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部阐释生态文明的力作

一部阐释生态文明的力作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此,《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这一课题,于2008年7月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资助研究。特别是以梯田文化为代表的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殿堂,成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

黄绍文 袁爱莉 廖国强 关 磊

一、成果内容简介

以梯田稻作文明为核心的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主题就是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神灵的和谐。这一文化主题恰当地反映了哈尼族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和“以和为贵”的人生处事原则。然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推进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急剧的变迁之中,许多传统优秀文化不断消失,曾经是民族自立传统知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于失传。鉴于此,《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这一课题,于2008年7月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资助研究。该课题由长期研究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本土专家、红河学院人文学院黄绍文教授主持,课题组先后在滇南哀牢山区及西双版纳等地的哈尼族聚居区10多个县域内对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了点面结合的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研究以田野调查资料为支撑,同时积极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撰写了4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图文并茂。历时3年的调查研究,于2012年5月顺利结题,考评等级为良好。

《云南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的最终成果于2013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共45万字,由导论、正文、结语、余论、后记构成。导论阐述了本书研究的基本理论、学理辨析及民族生态文化研究概述和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正文分8章,从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制度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对哈尼族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对其朴素而深邃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语对可称为民族生态文化典范的哈尼族生态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并对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变迁与现代调适做了阐述。

二、成果的创新

本书认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文明史上大致有两种文明模式:一种是以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自掘坟墓型”文明;另一种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型”文明。其中哈尼族生态文化就是后者的经典模式。古往今来,在哈尼族的生态伦理观念中,大自然是母亲,动植物是朋友、是兄弟,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与人与人之间相类似的亲情与伙伴意识,人类应像对待亲人和朋友一样去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因此,哈尼族称森林是“亲亲的阿妈”,称水为“水娘”,这些内容就是“哈尼族生态文化”的精华所在。哈尼族文化在云南各民族中具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在云南地理空间中占据着一席重要的位置,使其成为云南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以梯田文化为代表的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殿堂,成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正如国家课题评审专家对该项目成果的评价:哈尼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在中国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对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成果不仅仅是从哈尼族的传统生态观谈哈尼族,而是以广阔的视野放眼整个民族生态文化乃至全球生态文化,以哈尼族的个案资料与相关研究展开学术对话,在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民族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等方面的学术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该成果提出哈尼族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哲学观采用的“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蕴含着独特而非凡的科学智慧,为人们反思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实体中心论”走向“虚体中心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一观点是很有创见的,它揭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从而也有利于矫正以往许多人对少数民族文化持有偏见的态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成果的主要特点

一是系统性。本书从生产生活领域、制度文化、宗教习俗、生态伦理等方面,对哈尼族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文化层面,使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事象构成一个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文化系统。

二是创新性。首先,本书把民族学、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生态文化学和人文地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结合,对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事象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哈尼族生态文化”概念,并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文化层面进行了研究。本书认为哈尼族生态文化是一朵绚烂多姿的奇葩,其具有普泛性、传承性、全族性、实践性、规约性等特征,堪称民族生态文化的典范。其次,本书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阐述哈尼族的人地思想,哈尼族所拥有的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无一不体现哈尼族的人地关系;哈尼族从其文化结构中找到一种调节“人的需求”与“生态系统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机制。再次,本书借鉴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自然万物皆亲人”、以自然为师、对自然感恩、自然权利观等方面,对哈尼族生态伦理观做了开创性的深入研究。最后,本课题的主持人是由哈尼族本土学者牵头对本民族文化的本位和客位进行研究,体现了成果的“本土性”。

三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书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符合生态文明的主题。

四、成果的主要贡献

一是明确提出“哈尼族生态文化”的新概念,丰富和充实了“民族生态文化学”的理论和实践,拓展出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对新兴交叉学科“生态文化学”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本课题为哈尼族文化研究领域首次进入国家级的课题,提升了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学术价值。

二是为生态人类学、生态民族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宝贵资料和个案研究。

三是为各级政府在哈尼族地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特别是“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中,正确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开发的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黄绍文,哈尼族,红河学院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民族传统知识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民族生态专委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理事、红河州哈尼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出版了4部专著,参与编著20余部。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历年累计学术成果达250多万字。

廖国强,白族,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编审、副主编。主要从事竹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在《思想战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竹楼: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质点》被《新华文摘》1996年第11期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荣获云南省第十一次、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关磊,汉族,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发表《云南师大附中与“一二·一”运动》《文化·生态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等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丛书·中学历史教学手册》一书;参与编写《云南省教师继续教育丛书·中学历史教学基本功》一书。曾多次被昆明市、云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红云园丁奖”“红云红河特殊贡献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