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审美评议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解析

以审美评议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解析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评议体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辨品质,锻炼口才和文采,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从而获得更多更广更深的审美体验,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审美评议体验:教师提供6件抽象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解读。
以审美评议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案例解析_高中艺术课中的体验式教学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是: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高中学段“美术鉴赏”模块的成就标准是:1.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2.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3.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4.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5.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6.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美术鉴赏”模块的要求和低年级紧密衔接,同时又有了很大提高,除了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外,还要懂得用美术术语,用自己的观点去评述艺术作品并与他人交流,强调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以审美评议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美术鉴赏”模块学习中审美能力的提升。

审美评议指的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针对学习内容,用语言评议或者文字评议的方式抒发对艺术作品的感想体会,发表各自的观点,展开评论,提升审美能力。审美评议体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辨品质,锻炼口才和文采,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从而获得更多更广更深的审美体验,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适用的范围有中西方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民间艺术、摄影作品的鉴赏等。

教学案例(一)

课题:《抽象与写实雕塑》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审美评议体验:教师提供6件抽象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解读。在上讲台交流分享前,要求每一位学生先完成学习任务单: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评论,从形式美感(大小、节奏、疏密、对比、比例、对称、均衡、韵律、流动的曲线、刚直的几何美等)方面思考,谈一谈造型联想、材质联想并起个名字。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一、 教学设想

《石刻铜铸 造型立意——抽象与写实的雕塑艺术》这一课内容是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试验本)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石刻铜铸 造型立意》拓展而来,同时参考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欣赏》上册中第十五课《外国古代雕塑》和第十六课《外国现代雕塑》。课前我对高一年级498位学生作了调查,结果喜欢抽象雕塑的学生不足20%,理由是看不懂。由此可见,学生对雕塑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写实雕塑像与不像的层面,对抽象雕塑的认知存在盲区。事实上,西方的抽象雕塑从19世纪就已经诞生,它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形式美感。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如今越来越多的抽象雕塑矗立街头,需要城市的公民去接纳它,去了解它,去喜欢它。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青春期,对艺术的学习日益渴望,并且具备一定的雕塑知识和欣赏基础。如何在高中艺术课堂里引导学生关注抽象雕塑?了解雕塑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知道雕塑艺术从“真实的模仿—自由地抒发—抽象的结构”变化过程,尝试解读抽象的雕塑作品,这是教师设计本课的宗旨,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为单课时形式。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雕塑作品是逼真一些好还是抽象一些好?”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并且介绍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段时期写实主义雕塑的精美作品,明晰当时评价雕塑作品成败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像与不像、逼真与不逼真。介绍米开朗琪罗在如实塑造人体的水平上是最完美的。带领学生讨论巴尔扎克写意的雕塑,知道罗丹是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先知,欣赏亨利·摩尔带抽象意味的雕塑。然后以审美评议为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记录并讨论,完成学习单,提升学生对抽象雕塑作品的解读能力。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雕塑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了解写实雕塑与抽象雕塑的形式,知道抽象雕塑的特点,尝试解读抽象形态的雕塑作品。

过程与方法:围绕“欣赏—讨论—感悟—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思考,展开讨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和感受写实、抽象雕塑作品独特的审美功能与内涵,提高对雕塑艺术的兴趣,学会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审美思维去体会视觉形象。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写实雕塑与抽象雕塑在形式上的不同,知道抽象雕塑的特点。

难点:尝试解读抽象形态的雕塑作品。

四、 学具与教具准备

教案、多媒体电脑、电子教学课件、投影仪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了解写实主义雕塑的成就

█图4-4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写实主义雕塑的成就

教师展示大量写实和抽象的雕塑作品,提问“以下这些雕塑作品在形式上有些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引出课题。教师继续提问“你认为雕塑作品是逼真一些好还是抽象一些好?”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积极参与讨论,答案不外乎两种,当然也不排除极个别保持中立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并且介绍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段时期写实主义雕塑的精美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在写实雕塑的发展过程中,古希腊的人体雕塑创下了伟大的业绩,介绍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莱妥斯的雕塑作品《荷枪者》,他提出人体比例以人头为标准,人的高度为头的七倍,将人的重心落在一个脚上,使人的形象产生对比和节奏,大大地推进了雕塑写实的进程。除了关注比例和动态,古希腊的雕塑也开始关注结构了,和古埃及雕塑相比,古希腊的雕塑开始出现肌肉结构,如腹肌、手臂腿部肌肉等。希腊人用眼睛观察对象,如实地模仿对象,使雕塑的制作技巧大大地发展起来。有的雕塑家研究怎样使人微笑,有的雕塑家研究肌肉和膝盖的塑造……而这种写实风格的雕塑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简单模仿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透视、解剖、比例等严格的科学理论(图4-42)。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设计问题讨论,激发学生头脑风暴。通过展示古希腊雕塑、文艺复兴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让学生了解写实主义的伟大成就。

(二) 深入学习,知道罗丹是雕塑艺术承上启下的先知

█图4-43 教师引导学生知道罗丹是雕塑艺术承上启下的先知

教师出示罗丹的《巴尔扎克》提问:“与以前雕塑有些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巴尔扎克和以前雕塑的区别。学生观察《巴尔扎克》,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巴尔扎克》脸部塑造精细写实,而躯体和衣饰的表现却用极为夸张的抽象手法。有的学生说:罗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雕塑,是因为他不具备写实雕塑的能力。教师随即展示一系列罗丹写实的雕塑作品如《思》《青铜时代》等,学生们发现他的写实技巧十分完美,老师告诉大家罗丹被人们称为写实主义雕塑的集大成者,并且引出这件作品的一个小典故:以前《巴尔扎克》有一双精美的手,后来怎么没有了呢?原来石膏像制成后,罗丹召集他最有才气的助手来看看,他的学生布德尔久久盯着雕像那双被雕得十分逼真而有力的手,告诉罗丹,这双手雕得太逼真、太棒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毫不犹豫地把这双手给砸了。大家是否觉得很可惜啊?为什么?学生热烈讨论,得出以下结论:为了整体舍弃局部,为了尽情体现大文豪巴尔扎克的气质和神态,罗丹着重刻画了人物的脸部表情,而对躯体和衣饰,却采取了类似中国画大写意的、极为奔放的手法,塑造了披着睡衣、在深夜写作时起身徘徊的巴尔扎克。正如德国大诗人里尔克形容的,这一雕像传达出巴尔扎克创作时感到的“骄傲、自大、狂喜和陶醉”,这种不拘小节的表现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因为,精神寓意和潜在力量常常是雕塑所表现的重要主题,但若一味地苛求逼真与相似,对个性和内涵的表现就会人为地禁锢起来,所以我们认为罗丹是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先知(如图4-43)。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罗丹的《巴尔扎克》引发学生思考“和以前雕塑的不同”?了解《巴尔扎克》写意手法的原因和艺术特点,知道罗丹是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先知。

(三) 继续探究,由具象雕塑升华到对抽象雕塑的认知

教师出示亨利·摩尔的《斜倚人像》,引导学生欣赏这件雕塑作品,辨认一下,这件雕塑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展开讨论。这些人物的头、躯干和四肢原来都是一些纯粹的几何形体,在这里,人是虚拟的,我们根本无法用“像不像”来衡量,也无法在他的雕塑中看到透视和解剖。《斜倚人物》表现的都是人体,隐约的躯干构成极为优美的曲线,作者把人体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构成一个独特的形,并将这些形巧妙地联系起来,他的雕塑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去欣赏,每一个角度都会出现不同的韵味、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线条,他的雕塑是玩味无穷的。

█图4-44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抽象雕塑的艺术特点

抽象雕塑在20世纪的西方蓬勃发展。抽象雕塑的发展与成熟有以下几个原因:1.20世纪初,西方艺术家(如布朗库西、毕加索、马蒂斯、亨利·摩尔等)从原始部落以及非洲、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他们学习雕塑的各种形态与空间处理的简练、单纯、古朴和神秘性。2.向大自然学习,每一次艺术家对自然的新发现和新解读都会产生好的作品。如亨利·摩尔以人和人体为探索媒介来崇拜自然,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3.自工业文明以来,艺术家在工业文明里体验到了人的力量与自信,产生了人工世界的形式与智慧。如未来主义雕塑家波菊尼,结构主义雕塑大师塔特林和嘉博,综合性大师毕加索等。教师出示一组抽象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讨论,提炼出抽象雕塑的特点:将表现对象转化为非具象的形状,或是完全抽去了内容的纯艺术的表现,强调作品的视觉美感,更注重作者的主观感受,留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图4-44)。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亨利·摩尔的“斜倚人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抽象雕塑概念,列举大量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赏析,知道抽象雕塑形成的原因以及特点。

(四) 实践体验,用审美评议的方法解读抽象雕塑

文字评议:教师提供6件抽象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解读(图4-45)。

█图4-45 解读抽象雕塑作品

要求每一位学生先完成学习任务单(表4-9)。

表4-9 《抽象与写实的雕塑艺术》学习单

(续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认真填写(图4-46)。

█图4-46 学生认真完成学习单任务

学生完成的学习单作业:

语言评议:在完成了学习单之后,学生们到讲台前进行评议。因为有了之前的学习单作铺垫,大家变得胸有成竹,积极踊跃,争先恐后。现将部分学生的发言摘要如下:

吴一帆:我选的是3号作品,是从音乐的角度来看的,从下往上,下面就像前奏,前奏就像是安眠曲,让人感到中规中矩,但是到了上面就变成了狂想曲,所有的方块都不安分起来。下密上疏的形式造成了视觉上的对比,这个造型让我联想到一首钢琴曲。然后材质的联想呢,不锈钢给我的感觉很时尚、很前卫。我给它取的名字叫《重金属狂想曲》。

张平:我要讲6号作品。这件雕塑在青岛的五四广场,它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而建造,所以它有一种像火炬一样催人奋进的感觉。红色就是火焰的颜色,钢材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力量感。我喜欢它蕴含的民族感情。它在艺术上的美感也特别凸显,它都是刚直的线条,哪怕是弧线也很硬挺,显得很刚强,向上延伸,一圈一圈往上,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感觉。我给它取的名字叫《火焰》。

陆晨阳:我要讲的是2号作品。这件作品看起来十分硕大,形式上就是弯曲的线条,线条的排列不紧也不松,恰到好处,向一边倒去,像在随风飘拂,有种不对称的美感。造型的联想容易让人想到触手,纤长的手指,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飘逸。材质虽然是不锈钢,但感觉像是被吹歪的软钢管,这种变形夸张的样子很有个性。我喜欢它是因为我感受到了风的力量,强劲有力的金属也会被风吹得弯曲。我给它取个名字叫《风》。

徐则达:我要讲的是1号作品。这个雕塑有着光滑的外表,整体比较圆润,但有一小块凹陷,使得它看起来不那么对称。造型上我联想到一颗巨大的蛋,缺失的那块仿佛是蛋中孕育的生命从内破开后留下的痕迹,也仿佛这个钢铁巨蛋遭到外界的重击留下的坑。这个金属巨蛋可能是某个外星生物所生下的,是个金属生命。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看似简单,实则可以带给人们无限联想,我很喜欢这种抽象感。我给它取个名字叫《钢铁巨蛋》。

……

课堂内的讨论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的评议经过周密思考和准备,因此显得很自信,发言水准也很高(图4-47)。

█图4-47 学生对抽象雕塑进行评议

教师对学生的评议进行了点评,并且公布了这些抽象雕塑作品的名称,有些作品的名称和学生起的名字思维方向是一致的。比如1号作品叫《新生》,而学生起的名字叫《钢铁巨蛋》,都是孕育生命的意思。他们为能读懂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兴奋。

最后教师进行了小结:同学们,抽象与写实是雕塑作品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写实雕塑可能更多的是再现对象本身,而抽象形态的雕塑相对写实的雕塑更具不确定性,更具想象空间和余地,更多的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很多抽象的雕塑作品欣赏的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创作者与欣赏者对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能够更多地去关注我们身边的雕塑,特别是关注抽象雕塑,尝试着和它们进行对话。

【设计意图】实践体验环节,教师提供6件抽象雕塑供学生选择。学生每人针对一件作品具体描述,完成学习单,做到人人参与。然后在学习单的基础上进行审美评议,解读抽象雕塑,深化教学目标。

六、 教学反思

本课为单课时教学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雕塑从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知道雕塑艺术从“真实的模仿—自由地抒发—抽象的结构”变化过程,用审美评议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解读抽象的雕塑作品,提升学生对抽象雕塑作品的理解能力。在深度、广度、高度、密度上达成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高效紧凑。

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设计,一是在课的结构上作了规划,前半段课“真实的模仿——自由地抒发”这个环节我设计成较为传统的师生问答式教学,因为这些内容只需要教师加以梳理提炼即可,不需要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探究,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是精心选择教学素材,反复斟酌展示的雕塑作品,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效启发学生。另外,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自制了两小段教学视频,分别在引导环节和分析抽象雕塑特征时使用,优化了教学环节。三是用审美评议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解读抽象的雕塑作品,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印象深刻,深化教学目标。此环节的一个关键点是学习单的设计,教师提供6件典型的抽象雕塑作品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学习单的任务。学习单帮助学生从学科审美角度深入思考,在完成了文字评议部分后,学生变得底气十足,在进行语言评议的时候充满自信,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以审美评议为切入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的艺术课中比较常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品质,锻炼口才和文采,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本案例为市级美术名师基地展示课)

教学案例(二)

课题:《西方绘画中的东方元素》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审美评议体验:教师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加歇医生》《盛装少女》《传令官的肖像》《多拉·马尔》四幅作品中任一幅进行赏析。学生上讲台评述前先完成的学习单: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看到这件作品时的第一感受。在这件作品中,作者融入了哪些东方元素?通过东方元素(造型、线条、色彩等)的融入,你认为这件作品和西方传统绘画有什么不同?思维拓展:西方画家对东方元素的借鉴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 教学设想

《西方现代绘画中的东方元素》这节课的内容是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试用本)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构画想象 彩绘世界》拓展而来的,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当前的世界,是一个中西文化不断互融互通的世界,文化的多元造就了多元的艺术风格。中西方艺术相互借鉴的趋势也随之增加,据可靠的材料记载,一些西方近现代著名流派——如后印象派、立体主义等的形成和东方艺术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类比、探究的方式探寻一部分西方绘画中东方元素的“蛛丝马迹”,强化其对于近现代艺术“中西融合”这一特征的认识,感受中西融合后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开拓学生眼界,培养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人文素养和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储备,且对于中西方艺术的形态特征有了初步的概念与认识。但对于“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现象,学生们关注的并不多。考虑到上海的地域优势——海派文化兼容并包,学生有许多机会接触国内外顶尖的艺术作品。因此,教师在进行近现代西方艺术教学时,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在艺术风格上所进行的借鉴与融合,并思考其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培养其发散式思维。正如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教师采取情境创设与学生审美评议相结合,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优势。

本节课的教学,以毕加索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在东方”作为导入,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学习的愿望。之后教师出示课题,提出问题请学生进行初步讨论:“东方元素都有哪些?”借助PPT演示文稿,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析的办法将东方元素及其典型的绘画语言概括出来,为之后的“探寻”做好准备。教师依次展示布歇、凡·高、毕加索的作品,使学生对东方元素在西方绘画中的运用产生递进式的认知,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最后借助学习单,请学生赏析解读作品,融会贯通本课知识。

二、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能够发现某些西方绘画中出现的典型东方元素,提炼归纳东方绘画语言,解读融入东方元素的西方绘画。

过程与方法:围绕“欣赏—讨论—感悟—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运用类比的方法来认识并分析对象。思考并讨论东西融合的绘画与传统西方绘画的异同,以及由此得到的启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尝试辨识在当今占有话语优势的西方艺术中出现的典型东方元素,了解中西融合后艺术具有的独特魅力,思考讨论东西融合的绘画与传统西方绘画的异同,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品位,唤起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发现某些西方绘画中出现的典型东方元素,提炼归纳东方绘画语言,尝试解读融入东方元素的西方绘画。

难点:思考并讨论东西融合的绘画与传统西方绘画的异同,以及由此得到的启发。

四、 学具与教具准备

教案、多媒体设备、课件、学习单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出示毕加索与张大千携手奔跑的画像(图4-48),提问:“大家认识画中人吗?”学生回答。由此引出毕加索对于东方艺术的憧憬,并补充:“包括毕加索在内的许多西方画家都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西方绘画中出现的东方元素。”由此导入课题(图4-49)。

█图4-48 毕加索与张大千携手奔跑的画像

█图4-49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互通,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 新授

1. 提炼“东方元素”

教师提问:“在学新课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东方元素都包含哪些?”

学生S:“中华艺术宫的那种红色。”

教师:“嗯,你提到了中国红。那你知道中华艺术宫建造的灵感来源于哪种东方元素吗?”

学生S:“是中国结吗?”

学生们集体回答:“是的!”

学生W:“有国画。”

教师:“很好,中国画。那大家知道中国画中,通过绘画手法的不同又分为哪两类吗?”

学生L:“工笔画、写意画。”

教师:“对。我们继续请同学发言。”

学生M:“还有汉服、青铜器、瓷器。”

教师:“我们刚刚说的都是中国的元素,有同学知道日本有什么传统艺术形态吗?”

学生Y:“日本浮世绘。”

老师:“非常好,你的知识量很充沛。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东方元素,大家请看幻灯片,再请一位同学进行补充发言。”

学生K:“还有屏风、中式建筑、年画、剪纸、书法,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对东方元素中的绘画语言进行提炼总结,并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实时记录,便于接下来的参考(图4-50)。

█图4-50 教师和学生共同提炼东方元素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使学生对东方元素的类型与绘画语言特征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探寻”做准备。

2. 寻找布歇作品中的东方元素

教师出示《仕女图》和《中国皇帝上朝》(图4-51、图4-52),提问:“我们之前提到过,许多西方画家都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东方元素,接下来,考验下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能够从以下这两幅油画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东方元素。”

学生A:“我看到了《仕女图》右上角的屏风。”

教师:“很好,能继续说说屏风上绘制的是什么吗?”

学生A:“工笔花鸟画。”

█图4-51 《仕女图》(1741年)

█图4-52 《中国皇帝上朝》(1742年)

学生B:“还有左边壁炉上的瓷器。”

学生C:“在《中国皇帝上朝》图中我还看到了右下角的青花瓷。”

学生D:“我还看到了汉服。”

……

通过互动,学生从画面中寻找出多处东方元素。通过“布歇的东方情节”展现当时的时代背景,教师补充西方艺术家热爱东方艺术的内在原因——中国的强盛、东方艺术的神秘、东方艺术的精美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来找一找布歇作品中的东方元素,使学生与作品产生良性互动,增加学习兴趣,循序渐进达成教学目标。

3. 寻找凡·高作品中的东方元素

完成了布歇作品的学习后,教师提问:“你们认为,18世纪的布歇有没有借鉴东方元素的精髓?”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绘画语言”这一层面的借鉴(图4-53)。

█图4-53 《唐基老爹》

展示凡·高早期与晚期的作品对比图,组织学生讨论,并请学生发言,说说凡·高的作品风格具体受到了浮世绘的哪些影响(色彩、造型、手法)。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着眼于绘画语言层面,对作品展开更深入的解读。

4. 探寻毕加索作品中的东方元素

█图4-54 毕加索早期与晚期的作品对比

简要介绍毕加索与立体派。通过立体派的介绍,引出东方绘画的透视法——散点透视。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回看毕加索早期与晚期的作品对比图(图4-54),帮助学生理解多视角的绘画理念。

【设计意图】通过“温故”强化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通过补充讲述,再类比的过程,使学生融会贯通。

(三) 学生运用审美评议体验法练习

教师:“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作品进行赏析(图4-55)。请大家先完成桌面上的学习单,然后上台进行评述。”(表4-10)

█图4-55 结合学习单进行审美评议

表4-10 《西方绘画中的东方元素》学习单

学生完成学习单后上台进行讲解,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甲:我选择第4幅,毕加索的作品《多拉·马尔》,我觉得这幅作品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在于其中惊人的想象力。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用鲜艳的色彩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少女”。

教师:你如何感知到少女的美丽?

学生甲:尽管这位女子的形象被毕加索用立体分割的方式描绘得非常离奇,但主人公的优雅坐姿与忧郁的神情使我感觉到她一定是一位美丽非凡的女性。

教师:实际上她是毕加索的一位情人,名叫多拉·马尔,她的美丽与忧郁也正是吸引毕加索的原因。那你从这件作品中能够解读出哪些东方的元素呢?

学生甲:其一,线条的运用很丰富。其二,色彩鲜艳明快,像浮世绘的色彩感。其三,立体分割的方式借鉴了东方的散点透视。

教师:你能否在幻灯片上指出这些有代表性的线条吗?

学生甲:例如她的头发、睫毛、眉毛、头饰的边缘线,指甲等。

教师:好,说说你看到它之后的启发吧!

学生甲: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生乙:选择第①件作品,凡·高的《加歇医生》,看到这件作品的第一感觉是“忧郁”。因为他的表情,无论是眼神还是嘴巴都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气息。

教师:东方元素呢?

学生乙:鲜艳的色彩、优雅的线条和很强的平面装饰性。西方绘画注重的是写实,而这件作品却不是这样,与西方的传统绘画相比,它融入了更多的东方元素,例如人物深蓝色外套的描绘以及外套和背景的空间感,都体现出了平面的装饰韵味,也让我想到了印象派。给我的启发是,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从毕加索学习中国画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身在其中,看不出“散点透视”这种观察法,而毕加索就看了出来并且学习运用。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外来事物的学习与领会,能够取长补短,甚至达到另一个全新的高度!

学生丙:选择第②件作品,毕加索的《盛装少女》,我看到这件作品的第一感觉是“愉悦”,因为画面的色彩统一在明亮的黄色基调中,我喜欢这种颜色,所以我觉得是“愉悦”。除此之外,这是一件立体派作品,人物有着侧面的鼻子,正面的左眼,半侧面的右眼、颠倒的双唇。背景中,画面下方有一根类似于地平线的分割,将画面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出现了许多平面的装饰纹样,而下半部分又像是具有纵深透视的小径,使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空间景象。

这或许是毕加索在充分领略东西方艺术后,所作出的画面探索吧!

(四) 小结拓展

本节课的学习为大家在欣赏西方现代绘画时打开了一扇窗。其实,除了绘画领域,西方艺术对于东方元素的借鉴依然十分广泛,如雕塑、工艺、设计、建筑等。我们将在今后的艺术课中进一步讨论学习。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尝试独立赏析。培养学生的勇气、胆量与自信。

六、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准备伊始至今经历了三次大范围改动。

第一,课堂思路是沿着时间发展的顺序,设计了“起、承、转、合”四个环节,涉及5个画家,近15幅作品。在第一轮听课、磨课后,通过听课老师的问题反馈与学生们的课堂反应(主题不够突出,画家过多,知识量过于庞大,学生容易混淆概念等),笔者将画家精简到3位:毕加索、马蒂斯、凡·高,将课堂主线从原来的时间顺序改为“中西比较”这一线索。在接下来的试讲中,笔者又意识到学生在归纳东方元素中的绘画语言这个重要问题上有困难,于是,笔者在“东方元素的归纳”这一环节,设计了头脑风暴这一活动。然后进行图片补充,让学生回答。通过创设这种情境,学生们在接受部分知识时显得容易许多。

第二,从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上来讲,该堂课有效地贯彻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也做到了突出,整节课的节奏感也把握得比较恰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反馈及时,气氛活跃。

第三,公开课结束后,许多专家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例如:某个幻灯片的环节可以用放大的效果来展示;某个环节的设计可能会出现认知歧义等。这些都提供了完善本堂课必不可少的帮助。

(该案例由上海市川沙中学朱止庐设计并实施)

教学案例(三)

课题:《中华漆艺术》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教师分发九只漆艺手镯,请学生把玩鉴赏,上讲台评述前先完成学习单:你能描述一下手中这件漆艺的纹样吗?你能够为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你认为当代漆艺在哪些地方对古代漆艺进行了传承?在哪些地方进行了发展?对于漆艺的传承保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一、 教学设想

《中华漆艺术》这节课的内容是从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试用本)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鬼斧神工 物化百态》拓展而来的,教师出于培养学生对漆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其思辨能力的目的,在分析提炼教材的基础上,将本节课定位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为单课时,旨在通过欣赏、讨论、分析、评述等方法,促进学生对漆艺术这一传统艺术瑰宝的认知与理解,并让学生在观摩把玩、评述交流中提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关注程度与保护意识。

高中二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思维敏捷,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且对于古今工艺美术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与欣赏评述能力。加之,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漆器历史,河姆渡朱漆木碗即出土于这个地区。我国古代漆工艺的经典著作《髹饰录》的注释者,杨明(明代)正是今西塘人。因此,从历史角度来看,上海与漆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本节课“因地制宜”,通过鲜活的实例与实物,令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学会从造型美、纹饰美的角度赏析漆艺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与责任意识。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漆材料、漆工艺有初步的认知;能够从造型美、纹饰美的角度赏析漆艺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历史→名品赏析→工艺演示→实物把玩→学生赏析→评述交流等学习过程,感受漆艺术的独特魅力;以欣赏→类比→探究→评述为方法,体会“艺术当随时代”这一客观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漆艺术的鉴赏力与审美品位;加深对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漆材料、漆工艺的角度认识中国漆艺术。

难点:能够从造型美、纹饰美的角度赏析漆艺作品。

四、 教具准备

教案,多媒体设备,课件,学习单,漆艺手镯等。

五、 教学过程

█图4-56 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一) 导入新课

教师:“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琅琊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能否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剧情梗概?”

学生甲踊跃发言:“它讲述了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宫廷中皇子的夺嫡之争。”(图4-56)

教师:“很好!除了剧情紧凑之外,整部剧的道具也是非常用心。大家不难在剧中看到诸如此类的物件、器皿。”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剧照(图4-57),并请学生试着回答这种器皿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学生:“木头,外面涂了漆。”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没错,这都是漆器。中国的漆文化源远流长,漆工艺也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华漆艺术’”。(图4-58)

█图4-57 出示《琅琊榜》剧照


█图4-58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当前热播的影视剧作为导入媒介,有较好的话题性,能够较快地吸引学生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

(二) 学习漆的历史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漆树与生漆图片(图4-59),并提问:请同学们猜猜看,我国已经有多少年的用漆历史了?

█图4-59 教师展示漆树与生漆图片

在学生的回答声中,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浙江余姚出土的“朱漆木碗”(图4-60),并向同学们揭晓答案:“大家知道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其实我国先人的用漆历史也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教师再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只木碗保存千年的秘密吗?”

学生异口同声:“表面涂了漆!”

教师:“很好。据此,大家能不能推测出漆材料具备哪些优良品质呢?”

学生甲:“隔绝空气、防止氧化。”

学生乙:“防水、防虫蛀、美观。”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总结:“大漆干后具有耐热性高,耐久性好,且防腐蚀、耐溶剂、防潮、耐土抗性等属性。”

教师展示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漆器和“朱漆木碗”的对比图,请学生观察比较,并提问:“你认为人类使用漆材料,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使器皿经久耐用。”

教师:“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先人对漆材料的属性也更为熟知,他们将自己的匠心融于其中,创作出了众多传世作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鉴赏其中的几件代表作品。”

【设计意图】对比是认识事物并进行分析判断的有效方式。教师不直接进行讲述而是通过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请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方式,自行总结漆材料的属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辨能力。

(三) 了解古代漆器知识

教师通过幻灯片出示三个不同时期的漆器作品(图4-61)。先请学生对其进行描述:“你觉得这几件漆器看起来怎么样?有什么不同?”

学生:“造型不同,第一个简单一些。颜色也不同,第一个和第二个是黑红两色,第三个是红色。”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色彩说得很准确。造型上,第一个是圆盘形,第二个是鸟形盒,第三个为椭圆盖盒。”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说说看每个漆器上面的纹样。”

学生甲:“第一个描绘的是鸟和鱼。”(图4-62)

教师:“不错。但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鸟纹和鱼纹。”

█图4-61 教师展示三个时期的漆器


█图4-62 学习漆器上的鸟纹和鱼纹

学生乙:“这个感觉是一个人在跳舞,另外一个貌似在打鼓。”(图4-63)

教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场景?”

学生乙:“描绘的应该是歌舞表演这种娱乐活动吧。”

教师:“很好,我们将这类纹样称之为‘乐舞纹’。”

学生丙:“这种纹路看起来是浮雕,有点像桃子。” (图4-64)

█图4-63 学习漆器上的“乐舞纹”

█图4-64 学习漆器上的“桃形纹”

教师:“很棒。这只漆盒运用了‘剔红’这一刻漆工艺,刻画出了这种‘桃形纹’。剔红工艺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纹样和造型,同学们,你们能够推测出他们分属哪个历史时期吗?给大家出个选择题——商周、秦汉、明清。”

学生甲:“我认为第二个属于商周,因为三者中,商周的生产力最低,我觉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第二个造型最为简单,纹样也很简单,都来自自然界。第三个我认为是明清,因为老师说过剔红工艺成熟于明清。根据排除法,第一个应该是秦汉时期的。”

教师:“原始社会的漆器造型简约古朴,纹样多取自于自然界,如水纹、鱼纹、蛙纹、植物纹;秦汉时期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工艺的进步,漆器造型变得生动逼真、纹饰繁缛,多以生活场景(如歌舞、狩猎)和美好愿望(云纹、山字纹)为主;明清的漆器在造型上返璞归真,多以均衡圆润的形态出现,这个时期的漆器在剔红工艺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纹饰多为镂空雕刻,在内容上多以符合当时审美需求的装饰纹样为主,如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所以,回答全对,请大家掌声鼓励!”

教师:“想必大家都看过电视上的鉴宝类节目,接下来,我们就模拟一下‘鉴宝现场’,自己做一回专家,来鉴定这一组漆器分属哪个历史时期。” (图4-65)

█图4-65 鉴定三个漆器分属哪个历史时期

教师总结学生答案,并通过幻灯片出示总结图表(表4-11):

表4-11 原始、秦汉、明清时期漆器的区别

教师进一步提问:“不同历史时期的漆器作品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纹样,这使你想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当随时代”这一话题,为接下来的内容做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时代漆器造型与纹样的对比,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漆器的特征与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使学生体会“艺术当随时代”这一艺术品形态变迁的客观发展规律。然后“趁热打铁”,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整理学生碎片化的答案,形成有系统性、概括性的图表,符合现阶段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四) 教师演示技法

教师:“艺术当随时代,当代漆艺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是否了解当代的漆艺从制作到完成要历经哪些工序吗?接下来我要播放一段剪辑好的VCR,请学生看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了解漆艺制作中的髹涂生漆、预设、变涂、贴箔、罩染、黑髹、磨显、揩清这几个步骤。”(教师播放自己录制的简短视频资料)学生认真观看并回答交流,畅谈感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艺术当随时代”有了初步认知后,“当代漆艺的形态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便呼之欲出。教师播放自制的VCR,不仅能够展现当代漆艺制作的分步技法,还能将学生的关注点拉近到周身的生活当中,使其感觉“漆艺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

(五) 把玩鉴赏,审美评议

教师:“视频中出现的那只漆镯,今天也来到了现场。而且,不止一只,而是九只。请大家分组进行把玩鉴赏。”

教师分组发放漆艺手镯与学习单,请学生在把玩鉴赏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单(表4-12):

表4-12 《中华漆艺术》学习单

大约五分钟过后,教师请3—4个小组的成员上台进行评述发言,并分别对其进行点评。

学生甲:“我们组拿到的是这只镯子(抬手向同学们展示)(图4-66)。如大家所见,这是一只绿色的镯子,上面布满了白色螺纹状的斑点,看起来有点儿像蛇皮,我们就叫它蛇皮纹吧。镯子上除了绿色还有白色、黄色,我们觉得有点像翡翠的颜色,我们为它取名 ‘碎玉镯’。”

教师:“能不能请你在黑板上板书这个名字,让大家看清楚是哪几个字?”

(学生甲板书。)

学生甲:“在当代漆艺的传承上,我们认为很多漆艺器具和家具的样式借鉴了古代。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款式和纹饰。例如这种颜色的镯子,在古代应该是不会被大众主流所接受的。”

教师:“古代的漆艺大部分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甲:“主要是红色和黑色。”

教师:“很好!我们继续看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如何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

学生甲:“社会和官方美术机构应该多做一些普及教育,让大众了解漆艺,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用和热爱。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商业性的漆艺作坊,使普通人也有机会尝试亲手制作漆艺。”

教师:“他的提议很好,商业从某种程度上是推广一个艺术品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他的回答很精彩,请大家报以掌声。”

学生乙:“我们拿到的这只镯子没有前面那个大,造型上感觉更精细,绿色为主,上面交错有暗金色和乳白色的抽象花纹(图4-67)。因为这种绿色有点像孔雀绿,加上我们组员的意见,我打算把它叫作‘孔雀开屏’。”

(学生乙进行板书。)

学生乙:“我认为传承的部分主要在于原材料与漆工艺。而发展的部分在于现如今的漆工艺能够选取的题材和纹样更加丰富了。”

教师:“没错,比如蛋壳镶嵌与起皱工艺都是现代漆艺中独有的。”

学生乙:“我们还需要慢慢了解。所以,我认为在传承保护上,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个宣传,因为现在互联网的使用率可以说是最高的嘛!通过这种途径应该会更加有效。还可以开网店,等等。”

学生丙:“我们拿到的袋子内有三只镯子,像三个兄弟。相比起其他镯子,这些镯子比较纤细,上面有黄、黑、绿等斑斓的色彩,这令我联想到体态十分‘婀娜’的蛇(图4-68)。因此,我打算将它取名为‘蛇纹伯仲叔’。”

█图4-66 学生通过鉴赏,审美评议

█图4-67 学生通过鉴赏,审美评议

█图4-68 学生通过鉴赏,审美评议

(学生丙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学生丙:“与之前两位同学想到的一样,我也认为这一组镯子传承了古代漆艺的技法与材料。同时,我认为,‘蛇纹伯仲叔’更有现在讲的民族风的感觉,应该是不错的搭配衣服的配饰。”

老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丙:“感觉这些镯子的样式有点儿像苗家的银器,都很细,之前见过有人穿很民族风的衣服这么搭配来着。”

老师:“原来是生活经验给予你的答案,你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

学生丙:“所以,我觉得,在漆艺的传承上应该多推广其民族风的优势。例如,在一些品牌衣服的专柜里进行展示搭配,掀起一种善用、乐用漆器进行装扮的风潮,相信这样应该能够为它的传承保护起到不少的作用。”

教师:“嗯,说得好。你不仅给出了大的倡导方向,还提出了自己思考后具体的操作方案,十分难得。通过本节课,相信大家对漆艺这一优秀的民间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漆艺一定会迎来它崭新的明天!”

【设计意图】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优势,请学生自主赏析、自主评述,并对漆艺的传承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 小结拓展

教师展示自己为作品取的名字。小结:漆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漆艺技法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我们的同学所建议的,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机会的话,尝试亲手制作它;有机会的话,尝试去使用它。关于“漆”的话题还有很多,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进一步学习!

六、 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思辨能力?还是人文关怀?”这似乎是个不辩自明的道理——美术课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随着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阶段,美术课的教学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除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我将课题定为《中华漆艺术》,旨在使学生在领略漆艺美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热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通过自己对于漆艺术的理解,整合教材内外的资源,提炼出本节课主要的知识框架,即漆的历史、古代漆器赏析、当代漆艺等。接下来,如何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将是更为重要的部分。我喜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导入对象。本节课,我以当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琅琊榜》中出现的漆器作为导入。在展开课题后,我将每个关键问题的呈现方式设计为“问题主导型”,即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碎片化的答案→教师概括总结形成最终答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为学生融入课堂、互动体验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内容的设计上,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使整个教学过程条例清晰,逻辑严密。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漆艺美,我将自己制作的漆镯以小组为单位分发下去,请他们围绕这件作品进行赏析,并结合学习单上的内容,进行评述交流。在学习单的设计上,除了对于漆艺本身的鉴赏之外,我还加入了诸如“为其取个好听的名字”“为漆艺的传承保护献计献策”等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漆艺的审美,还要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审美评议能够促使其思考,思辨能力得以提高。

本节课最大的挑战来自“如何呈现漆艺的制作过程与技法”,而它正是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漆艺作为一个技法丰富、制作周期长的工艺美术,学生在课堂上是无法实践体验其所有工艺环节的。若只是体验某个技法,不能有效实现学生对其整体认知,甚至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移,得不偿失。在区学科带头人彭老师的建议下,我将漆艺的基本技法连带制作过程录制成一段简洁的VCR,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原本需要3个月的制作周期,在7分钟以内就得以呈现。而事实证明,学生对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也非常喜爱,都聚精会神地观看完了整个操作过程,对漆艺的制作技法和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在课后的评课环节,来自区内各个兄弟学校的老师也对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例如:“与其强调漆材料的优势,不如强调漆器的实用优势”,“学习单中的问题指向应该更加明确”“通过VCR这种多媒体手段实现反转课堂教学”等。

(该案例由上海市川沙中学朱止庐设计并实施)

教学案例(四)

课题:《城市雕塑》

案例中的体验环节:

审美评议体验:教师出示拍摄于浦东灵山路的城市雕塑《下棋》,请学生展开讨论:以下这件城市雕塑和周围环境关系和谐吗?为什么?雕塑本身的艺术水准如何?如何改进?请用今天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一、 教学设想

《城市雕塑》这一课内容是从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欣赏》(上册)第14课《中国现代雕塑》和第16课《外国现代雕塑》拓展而来的。上海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雕塑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水准,高中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快速发展期,已经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美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个性化的独特理解,他们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后备军,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设计《城市雕塑》一课,就是为了引导高中学生了解优秀城市雕塑所具备的特性,知道城市雕塑的分类,学会欣赏中外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并且加以品评,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审美能力,培养思辨的探究式学习品质。

本课设计成单课时形式,由位于上海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城市雕塑《打电话的少女》引出课题,教师抛出问题:如何看待这件命运多舛的作品?引发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出示一组优秀城市雕塑,引导学生讨论:优秀的城市雕塑应具备哪些特征?教师归纳总结,赏析大量中外优秀城市雕塑,谈谈它们各自具备哪些特征。在实践体验环节,教师出示《下棋》城市雕塑照片,组织学生讨论:以下这件城市雕塑本身的艺术水准如何?它和周围环境关系和谐吗?学生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审美评议,教师评价小结。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优秀的城市雕塑所具备的特征,知道城市雕塑的分类,以审美评议体验法为切入,品评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对身边的城市雕塑有思辨的探究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大量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分析、提炼城市雕塑的特征分类等,借助审美评议的体验式学习方法,深入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城市雕塑》,感受城市雕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关注城市环境艺术的习惯,热爱我们的城市。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优秀的城市雕塑所具备的特征。

难点:对身边的城市雕塑有思辨的探究精神。

四、 学具与教具准备

教案、多媒体电脑、课件、投影仪等。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城市雕塑《打电话的少女》照片(图4-69),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作品表达了什么内容?请上来模仿电话少女动作。”通过互动讨论,教师介绍这件城市雕塑的背景:1996年在上海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地铁口安家,是当年上海十大城雕项目之一,命名为《都市少女》,但人们更愿意亲切地叫她《打电话的少女》。引出课题《城市雕塑》(图4-70)。

█图4-69 《打电话的少女》


█图4-70 出示课题

█图4-71 人扮雕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打电话少女动作,得到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互动讨论,了解这件城市雕塑的背景,引出课题。

(二) 层层推进,深入赏析

1. 以《打电话的少女》为例,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

教师再次出示《打电话的少女》雕塑图片,给学生介绍此雕塑的“磨难史”:这件雕塑从1996年到2010年遭受了好几次的被盗、损坏,针对这个情况当时新闻媒体还特地作了报道(教师播放当年采访市民的短小视频)。为了表示对“少女”的留恋和怀念,2000年10月,几个年轻人组织了“人扮雕塑”活动,在淮海路上吸引了众多路人(图4-71)。在上海市民的殷切期盼下,《打电话的少女》重回淮海路,少女依然是左手撑腰,右手持话筒,左腿站立,右足脚尖点地,短发短裙,青春依旧,看上去恬静质朴,人们发现少女形象变得更加时尚,更有动感了。

教师以《打电话的少女》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城市雕塑是指布置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公共环境艺术组成部分的室外雕塑作品,且需对城市空间有持续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构成城市雕塑的几个基本要点。通过了解《打电话的少女》的背景,为后续的讨论奠定基础。

2. 以《打电话的少女》为例,引出城市雕塑的特征

针对这件雕塑,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件命运多舛的作品?”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要提高市民素质,加强教育,加强管理,措施跟上。紧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优秀的城市雕塑应具备哪些特征?”在此之前教师展示了一组优秀的城市雕塑,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图4-72)。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整理,提炼出以下几点:除了环境性、公共性、审美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外,又派生出了其他特性,如人文性、时间性、空间性、独特性、可持续性等。

█图4-72 优秀的城市雕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优秀的城市雕塑,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独特观点。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归纳城市雕塑特征,培养学生提炼归纳的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赏析大量体现人文性特征的雕塑作品

接下来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大量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如《小美人鱼》《日晷》《拉斯莫尔总统像》等,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一下这些雕塑都具备哪些城市雕塑的特征?”教师将之前提炼出的8个特征标注在PPT课件上供学生参照。学生对这些熟悉的优秀城市雕塑充满喜爱之情,纷纷表达各自的理解。例如,《小美人鱼》这件雕塑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是丹麦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哥本哈根城市的象征。教师告诉学生起初哥本哈根的城市雕塑是1908 年建成的《杰芬喷泉》,然而当 1913 年根据安徒生的童话创作而成的《美人鱼》诞生之后,《杰芬喷泉》就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美人鱼》逐步代替了《杰芬喷泉》而成为哥本哈根,甚至是丹麦的标志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小美人鱼的童话故事,发现在小美人鱼身上充满了强烈的人文性特征,她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丹麦人们,人们发自内心地关爱呵护这位美丽善良的小美人鱼,她在丹麦人民心目中占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再如,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雕像被称为“比利时第一公民”,雕塑仅仅50厘米高,来源于比利时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离布鲁塞尔时,欲用炸药炸毁城市,幸亏小男孩夜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挽救了全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赠送服装来表达钟爱之情,中国已多次向“撒尿小童”赠送服装了,在他身上同样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性特征;还如,青铜雕像《母狼》取材于罗马建城的传说,据说这尊雕像所刻画的就是曾经哺育了罗马创始人的母狼的形象,这尊雕像对罗马人来说具有纪念碑意义,人们把它作为民族发源的始祖而给以顶礼膜拜,现在,雕像《母狼》已成为了罗马市的象征,打动大家的也是它所具有的人文性特征(图4-73)。

█图4-73 体现人文性特征的雕塑

【设计意图】教师用提炼出来的城市雕塑特征作为参照依据,引导学生鉴赏大量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并且归纳出这些雕塑共同具有的最典型的特征——人文性。

4. 引导学生赏析大量具有时间性特征的雕塑作品

教师出示《日晷》,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特征。浦东的学生对这件雕塑很熟悉,有些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路过这里,学生对这件雕塑加以描述,整理如下:“它位于浦东世纪大道杨高路交汇处,它是用不锈钢管构成的垂直高度达20米的金属雕塑,显得既雄伟大气,又通透灵秀;既引人注目,又不妨碍行人和车辆的视线。日晷令人联想到遥远的历史,上小下大、具有计时功能。”教师又出示位于世纪大道崂山路交汇处的《世纪辰光》引导学生欣赏,大家针对这件作品的设计原理、材质和价值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提炼:“以中国古代计时器‘沙漏’为原型,9根高低不一的不锈钢镶玻璃立柱‘沙漏’呈抛物线分布,构成行星轨迹。每隔2至5天,电泵会把漏下的沙再打上去。据专家认为,像这两件现代建筑语言和当今高科技语言完美结合的大型城市景观雕塑,在国内尚属首例。它们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抓住了城市精神。从一开始人们对这两件雕塑作品的陌生,甚至看起来不顺眼,时间长了,慢慢接受了,到最后变得离不开了,所谓‘日久生情’。所以城市雕塑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时间性。城市雕塑不断地与城市进行对话,与城市居民对话,可以使观者在对话中积累和生成价值与意义,所以我们说,时间是城市雕塑最后的评判者,时间也是参与塑造城市雕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图4-74)。

█图4-74 主要体现时间性特征的雕塑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身边的优秀城市雕塑,寻找这些雕塑最突出的特征——时间性。

5.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雕塑作品

█图4-75 体现地域性特征的雕塑

教师提醒学生要关注城市雕塑的环境独特性特点,也就是地域性特点。如美国《拉斯莫尔国家纪念碑》,雕刻出了高达18米的4位美国总统巨像,他们代表了美国前150年的历史。又如甘肃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像,她是在母亲河黄河边上的一件标志性雕塑。这两件雕塑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只有在特有的环境之下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如果将它们互换一下位置,那它们的价值丝毫不能体现,甚至还产生滑稽的感觉。所以城市雕塑是可以模仿、可以复制,但是城市的地域特点、独特面貌和环境是不可模仿和复制的。因此城市雕塑的创作不能只讲“普通话”,它更重要的是讲“方言”(图4-75)。

【设计意图】教师列举《拉斯莫尔国家纪念碑》和《黄河母亲》雕塑,提出城市雕塑不能只讲“普通话”,更重要的是讲“方言”,强调地域性特点。

6. 引导学生关注城市雕塑应具备的环境性、公共性和审美性之基本特征

城市雕塑除了“人文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特征,还必须具备“环境性、公共性和审美性”的基本特点,如罗马卡比托里广场入口的广场雕塑,就很好地体现了雕塑和环境的和谐关系;南京路步行街雕塑表现的是一些普通市民逛街时的情境,有一家三口,也有母亲牵着孩子手,就像是众多逛街者中的一员;韩国首尔环境雕塑,体现了雕塑的空间感和趣味性;两件国外的街头小品也很好地展现了雕塑的环境性和审美性(图4-76)。

█图4-76 城市雕塑还应具备环境性、公共性和审美性

【设计意图】教师列举罗马卡比托里广场入口等典型的雕塑案例,提出城市雕塑必须具备环境性、公共性和审美性的基本特征。

(三) 以审美评议体验法加强城市雕塑学习

教师出示拍摄于浦东灵山路的城市雕塑《下棋》(图4-77),请学生展开讨论:以下这件城市雕塑和周围环境关系和谐吗?为什么?雕塑本身的艺术水准如何?如何改进呢?请用本课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图4-77 城市雕塑《下棋》

经过观察思考,学生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

王玉琦:我觉得这件雕塑和周围环境不是很和谐。首先它摆放的位置不太好,在那么狭小局促的空间,旁边又有那么大面积的红色广告牌,雕塑被挤压在一边。这样的布局不美观,不具备城市雕塑环境性和审美性特征。但是这件雕塑本身的艺术水准很高,可以将这件雕塑移到学校、医院、公园等地方。

潘家豪:仔细观察,这件雕塑制作很精美,可是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太不和谐。应该把它和旁边的红色广告分开远一点,红色广告体积太大了,《下棋》这件雕塑是很优雅的,两者放在一起感觉滑稽,这些城市规划者怎么一点审美观都没有!应该把红色广告牌撤走。

顾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优秀的城市雕塑除了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准外,还应该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像丹麦的《小美人鱼》,它所处的环境是海边,身临其境,更加凸显了其人文性特征。这件雕塑所处环境不好,应该将其移到更幽静的街区花园,而不是这么嘈杂的马路边。

龚丽莉:这个环境太杂乱了。雕塑本身很不错,但是周围既有大型的红色广告牌,又有一个大的电箱什么的,乱哄哄堆放在一起,将本来就小巧精致的雕塑挤压到一边,显得更小了,这样的布局很不合理。改进的方案就是移走其中一件。

【设计意图】通过审美评议体验法,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关注身边的城市雕塑,用思辨的眼光去评鉴,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发表各自观点,锻炼口才。

(四) 教师小结拓展

教师对本课进行了小结拓展:通过学习,我们对城市雕塑的概念、基本特征等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也欣赏了大量典型的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大开眼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城市雕塑的分类,如以材料划分,有石雕、铜雕、木雕等;以表现题材划分,有宗教、政治、景观、人物、历史事件、风俗习惯雕塑等;以艺术手法划分,有抽象雕塑、具象雕塑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雕塑的特性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建筑雕塑性、绿色生态性、雕塑功能性等创新特性。让我们关注雕塑的可持续性特征,重新看城市雕塑,用心呵护城市之眼。

【设计意图】小结并拓展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城市雕塑,热爱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六、 教学反思

(一) 本课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背景,贴近学生生活

2010年恰逢上海世博会,教师抓住契机,列举大量世博展馆展出的雕塑作品,如丹麦《小美人鱼》布鲁塞尔《撒尿小童》等,分析它们所具备的雕塑特征,使学生有感性认知。还列举学生身边的例子,如位于上海淮海中路茂名南路的《打电话的少女》,位于浦东世纪大道杨高路交汇处的《日晷》,位于世纪大道崂山路交汇处的《世纪辰光》等,这些雕塑都是学生熟悉的,教师以此加以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城市雕塑。

(二) 以审美评议体验法加强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学习

之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城市雕塑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共有8种。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扎实并灵活运用,教师设计审美评议体验式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用所学知识来解读城市街头雕塑《下棋》,指出它的优缺点,思考如何改进,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口才。学生在这个环节表现得尤为积极踊跃,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这样的思维火花碰撞,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提升。

(三) 延伸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单元课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雕塑的特性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建筑雕塑性、绿色生态性、雕塑功能性等创新特性。因此,本课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开发设计单元课形式,除了本课中运用的审美评议体验法,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模拟体验;发挥美术学科本体力量,创意设计,绘制、制作独具个性的城市雕塑作品;也可以采取多元综合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城市雕塑的发展和规划献计献策等。

(本案例为区级骨干展示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