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博会志愿者角色认同研究理论依据

世博会志愿者角色认同研究理论依据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在研究世博志愿者行为时,依据认同理论,从志愿者个体扩展到周围的同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统一考量,研究志愿者在角色认同下的行为、心理、服务水平等相关性。
世博会志愿者角色认同研究理论依据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一、世博会志愿者角色认同研究理论依据

本部分主要采用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er)的理论。在斯特赖克看来,人类社会行为是由其周围(物质的和文化的)环境和各种象征性标志所组织起来的,与人类个体所占的社会位置紧密相连的是关于他们如何充当社会角色,以及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预期。个体在标定了自身的社会位置后,他们就会产生关于自己该如何行动的心理预期。同时,当他们明确了他人的认同位置时,他们就会认识到引导他人角色行为的预期。而当这些定位作出之后,他们还能意识到更为广阔的参照框架和情境定义。

不过,最为重要是在于个体明确自身为社会客体,这一客体被置入他们所在位置的结构关系之中,以及更为广阔的情境定义的理解之中。当然,个体行为并不是完全由这些标定与理解所决定和支配。当他们将自己展现于他人面前时,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可能发生改变,所有的社会结构均有可能对个体和所作所为发生限定或规制的作用。

笔者在研究世博志愿者行为时,依据认同理论,从志愿者个体扩展到周围的同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背景中进行统一考量,研究志愿者在角色认同下的行为、心理、服务水平等相关性。

1.概念界定

斯特赖克认为,认同是自我的一部分,是个体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与所占据的位置相关联的自我标定的内在化。这样,认同就成了连接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关键纽带,因为认同是人们关于自身的标定,它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紧密相连。作为一般原则,当角色的互动情境离析于结构规制之外,或这种结构规制模棱两可时,个体对其认同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不过,如果个体的某一认同在认同的显要序列中属于最高位置,那么,个体的角色执行也就会趋于同这一认同相联系的预期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当某一认同在显要序列中是最高的,个体则会倾向于将维持这一认同的情境当作机遇,并在角色丛中表现出这一认同,就有可能对其他的在显要序列居于较低位置的认同发生选择性排斥。

2.角色认同与自我的关系

按照林德史密斯(Alfred R.Lindersmith)和斯特劳斯(Anselm L.Strauss)的观点,角色认同之所以能够为自我提供意义,不仅是因为它们提供了具体的角色规定,而且是因为它们将那些相互关联的互补或对立角色有效地区分开来。比如,母亲这一角色的意义是和父亲的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而医生是和护士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正是通过社会互动,认同才能够实际地获得自我意义,因此它们具有反身性。这种反身性的最好例证,可以从费孝通关于自我意识形成的论述中得到印证。

因此,我们在研究世博志愿者角色认同时,特别关注到与他们一起申请世博志愿者而未成功的同学们的情绪反应,以及世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游客和社会媒体对他们的评价,这些都能够增强志愿者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角色的确定。

3.两种承诺

斯特赖克为了说明认同与个人的角色和社会网络的联系,进而区分了两类承诺:(1)互动承诺,这是承诺广度的标志,它反映了与特定认同相联系的角色的数量;(2)情感承诺,这是承诺强度的标志,它涉及与认同相联系的那些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可以显而易见地得出:一个人对一种认同的承诺越强(无论是根据互动承诺还是情感承诺),认同凸显的水平也就越高。

基于这两种承诺,我们在研究世博志愿者角色认同的过程中,特别对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和举行的各种活动仪式等进行关注,在这个网络中他们的情感承诺或互动承诺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人认同和服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