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什么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什么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0年底,江苏省属高校有2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道德教育研究所和苏州大学的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7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属高校有2人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员,3人入选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2001—2010年间,江苏高校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教育部及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紧紧围绕江苏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的实际,强化应用对策研究,使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总体情况

1.研究概况

队伍建设卓有成效。2001—2010年,江苏省属高校(范围包括2001—2010年均参与统计的28所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详情见表1),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逐渐发展成为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表1 江苏省属高校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情况表 (单位:人)

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各高校纷纷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科研经费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2),2010年江苏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17095.9万元,比2001年增加了12758万元,增长了294%。

表2 江苏省属高校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活动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科研成果丰硕。从表3“江苏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屡创新高,在专著出版数、论文发表总量、省部级奖项及积极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表3 江苏省属高校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情况表

学术交流踊跃。江苏省属高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展高校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视野,活跃校园学术氛围(见表4)。

表4 江苏省属高校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情况表

基地建设粗具规模。截至2010年底,江苏省属高校有2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道德教育研究所和苏州大学的中国城镇化研究中心;7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主要措施

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无论在政策还是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引导高校以创建国内一流学科为目标,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主要措施如下:

(1)启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政府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每年投入10亿元,在我省高校中建设一批高水平优势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首批资助建设的92个立项优势学科中,人文社会科学有19个,其中省属高校占11个。

(2)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创新科研组织形式,打破体制壁垒,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聚焦江苏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在建好15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同时,从2008年起在江苏高校启动并建设了30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每个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周期为四年,每年每个基地投入15万元至18万元。

(3)以目标为导向,完善科研项目资助体系。为扶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高中青年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及水平,省教育厅每年设立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资助省属高校及中青年教师的研究课题;同时,设立辅导员专题研究项目,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为提高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省教育厅还从2010年起面向全省部、省属本科高校,拨款500万元,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鼓励高校专家学者立足江苏,立足现实,开展重大应用对策研究。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加强队伍建设,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2010年,江苏省属高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1540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0.4%,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55.8%,科研人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同时,江苏省依托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各类人才工程、海内外引智计划、青年人才培育等多方面措施,全面提升江苏社会科学人才的水平层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江苏省属高校有2人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员,3人入选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在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个一等奖中,省属高校获得5项,第十届19个一等奖,省属高校获9项,第十一届25个一等奖,省属高校获12项。

2.注重平台建设,学科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全省省属高校以理论创新与社会现实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平台。一是通过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推进校内外多学科交叉融合,真正使基地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平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汇聚的平台及国内外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的平台。二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与学术沙龙,构建国内外学术交融的理论创新平台。三是通过高校学报等学术期刊建设,构筑高校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我省省属高校中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批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通过多年建设,在传统文、史、哲、教育、语言学等人文学科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伦理学、明清文学、神经语言学、网络社会管理等一批特色学科领域。经济、政治、法律、管理、新闻等应用学科紧密结合江苏“两个率先”的现实需求,形成了小康社会与基本现代化、创新型经济、新兴产业、服务型经济、城乡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产业与新媒体、幸福社会、社会风险管理等一批前沿学科领域,社科二级学科全国重点学科有15个,排名全国第五。

3.加强组织管理,科研制度不断完善

各高校在修订已有的科研管理制度基础上,从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充分激发教职人员的科研热情。

目前,江苏45所本科院校中除3所纯文科高校外,还有13所高校独立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处,并在院系下设专职科研管理人员,从组织体系上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为打破研究壁垒、促进资源整合,苏州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探索促进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

4.聚集现实问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01—2010年十年间,本着“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求共赢”的理念,各高校依托自身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不断开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天地。

一是自2006年以来,江苏省属高校积极承担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举办的“社科学术大会”,集全省社科界专家学者之力,围绕江苏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探索和交流,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二是省属高校26个重点研究基地中16个为应用型研究基地,这些基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三是江苏省教育厅专门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每项资助20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10万元),围绕江苏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全省高校高水平研究力量集中攻关,以有为争有位。

5.推进学术交流,学术空间不断扩展

一是依托优势学科,开展深层次理论探索与交流。通过海内外学者广泛的交流,引进国外最新理论成果,将国内特色研究推向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二是依托办学特色,研讨新形势下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三是针对社会实践,开展针对性、应用性、对策性交流与合作。通过国内外学术前沿的追踪、高层次、高水平专家的交流研讨,既拓展了研究人员的研究思路、学术视野与工作思路,也凸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三、标志性成果

(1)徐州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是我国神经语言学领域中的第一部研究性著作,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我国神经语言学领域内具有开拓意义的重要文献,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和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3年)。

(2)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领导苏州大学文学研究群体,十几年如一日,以非凡的热情关注、钻研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编著《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约计140万字,涉及的作家、作品、社团、报刊多至百千条,大部皆初次入史。此专著获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南京艺术学院周积寅、王凤珠编著的《中国历代画目大典》,分4卷,始自战国,下迄清代;编入画家5000余名,包括各类画迹70000余幅,典中的画目资料汇自海内外600多家博物馆、高等院校、公私藏家收藏的古代墨迹,也包括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版影印的有关画册、图片等;尽其所能,旁征博引,被誉为迄今为止一部研究中国画传统的集古今大成的工具书;2003年获“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南京艺术学院冯效刚教授统编的“中国当代音乐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00年)中国当代音乐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007年获得“江苏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全国图书综合大奖”及“优秀设计奖”。

(5)扬州大学周一平所著的《毛泽东生平研究史》,对毛泽东生平研究的产生、发展历史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著作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该书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廉水牵头完成的《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部特大都市圈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研究”的主要成果。该成果不仅在理论层面归纳出了都市圈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同时选取国内外典型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色和经验教训,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7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二等奖。

(7)应用型研究平台初步形成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系列咨询品牌。苏州大学的苏南发展研究院、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动承担各级政府委托课题及区域发展规划,被誉为苏南研究的思想库。苏州大学的“苏州市社会公共文明研究所”每两个月一次在苏州日报等媒体上定期发布苏州市公共文明指数,有力推动了苏州市的文明城市建设。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举办的苏北发展论坛、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南通大学“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牵头的“沿海地区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发展合作联盟”、南京晓庄学院的“陶老师工作站”、常州工学院的“常州研究中心”等均已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重要窗口,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将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风建设为保障,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江苏特色、江苏风格、江苏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与江苏经济发展规模、教育发展规模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科学大省和强省。

(1)形成若干个具有江苏特色、走在全国前沿、产生国际影响的优势学科和学科群。

(2)造就一支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学术层次等更加合理、更具创新潜力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队伍,打造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形成若干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江苏学派”。

(3)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产出一批能够代表江苏水平、反映江苏特色的具有较强显示度的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不断产生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优秀研究成果。

(4)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加强国家研究中心的建设,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对话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

(5)继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引导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术追求,为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健全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强化质量的导向作用,形成一套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科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7)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江苏特色、体现“两个率先”战略要求的人文社会科学,把我省建设成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大省相适应的社科强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