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自汉代开辟西域,通过小亚细亚传入我国以后,到魏晋时译经不断增多。进入隋唐时代后,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寺院经济的膨胀,佛教学者由原来专门讲习经论进而建立宗派。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禅宗是隋唐时期创立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佛教自汉代开辟西域,通过小亚细亚传入我国以后,到魏晋时译经不断增多。当时中国僧人对这种经典的理解,由于受社会上广泛流行的玄学不同流派的影响等种种原因,形成了不同观点,如讨论般若学的六家七宗。这里所谓“宗”就是“家”,近似于学派。到南北朝时代佛教学者转而重视讲诵佛典,专攻不同的经论之风大盛,出现了若干知名的经师、论师,如所谓涅槃师、成实师和毗昙师等,他们的特点是“提章比句”,谈不上什么发挥和创新。所以当时佛教也只是基于对不同经论的讲解而形成观点不同的学派。进入隋唐时代后,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首先是寺院经济的膨胀,佛教学者由原来专门讲习经论进而建立宗派。所谓佛教宗派,其特点是有了各自独特的教义和不同的教规,更强调传法世系的不同。宗派和学派虽有相同之处,但也存相异之处,由出现学派进而形成宗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隋唐佛教宗派虽然各有自己尊崇的印度佛教经典(禅宗除外),但是出于创立宗派的需要,都对印度佛经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自己的独立的评判。这种判教,除自己崇奉的经典以外,对于其他大量的印度佛经的权威性实际有所贬低,这表现了中国僧人的创见。这些新的见解,是创立佛教宗派的基本要素,也是佛教宗派形成的思想标志。隋唐佛教宗派都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即以分布于祖国名山或都市的寺院为据点、以名僧为中心的庞大的僧团组织,形成了一股股佛教宗派势力。各宗派势力还隐约有一定的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排他性

为了维护和扩展本宗派的势力,佛教宗派还仿照门阀士族的宗谱制和特权世袭制,编制本宗的历史和谱系,一代一代地安排本宗的传法祖师爷,试图构建一个世代相传的传法系统,即所谓“法统”、“法嗣”。这甚至影响到了后来宋明理学的“道统”说。各个宗派都自以本派为正宗,并为争夺佛教正宗地位而互相排斥、贬低和攻讦。在宗派内部也往往发生猎取“法嗣”之争,也就是争做本宗的继承人。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创立的佛教宗派。因其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智顗长期住在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而得名,又因此宗以《法华经》为立宗依据,故亦称法华宗。天台宗的传法谱系是以大乘中观学说的创始人龙树为东土初祖,下启二祖慧文、三祖慧思、四祖智顗、五祖灌顶、六祖智威、七祖慧威、八祖玄朗,一直到九祖湛然,代代相承,法脉不断。

三论宗建立于陈、隋之时,较天台宗的创建同时而稍后。该宗以三论为主要立宗依据,故称三论宗。其实际创始人是嘉祥大师吉藏。所谓三论,即《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这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纲领性著作。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法相唯识宗和慈恩宗,是建立于唐朝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创始人是著名的三藏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唯识宗的理论渊源是印度瑜伽行派,特别是护法一系的思想。

华严宗是唐代高僧法藏实际创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因宗奉《华严经》得名。因为法藏有“贤首大师”之称,故华严宗又被称为“贤首宗”。还因此宗以“法界缘起”为旨趣,亦称“法界宗”。

禅宗是隋唐时期创立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影响最大、传播范围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一个。所谓“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思维修”“静虑”“禅定”等,本是佛教各派普遍奉行的一种修行方法。禅宗之所以以“禅”命宗,是因为它以禅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活动。但禅宗之“禅”,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禅定”。事实上,从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六祖慧能开始,反对坐禅入定的传统方式,提倡活泼的禅风,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倒成了禅宗的典型风格,因此,禅宗又被称为“佛心宗”或“心宗”。

律宗是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道宣。因道宣常住终南山,因而此宗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又因此宗所依之律为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亦称四分律宗。

净土宗是唐代僧人善导实际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曾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名“莲宗”。

密宗,又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真言宗等,是指唐朝中期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等开创和传播的中国佛教宗派。

一、玄奘与唯识宗

玄奘(公元602—664年),唐初名僧,唐代佛教唯识宗(法相宗)的创始人。他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赴天竺(印度)取经,取得了当时印度佛学的最高成就。他的学识、社会声望都曾得到印度僧众和国君的推重。当时许多印度人士劝他留在印度。但他是一名爱国僧人,舍弃在印度的声望、名誉和生活的优厚待遇,而回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他一生共翻译经论1335卷,并建立唯识宗。他编译了《成唯识论》,他的弟子窥基又作了论述和发挥,成为这一宗派宣扬佛学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作。

唯识宗从分析事物的现象,特别是着重分析意识现象入手,建立起自己的唯心主义体系。它对事物和意识现象的分析极其烦琐,又多是主观虚构。如把烦恼分为二十多种,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的烦琐哲学。唯识宗从“心”为实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万法唯识”和“一切唯识所现”的理论,把宇宙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意识所创造出来的影象,认为万物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除意识外,一切都不存在。这种理论被称为“唯识无境”。这显然是一种十分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

玄奘和窥基在他们编译的《成唯识论》中,极力宣扬“唯识无境”说,以此论证物质世界的虚幻。他们把世界分成“我”和“法”两大部分,“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求生的意志,自我意识等;“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成唯实论》卷一)。因为“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成唯实论》卷一)。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变来的,所以是虚假的,把它们看成是客观存在,只是一种假设。他们把意识的活动分为两个方面:“能缘”和“所缘”。“能缘”是指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见分”,如眼识能看。“所缘”是指意识的对象,亦称为“相分”,如眼所能看到的形色。任何意识活动都有“见分”和“相分”。结论是“我”和“法”,是意识的“见分”和“相分”,离开了“见分”和“相分”,就没有“我”和“法”。所以他们说:“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成唯识论》卷一)就是说,世界上的各种现象,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意识之外,“似外境现”,其实都在意识之中,“相在识内”。

为了论证“唯识无境”,唯识宗进一步对意识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他们把意识分为三大类、八种,第一类是“了别境识”,作用是辨对象,有六种:眼、耳、鼻、舌、身、意。前五识为感觉,第六识为知觉和思维活动。这六识引起的对象称为六尘或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第二类或第七种为“末那识”,译为“思量识”,作用在于执着“我”“法”为实有,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大烦恼。这一识计较有“我”,可以说是自我意识。第三类或第八种为“阿赖耶识”,译为“藏识”,藏有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种子,是前七识最根本的共同的依据,所以又叫做根本识。有了第八识,前七识才能分别起到它们应起的作用。第八识有发号施令,主持一切的作用,所以称它为心,它的特点是“动而无为”。第七识的主要任务是永远、经常地维持前六识与第八识的联系。它为第八识服务,它的存在以第八识的存在为前提。他们虚构第七识,是为了论证和解释为什么人们以“外境”为实有,从而为佛教的虚无主义和出世主义提供理论根据。他们虚构第八识,是为了论证灵魂不死的迷信。唯识宗认为,每个有生命的东西都以“阿赖耶识”为主宰,身体死亡了,别的识消灭了,而“阿赖耶识”并不消灭,永恒存在,它是一个永远转世,不灭的灵魂。如某人在生前做了坏事,他的行为便“熏习”他的“阿赖耶识”中的“畜生”种子,不断增长。他死后,来生便成了畜牲。这就为佛教的灵魂不灭,因果报应作了理论说明。

二、法藏与华严宗

法藏(公元643—712年),唐代名僧,华严宗的创始人。他曾参加玄奘主持的译经工作,后来与玄奘产生意见分歧,而建立华严宗。他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受到武则天的宠信,被封为“贤首大师”,得到三品大官的奖赏,后来又为唐中宗、睿宗授戒,得到帝王师的地位。他的三传弟子澄观,被唐王朝封为“国师”,主持全国佛教。法藏是一个有政治活动能力的和尚,他所创立的宗派,得到皇帝和王公贵族的大力支持。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传到朝鲜和日本。他的著作主要有《华严义海百门》和《华严金狮子章》等。

唐代佛教各个宗派都建立了自己的判教标准,认为自己宗派的地位和理论最高、最完整。华严宗把自己这一派教义称为“圆教”,把其他宗派判为“偏教”,自认为本派教义圆满无碍,调和了佛教经论中诸矛盾。华严宗不同意唯识宗的某些看法,认为“识”所产生的“境”是虚妄的,能所变的识也不是真的。他们认为,圆满的说法是: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佛性是实有的;事物是假的,其本体是真的。为了论证佛性是世界的实体,他们着重论证了本体和现象的关系。

对于世界的看法,华严宗提出了“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澄观:《华严法界玄镜》)。“法界”指事物的性质和方面。“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这两个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就叫作“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作“事事无碍法界”。在他们看来,“四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华严宗把世界分为“理”和“事”,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他们把物质世界说成是“事法界”,即现象世界。在物质世界之外,又有一个本体世界,即“理法界”。他们这个本体又称为“如来藏”,认为它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修华严奥旨妄尽还原观》),法藏又称这个本体为“真心”或“净心”。他的四传弟子宗密发挥说:“理法界也,原其实体,但是本心。”(《经华严法界观门》)“理法界”是成佛的精神本体,即所谓“佛性”。他们认为,这个“如来藏”,不仅存在于众生的心中,是成佛的依据,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这个“如来藏”是宇宙万物的实体。

为了论证“理法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华严宗提出“理事无碍”的命题。这种理论认为,本体和现象虽然是两个世界,但却是联系着的,现象世界依赖于本体世界,本体世界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之中,这如同波和水的关系。法藏把这种关系,叫做“理彻于事”和“事彻于理”(《起信论义记》)。法藏在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时,以御殿上的金狮子为喻,来说明本体和现象的关系。他认为世界如同金做的狮子,金是本体,狮子的形相是现象;没有金,就没有狮子,金即存在于狮子之中。金狮子是工匠用金子造成的,金是“因”,工匠是“缘”,狮子有生灭,金子本性不变。结论是:“狮子相虚,唯是真金。狮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金狮子章》)金狮子和金子,一妄一真,狮子相不妨碍金体为真,全体也不妨碍狮子相为妄,这叫作“理事融通无碍”。华严宗认为,这既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又论证了本体世界的真实,因此是最圆满的说法。

金喻理体,狮子喻事相,二者之所以成立,在于一心。所以说:“金与狮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事说理,有成有立。”(《金狮子章》)这个“心”不仅是和“尘”世相对的主观认识的“心”,而且是包括理、事和“理事融通无碍”的整个“一真法界”。华严宗讲的“理事无碍”,不是讲本质和理象的统一,而是以一个虚构的精神本体来吞并客观物质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都说成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华严宗认为,佛性本来存在于人性之中,一旦觉悟,“自性清静圆明体”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只要去掉妄想,唤醒“真心”,即使不脱离尘世生活,也可以成佛,法藏说:“众生迷故,谓妄可舍,谓真可入。乃至悟己,妄即是真,更无别真而可入也。”(《华严还原观玄》)只要去掉迷妄,用“本觉真心”来看世界,彼岸世界即在世俗尘世中,世界上的一切差别、矛盾、冲突都消失了,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美妙、和谐、圆满的极乐世界,世俗的生活变成了美妙的天国。

为了论证物质世界的虚幻,华严宗进一步提出了“事事无碍”的理论。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又包含着本体,各种现象彼此也互相包容,“圆融无碍”,没有差别和对立。法藏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华严义海百门》)。“一”指本体或事物的本质,“一切”指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如金狮子,狮子有眼、耳、口、鼻、毛等等,这是“一切”,但都是金的,这是“一”。从它们都是金的这方面看,眼、耳、口、鼻、毛等没有什么差别。这就是所谓“一即一切”。由于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法藏作出结论:每一个东西可以说是一切东西,一切东西又可以说是每一个东西。每一个东西都包括一切东西,又都包括每一个东西包括的一切东西。大东西能容纳小东西,小东西也能容纳大东西,这就叫作“事事无碍”。为了说明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他们又对“一”与“多”的关系,作了论证。他们认为,没有“一”就没有“多”,没有“多”,“一”也不成其为“一”;“多”是“一”中的“多”,“一”是“多”中的“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包括“一”,“一”亦包括“多”等等。所以说:“一多相由成立,如一全是多,方名为一;又多全是一,方名为多。多外无别一,明知是多中一;一外无别多,明知是一中多。”这就叫作“一多相容不同门”(《华严义海百门》),就是说“一”和“多”,虽然不同,却相互包容,无障无碍。法藏把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作了个比喻,取十面镜子,八方上下安排,面面相对,当中放一佛像,用火光一照,每一面镜中,不仅有对面镜中的佛像影子,而且容有对面镜子中影子的影子,层层没有穷尽。

华严宗以“四法界”,“十玄门”学说打开了通向极乐世界的大门。“十玄门”旨在说明把一切都看成是圆满的,人人都能得到满足(同时俱是相应门)。个别和一般在同一世界中各自存在,互不相妨,又互有相同(一多相容不同门)。各个事物相互依存,各得其所,自由自在(诸法相即自在门)。各个事物都是整个世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像天帝戴的结了宝珠的网帽子,每个宝珠都照见全部其他宝珠的影子,交相辉映,重重无尽(因陀罗网境界门)。一切事理,大小等同,同时显现,不相防害,一微尘内收大千世界,一毛孔中现无量佛士(微细相容安立门)。世界上的存在,说隐皆隐,说显皆显,若两处看,又隐又显、法意深妙,谓之稳密(秘密隐显俱成门)。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诸法相摄,纯杀俱在,各有效果(诸藏纯杂俱德门)。不同时间可分过去、现在、未来,每一过去、现在、未来又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虽然有九世而实际生于一念(十世隔法异成门)。一切事物或隐或显,或一或多,皆由心现(唯心回转善成门)。真理蕴藏于每一具体事物中,通过每一具体事物显示真如,佛性(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门”就是论证世界是十分完善的、十分合理的,只要顺着现实世界的和谐运转,就可得到精神上的安适。

三、慧能与禅宗

慧能(公元638—731年),禅宗正统派的创始人。他本姓卢,幼年家境比较贫苦,曾以卖柴为生。后来投靠寺院为行者。在寺院打柴、推磨等。由于他对佛教义理很有领悟,得到了禅宗第五祖弘忍的赏识,传给他衣钵,成了禅宗第六祖。

慧能所创造的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改革。慧能以前的禅宗,都主张人通过禅定等修炼的功夫,断去情欲和烦恼,“本心”便显现出来了。他们都注意“渐修”,不断地修炼,以至累世的修行。慧能所创立的禅宗则与此不同,它不追求烦琐的宗教仪式,不讲累世修行和布施财物,不主张念经拜佛,不研究经典,不讲究坐禅,主张专靠精神的领悟把握佛教义理,提倡“顿悟”。所谓“顿悟”是凭自己的智慧“单刀直入”,马上悟出佛理来。慧能解释说:“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坛经》)在他看来,念经,拜佛,坐禅都妨碍领悟佛理。

为了宣扬“顿悟成佛”,慧能提出了“本性是佛”说作为其教义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他说:“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坛经》)慧能首次提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他把佛性看成是人的唯一本质。他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坛经》)人性都是佛性,佛性即是人的本性。这就为人人都能成佛提供了理论根据。既然佛性即是人性,为什么又有佛和众生的区别呢?慧能认为,他们的区别在于觉与不觉。他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同上)“迷”和“悟”,指佛性的觉悟和不觉悟。“自性”指个人的心,叫“自心”。他认为,“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个人的心中。“自心”不觉悟,即使终日念经、拜佛、坐禅、营建佛寺也是凡夫。只有自己“本性”的觉悟,才能“顿悟成佛”。

在慧能看来,佛在心中,是说“自性真空”,即心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这种“空”,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心中不存在任何观念,连空的观念,以至成佛的念头都不追求。他认为这种精神状态,就是佛的境地,也是人的本性。只要靠自己的“灵知”,一刹那间领悟到心本来的空,即可达到佛的境地。这就叫“顿悟成佛”。据《坛经》记载:慧能和神秀争夺法嗣时,弘忍叫寺中群僧各作一偈,看谁对佛法领悟深刻便将衣钵传给谁。神秀作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作的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比神秀道行高,于是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为了宣扬“顿悟成佛”,慧能又提出了“无念为宗”说。他说自己的教义是“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顿悟成佛”,在修养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迷惑,即“无念”。“无念”是说在与外物接触时,心不受外物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这种方法叫作“无住”。对任何事物都不思念和留恋。能做到这些,就能处于尘世而不染,来去自由,毫无滞碍,精神上得到解脱,就是“极乐世界”——天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