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正确处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11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学习重点与难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正确处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重点难点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巴贝夫

2.提出“和为贵”思想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3.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解,表述错误的是( )。

A.和谐社会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

B.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C.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

D.和谐社会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或社会稳定问题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B.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C.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D.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阶梯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

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 )。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思想基础   D.社会基础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 )。

A.两位一体   B.三位一体   C.四位一体   D.五位一体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 )。

A.建设和谐文化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社会公平     D.社会公平和正义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走共同富裕道路

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政治和( )。

A.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   E.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五个统筹”的发展观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 )。

A.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B.统筹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3.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

A.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B.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C.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D.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E.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是( )。

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民主法治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建设   E.建立良好的外交形象

5.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做到( )。

A.以改革促进和谐   B.以发展巩固和谐   C.以稳定保障和谐

D.以和谐提升稳定水平   E.为保障和谐,放缓改革的步伐

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公平正义的意思就是( )。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消灭私有制   E.实行平均主义分配

7.在社会建设方面,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包括( )。

A.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B.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D.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E.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8.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B.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

9.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E.培育和谐精神

10.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   D.老有所养   E.住有所居

三、重点问题解答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四、疑惑问题辨析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建立的是“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社会。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

五、难点问题剖析

1.怎样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

3.如何理解社会建设?

4.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5.如何理解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六、典型案例讨论

【案例呈现1】

警惕“拉美陷阱”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突破1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出现了持续的经济衰退,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2%,人均GDP则是负增长0.9%,被称为“失去的10年”,出现了世界经济的“拉美陷阱”。

1980年到2002年的22年间,拉美贫困人口从1.35亿增至2.14亿,占总人口的43%,赤贫人口占到18.6%。占总人口30%的最穷人,仅占国民收入的7.5%,而占总人口10%的最富人,却占国民收入的40%。巴西10%最富人的收入,比10%的最穷人的收入要高出65.8倍,基尼系数高达0.6,其他国家也达0.5。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后,更使一半人口贫困化,连富裕的中产阶层,也有300万沦为贫困,治安陷入混乱。巴西近20多年来,每年有50万人死于凶杀,每年因暴力损失达400亿美元。社会诚信一落千丈,各式各样的欺诈、造假卖假、盗版、贪污腐败、黑社会团伙等层出不穷。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每年损失740万公顷。全球每年损失的森林生物量,一半以上在拉美。

——摘自光明网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拉美陷阱”?

(2)“拉美陷阱”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案例呈现2】

材料1

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4%,2003年为4.3%,2004以来,尽管上升势头有所遏制,但预计2005年还会有所上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6%。

材料2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还将继续蔓延,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将继续扩大,我国的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看来,有三个群体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一是高校毕业生;二是城镇新增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三是农民工。

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11万人,再加上去年毕业的大约还有不到100万人没有就业,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为710万人左右。

材料3

中国现在的可耕地占世界的7%,只需要6000万劳动力就可耕作。但现在中国的农村从业人员有4.99亿,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还有1.5亿人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材料4

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富余职工约2500万~3000万,约占职工总数的1/4;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达到2600万,其中至少一半需要再就业。

思考与讨论

分析以上的材料,论述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七、核心概念释义

img16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A 7.D 8.C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DE 4.ABCD 5.ABC 6.ABC 7.ABCDE 8.ACDE 9.ABCDE 10.ABCDE

三、重点问题解答

1.【要点提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要点提示】(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从许多国家的实践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是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改革日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消极腐败现象尚未根本遏制,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任务繁重,等等。

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当前,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的压力,围绕多极还是单极的斗争还将长期存在,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相当活跃。

③这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它既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党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行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③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又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3.【要点提示】(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就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要求,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这个“四位一体”的布局,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从而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只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才能使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提出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4.【要点提示】(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相互交织,社会矛盾和冲突容易积聚,并有可能在薄弱环节引发社会危机,造成不稳定。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及时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化解矛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内容,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5.【要点提示】(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下。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这九条目标分别反映了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2)党的十七大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6.【要点提示】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一,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个政权、一个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生问题历来关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将改善民生贯穿于自己的实践之中。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郑重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他一直强调要关心人民疾苦,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领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明确要求,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大力改善民生。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党的十七大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要求,把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不仅凸显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有效解决发展中“经济长腿,社会短腿”的问题;就要把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和地区差别,努力协调经济社会关系、特别是各种利益关系,使发展成果不断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社会和谐不仅仅取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建设的发展程度。没有社会建设的良好发展,就没有经济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重视经济建设,还要重视社会建设,因为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建设去解决。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社会建设,不仅抓住了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问题,还提供了如何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金钥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搞好了,科学发展也才能落到实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大大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多。但也不能不看到,目前民生的改善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下大力气,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第三,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我们的社会建设并没有伴随经济的增长而持续发展,这就表明我们的社会建设是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滞后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民生、民富、民乐的事情办好办实。最重要的是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扩大就业,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解决“上学难”和教育不公平问题;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可靠的安全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地区条件、人群居住、资源分布差别很大,城乡二元结构未根本改变,不同社会阶层的民生诉求、不同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不同要求上的民生期待,日益凸显出来。如果我们不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而是放到以后去做,其难度肯定会更大,风险也会更大。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应该也只能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占多数,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硬指标。要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加强教育、就业、社保等工作力度,积极创造多方面条件,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低收入者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第四,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改善民生是一篇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关注民生的新问题,真正做到事事处处想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解决民生问题,真正把我们党的宗旨切实落实到改善民生当中,落实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中。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

四、疑惑问题辨析

1.【要点提示】观点正确。这是我们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大判断,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和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成果。

3.【要点提示】观点不正确。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为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五、难点问题剖析

1.【要点提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本质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说话,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基本特征,从这两个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所以,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这一概括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在优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改革来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保持相适应的状态,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和谐推进。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把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部分。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在于它能够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达到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状态,使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实现协调发展。这说明社会和谐在社会发展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优势。

第二,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旧社会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这种关系已经不再具有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的性质,从而消除了产生各种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他们有可能建立起与阶级社会根本不同的社会关系,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就是和谐的社会关系。党的十六大把这种关系明确地表述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在消灭人与人的阶级对立、实现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本改变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制度的消灭,人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人的自由不但不以剥削、压迫他人为条件,反而有利于他人的自由和发展,人们彼此间相互促进、友好相处。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对于什么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作过精辟的表述,他们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标志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恰恰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高境界。我们今天就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争取人的自由和解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友好关系。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不但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而且使人的发展本身也相互和谐、相互促进,让人们越来越从相互关系的和谐中获得自由和发展,让个人的自由和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其他人的自由和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愈来愈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四,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代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主义处于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社会的历史阶段,国家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将逐步地向社会回归,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功能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加强。这具体地表现为两个大的历史趋势:一是国家权力自身结构发生变化,国家将更多地发挥其公共管理的职能。二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在这两种趋势的作用下,社会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社会组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求人们之间建立独立自主、互相尊重、彼此服务、平等互惠的和谐关系。社会主义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就越重要,社会和谐这个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将愈加充分地显现出来,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并为共产主义社会国家职能的完全消亡和取而代之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出现准备条件。

正确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需要充分认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并不是说社会和谐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只是提供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真正做到社会和谐,还需要我们做出艰苦的努力。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

2.【要点提示】目前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能就表明我国社会还不和谐,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讲是和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我国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扎实迈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的创造力竞相迸发;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逐步扩大;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族精神得到有力弘扬,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生机勃勃,前景充满了光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等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利益日趋多样化,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立足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实际,针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为各国发展创造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带来了挑战和风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着眼于进一步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与水平。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

只看到存在的问题,而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总体和谐的社会,就会一叶障目,让我们对未来失去信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失去了基础;看不到存在的问题,或者对已存在的问题不积极地加以解决,社会矛盾就会加剧,社会和谐的水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

3.【要点提示】在以往的词典和党的文献中并没有“社会建设”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迁加剧,利益的调整和矛盾的解决愈加迫切,在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社会建设”的概念随之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作为我们的四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题之一,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引航舵手,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环境保障。这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提出社会建设的原因。

社会建设的概念过去我们用得不多,社会学者过去常用的是社会政策、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概念。为什么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将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提出来,作为四大建设的主题之一呢?

第一,社会建设突出的是其“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指的是社会的总体利益、共同性。社会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群构成的,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阶层分化更突出了,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既然有不同的阶层,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代表全社会呢?这确实是个难题。200多年以前英国重要思想家边沁曾经提出“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个理念很好。社会虽然是由不同人群、各个阶层构成的,但我们应该强调它的总体最优,这也就是意大利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最优”。

那么,我们现在强调的社会性和改革以前强调的社会性有什么差异?其实改革以前强调的是单位性而不是社会性。单位制时期,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或公共政策体系,各个单位形成了不同的小圈子,只重视小圈子内部的共同性,强调小群体内部的最优,而不重视全社会的最优,因而无法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我们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的时候,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市场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流动的社会体制,而单位制将医疗、住房、养老、福利等都限定在单位之内,如果不改变单位体制,就无法与市场接轨。但是,如果与市场接轨,原来的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福利保障等就成为严峻的问题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14年的时间,到2020年建设一个能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建设的突出特征在于它的“社会性”。

第二,社会建设是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民生为主体的社会建设,这和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社会上人们的需求层次有很大差别,不可能按照最高的需求满足。社会建设强调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尤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社会建设中应更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

第三,社会建设的提出也是针对过去片面强调GDP、单纯强调经济指标的做法的纠正。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成果非常突出。但单靠经济建设无法解决目前众多的社会问题,经济建设中产生的很多问题需要社会建设去解决。

第四,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在于它强调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改革以来,我们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非常突出,但与此同时,社会方面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近些年,社会矛盾反而更突出了。调查显示,群体性事件,无论是事件总数还是百分比,上升速度都很快。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问题会更加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利益结构的调整当然会有些人获利多一些、有些人获利少一些。从改革中利益获得和丧失角度将中国社会分为四个利益群体,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简言之,改革后利益分化了,而分化会带来新的矛盾。社会分化会引发很多新矛盾,而社会建设的提出就是要缓和与解决这些矛盾。

第五,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正。对于社会公正的理解,改革以来我们也在不断地修正。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强调社会分配的结果要公平,即认为如果收入不均等,收入差距比较大就不公正。但后来变成了平均主义,公正的概念走向了极端。我们今天对于公正概念的理解,是主张机会的公平、程序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强调要统筹考虑问题,我们对公正的理解在不断地深化。

(2)社会建设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反映了党和国家将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是教育。对于中国来说,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从获益角度来看,一个人越是受高水平的教育,将来的教育收益率就越高。但基础教育获益的主要不是个人,而是全体国民和整体国家。所以,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最重要方面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基础教育水平。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25岁以上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只有7.4年,这个水平太低。从保护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提高全体国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这样国家的发展才有基础。

第二是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国家要想平衡地发展,减少社会矛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让人人都有工作。我们国家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力人数多,相对于今天的需求看,甚至有剩余。到2006年底,有劳动能力的人(一般是指17~60岁),差不多达到了7.9亿,一个国家要想给7.9亿人找工作,难度非常大。所以,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看,各级政府、各个单位都应该思考社会的整体利益。从国家的层面看,就业不是纯粹个人的事情,政府非常重大的责任在于创造就业机会。

第三是收入分配。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无论是地区还是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都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短期内缩小差距,确实也不现实。关键还是要做到合理、公正。老百姓反对的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可见党中央很重视收入差距问题。

第四是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这是社会建设核心的内容。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广泛,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线、低收入者的问题、社会救济问题、住房保障问题、养老问题,等等。党中央下决心要建立这样一个保障体系,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时间。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决不能指望一下子把问题都解决,不能一下子做到大家都一致。当然,最终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得到维护。

第五是医疗公共卫生体制。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很大一部分人被排斥在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之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涉及人的生命健康,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当然要重视。

第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应通过一套社会机制的建设来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当然,社会矛盾的缓和、社会利益的协调难度是很大的,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凸现的时期。所以,社会管理机制的建设绝对不能忽视。

(3)正确认识社会建设与民生问题。

社会建设与民生是共和国建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长期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共和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毛泽东提出的口号就是公平正义,就是民生,虽然他没有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但他主张的社会强调共同利益,强调社会的总体利益、社会的共同性。

在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上,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一是防止走极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目标是以民生、公平、公正为取向的。但是,后来公平走向平均主义,走向极端均等化。这是不正确的。一个以民生、公平、公正、社会总体利益为取向的社会怎么会走到完全相反的方面呢?要认识到,民生这个概念不能极端化,极端化以后容易走向“民粹主义”,产生极端贫民化的倾向,最终造成的是普遍的贫穷,而不是社会的进步。数据证明,我们社会结构的特征是底层群体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民粹主义。所以我们要警惕,应该重视广大民众的利益,但不应该走向民粹主义。此外,近年来贫富差距确实比较大,出现了某些暴富的群体,其中有些人的暴富是通过违法行为获得的。这样背景下的暴富,当然会使广大公众产生很大的不公平感,这些不公正因素造成的贫富差距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所以,当前的社会建设和民生应该防止出现上述极端的倾向,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建设道路。

二是处理好改革要惠及多数人和社会分层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方面的社会层化现象很突出,出现了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群体。各个阶层之间利益是有差异的,而改革的具体措施常常会对某些阶层的利益大一些,对某些阶层的利益小一些,而有些阶层甚至利益受损。所以,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惠及多数人。作为改革出台的措施,目标应该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要让大家各得其所,使全体国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是这个含义。

三是处理好社会建设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在经济建设中推进市场经济,用市场配置资源,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社会建设领域的情况更为复杂,有些可以采取市场机制,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而有些就不能采取市场机制。社会建设中的公共产品、社会福利等,很多是不能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的,比如救济贫困,向最低收入水平的人发放保障金就不能竞争,只要调查证明收入低于保障线的,都要发给,而且是越弱势的越要给。情况更复杂的是,公共产品的界限不是绝对的,有些还属于准公共产品,这样,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市场机制,什么情况下不可以采用市场机制就成了一个难题。所以,社会建设中,要随时调整好市场的和非市场的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社会建设是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但要实现这个原则,需要我们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4.【要点提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老龄工作。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5.【要点提示】①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难题。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我国面临着城乡双重压力,总量与结构互相困扰,新生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互相交织的严峻形势,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六、典型案例讨论

1.【案例点评】(1)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2)“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这些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也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甚至出现了持续的衰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矛盾凸显期意味着,在人均越过GDP1000美元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很容易出现经济与社会严重失衡,经济不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人与自然不和谐等现象。“拉美陷阱”就是前车之鉴,它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我们深省。其深刻启示就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转变、完善和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观念、道路、模式、战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跳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拉美陷阱”。

2.【案例点评】从以上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①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④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⑤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七、核心概念释义

1.【要点提示】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失衡、混乱、危机、冲突和对抗相区别,是指事物的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在古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从一般意义上讲,“和”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心理感觉、心理感受;而“谐”考虑的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例协调、配合得当、可以科学安排。《新华字典》将“和谐”解释为:“和”是相安,谐调;“谐”是和,配合得当。因此,“和谐”应该是和睦协调之意,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

2.【要点提示】社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和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广义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同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层面本身各环节、各要素和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它是一个能够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3.【要点提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4.【要点提示】“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宜操作和把握,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的。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简而言之,民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

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5.【要点提示】要搞清楚社会建设的内涵,必须从“社会”的内涵入手。在汉语里,“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中有这样的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这里所讲的“社会”,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的最早连用,意思是村民集会。“社”指祭神的地方,“会”表示聚集。两字连用,表示人们为祭神而集合在一起。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作出了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本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或者说有“大社会”与“小社会”之分。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人类社会,是广义的社会概念。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社会”,是狭义的社会概念,主要指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

同样地,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四位一体”中的“一位”,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狭义的社会建设同狭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基本上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