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的拓展

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的拓展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的拓展张 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和网络环境发展的密切关系。全新的网络环境推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3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3.1信息服务模式的社会化、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用户概念,服务对象不再是集中在某个部门、某个系统范围内的用户,而是可以让所
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的拓展_甘肃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的拓展

张 辉

(兰州市西固区图书馆 甘肃兰州 73006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在21世纪后,网络技术和信息传递发展尤为迅速。美国强软(power soft)公司总裁科兹曼(M.Coze-mann)曾预言:“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系统的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宽带网络即“信息高速公路”。黄宗忠在《论21世纪的图书馆》一文中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和数字图书馆比作一个相互连接的所谓有机整体,其中“信息高速公路是系统的最高层,是一个大系统,包括互联网络、数字化图书馆等,是国家或全国的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图书馆是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的组成部分,是他们的子网络或联机网络……数字化图书馆是信息源,为信息高速、互联网络提供信息”。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和网络环境发展的密切关系。全新的网络环境推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1数字资源建设的新概念

不知不觉中,图书馆传统的“藏书建设”、“馆藏建设”的概念,到今天已经演变成“资源建设”。概念的更替,反映的是图书馆在观念上的转变,即已从“以藏为主”到“藏用结合,以用为主”,具体体现在图书馆对大量的数字资源的接纳与认可。

数字资源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概念,而是包括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和数字资源在内的涵盖范围较广的信息资源,图书馆已从单纯的资源采购者变为主动参与资源建设的建设者。数字资源建设是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以宽带高速网为传输通道,它涉及数字信息资源的生产、加工、储存、检索、传递、保护、利用、归档、剔除等全过程。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都参与到数字化建设中来,引进了大批网络数据库,开通了很多数字化资源系统或网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注重新型媒体文献的入藏工作,包括网络数据库和目前以CD-ROM为主导存储技术的各类型光盘文献、数据库、音像制品、教学软件等。(2)利用网上信息资源虚拟馆藏,利用超文本链接技术,将网络上现有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建立图书馆的虚拟性馆藏。(3)知识组织工作,包括网上信息的标引与组织,进行网络信息导航以及新信息的自动生成。(4)加强各类型数据库建设,包括书目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事实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5)将馆藏特色文献转为数字资源。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需在数字资源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有相当多的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已经占到全年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三分之一左右,预计这个比例今后还会继续增长。当前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物质保障,图书馆如何顺应数字革命的潮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特点

2.1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终极目标及永恒的主题图书馆早期的数字资源建设,各个图书馆各自为政,所建设的系统不能互通,资源无法共享,有的甚至重复建设,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而近年来,图书馆界普遍认为:数字图书馆不是某一个图书馆能够建成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实现的资源共享,因此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越来越重视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工程角度讲,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从信息资源开发上讲,可减少重复、交叉采集,提高采集效率;从资源利用上讲,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咨询服务能力,提高整个信息网的效用;从资源服务的市场价值方面来讲,只有联合才能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才能在国家信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注重特色资源建设

为了有效地提供更稳定的服务,保障广大读者的需求,各级图书馆应抓住馆藏建设契机,将数字资源建设与传统馆藏建设并重,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数字资源建设之路。

原有的数字资源非常有限,这对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制约,要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就必须结合本地区情况,利用图书馆馆藏建设契机和现有的各项有利条件,引进其他数字资源并与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甘肃本地文化虽有着浓厚的底蕴,但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现实条件决定了我们在引进数字资源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以便能更好地服务本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些外在条件决定了我们在引进数字资源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以便能更好地服务本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2.3数字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从理论上讲,数字资源具有检索和获取方便、灵活、快捷的优点,但由于各数字资源间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关联度低,以及不同的数字资源系统的检索途径和方法不同等原因,给读者利用数字资源带来了很大不便。用户在使用不同的光盘和网络数据库时,必须分别逐个进行重复的甚至同样的步骤进入不同的数据库,不仅浪费用户的时间,也过度消耗设备资源,降低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为了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率和检索效率,这就需要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数字资源整合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的特点,将图书馆相对独立的众多数字资源按照它们之间内在的知识关联进行重组,形成统一的高效利用的数字资源体系。这是一种将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系统组织的过程,即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将系统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数字资源的整合研究和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图书馆所拥有的众多数字资源系统化和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理想目标是将图书馆所有的数字资源透明地、无缝地集成在一起,用户在统一的个性化的整合界面中检索、浏览和使用这些数字资源,感觉就像是利用一个单独的资源库一样方便。

3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

3.1信息服务模式的社会化、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用户概念,服务对象不再是集中在某个部门、某个系统范围内的用户,而是可以让所有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利用计算机网络得到所有信息,也就是说数字信息服务的用户是全社会、全球性的。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是由单一的信息服务机构走向多向的信息服务,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系统,实行1对1、1对n、n对1和n对n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的不同需求。

3.2网上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信息需求,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具有代表性的有My Library服务模式。主要是根据用户的知识结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等获取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网络个性化的服务平台,使用户有效的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建立个人信息系统,提供个人信息系统ASP服务,并通过互联网与其他相关资源进行。信息服务对象的现代化、网络化特征,使数字图书馆要面对的将是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特性的用户,服务类型也呈多样化趋势。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面向用户的深层次需要开发利用个性化信息服务职能软件,通过信息推送,将用户选定的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另一方面馆员作为信息的导航者,通过对用户需求相关资源的加工处理,为用户提供个性的信息服务,其角色由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再造者。

3.3多向的信息服务

网上信息服务是一种双向交流。数字图书馆开展网上多向信息服务是读者信息需求、信息检索、信息传递、意见反馈等问题的交互,可直接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信息服务。首先,是网上信息查询服务。其次,是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为更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应深化网上咨询服务,拓展服务的形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是由学科专家组成小组,通过与读者个别交互的方式进行咨询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中的主导项目。构建数字参考咨询网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专家共享实现服务共享。

3.4“一站式检索”模式

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信息环境,同时也加速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社会化进程,要求网络信息服务为其提供所需的全程信息保障,能够为其提供查询、获取、全文阅读和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多功能、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新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分布广泛,具有分散性,使用却很集中。“一站式检索”可以使用户通过任何一个接入站点都能以获取相关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所有的信息服务功能都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能够提供查询、获取、全文阅读和信息发布等一系列集成化的跨载体、跨机构的信息资源服务,即用户通过一次查询就可以获得所有相关信息。

总之,数字图书馆只有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拓展服务范围,才能更好地实现它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荣.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管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胡昌平,古斌.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其业务拓展战略.中国图书学报, 2005(5).

3.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人的思考与探索.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