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植地方现代文化品牌

培植地方现代文化品牌

时间:2022-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文化是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新增长点。“影视传媒文化”,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艺术化的声质节目和活动影像节目,对社会生活施以广泛影响的现代传播和娱乐休闲文化。“吉林市电视剧现象”在国内引起热议。“吉歌”已成为全国的品牌剧团,我市的“流动的名片”和“形象大使”。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特景观之一,名扬海内外。

中共吉林市委政策研究室 陈晓波 宋国利

现代文化是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新增长点。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文化体系建设,我室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现代文化体系的构成

现代文化是指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相伴生、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多年来,我市在加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利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资源,加快推动现代文化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现代文化格局,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影视传媒文化(以“吉林市电视剧现象”为代表)。“影视传媒文化”,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艺术化的声质节目和活动影像节目,对社会生活施以广泛影响的现代传播和娱乐休闲文化。我市的影视传媒文化成就突出表现在电视剧制作上。市电视剧制作中心以东北地域特色和百姓生活为创作定位,以吉林市城乡作为主要拍摄地,制作了数十部在国内有影响的电视剧,包括《情债》、《大学女孩》、《非常代价》、《七品钦差刘罗锅》、《小白玉霜》、《红丝带》、《春长秋也长》、《都市外乡人》、《插树岭》、《静静的白桦林》等等。《插树岭》和《都市外乡人》获得第26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二等奖和第10届“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和优秀作品奖。“吉林市电视剧现象”在国内引起热议。市电视台还与央视合拍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吉林市》,《倾国倾城·魅力吉林市》大型晚会等节目,展示我市北国山水城市的文化韵味,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近几年我市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多个网站,成为利用网络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

(二)现代演艺文化(以“吉林市歌舞团现象”为代表)。演艺文化是以文艺院团为主体,以舞台演出为主要形式,以满足群众对表演艺术的欣赏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市共有国有演出院团8个,各类民营演出团体、场所30多个。“十一五”期间,创作和生产大型歌舞晚会、儿童剧、二人转等各类剧(节)目230多台(个)。形成了市歌舞团大型歌舞、市话剧团童话剧和市戏曲剧团二人转等特色品牌。市歌舞团连续14年走进央视春晚,参加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幕式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等重要演出,多次代表国家和地方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市歌舞团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优秀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权威机构评估无形资产为1.2亿元,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全国3000多个文艺院团中名列前茅。“吉歌”已成为全国的品牌剧团,我市的“流动的名片”和“形象大使”。

(三)广场娱乐文化。广场娱乐文化是以露天广场为场所,以群众自发参与为特征,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区域性大众娱乐文化形态。我市广场文化异常活跃,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又营造了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一方面是遍布城乡各个社区角落的“小广场娱乐活动”,到处可以看到居民们在闲暇时间自发聚集,开展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另一方面是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在我市世纪广场、政府门前广场、人民广场、朝阳广场、站前广场、松花江健身长廊等举办大型特色文化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同一首歌》两次走进吉林市;“松花江之夏”和“松花江金秋”广场文化活动周,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芭蕾舞和交响乐团,为市民提供了高雅文化免费大餐;经常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爱祖国、爱家乡,老歌新曲大家唱”,周末休闲舞会,国标舞、街舞、秧歌汇演等休闲文化活动。松花江之夜广场周末休闲舞会获群星奖(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

(四)民间艺术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是由民间自发形成、世代传承、体现民族民俗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态。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松花湖浪木根雕、吉林农民画、吉林刀画、吉林民间剪纸、由守义易拉罐艺术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群体。松花湖浪木根雕是我市独有的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我市曾两次举办“中国·吉林国际浪木、根艺、木雕博览会”,吸引来自25个国家及国内18个省市近万件作品参展,总交易额达1300余万元。我市农民画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现有600多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有1200多件作品参加国家和国际画展,720件作品获奖。我市创办了剪纸艺术中心,拥有一大批在国家和省内有影响的剪纸艺术家,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满族剪纸传人李侠女士作品《长白山神》,获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博览会金奖。由著名民间艺术家由守义创立的易拉罐艺术,是具有独创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环保艺术,曾进入中国美术馆展览。吉林刀画是源于吉林市的一种艺术形,已有一支可观的创作队伍,显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此外,我市还有布贴画、烙画、脸谱画、鱼骨画、桦树皮画、面塑糖塑、河灯彩灯等多种民间艺术,值得深入发掘、传承、发展和创新

(五)雾凇冰雪文化。雾凇冰雪文化是建立在我市特有的雾凇冰雪资源基础上所形成的以观赏、体验、描绘和展示雾凇冰雪魅力为主的特色文化形态。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特景观之一,名扬海内外。雾凇一是美妙绝伦,其如花似玉的形态和宛如仙宫的意境,令人流连忘返;二是神秘离奇,作为大自然的经典造化,雾凇需要特殊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才能形成,是迷雾中的神奇;三为好运象征,对外来人说,能看到雾凇是好运气。冰雪体育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以北大壶、松花湖、北山、莲花山、朱雀山等滑雪场为主体,大小十多个滑雪场,集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是吉林冰雪文化的最灵动之处。多年来,我市举办了各种以雾凇冰雪为主题的赛事、节庆活动,如国际冬泳大赛、冬季龙舟赛,亚冬会和全国冬运会雪上项目等等,连续15年举办“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有众多作家、艺术家通过创作影视、小说、诗歌、散文、摄影、绘画、雕塑、歌曲、舞蹈等作品,对雾凇冰雪加以描绘和展示,使雾凇冰雪文化呈现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

(六)现代创业文化。我市的现代创业文化,主要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开拓精神、创业成就、模范人物及展示创业文明的文化形式。作为新中国最早开发的老工业基地,我市工业化进程异彩纷呈,涌现出“三口大锅闹革命”的刘声、“又红又专”的革新能手侯德武、“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企业家傅万才、“人民的好公仆”陈淳等一批劳动模范和典型人物;涌现出吉化公司、吉林铁合金、吉林炭素、吉林化纤等一批“共和国工业长子”和标杆式国企。在经济建设的其他领域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现代创业文化记载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足迹,凝结着当代吉林市人的创业品质和成就,是我市科学发展、全面振兴,富民强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动力。

(七)思想道德文化。“思想道德文化”是以道德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我市一直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讲正气、树新风、知荣辱、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方面收获了宝贵的成果,出现多处亮点。见义勇为蔚然成风,道德模范群体层出不穷,崇尚道德的社会氛围浓厚,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成效显著。我市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特点突出、成效显著,既得益与优良的传统道德传承,更在于强有力的教育与引导。东北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与民族习俗,养成了吉林市人淳朴善良、讲究规矩、知礼节、重义气的品格,正如歌中唱道:“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有好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群众基础,再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引导,我市可以建成道德典范城市。

二、我市现代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代文化建设态势良好,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的高标准、高要求看,仍存在一些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是城市定位缺少文化内涵,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对文化建设认识和摆位问题要进一步端正和重视。我市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但是并没有在深度发掘、重点保护和传承发展上有大的作为,把荣获名称当作了终点。我市“十二五”规划对城市的定位是“新型产业基地、旅游度假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没有把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目标,是个缺憾。各级领导干部主要精力抓经济建设,抓民生和社会建设,而对文化建设的精力、财力、物力投入不够,还是“说起来重要”,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达到高度自觉。

二是对全市文化建设的规划设计不够,没有标志性、代表性、突破性大项目来展示现代文化特色。包括文化建设方向、重点的确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系统的构架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明晰和完善。一些文化领域还没有达到有规划、有组织、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建设,基本上是自然发展和自发进行。我市的文化建设必须高标准规划,大手笔设计,打破常规、开拓创新,加大投入,着力建设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三是品牌效应不强,产业化进程缓慢。我市最具代表性的“吉林市歌舞团现象”和“吉林市电视剧现象”,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称赞,也为我市争得了声誉,但是始终停留在对“现象”的肯定和赞扬声中,而如何将这种“现象”变成产业优势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市歌舞团依旧在给大型活动伴舞,多是公益性演出,需要政府财力支撑;我们制作了那么多电视剧,但是没有形成特色的影视基地或园区,也没有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形成市场化运作的体制和机制。我市出版的《演讲与口才》也曾经是国内期刊界知名品牌,很早就开始市场化经营,但到今天也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链效应。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制作,大都是小打小闹、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没有规模化经营,没有形成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微弱。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畅,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目前,我市依然沿用传统的模式对文化事业单位和公共文化资产实施管理,横向看,相关系统各管一摊,纵向看,市和县(市)区条块分割,没有形成统一的大文化发展格局。人们大都习惯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现代文化发展问题,难以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和区域文化竞争力。对我市各大专院校的文化资源潜力发掘、整合、引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各类文化人才缺乏。我市近些年来加大了对文化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但由于财力有限,对文化领域的投入不足。目前我市还没有够标准的演出剧场和大型体育场馆。邀请国内外著名芭蕾舞团和交响乐团演出都在露天舞台,达不到应有的演出效果;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没有大型场馆,无论春夏秋冬都要在室外举行,很难提高节庆活动演出水平。各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大多场地狭小、设备陈旧、人员老化,难以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我市缺少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作家、画家、编剧、导演等文艺人才和熟悉文化市场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

六是现代文化产品市场不健全。代表我市特色艺术品市场及印刷出版市场等,处于小、散、弱的状态,文化市场中的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还很少,缺少文化产品跨地区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网络。比照发达城市,我市的文化消费明显不足,绝大多数文化企业缺少不断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的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更谈不上创造需求,群众中应有的文化消费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

三、推进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现代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现代文化建设,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要明确吉林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定位,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方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面向世界的城市品牌,是极为重要的城市无形资产。历史文化名城并不只是说这个城市在历史上是文化名城,更注重的是现代文化建设水平,今天也是未来的历史。深圳曾经提出不惜拿出一千亿元来申报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没有成功,这个名称不是用钱能买来的。我市一定要重视这一荣誉称号,不要把获得称号当作终点,而要当作新的起点,作为城市不断追求和提升的一个发展目标。

第二,要高标准系统规划设计,这是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前提。要在原有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基础上,按照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我市科学发展、富民强调的新要求,对全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重点方向进行调整,明确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明确以满族文化、思想道德文化和现代文化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重要设施文化园区建设为载体,使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向目标更加清晰。要进一步构建全市文化建设体系,按照建设“大文化”的要求形成新的文化发展格局,并统筹协调各类文化之间的关系,创造区域文化竞争力。

第三,要建设大园区、推进大项目、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这是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重点。重点打造市歌舞团、电视剧制作、松花江彩灯文化节、雾凇冰雪节等文化品牌,强化政策扶持和宣传推介工作,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围绕这些品牌优势建设文化园区,上标志性、代表性和引领性重大项目,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还要建设好黑土地农业观光文化旅游园区、香港世界童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东北亚文化艺术中心产业园区和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充分发展“吉林市艺术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断充实我市现代文化产业项目库,引导文化资源合理流动,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加快组建几个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领跑作用。

第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关键。继续深化我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大文化、大发展的要求完成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合并改革。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以组建大型演艺集团公司的形式,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优良资产和品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和基地。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积极整合报业资源,积极推进报刊社的改制工作。成立专业的文化产业协会,开展品牌策划设计、评估推广、交流咨询、调研分析等多种服务,为品牌培育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倾力打造旅游、文化、体育协调、融合、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形成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努力建立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合作机制。

第五,完善政策保障,拓宽投融资渠道,这是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支撑。市和县(市)区、开发区财政要不断提高文化投入支出比例。继续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设立吉林市文化发展基金,扶持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产业项目,使其做大做强。提高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重。进一步调整金融信贷结构,加大对现代文化产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有效利用我省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鼓励域外资本来我市投资现代文化产业;促进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中介机构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联盟”,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我市现代文化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高档演艺场所建设。

第六,要加快现代文化市场建设,这是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快我市现代文化产品市场建设,构建以市歌舞团为龙头的演艺市场网络、以新华书店为龙头的文化产品营销物流网络、以江城日报社为龙头的报刊发行网络、以广电网络集团为龙头的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扶持和整合我市以松花湖浪木根雕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创新研发和生产加工网络。尽快完善我市现代文化流通市场,发展和完善文化产业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提高我市现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第七,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我市现代文化建设的保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引进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健全重点文化产业人才资源信息系统和服务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利用我省为期5年的“千名文化产业拔尖人才开发计划”、全市围绕现代文化建设重点培养100名高端人才。建议在驻吉相关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中,增设现代文化专业,培育现代文化建设需要的适用人才。加大文化领域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各地文化人才,特别是海外归国创业人才和国内精英人才到我市来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