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具有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分析和考察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对推进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行“以德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_源于实践的思考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它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又服务于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社会主义道德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条件下,用来调节人和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更具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新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的内涵。如果说和谐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要求的话,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应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现实的目标指向。我们应该从这一现实的目标指向来思考和改善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构建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彼此友爱、运行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来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社会各方面综合要素的和谐。胡锦涛同志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从这六个方面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胡锦涛同志在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时,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一个方面即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道德一经产生,就作为一种善恶标准,通过舆论和教育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心理和意识,影响人们的善恶观念、情感和意向,集中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且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道德建设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道德建设的状况也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并影响社会的政治、法律、科技、军事等诸方面。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意义深远。另一方面,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思想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一旦公民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迸发出高度的革命热情,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推动力。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道德通常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规章制度的形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积淀下来,成为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约束人们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的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具有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起着谐调社会生活秩序、稳定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健康增长的作用。只有通过加强道德建设,使人们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才能确保社会发展健康有序的进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道德素质的优化问题。在人的各项素质中,道德素质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向,决定着未来培养人才的价值趋向。只有加大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方向。

二、建国后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事业中,社会主义道德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分析和考察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对推进和谐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行“以德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创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建国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破旧立新,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新路,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特别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政治功能。破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破除非无产阶级道德思想,树立共产主义道德思想。毛泽东同志强调加强党风建设,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他要求全党要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1963年3月5日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促进新生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和思想的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以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他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他认识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2]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3]他认为在搞好党风方面,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部门的任务不只是处理案件,更重要的是维护党规党纪,从而把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制度化。邓小平就明确指出,道德建设的好坏、集中体现在“四有”新人的培养上,思想建设的落脚点也必须放在“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上。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四有”含义即“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是在继承毛泽东同志,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强调道德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注重道德的制度化建设,这一正确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化的局势,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侧重于社会主义道德创新性建设。江泽民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动的正确规范。“以德治国”突出强调的正是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思想道德工作提高到“以德治国”的战略高度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到“以德治国”的战略高度,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建国以来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实践中不断开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认识真理道路,从而更好地指导道德建设的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只有广泛性要求,没有先进性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失去了方向;只有先进性要求,没有广泛性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没有群众的基础。

3.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关键

共产党员要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为在人民中倡导这些道德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抓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关键是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4.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道德教育是弘扬先进道德风尚的一种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5.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能否把青少年道德建设搞好,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我们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营造好的舆论文化氛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努力通过多种渠道来教育广大青少年。

6.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就是把道德的基本规范上升为法律,加强道德立法。实行法治,为开展德治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德治,在法律法规不能调控的领域里,发挥思想道德调控的积极作用。德治和法治的结合,更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也是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半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败得失而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把这个原理通俗地表述为“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就是坚持和实践党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一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何一项决策,包括目标、任务、内容和原则的确定,都不能脱离我国的道德现状和群众的接受能力,都要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从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出发。中央关于道德建设的要求和部署是立足全国整体提出来的,而各地、各部门的情况千差万别,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把中央的精神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从本地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出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思路。三是从个人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面对个体存在的差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对少数先进分子,主要是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大力宣扬他们的道德精神。大多数干部群众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要常抓不懈。对少数落后分子和腐败分子,主要运用强制性手段,制止他们的不道德行为。

(二)坚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要求。物质利益原则是处理和调整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贯彻这个原则首先要重视和关心群众的物质需求,解决群众物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要妥善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把个人利益同个人主义混淆起来,忽视甚至抹杀个人利益,同时也要避免单纯追求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防止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还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的辩证关系

(三)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培育形成的优秀的道德传统,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道德传统,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特殊意义。如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大力弘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文明成果,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并非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形成的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以及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等,值得我们吸取。

(四)坚持以法治德

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制度的保证,法律的执行也需要道德的支持,遵纪守法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规范,公民是否遵纪守法也是个道德问题。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这是对我国道德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吸收外国先进的物质技术和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道德也乘机渗透进来,清除这些精神垃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单靠教育是不能奏效的,必须辅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性,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建设的艰巨性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包括人们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等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道德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会一蹴而就的。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影响,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艰巨而紧迫。

(一)经济转型导致道德观念的困惑需要引导

经济转型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由此引发的人们在道德观念上的困惑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对原来计划经济的改革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由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必然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有一个逐步提高和上升的阶段。特别是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确立,因此,当新观念和旧道德观念发生矛盾冲突时便出现困惑,不知何去何从。

(二)解放思想引起道德信念的动摇需要转变

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国经济必要前提条件,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使一些人的道德信念发生动摇。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下,一些人的道德信念产生动摇。其中最集中地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前途悲观失望情绪萌生;对西方的自由观、民主观、人权观、政治观、政党观极度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奉献意识、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等。

(三)市场经济带来价值取向的偏差需要扭转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原则、利益原则、效益原则、平等原则等,如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将其纳入正确轨道,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破坏性及其引起的急功近利的特点必然会暴露无遗,从而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这些不良的价值取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纠正,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网络发展出现道德准则的位移需要关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道德建设的手段和条件出现了新的飞跃,但与之相适应道德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立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对网络的约束力发生变异,以致使网民的道德准则发生位移。如果不加大网络技术中的道德建设,网络技术这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更会刺痛人类本身。因此,如何开展网络道德建设,规范网络技术使用,防止网络道德建设失控,避免道德准则位移的发生,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五)知识经济造成道德意识的淡化需要重视

知识经济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人们道德意识淡化的倾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伴随着人们对知识结构的重视,一股轻视道德建设的潮流也消然抬头。突出表现是人们普遍重智育,轻德育;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构建和具体措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的构建,不仅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对传承文明、开拓未来都具有重大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探索。

(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就是以人民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为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的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民性特征,又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道德形态的显著标志。

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必须弄清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和个人本位的价值观的关系。“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它和个人本位主义的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观由于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相对立,已经成为过时的、陈旧的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提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社会本位主义价值观。应当承认,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经济基础和“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本位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也是客观存在的。从价值观来说,真正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是社会本位主义价值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确立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本位主义价值观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为人民服务已不合时宜了。市场经济要求个性的充分展示,应提倡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这是一种从表面看问题的观点,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作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价值导向,社会本位的价值观有它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就思想和政治基础看,社会本位主义价值观是工人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目标所决定的;从它的经济基础看,则是由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所决定的。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改变;从经济基础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变,当然“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也仍然有效,仍然应该坚持和弘扬。

在培育和树立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价值的主体,从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实际出发,通过深入持久的道德教育,不断启发人民群众的道德自觉性,激发群众的道德积极性和创作性,使“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导价值观逐渐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此过程中,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共产主义理想道德人格的巨大感召力,启发全体人民的道德自觉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带动人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自觉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是人民大众创造历史和实现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伟大实践,从而以一种真正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成长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

(二)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

由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和人民主体论的价值取向所决定,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只能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很大程度上,这个原则是“为人民服务”主导价值观在道德原则层面的表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对社会道德生活发挥着广泛深远的指导力和制约力。集体主义把人提升为真正的个人,它以人的自由和尊严为最高价值,并为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使个人的道德主体得以充分展示,自觉地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贡献给他人和集体,从而为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物质精神需要创造条件。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会集体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长来达到社会成员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集体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彻底的以人为本的道德原则。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还内涵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集体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集体主义道德谋求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条件,但如何利用好我们的制度优势,并把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环境优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基本方针,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表达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伦理要求和评价标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法治观的要求,体现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一个社会要全面发展,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的道德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指出了未来五年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的主要目标,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指出了当前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把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由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一定社会职业道德的总体状况、水平,根本上是由该社会职业系统中责、权、利三者的互动关系所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社会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情况,这些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败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从根本上说,造成职业道德领域出现严重问题的原因是:作为职业道德本质要求的社会职业的责权利的统一关系遭到了破坏。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都强调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关党政部门也在全国各地开展了许多种活动,对职业道德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职业道德建设若仅仅依靠“政府推动”,依靠政府主管部门和宣传职能部门从外部向企业或行业内部注入压力而促成,是很难转化为基层单位和从业个人的自觉行动的。这也是我国职业道德建设未能取得应有成效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建立责、权、利一体化的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机制,是强化和谐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性环节。

1.建立职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的职业道德发展机制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明确本职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要把自己的职业岗位对社会的责任放在首位,以职业岗位的社会责任贡献作为评价一切职业尊严和价值的依据,这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在社会道德领域的必然要求。要坚决反对那些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求职业利益,不顾社会责任甚至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

2.促进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长,营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环境氛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已基本走出了以往的“短缺经济”,市场尤其是消费品市场已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消费者的需要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其自由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已形成,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法律也日臻完善,这种外部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团体的职业道德建设。

3.发扬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职业道德建设表率作用

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观念、水平和整体风貌,对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职业道德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一些党员干部不讲职业道德,带头搞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建设,就成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服务社会的公仆意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用履行职业道德的模范行动,弘扬正气,倡导新风,发挥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4.加强对执法监督部门、服务性行业和国家垄断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防止和遏制职业特权化

要针对各行各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章立制,规范行业行为,抓好服务规范的落实。要在这些部门和行业中加强规范化服务,实行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的制度。这种公开、透明的服务承诺不仅可以为广大群众发挥监督作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提供制度保证,也是对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约束,这对端正行业风气,纠正不正之风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公德建设与私德建设并举

公德与私德的划分,是由社会道德所调节的不同对象和关系决定的。前者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后者是协调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私人关系的行为规范。二者成统一关系,共同构成社会道德的两大基本领域。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公德和私德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它既是对社会主义阶段新型的道德关系的概括,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社会公德和私德都必须体现“为人民服务”和核心价值观,体现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容上,社会公德和私德既要适应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要求,又要体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个性特色。

公德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公德。这是维护社会秩序所必需的基本公德规范,因而必须通过国家法制力来保障其为社会成员所严格遵守。二是社会公共管理部门所发布的行政规章。如市民行为准则、学生行为准则、公共场所管理规定等。这些均对公共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如果违背也会受到舆论谴责乃至经济处罚。三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于人际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公德规定。如礼貌谦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这种公德因历史的延续和积累往往形成一种风俗习惯,从而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我国传统社会公共生活发育的迟滞,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薄弱,严重影响了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因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非常的迫切。

社会主义家庭道德,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制度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的社会道德相适应,因而它与以往剥削制度下的家庭道德相比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就家庭道德建设而言,家庭道德的发展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才能体现其意义和价值。社会必须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对家庭关系和家庭道德发展变化及时进行控制和引导。在道德教育上要在家庭成员中培养关怀意识和爱心意识,使人们懂的如何爱自己和如何爱别人,让每个家庭成员在认识自己权利的同时,时刻记在家庭中所担当角色的责任,消除自私自利的不良倾向。在道德约束上,要把法律约束和良心、舆论约束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发挥家庭所特有的情感纽带作用,启发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自觉性,通过道德良心的自律机制,收到“修身”与“齐家”的双重功效。

(六)突出德育教育的功能,强化德育教育的手段

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存的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强调道德建设并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以牺牲伦理道德为代价,因而道德教育也就可有可无了。还有人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因此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可以用法律建设所替代。另外,在目前学校教育中也存在严重的重智轻德现象。可以说,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道德失范、腐败以及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失落等现象,都与抹杀和淡化道德教育作用的错误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现阶段坚守道德教育的阵地,继续深入开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道德教育活动刻不容缓。

道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格的道德实践和教育活动。道德教育的目标的确立对道德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以德治国的要求,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公民做文明人、做现代人,做爱国者和“四有”新人,教育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受教育者必须接受,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有五个途径: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工作单位的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以及个体自我道德修养。这些道德教育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了道德教育的网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家庭、工作单位和社会进行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外部的教育力量。如在学校中,有思想品德课、各种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有班主任、辅导员、团委、学生会、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班团活动等。在家庭中,有家庭的氛围、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以及关系和谐等。在社会上,有书籍、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以及社区环境等。在工作单位,有思想政治工作、业余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除了这些外部教育力量外,道德教育更应讲究个人的修养。从本质意义上讲,人们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自我修养的过程。人们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一是要有自觉意识,二是要树立终身修养的观念,三是要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要坚持方向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即一方面人们道德修养目标确立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按照社会进步的标准和要求来规范自己和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要求每个人在修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气质、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在某几个方面修养的体现自身鲜明的个性。第二,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人们在修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理论修养,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勤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人们道德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正式公布,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德纲要,这在中国德育发展的历史上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出发,较好地解决了道德教育的层次性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共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对传统的理想化道德教育思路的重大突破,必然推进中国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育和发展。

(七)加强伦理制度建设

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起作用的,这种特性决定它的调节功能必然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一种与道德有关的制度来进行伦理性的督促和监督,这就是伦理制度。从这一点看,伦理制度既是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补充,也是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保证。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强化以德治国,并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法律规则的硬性功能,又要注重发挥道德规则的软性功能。而在当前加强伦理制度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努力将道德与法制相结合的理论尝试和实践探索。当前我国伦理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在政治层面上,伦理制度建设要以官德制度建设为先,真正实现道德平等。官德建设不仅显示了社会道德建设的主题,而且成为影响社会道德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官德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对道德建设才有信心,为此,必须加强官德制度建设,这无疑是反腐败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经济层面上,当前加强伦理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伦理制度建设。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向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习,他们不仅重视企业的伦理精神,而且将企业伦理精神纳入了制度化轨道,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社会层面上,当前伦理制度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加强职业道德领域内伦理制度建设。主要是要加强道德立法的力度和加强行政性伦理制度建设。

(八)重视道德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总的说来,社会生活环境能够同化人的思想,人们对道德的觉悟,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对人们社会生活环境的建设。

1.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伦理生活方式

一般来说,社会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伦理生活方式的目标是建立一种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伦理生活方式,也就是与生产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伦理生活方式,其途径主要包括: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使社会主义伦理生活方式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二要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创造条件。三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包括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的精神需要的层次和水平。四要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我国的具体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同时,逐步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又要使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不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生活方式。五要加快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六要倡导和树立与社会主义伦理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相适应的新观念,包括消费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时间与效率观念,以及开拓进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2.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新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法制社会的基础。道德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之一。作为一种软监督,舆论监督形成的压力是外在的、说服性的、非强制性的。它既可以形成一种左右道德视线的焦点,还可以造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能够培养公众的道德热情和道德是非感,也能够对当事人提供一定的道德支持或道德压力,甚至能够影响到社会司法机关的决定。新闻舆论代表公众意志,传达的是法律所定义的所有公民的声音。因此,我国的新闻媒体应认清自己身负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运用和发挥新闻武器的威力,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尽责尽心。而社会要用一种法治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舆论监督,意识到舆论监督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保证社会公正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这样我们的舆论监督才会步入正轨。

3.强化网络道德建设

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些伦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伦理道德建设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然而,目前由于我国网络发展和运用上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网络自身安全性差,网络立法滞后,相对于这些积极效应,现阶段我国网络的一些负面伦理问题更突出。对于网络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负面伦理现象,我们既不可掉以轻心,任其滋生蔓延,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拒斥网络文明,而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技术发展中负面效应,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培育网络文明,不断充实和完善网络道德理论,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一要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道德主体素质。首先要加强对网络主体的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各种网络道德规范,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网德”意识,提高他们对不良文化和信息的识别、抵制能力。其次要引导网络主体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其自我塑造、自我约束的能力。二要组建网络道德的法律监管和安全防范机制,保证网络道德建设的落实。网络道德建设是一系统工程,网络运行中,能否保持健康、有序、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文明建设。从内部看,网络道德建设又需要与伦理教育、法律监管和安全防范相结合。伦理教育,目的在于增强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法律监管,目的在于限制和约束一些网民的不道德行为;安全防范,目的在于通过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和增强公民(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抵御黑客及不良信息等的侵袭,构筑一道信息防线。通过伦理教育、法律监管和安全防范,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只有网络上各行为主体提高网络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责任,遵守网络行为准则,齐抓共管,才能建设一个科学、健康、有序的网络道德社会。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1438~1439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9页,第54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9页,第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