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要条件。
政治建设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2005年2月,胡锦涛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

一、经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一个富裕的社会并不一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贫穷和贫困肯定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是造成历史上社会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9]我国是在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这个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发展是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不断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

发展不仅仅指经济的发展,它还包括社会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效益、人民生活实际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丰富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包括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快速的发展,而且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就是指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和相互配合,不能有太大的矛盾和冲突。因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促进和谐就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看,能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发展就是协调发展,只有各利益主体在发展中各有所得、利益大体协调,才可能和谐相处。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充分表明,只有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发展中做好统筹兼顾,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统筹协调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协调,也包括经济发展自身的协调。也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主要关系,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

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公平正义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和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现代社会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价值依据。社会公正,从古至今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憧憬。早在《礼记》中就描写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在西方,从古希腊就把“公正”列为“四达德”之一。西方伦理思想史几乎就是一部公正思想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是以争辩“什么是公正”开篇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指出:“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德性;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部分,而是整个邪恶。”此后二千多年来,西方伦理学家们围绕这一伦理学的根本问题争论不已,在不同学派的激烈争论中不断推进伦理学的发展。他们不仅注重个人的道德完善,更关注社会制度的公正。他们设计出种种公正社会的蓝图,训诫世人务以追求社会公正为要。正是在这一源远流长的伦理文化背景下,才诞生了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正性而引导人类迈向更高层次社会公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1年美国著名政治伦理思想家罗尔斯出版《正义论》一书之后,社会公正问题进一步成为社会伦理的热点问题,公正被视为社会的最高价值,正义被当做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思想家们竭力以各自的社会正义理论当做解决社会道德难题的基本价值导向。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不少潜在的社会利益矛盾都充分显现出来,能否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确立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公正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必须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20]

胡锦涛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公平才能心平,心平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和谐。只有建立和遵循公平正义原则,才能有效地协调社会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和睦相处和团结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的健康而持续的发展。如果社会不公正,人们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达到。因此,我们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增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精神生活,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先进文化是适应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也对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必将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我国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继承不是墨守成规,对体现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转,满足公众的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决定社会政策、控制调配社会资源、选择公共社会项目、提供社会服务、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管理,对于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推进社会的全面、协调、有序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之所以要突出强调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一方面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根本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在我国主要是指除经济、政治以外的社会的其他方面,包括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等。发展社会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保持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一方面阻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妨碍社会的和谐。因为社会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的条件;没有社会事业的充分发展,经济就不可能获得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福利保障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就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否则,如果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不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社会的和谐也是不可能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较,社会事业的发展显得非常缓慢,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日益尖锐。“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突出,社会保障缺失、就业压力大,使人们的基本生活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公共社会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严重失衡,过分向城市倾斜,对广大的农村和农民重视和关心不够;社会事业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价值取向也不十分明确,政策、措施和方法显得也不十分得当和有力,因而争议较大。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目前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深化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更加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视阈,我们可以推出,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至少包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以和为贵、服务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