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农村致贫因素分析

甘肃农村致贫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资源环境条件的影响从地域分布看,甘肃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这两大区域集中了36个国定贫困县和60%左右的剩余贫困人口。
甘肃农村致贫因素分析_2008甘肃发展报告

二、甘肃农村致贫因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区位的“边缘性”

就全省贫困县的分布看,一般都围绕区域经济中心大致呈环状分布,远离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南部贫困县区中,西邻青海、南接四川、东邻陕西,所接壤邻省的县区均为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这些不同层次的边缘地带正是两种类型地域间过渡地带,由于处于过渡地带,距离两个地域的中心都很远,因此一方面受中心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而且各种要素成分复杂,活动强烈、活跃。由于我省区位的相对偏远,更加剧了省内贫困地区的边缘效应。

2.资源环境条件的影响

从地域分布看,甘肃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这两大区域集中了36个国定贫困县和60%左右的剩余贫困人口。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突出特征是严重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干旱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以陇南、临夏、甘南等地州为主的南部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秦岭山地的交汇地带,山大沟深坡陡,土地贫瘠,气候寒冷阴湿,冻、旱、涝、雹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地形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剩余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

从水资源情况看,在我省一些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水利设施稀少,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非常低,致使我省贫困山区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饮水困难,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尚且不足,何谈灌溉。据了解,目前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只有286.21亿立方米,仅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左右,居全国第27位,人均水量仅1149立方米,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2,在全国排名中列为第22位,甘肃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的80%以上,灌溉水利用率低于全国水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378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

3.自然灾害频繁致贫

甘肃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就决定了甘肃土地产出率低下的状况,也是造成农村绝对贫困区域自然因素的原因之一。据统计,2006年甘肃粮食总产量为808.05万吨,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62%,而粮食人均占有量只有310.04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8.46公斤)。2006年甘肃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615.03万亩,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58%,其中受灾面积2133.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成灾面积1592.52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8.36%,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作物减产面积达1298.81万亩,经济作物减产面积达293.71万亩。2005年和2006年甘肃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低于全国1275元、1453元,均位于全国倒数第二位。

4.基础设施落后

我省贫困村中,基础设施问题集中表现为水电路三方面的问题。

安全饮水问题严重。用水不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水,在每年的旱季,饮用水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二是水源距离远,每天取水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在一些山区,每天取水要花2 小时左右的时间;三是水质差,在贫困地区实施了很多积雨节灌工程,但这些储存的水没有经过任何净化处理,就直接饮用,水质特别差,属于不干净不卫生的用水。

贫困村用电量较低。虽然每个行政村都基本上通上电了,但有部分贫困农户承担不了拉电入户的成本,就没有通电;还有一些贫困农户为了降低费用,使用低于标准的电线,造成了电力供应的不稳定;并且通上电的农户电力资源的使用仅仅在于天黑时必要的照明,每月用电量非常少,据了解,在我省的一个贫困村,该村的村民每月平均用电仅为4 度。

贫困地区交通不便。在临夏的一些贫困村中,自然村平均通路率仅为61%,并且这些道路都是够不上等级的土路,路况差,交通事故发生频繁,严重限制了贫困村与外界的商品、信息交换。

(二)文化因素

1.民族文化差异大

我省属多民族聚集的省区之一,有汉、回、藏、东乡、土、裕固、满、保安、撒拉、蒙古等42个民族。从我省少数民族分布情况看,贫困与民族高度相关,在中部、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发展,不仅要充分开发其自然资源被动性经济因素,而且还应包括民族社会变迁的文化性内容,使民族社会发展到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成熟程度,以刺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动因素的形成。

2.人力资本水平低

第一,基础教育条件差。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加之贫困户生活困难,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适龄儿童失、辍学率较高。据调查,2006年我省贫困地区7-15岁儿童辍学率4.4%。加上这几年实行撤乡并镇、合并村小,很多偏僻的贫困村就没有学校了,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但学校根本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在很多地方孩子上学必须要有一位家长进行陪读,以便照顾年幼还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增加了受教育的成本,而这种成本是劳动力依赖的贫困农户难以承担的。

第二,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在人口素质上,由于经济落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成为脱贫致富的严重障碍。据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我省贫困地区户均2.5个劳动力。在贫困户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占57.25%;初中文化占33.11%;高中及以上文化占9.64%。由于自身素质低,存在“等靠要”陈旧观念,接受劳动技能、农村适用技术、科学技术培训能力差、反应慢,致富无门,打工无路。

(三)经济因素

1.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慢

我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1.51%,而贫困地区如陇南市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3.49亿元,定西市为80.88亿元等;总量只占全省的4.1%、3.6%。从地方自有资金积累能力看,2006年陇南市财政收入只有3.89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32%;陇南市财政支出为31.04亿元,财政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财政支出的大部分靠上级政府补贴。财政的使用几乎都用于行政事业费或人头费上,用于生产性支出的财政几乎为零,被人们喻为“吃饭”财政。

2.资金投入不足

从贫困地区政府的财政能力来看,受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贫困县财政收入规模小,增长慢,而支出却不断膨胀,绝大部分贫困县收不抵支,投入开发和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还有一些部门把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挪去它用,使政府帮扶项目无法实施。可见,贫困县财政自理能力极差。在农村,通过自身收入而形成资本的部分也是极其有限的,许多农户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建房、看病和孩子的教育上,而没有多余的资金再投入到农业生产和科技培育上。农户应该是投资主体,但贫困地区积累率偏低,据统计,贫困县大约80%的农户无资金积累或积累量少。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合理规划,农村民间投资普遍存在着投资主体分散,而政府安排的大量扶贫贷款指标,实际能够用于贫困地区解决温饱的项目过少。

3.市场化程度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贫困地区要实施农业产业化,首要的是改变落后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加速走向市场,在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实现脱贫和根除返贫,而阻碍贫困农户进入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小生产为特征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使农户的分散与孤立的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长期被局限在狭小、低层次的商品活动中,阻碍了贫困地区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二是极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使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低,农业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导致了贫困地区的农业比较效益极端低下,使之长期陷入“农业的低增长和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四)社会因素

1.人口的大量增加

长期以来,我省贫困地区严重存在着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的恶性循环。据统计,甘肃人口总量由1949年的968.4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606.25万人,增长了2.7倍,年均增长1.78%。人口的过快增长,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贫困程度加深。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吃掉了大部分经济增长成果,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加大了今后劳动力就业压力,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口增长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贫困地区还是不能够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能生一个儿子,甘心情愿罚款也要多生几胎,结果导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2.农村经济组织规模小、程度低

目前我省农村经济组织程度偏低,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组织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农村经济组织绝大多数经济实力不强,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部分组织缺乏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资金短缺,发展力度不够。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经济组织自身没有建立积累机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靠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解决,自身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三是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有的组织没有登记注册,有的没有制定章程和具体管理制度,有的组织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均沾,不愿风险共担,组织成员之间诚信度不高,还有一部分组织属官办性质,政府干预较多,偏离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利于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四是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手段滞后。农村经济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特别是少数合作组织带头人精明不开明,服务意识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3.政策性因素

目前,在国家级或省级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以及各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中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如贫困地区无权享受一些优惠政策,或者贫困地区的利益以各种方式“合法”地流失,或者表现为无权抓住一些很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无权对本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凡此等等,都应当说是宏观政策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制约。在一些贫困或者特困县,除了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搞的几个基础建设项目之外,来自其他方面的项目却很少。一些以贫困地区资源为依托争取到的项目,也是办在城市或条件较好的地方,贫困地区不但不能得益,反而要以低价输出原料,造成利益的政策性流失。一些全局性的政策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发展。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地方实施时会带来效果上差异。如县级财政包干,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好、财源广,政府的财政收入就多,包干后通过增收节支财力会不断壮大;但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的来源少,包干之后,即使再增收节支,也难以摆脱支大于收、赤字不断增长的财政困境。

(四)各因素综合分析

从社会经济和人口因素看,甘肃贫困地区带有共性的特征就是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经济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教育落后,卫生条件差,劳动力素质低下,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承认,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差和人口问题,毫无疑问是甘肃农村贫困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这也是20年来甘肃扶贫开发始终将改善农村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依据所在。从深层原因分析,导致甘肃农村长期贫困延续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贫困地区长期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根据舒尔茨等发展经济学家的分析,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就是生产技术长期保持不变,依靠世代传授的经验,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业。由于生产技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生产水平低下,这就决定了传统农业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更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全部生产成果还不能满足自身和家庭的最低生活需要,自给不能自足,陷入绝对贫困。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和自给性,决定了贫困农户在农业生产决策时必然要以解决温饱为首要和最重要的目标,从事其他生产也是完全出于满足自给的需要,从而在贫困地区形成了以自给性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而以粮食生产为首选的生产决策,恰恰又与贫困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相矛盾,粮食生产时常遭受自然灾害的打击,产量水平低且极不稳定,结果导致一些贫困地区长期搞粮食生产却长期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尴尬局面。就甘肃而言,除河西走廊、沿黄灌区等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外,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于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水平很低。以2006年的统计数字为例,按播种面积计算,全省粮食平均亩产207公斤,全国平均水平为314公斤,低于全国水平;贫困地区的则更低,定西市只有148公斤。

导致农村贫困的其他一些因素,从根本上看,也都与长期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关。与现代农业相比,土地和劳动在传统农业中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很少。由于生产技术长期不变,生产工具落后,土地产出率低,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来满足农户家庭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在缺乏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传统农业增长只能更多地依靠扩大土地耕种面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在贫困地区日益突出,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使得粮食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时,开垦新的耕地就成了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而耕地面积扩大后,劳动强度相应增大,于是便产生了增加劳动力特别是男劳动力的需求,结果进一步推动了人口生育的过快增长,导致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传统农业的这种状况在甘肃一些偏远闭塞的贫困山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肥沃土地,土地产出难以满足粮食自给的需要,只有依靠不断开垦,甚至毁林开荒、广种薄收,导致对植被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程度加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