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共同结晶,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正确看法和经验。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生态文明道路的重要思想资源。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上。毛泽东重视水土保持。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多次强调勤俭节约,并视之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_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人,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共同结晶,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正确看法和经验。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生态文明道路的重要思想资源。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基本内容,不仅有助于完整概括中国生态文明理论,而且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上。在1965年《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中,毛泽东提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这是因为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人类本身(即人的身体)都是永远认识不完全的”[9]。而“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10]。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从认识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们只有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运动规律,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否则就只能是自然界的奴隶。虽然受当时条件限制,即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主要是带领人民建设新国家,强调发展就是增长,毛泽东没有进一步阐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但是这一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也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二重性的规律,无疑是正确的。因此,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上,结合那一时期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环境治理与保护思想

为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出现了急于求成、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是,毛泽东在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不乏真知灼见,他关于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环境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观点的论述,不仅是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有启示意义。

毛泽东重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中国自古就是水患频发的国家,历代也都把治理水患当成国家建设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始终认为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早在1934年初毛泽东就曾鲜明地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11]在毛泽东正确决策的指导下,新中国加强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治理了存在水患的江河,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新中国的水利建设缓解了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水患问题,使一般性的洪水灾害得到了初步控制,减少了老百姓的损失;同时,也改善了我国农业的灌溉条件,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毛泽东重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积极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2],并强调“南北各地的绿化对农业、工业,各方面都有利”[13]。因此,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向全党提出了消灭荒地荒山、绿化祖国的任务。毛泽东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4]1958年,针对“大跃进”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毛泽东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15],“一切能够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树造林,逐步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16]的目标和任务。

毛泽东重视环境污染治理。他曾经对环境污染治理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和打麻将一样,上家的废物,就是下家的原料。[17]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57年期间,因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不高,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在1958—1972年期间,由于受“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影响,特别是工业化步伐加快,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抬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连湾污染事件:涨潮一片黑水,退潮一片黑滩,5000多亩贝类湾因工业污染全部荒废,堤坝腐蚀严重、海洋资源枯竭,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在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4年国务院正式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该小组曾先后于1974、1975、1976年分别下发了《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关于环境保护的10年规划意见》《关于编制环境保护长远规划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

毛泽东重视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伊始一直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点工作,1956年国务院专门设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协调、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的具体工作。毛泽东在为离山县《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一文写了如下按语:“离山县委的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做同类规划的参考。”[18]同时,由于垦荒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毛泽东要求全民在垦荒的时候,“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19],尤其要避免水土流失。

2.节约资源能源思想

毛泽东曾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且,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勤俭节约。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多次强调勤俭节约,并视之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毛泽东指出:“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它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20]他还把党员的浪费看作严重的犯罪行为,认为“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2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要求在全国发动增产节约运动,“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22]。为适应这一要求,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克服各种浪费现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实施仅仅几个月就产生了效果。厉行节约对于今天实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无疑是有深刻启示的。

毛泽东不仅强调勤俭节约,而且提出资源利用要有计划,注意长期性。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寻乌县、长冈乡、才溪乡等地作了重点调查。在才溪乡调查时,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议当地老百姓有计划地砍树种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谋划三峡工程时谈到火电与水电,提出要将煤留给子孙后代,改用水发电,这反映了毛泽东对矿产资源的认识和为资源利用的长期性所作的思考与努力。

3.人口控制思想

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提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国人多是好事,当然也有困难。”[23]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发展生产,人口问题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致使1949—1953年间人口迅猛增长,对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关于我国人口控制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24]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指出:“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少数民族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要公开作教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大辩论。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做,那是不行的。”总结时他又说:“人口节育要三年试点宣传,三年推广,四年普及推广,也是十年规划,不然人口达到八亿再搞就晚了。”毛泽东在当时能提出计划生育的观点还是非常有远见和前瞻性的。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之下,1971年,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力争到1975年在城市降低到10‰左右,在农村降低到15‰以下。1972年,国务院发文件正式指出:“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求妇女不要“早、密、多”生育子女。1973年,国务院和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卫生部门设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县以下各级开始设立计划生育办公室或有分管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专门处理节育、控制增长问题,并要求卫生部门积极配合,严格限定育龄妇女的生育数量。自此,从国家部委到基层农村,都将计划生育工作列入日常行政工作。

毛泽东的人口控制思想,对我国彻底解决人口问题,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国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指明了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