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内涵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群体的构成呈现多样化、动态化的趋势,为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需要加强文化利益的协调,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内涵

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中共十六大以前,和谐社会方面的提法还仅限于小康社会、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等概念;在中共十六大上,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而首次提出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贯穿其中的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和谐社会认识深化的同时,其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得到丰富。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2005年初,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这六大基本特征全面地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蕴,明确了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社会,意味着构成这一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种要素达到了一种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这四大领域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内涵是:

和谐社会反映在经济上,应当是一个经济发展动力强劲的充满活力的社会,应当是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大体均衡的社会。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由于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大力发展生产力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中国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只要社会环境保持公平正义,就应该容忍市场带来的各种差异,让不同的社会成员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这样社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工业化必然带来生态危机,经济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分化,财富增加必然导致矛盾积累,其实质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利益冲突,但通过经济利益协调是能够化解和消除因利益失衡而导致的利益冲突,并形成一种使得利益格局能够大体均衡的利益协调机制。

和谐社会反映在政治上,应当是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能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表达各自利益要求的民主社会,应当是一个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调解的公平社会。不同社会阶层、群体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使社会各阶层、群体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这个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现,如由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劳资对立与冲突日益显性化,由效率与公平失衡导致的唯利是图倾向和生态环境恶化也日趋突显,这些矛盾目前虽然还大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但会动摇人们对维护社会公平这一核心价值的信心,成为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目前,社会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一些与人民群众直接利益相关联的民生问题上,超越不同利益主体的具体利益而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协调这些利益矛盾,需要政治系统发挥利益整合的功能,从政治层面进行利益协调。因此,政治系统建立利益表达和沟通的制度化渠道,及时了解各方利益诉求,通过立法以及影响政府决策等形式进行利益协调,成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

和谐社会反映在文化上,应当是一个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相统一的文明社会,应当是一个能够不断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为了获得利益往往不择手段而展开恶性竞争,处事不讲诚信、经商坑蒙拐骗、人际关系商品化等不良现象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实,规范的市场经济是受到一定道德约束的,诚实守信是市场文化内含的基本观念,它要求市场经济中的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市场契约、合同要约,以独立的人格、法治的观念和民主的意识来获得社会个体和群体的信任。应该说,市场经济所倡导的以利他为核心的文化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是衡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群体的构成呈现多样化、动态化的趋势,为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需要加强文化利益的协调,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文化利益协调需要针对不同的文化主体,统筹兼顾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发展,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反映在社会上,应当是一个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科学化的法治社会,应当是一个代内、代际生态利益保持平衡的社会。新形势下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需要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这种社会共同治理方式,既是政府公权力制度性让渡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组织和公众自觉参与的过程。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通过共享权利、分解责任和义务,在法制的轨道上实现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就伴随产生了对资源掠夺性开采和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超出了自然界自我更新速度,生态危机已初露端倪。由于一些生态环境资源不存在产权问题或无法明晰产权,容易引起普遍的短期行为,一些人在获得巨大的生态利益满足的同时,却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使其他人和下一代人的生态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生态利益协调,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下一代人在获取生态利益方面得到平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