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定位

浅谈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定位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对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职能的再思考在网络与数字化时代,随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技期刊界对期刊编辑提出了崭新的、更高的要求。综观目前数字出版的现状,数字出版的质量良莠不齐。以此来理解数字科技期刊产业,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并不应消失,反而应该得到加强,完美融合进新兴的数字出版领域,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定位_论文集

浅谈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定位

茹银凤

(《消防安全月刊》编辑部,广州 510640)

摘 要:网络与数字技术使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从而对传统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传统的期刊编辑工作向现代化的编辑工作迈进。本文对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就期刊编辑角色的选择和定位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科技期刊;网络与数字环境;编辑角色;定位

Title:About the orientation of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in the Network and Digital Environment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and digital technology,the editing procedure of the conventional academic periodical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which enhance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ork of editors.This paper discusses work of editors and proposes some advice about the choice and position of the role.

Key Words:academic periodical;network & digital environment;editing role;position

随着数字出版浪潮的袭来,传统出版开始逐渐向数字出版转变,这给编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辑只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数字时代出版发展的根本要求,才能在数字化出版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成为新时代的多元复合型编辑。

1 数字出版发展迅猛

数字出版浪潮的兴起是在20世纪末期,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已经对传统出版业,乃至整个内容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出版的载体经历了从纸张、磁带、光盘、计算机、互联网到手机、电子书等手持阅读终端的变化,出版的形式也从图书、电子出版物到网络出版物、手机出版物、跨媒体出版物,所承载内容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阅读方式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本存在于出版、传媒、影视、信息乃至服务等行业之间的鸿沟正在趋于消弭。数字出版的范围空前扩展,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出版和数字化教育等几乎所有数字内容产业都可囊括在内。

在国外,随着2010年4月iPad平板电脑如旋风般上市,各发达国家均大踏步进入数字出版时代。以美国图书出版业为例,2010年前9个月,在成人精装本图书、成人平装本图书、大众市场平装本图书、儿童/青少年精装本图书、儿童/青少年平装本图书五大主要出版领域,各出版公司的销售额平均下跌了75%,而同期电子书的销售额增长了188.4%。在日本,刚刚过去的2010年被称为“电子书元年”,一年来各路资金争抢市场的硝烟始终未散,索尼和夏普两大电子产业巨头更分别于2010年12月10日同时推出各自的电子阅读器,誓与人气火爆的iPad分庭抗礼。而在中国,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原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较2008年增长50.6%,连续4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长率,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显然,这一变化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所带来的。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在内容产品、产业形态、商业规则等各方面都呈现出革命性的变化。

2 对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职能的再思考

在网络与数字化时代,随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技期刊界对期刊编辑提出了崭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承者,要清楚自身所应肩负的责任和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根据期刊社的目标以及个人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以适应新时期的读者需求。

2.1 网络与数字化环境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这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邀游,在享受了一开始的自由之后,转而就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流中迷失和焦虑。综观目前数字出版的现状,数字出版的质量良莠不齐。数字出版编审环节缺位已成为一个行业通病,并直接影响到数字出版物的质量。数字出版的主体——数字内容提供商和个人出于种种原因都缺乏对内容的编辑和审核:由于相关规定对数字出版内容编辑职能语焉不详,数字内容提供商对于自身的编辑职能缺乏认识和重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往往将编辑环节进行简化,因此,能进行自我编审规范的数字内容提供企业少之又少,而个人又没有这样的专业能力。编辑缺位突出表现为编辑环节简略或被省略、编审队伍的专业性不强等。

当然,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数字内容提供者对作品进行类似于传统出版渠道的编辑、申报、审核是有难度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发布的数字内容可以完全脱离编辑环节。对于科技期刊,在避免基础性错误和发掘有价值的作品等方面,期刊编辑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专业人士进行策划、选择、优化、把关等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科技期刊编辑此时有为内容颁发“信任状”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开创了一个新的环境,但新的环境不是全新的,不会抛弃旧有环境,而是把旧有环境变成它的内容。以此来理解数字科技期刊产业,传统的科技期刊编辑职能并不应消失,反而应该得到加强,完美融合进新兴的数字出版领域,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并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数字科技期刊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有利于数字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良性发展。失去了科技期刊编辑环节、没有监控把关的数字科技期刊出版产业不会是健康的产业,其长久发展也得不到保证,并会对国家、民族的文化建设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编辑的基本职能应该得到加强

看一下关于编辑的各种表述,就会发现,无论表述如何不同,共同点都是把编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其基本特征是对文化成果的收集、选择和加工整理。编辑有如下三项最基本的职能。

首先是策划职能。编辑的策划职能是现代传播业的“龙头和先导”。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发现,是一种主动出击,它直接决定传播的效果。在策划过程中,编辑通过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并通过创造性地整合作者资源、传播渠道资源和市场资源,引导编辑客体的方向,使传播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1]。编辑的策划职能还在于能够提高传播的可预见性、可控性以及文化产品的质量,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其次是选择与优化职能。编辑主体的选择和优化职能是同时实现的。编辑作为传播的核心,对向受众传播什么、怎么传播有选择权和决策权,这种选择和决策不是随意进行的,是在对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受众需求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开始的。优化职能不仅指对作者原稿内容和形式的优化,还包括对文化产品结构的整体优化。这种选择和优化包括了对选题内容和结构的选择和优化,对作者的选择和优化,对传播形式的选择和优化,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中的选择和优化,对传播渠道的选择和优化等,整个编辑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选择和优化的过程。

再次是把关职能。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在大众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取舍,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最后与受众见面。在编辑过程中,编辑的把关包括政治关、法律关、道德关、质量关和文字关等诸多方面。舆论导向的把握是把关人最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编辑作为“把关人”,还要对传播的内容进行优选、优化,加以整合改造,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使之符合社会需要,便于受众接受、利用[2]。从原始资料到制作成成品,从思想品位到审美趣味,从版式到标点符号,从文字到图像等方面,编辑都需要全面把关,不断修正、完善和优化,使之符合传播意图,最后呈现给受众在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都较佳的知识产品。编辑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直接影响知识产品的质量。

可见,以上三项编辑的基本职能在数字出版时代不仅不会过时,相反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

3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角色的变化

在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产业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改变,作为传统出版中心环节的编辑生产方式和工作流程,也应随之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应该是理念上的,其次是操作和技术层面上的。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创新理念思路,找准角色定位,以适应数字出版产业的需求。

第一,科技期刊编辑应成为知识消费和共享过程中的意见领袖。数字出版产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内容产业,在网络中,不仅有以知识和意见等形式存在的“信息流”,也存在着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影响流”。在信息的发布、回复、评论、分享过程中,影响力总是从“信息位”较高的用户流到“信息位”较低的用户那里去,从而产生了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意见领袖的概念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目前,学界关于意见领袖的特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一,与受其影响者与其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爱好兴趣,影响力的流动更趋向于水平而不是垂直;第二,在其具备领导资格的领域里必须被公认为是见多识广的或称职能干的人;第三,社交活跃度高,交际人群广泛;第四,更多地使用媒介。在数字化时代,意见领袖基于人际圈或趣味圈中的各种虚拟或真实关系,通过较高的发言质量和频率,逐渐成为网络中舆论引导者,他们往往是追随者心目中价值的化身,甚至可以将影响力辐射至真实社会中,其传播影响力不可小觑。意见领袖现象体现了互联网的逻辑,即决定传播效果的力量更多地来自注册用户和访问者的集体力量,而不是传统社会常见的资本和权力;同时,在这里,知识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知识传播已经转化为知识消费和共享[3]。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在向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转化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一个优秀的编辑,必然是该专业领域的专家,编辑的职能要求其社会交往能力极强,并且编辑的媒介素养要远较一般人为高。编辑向意见领袖的角色转化,不仅有助于其选题策划能力的增强,也有助于其在舆论引导和网络营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科技期刊编辑应成为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设计组织者。数字出版时代中,传统的单一、平面、静止的内容生产方式在向复杂、交互、立体、跨媒体的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e)转变。在数字传播环境下,知识产品都会倾向于寻求更多的传播渠道来实现其传播,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这是知识产品的商品属性所决定的。这就要求编辑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充当知识生产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从对产品的市场分析判断开始,到对选题新生长点的捕捉、对产品价值准确的判断、对传播渠道的充分选择、对市场营销的策划安排、对用户体验和反馈的敏锐捕捉,无不要求编辑具有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操控能力。2008年底,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等机构联合将冯小刚首部长篇小说《非诚勿扰》通过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四种媒介同步出版,随后《非诚勿扰》贺岁电影上映,形成五路出击的传播格局。这个出版事件后来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评为“2008年中国出版业十大事件”之一。这是数字出版时代知识生产的典型案例,意味着内容作为生产力,可以而且必须打破行业壁垒,突破行政管辖的条块分割局面,使效应最大化。它也意味着编辑工作是一项由复杂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编辑必须一身担负“设计”与“施工”的双重任务,并要在现代传播中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编辑在制定选题之后,必须把成熟的决策分解成个别相关部门的行动,推动、组织作者进行创作,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传播渠道畅通,保证设计蓝图成为现实。

第三,科技期刊编辑应成为数字内容的深度加工者。毋庸置疑,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浅阅读就是阅读时思考而采取跳跃方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愉悦,具有浅表化、娱乐化、视觉化等特点,是后现代主义的现实表征,体现了消费主义的倾向,预示着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型。知识生产的许多领域都已经反映出这种特征。手机阅读、游戏、在线阅读等方式就是迎合“浅阅读”文化现象的典型形式。2010年开始流行的“微博”更加剧了信息碎片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搜索技术的发展又开辟了个性化内容需求的广阔市场。数据挖掘(data mining)、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等技术可以使内容消费提升为高层次的知识消费,即由单纯的被动阅读向目的导向、问题驱动的主动搜索转变,超文本技术和内容聚合技术则可以使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内容定制和推送成为现实。借助现代技术的发展,“深阅读”乃至“创造性阅读”成为可能。这为编辑提供了用武之地。在信息泛滥并且呈碎片化形态分布时,编辑应该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在内容的经典性、专业性、针对性上下足工夫。这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编辑对抗文化轻薄化、戏谑化、庸俗化、垃圾化的责任所在。信息时代走到了极限一定会走向反面,人们会需要更加重要、坚实的内容,不是空洞的、垃圾的信息,而前者就是内容生产在信息时代生存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范琳.论当代期刊编辑的文化定位[J].编辑之友,2005,25(2):39-41.

[2]秦湘源.编辑及其活动的定位[J].学术交流,2002,18(4):175-177.

[3]吴平.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的角色定位[J].出版发行研究,2003,16(2):35-38.

作者简介

茹银凤(1984—),女,《消防安全月刊》编辑部,编辑。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83号(邮编:510640)。电话:020-87119291。电子邮箱:ruyinfeng@sina.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