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网络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甘肃网络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须回避,在对本省网络文化发展满意度调查中,不满意度达29.8%。网络文化发展应该而且能够反应甘肃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无疑,利用好网络文化平台,将极大地促进甘肃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将提高甘肃民众的现代化素质。遗憾的是,本课题调查显示,甘肃网民对网络平台利用严重不足。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甘肃省数量庞大的低端化用户人群和娱乐化倾向,将制约甘肃网络文化产品的服务和供给。

二、甘肃网络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甘肃地处祖国内陆,受经济发展、教育和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文化事业发展和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无论是公益性网络文化事业还是市场化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甘肃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民族特色、舆论引导、公共服务、网络经济、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网络基础建设,网络发展应用水平,网络建设管理,消弭城乡网络文化差距等方面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缺乏叫得响的网络文化品牌

无须回避,在对本省网络文化发展满意度调查中,不满意度达29.8%。以对本地新闻网站调查为例。调查显示,在获取本地新闻的渠道中,总共高达82.7%的网民选择《每日甘肃》和《中国甘肃》网,45%的网民选择浏览本地(市、县)新闻网站,但这些选择仅仅局限于当地发生较为瞩目的新闻事件时的选择。82.1%的网民浏览时政新闻首选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对于本地新闻,他们认为,只有上了知名门户网站如搜狐、网易新浪腾讯、凤凰网等才算有价值。访谈中了解到,部分网民认为,甘肃省的许多政府网站仅仅是个摆设,不解决实际问题,看起来像作秀;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首先报道的是国内大的门户网站,而事件所在地的政府网站往往选择沉默;网络留言等亦往往得不到回复,部分网民渐渐对此失去兴趣。在对陇南、陇东、河西等县乡部分民众的电话调查中,一些网民坦言,他们基本不看甘肃本地网站,部分网民反映,乡镇乃至县一级的网站,有的甚至两三个月没有更新内容。调查还显示,甘肃省的一些地方网站,对于当地著名历史文化成果,网络上也只是限于介绍,简单照搬既有文化成果,数字化形式而已,缺乏对之较为深刻的研究,网民认为,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缺乏远大眼光和胸怀。网民总体反映,甘肃省网络信息传播、娱乐服务、互动交流都缺乏特色品牌意识,新闻、政府、文化教育、商业等网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打出自己的天地;甘肃省网络发展建设严重依赖国家网络,缺乏技术领先的全国性网站,缺乏叫得响的网络文化品牌。

(二)网络平台利用不足

从文化形态的角度看,网络文化可以分为上网文化和网上文化。上网文化是指原有文化借助网络的传播过程,例如民间艺术文化借助网络传播的情况;网上文化则更多的是一种创生文化,如博客、播客等。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网络文化,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娱乐消遣,主要还在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网络文化发展应该而且能够反应甘肃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无疑,利用好网络文化平台,将极大地促进甘肃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将提高甘肃民众的现代化素质。并且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来说,网络文化也应当创新和发展甘肃地方特色文化,弘扬甘肃乃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遗憾的是,本课题调查显示,甘肃网民对网络平台利用严重不足。33.7%的网民上网行为首选浏览信息,高达54.6%的网民首选观看影视、聊天、游戏等娱乐活动,11%的网民首选上网查资料、学习。在对兰大、师大、交大、甘肃政法学院的大学生的访谈中,当问到对其本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时,绝大多数大学生坦言,上网主要是游戏和聊天,至于写论文等,直接从网上下载粘贴,简单加工就可以交差了。虽然研究生网络利用率较高,但多限于检索,然后下载裁剪和拼贴,真正仔细阅读,深入研究的很少。调查显示,甘肃网民对本地的新闻、视频、搜索、论坛、邮箱、网游、手机报、博客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网络创业利用率也不高;网络文学创作、网络产品生产相对滞后。

(三)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网络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演化成为文化产品生产平台和文化消费平台,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工作、娱乐、消费多依赖网络。据业内人士介绍,甘肃省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规模、互联网应用服务市场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以及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中新增加值所占甘肃省GDP比重、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都不是很高;网络文化产品自主创新不多,网络文化服务和供给相对落后;互联网应用于研发、生产、控制、供应链、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还不充分;互联网在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社区服务等传统领域的应用规模不大,在远程医疗、数字社区等服务业的发展方面才刚刚起步。另外,甘肃省在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播放等的活动、将文化产品登载到网络和网络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活动等方面还处在发展阶段。网民普遍认为,甘肃省优秀的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网络数字资源,导致网络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甘肃文化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不多,高水平的原创能力严重不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尚有差距。此外,还存在网络人才短缺,网络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自主网络创新观念不强,利用网络服务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甘肃省数量庞大的低端化用户人群和娱乐化倾向,将制约甘肃网络文化产品的服务和供给。

(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还不到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五项要求。对照五项要求,甘肃省网络文化管理和建设差距还很大,和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还很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还很少;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政府网站建设滞后;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不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信息和服务不多;网络管理和监督还没有创出新的路子,对现有的网络管理还不到位,符合甘肃实际的网络管理办法还不多,上网环境还没有得到彻底净化,行业自律还不够重视;公共网吧打架斗殴甚至命案时有发生,因网络引发的危害社会安全事件也时有报道;网络文化基础建设还很落后,财力、物力方面投入远远不够;全省上下还没有切实认识到网络建设和管理对甘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区域发展”、“工业强省”和建设“文化大省”方面,网络文化无论在建设或管理上还没有发挥最大作用。

(五)农村网络文化发展严重滞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农村上网也不再是新鲜事,甘肃省河西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利用网络推销自己的农副产品。整体看,农村网络文化发展严重滞后。表现在,一是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在比较落后的地方,还没有受到网络文化的辐射,互联网还没有连接,通讯还尚未覆盖,网络之于村民还只是奢望;二是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在农村较为严重。访谈反映,在陇南、陇东个别地方的大学生待业在家里整天上网,既不下地干活,也不外出找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家长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还有许多农村务农青年也通过在县城或乡镇网吧“自学”上网,以致迷恋网络,沉溺网络,不仅荒废了农事,还到处传播失实消息,在本村社造成很坏的影响;三是甘肃网络文化发展未能为农村社会提供有效的致富信息。进行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培训、开展科普教育、为乡村企业服务、为当地学校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等远远不够;四是农村网络监管不力。普遍反映,在乡镇或农村的网吧,尤其是城乡结合地带的网吧,监管几乎处于空白,这一块基本没人过问,处于一盘散沙境地,未成年人进网吧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