88.7%,占据互联网用户调查前三位;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费用及收费规则不满意度分别为61.3%、61.2%、47.9%,占据互联网用户调查后三位。

我们认为:甘肃网民对甘肃网络文化服务基本满意。甘肃网络文化服务在网站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络人才培养以及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纵向比较发展较快,获得了网民的认可,这与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网络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但是必须看到,调查结果的满意度中也饱含着网民的一些期盼和包容。横向比较,甘肃网络文化服务硬件建设一直在全国后位徘徊,与现实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更显落后,如甘肃经济总量大体上能占到全国总量的1%,但互联网的各种发展水平连0.5%都达不到。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硬件设施急需加强,要解决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的问题,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率先发展一批公益性网络文化服务平台;其次要切实解决互联网开发利用不足、网络文化创新不足的问题,要从本省实际出发,创作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再次要重视农村网络文化服务建设滞后的问题,以网络文化服务为切入口,统筹规划,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努力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最后要解决网络人才紧缺的问题,努力打造现代传媒的专业文化队伍。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甘肃网络文化建设要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管理好网络,利用好网络,使网络文化服务建设成为甘肃省实现文化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推手。

课题组成员:李骅陈瑾冉小平

【注释】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3、25、27、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