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

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离不开社会主义信仰,而社会主义信仰在广义上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狭义上是共产主义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共产主义信仰即对共产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敬仰和崇拜。共产主义信仰是有史以来最崇高的信仰。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道德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信仰的历史性。
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_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

广义的社会主义等同于共产主义,狭义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一)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及其道德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离不开社会主义信仰,而社会主义信仰在广义上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狭义上是共产主义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产主义信仰即对共产主义学说和理论的信服、敬仰和崇拜。共产主义学说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人类历史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科学学说。这一学说,在正确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在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共产主义信仰是有史以来最崇高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向往和追求,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强大的精神支柱。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就要把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理想;就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人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要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来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他人的关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即形成共产主义道德信仰。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实现共产主义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把这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在这个阶段,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仍然存在。第二个阶段是共产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三大差别已消除,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不再将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旧的社会分工的消亡,每个社会成员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随着经济上的一切压迫和奴役制度消亡,阶级社会的一切不平等的道德观念和宗教鸦片也随之消亡。

列宁在1920年10月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提出“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概念,并认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刘少奇对共产主义道德性质做了较完整的说明,他说:“我们的道德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道德。这种道德,不是建筑在保护个人和少数剥削者的利益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筑在最后解放全人类、拯救世界脱离资本主义灾难、建设幸福美丽的共产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32]毛泽东、邓小平把共产主义道德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奉献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33]

共产主义道德是理想型与现实性的统一,统一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之中。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阶段,即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还不具备普及共产主义道德信仰的客观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重要任务之一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商品、货币存在,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而且三大差别也很明显,劳动在大部分人那里还不是第一需要,还是谋生手段。因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不计定额不计报酬的劳动态度等共产主义道德要求还很难成为全社会成员的道德信仰。并不是说这些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不崇高、不重要,也不是说现在不应该提倡,而是说它们不能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狠斗私字一闪念”等外在强制手段来推行,它们的精神只有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所具有的特殊内涵和道德要求相结合,坚持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相结合,才能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才能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信仰。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道德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信仰的历史性。“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道德的共产主义道德,是将来才能实现的理想的道德,社会主义的道德实践则是它的现实基础,是必需的准备阶段。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实践就是共产主义道德实践,这就体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3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在“大跃进”、“赶英超美”、“穷过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三年实现共产主义”、“刮共产风、吃大锅饭”、“田间地头搞批判,狠斗私字一闪念”、“文化大革命”等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及梦想之后,人们慢慢清醒下来,终于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区别,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看似一个退步,实际上是一个认识上的重大进步,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35]“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资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1)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3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由此,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37]。邓小平还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8]

自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而且,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和政府、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奋斗。这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道德及道德信仰的时代要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研究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及其根本标准的信奉,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得以成立的依据或理由的追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要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和践履,成为社会成员真心奉行的道德准则,就必须经得起这样的追问,从而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信仰。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的信奉

在第一章中,我们分析了道德与道德信仰的边界,任何具体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都是一定道德精神、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理想目标的表现,道德信仰集中体现在对一定道德精神、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及其根本标准的信奉和敬仰,而不是对其每一个具体的道德规则的信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也不例外,它所信奉的是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或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保障,也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寄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往往蕴含着这个社会的道德精神或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精神或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得以成立的依据或理由的追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内涵着人们信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及其价值理想目标的依据或理由,体现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的追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信仰?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道德信仰?这两个问题的探究,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涵和重要原则的追问,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和当前中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9]

在后面的四章内容里,我们将力图说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所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中最核心的价值,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对象。在所有的道德价值要求中,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总体价值取向,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道德的目的。道德是为了人,而不是人为了道德。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信奉的道德理想,应该成为道德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每个人做人的基本标准,是具有整体性的道德价值诉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信奉的道德理想,应该成为道德信仰的重要对象。诚信友爱是社会每个成员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内在素质和推己及人的道德境界,也是具有整体性的道德价值诉求,应该成为道德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的总体价值指向,公平正义侧重于社会制度层面的道德基本价值,而诚信友爱则是侧重于社会成员个人方面的道德基本价值,这三方面构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信仰最基本的对象,其他道德要求都要从不同层面体现这三个方面的基本价值要求。团结互助、热爱祖国、崇尚科学、民主法治、热爱劳动、艰苦奋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其他道德规范如果违背了这三个方面的价值要求,就难以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可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现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道德领域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尽管也被别的社会提出过,但并没有成为别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道德或道德核心价值。即使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推崇斗争哲学的年代里,个体生命往往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人的阶级性被夸大为人的根本属性乃至唯一属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贯彻。只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里,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才可能也应该真正进入了道德价值体系的核心,成为人们自觉的道德信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4]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5]黄明理、管爱华:《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9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9~270页。

[7]《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4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0]叶汝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12]彭柏林:《人类道德需要发生论》,载《求索》2001年第3期。

[1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页。

[14][英]詹·弗雷泽:《金枝精要——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刘魁立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66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

[23][美]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24][美]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25][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3页。

[26][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24页。

[27][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88、189、191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47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32]《刘少奇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33]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与构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34]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与构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3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3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3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3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