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帝内经》的知情反映论

《黄帝内经》的知情反映论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内经》由阴阳气化论,引申出知情反映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中医的辩证施治论。《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不仅为中医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而且为中医治病指明了实践方法、技术。《黄帝内经》的作者指出,人和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化生、形成的,所以对于人和万物都必须用“阴阳”来认识、说明。

第三节 《黄帝内经》的知情反映论

《黄帝内经》由阴阳气化论,引申出知情反映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中医的辩证施治论。《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不仅为中医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而且为中医治病指明了实践方法、技术。

《黄帝内经》的作者指出,人和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化生、形成的,所以对于人和万物都必须用“阴阳”来认识、说明。离开了“阴阳”便不可能认识人和万物的产生之源和化生之理。因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随、相应、相类、相威,所以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如此同天地之化,才是通神明之理,知人事之道,这样方可以人应天,与阴阳相和,顺阴阳之化。

就中医认识论而言,要做到治病救人,就必须找到病的根源、症状、表现,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就是说,只有认识人、人体,才能治病、用药,我们称之为知情反映论,即中医的认识论。

中医的知情反映论是全面而系统的、合理而辩证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审知阴阳,可知人体。

《黄帝内经》的作者认为,由于人体是由阴阳化生、组成的,所以要认识人体,就要“审知阴阳”,认识了阴阳,就是认识了人体,认识了人体,方可认识病根,找出病源,调理阴阳、刚柔、强弱、长短,使之平衡、协调、合理,便可以治病。这就是: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故曰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21]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22]

这是说,要治病,就必须知病,只有知病之始、之根、之源,才能有效地治病。否则,乱投药、乱用针,则会误病害人的。要知病,必知阴阳,审知阴阳,方可治之有方。依据病之阴阳所在,“得病所始”,而投药石,阴伤治阴,阳伤治阳,阴阳平衡,病可治愈。

《黄帝内经》的作者指出,病之所以可以治,在于人体之可以知。因为人体是有限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故可以知。不像“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23]而人则与“天之高,地之广”不同。所以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24]人体作为有形而具体存在的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诊知的,活着可以从外部度量切循而知之,死后可以解剖而视之,从内外而察知其表征状况和五脏六腑的具体情况,以及其经脉血气的长短多少。作为人体而言,“皆有大数”。针对其具体病症,治以针艾,调其经气,则百病可治。

据此,《黄帝内经》的作者进一步指出,没有不可治的病。如果认为有不可治的病,则是由于其医术不高、不精所致。所以说: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25]

这是说,五脏有病,就好像肌肉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水道被淤塞一样。刺虽久,却可以拔掉;物体污染虽久,却可以洗净;绳结虽久,却可以解开;水道淤塞虽久,却可以疏通。病虽久,亦是可以治愈的。有人认为久病痼疾是不可以治愈的,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善于用针治病的医生,其治病就如同拔刺、洗污、解结、清淤一样。得病虽然日久,但还是可以治愈的。那种说久病不可治愈的人,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治病的医术。如果掌握了治病的医术,就没有不可治愈的病症。总而言之,人体是可知的,百病是可治的。

第二,五脏六腑,各有其职。

《黄帝内经》的作者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各种器官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组织系统,每个器官又是一个组织系统。各个器官都有自己的职能,各司其职,使身体正常运动,人才能健康长寿。所以说: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img5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26]

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如同君主,人的聪明智谋都由心中产生出来。肺,如同宰相,主一身之气,人体的各种活动,都由肺来调节。肝,如同智勇兼备的将军,勇而能断,智而能谋,都由肝中发生出来。胆,如同中正之官,刚正果决,直而不疑,决断果敢,都由胆中发布出来。膻中,为包蔽在心脏外面的气海,分布阴阳,如同贴近君主的近臣,故君主的喜乐由它来表现出来。脾胃,如同仓img6之官,容纳五味,供养全身。大肠,如同传道之官,主管运输,使食物糟粕,变化排出。小肠,如受盛之官,接受脾胃已消化之食物后,再进一步分化,传入大肠。肾,如同作强之官,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力量和技巧。三焦,如同决渎之官,引导阴阳,开通闭塞,使水道畅通。膀胱,如同州都之官,是津液储藏之所,经过气化作用,把尿液排除体外。以上这十二个器官的作用,必须相互协调,不得失调,这是养生益寿的根本法则。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健康长寿,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生大的疾病。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治理国家,国家也会国祚昌盛。相反,若十二官受到伤害,各个器官的活动闭塞不通,身体大伤,以此养生则必遭灾殃,以此治国则国家危亡。因此必须谨慎警戒,安不忘危。这就是说,人体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每个器官各司其职,协调一致,人就可以健康长寿,终享天年。

《黄帝内经》所说的人体的各个器官,主要指五脏六腑而言。“五脏”为:心、肝、肺、脾、肾。“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27]“五脏”以精气为满,藏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以水谷为实,把食物消化吸收后,把糟粕排出,“故实而不能满”。“五脏”与“六腑”各自成为人体的循环运动系统,使人的生命延续不断。五脏六腑各有所主、各司其职,故能使人体的各个循环系统运动有序,变化不乱,人才能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的作者,对五脏六腑的功能作了具体的论述。这就是: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img7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28]

心、肺、肾、肝、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各有自己的职能、功用,而其职能、功用发挥得如何,皆取决于胆的功能是否正常,所以说“取决于胆也”。而胃的功能,亦很重要。因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29]“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30]胃是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水谷入胃,将食物化成精微之气,五脏六腑从中吸取各自需要的气味,滋养自己,从而发挥各自的功用,使之正常运动,没有胃供应养料,五脏六腑就不能发挥作用、正常运动。所以说胃是五脏六腑所需之气的源泉、运动的动力、生命的基础。五脏六腑所需之气味,都出于胃,不同气味,被其所喜欢的器官吸纳,剩下糟粕,排除体外。这一个消化循环系统,各个器官都必须正常运动、发挥作用。否则,人便会生病而短命。

《黄帝内经》的作者进一步指出,五脏六腑作为一个消化循环系统,其所以能够正常运动,动而不乱,化而有序,就在于十二经脉把内之脏腑、外之肢节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体能正常、健康地生活、发展。“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31]由于十二经脉把五脏六腑与肢体联系起来,使人成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整体,人的机体才能正常运转,生命才能延续不断。否则,经脉不通,百病丛生,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为“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32]为此,必须调节虚实,疏通经脉,保气养生。

人的五脏六腑与手足四肢的对应部位,都由其相应的经脉联系、联结着。经脉是深而隐不可见者,络脉是浮而可见者,这是经脉与络脉的区别。所以说: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33]

经脉深不可见,根据经脉的变化,可以决断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整虚实,这是必须明白的道理。经脉都隐伏在体内而行于分肉之间,在体表是看不见的,要了解它的虚实,可以从气口切脉诊察了解。根据每个人的经脉不同,而调节其虚实,使之畅通,医治百病。

人体是一个由经脉联系、联结的系统,是由阴阳精气产生的,所以人体与自然的四时变化相伴随、相适应、相对应,经脉的运行,也是这样。这就是“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34]人体的十二经脉,分属五行,分别与四时相应。五行有相生相克的次序,四时有自己变化的规律,与它们相顺应就会协调治理,相违反就会得病紊乱。十二经脉对应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分为四季,四季为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气候各不相同,人的营卫之气与之相随,阴阳相和,清浊之气不相干扰,这就表明经脉与四季气候变化相顺,人体也就健康无病了。所以人体十二经脉就随四时阴阳变化而变化,而不可违逆之。因为这是生命之根本,生长之门径,故不可逆而行之,必须顺而从之。所以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35]

人和万物都是由阴阳气化而生成的,人只有随着阴阳四时的冷暖变化而变化,才能健康生存,不得病招灾。如果违背了阴阳四时的变化规律,就会得病招灾。人治病、养生,都必须遵循、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这才是智者之行。

第三,望闻问切,辩证施治。

人体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又由经脉把脏腑与肢节联系起来,根据脏腑与经脉的表现症状,可以认识人体的健康与否,察知其病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中医诊病、治病,就是把人体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综合观察,辩证施治,其具体方法则是望、闻、问、切。

治病和认识事物一样,要治病,就必须知病,要知病,就必诊断病因、病根、病源、病症。由于脏腑与肢节通过经脉紧密相联,所以要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内外会诊,表里兼顾,三部相会,综合治疗。黄帝与岐伯有这样的问对: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36]

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37]

人的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等内外诸种原因所造成的。喜怒失控而过度,就会伤害内脏;风雨加身,就会伤害人体上部;清冷阴湿之气袭身,就会伤害人体下部。上中下三部之气对人体的伤害各不相同,或起始于阴内,或起始于阳表。喜怒失节则伤害内脏,伤害内脏则病发于阴内;清冷寒湿乘虚袭入则伤害下部,伤害下部则病发于下部;风雨乘虚袭入则伤害上部,伤害上部则病发于上部。这是百病起因初发的三大部位。至于病邪侵淫扩散,就不可一一述说了。所以诊病之道,要从人的三大部位作总体观察,阴阳、表里、内外兼顾,视其是否与四时阴阳相随、相适、相顺,不适其性,强为过度,失去协调,就会生病,这是诊病之常道,知病之常理。

认识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了解诊病的道理,要想真正地懂得、获取病症,还必须了解、掌握诊病的方法。这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黄帝内经》作了具体的论证。

《黄帝内经》的作者指出,人体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五脏六腑有病失调,必然通过肢体的相应部位表现出来,透过肢体异常变化,便可以诊断脏腑的病症。《灵枢·师传篇》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如说:“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img8。”“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肾都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五脏六腑的表象,可以从外部肢体的表现去观察了解。五脏六腑,肺的位置最高,如遮盖一样,肩高和咽喉的凹陷情况,就是肺部情况的外部表现。五脏六腑,心是主宰者,缺盆是气血的通道。从肩端骨两端的相距大小,可以观察缺盆骨的部位形态,从而观察心脏的种种情况。肝如同将军,它抵御外邪入侵,要想知道肝的健康情况,可以观察眼睛的大小、明暗。脾保卫身体健康,它接受食物,运送食物的精华到身体各个部分,观察嘴唇和舌头的色泽的正常与否,就可以知道脾的健康情况。肾主水在体内运行,肾气通耳而影响听力,观察耳的听力好坏,可以知道肾的功能好坏。六腑中,胃是饮食之海,一个人脸颊丰满、颈项粗大、胸部宽阔,表明他的胃容纳五谷是好的。鼻道长短,可以观察大肠的情况。嘴唇厚,人中长,可以观察小肠的情况。眼睛下眼泡大,表明胆有问题。鼻孔向上外露,表明膀胱不固而漏泄。鼻梁中央隆起,表明三焦强健。这些是用来观察六腑情况的方法。人体的上中下三部分匀称和谐,就表明内脏是安定而健康的。以上这些从外部肢体表现状态来观察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这实际是讲“望”的诊法。观、望、看、视,都讲的是相同的内容。

关于“闻”、“问”的诊法。“闻”为听见,主要是指听音声的长短、粗细、快慢,而知道患者的病症和苦处,即根据呼吸的长短、粗细、快慢,而断定患者的病情。“闻”与“问”紧密相联,要了解病情,必须向患者询问病情,有问必有听,细问还要谨听,医生与患者通过“闻问”而互通信息、病情。《黄帝内经》中,对“问”诊法讲得较为详备。如说:“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38]“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凡诊者,必知终始,有知余绪,切脉问名,当合男女。”[39]“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40]“问”是诊病的一个重要方法。问病如同入国问习俗,入家问忌讳,入庙堂问礼节,看病要问病人的身体病状。具体说来,要问病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饮食起居、发病之始、现在病状等,从其病的初始到现在病症的种种情况,都要问清楚明白。“不问”是诊病、治病的“四失”、“四过”之一。因为病情与生活状况、精神情绪、社会地位、人事变迁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问”对诊病、知病、治病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切”的诊法。“切”为切脉。《黄帝内经》记述了许多脉象和切脉的方法。切脉之“切”与“望、闻、问”之诊法,是一个诊治系统,密切相联,不可分割。望、闻、问之后,接着便是切,切诊脉象便可以知病情、病症,从而确定诊治方法,以至确定病人的生死之分。所以说: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41]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42]

在切脉诊察病人脉搏动静变化的时候,还要审视病人两眼的神气,观察面色的光泽,分析其五脏是有余,还是不足,六腑是强,还是弱,形体是盛,还是衰,将这些情况综合考虑,就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之分。脉是血液会聚的地方。脉长表明血气平治,脉短表明血气有病,脉数表明心里烦躁,脉大表明病情发展,上部脉盛是病气塞于胸,下部脉盛是病气胀于腹,代脉是病气衰,细脉是病气少,涩脉是心绞痛,脉动刚急如涌泉是病情急剧加重,脉动似有若无,其去如弓弦断绝,则是死亡的征兆。所以说,治病时必须详细询问病人开始发病的情状与现在的症状,然后按其各个部位切其脉搏,从而观察其经络的浮沉,以及其上下逆顺。如果其脉搏顺利则无病,脉搏迟滞则有病,脉搏不往不来则死,皮肤干枯附于骨上必死。治病还必须根据脉象,对症治疗。病在经的治其经,病在孙络的治其孙络,属于血病而身有疼痛症状的治其经络。根据脉象,对症施治,方能治愈。

由于人体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所以诊病治疗也要综合诊断、辩证施治,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将望、闻、问、切这“四诊”联系起来,同时并用。所以说: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43]

这是说,善于诊病的医生,观察病人的颜色和切脉时,先要辨别阴阳,诊知病症属阴还是属阳。审视病人五色的清浊,断定病症来自哪个部位,观察病人的喘息状况,听其声音的长短粗细,便可以知道病人的病痛部位及痛苦程度。观察病人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诊知病症出之何种脏腑。按尺肤、审寸口,观察脉象的浮沉滑涩,从而了解发病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诊断和治疗,就不会发生诊断和治疗上的失误。这当然是“善诊者”了。

《黄帝内经》在治疗方法上,其总的原则是调理阴阳,本末兼治,使人体各个器官阴阳平衡、协调,功能正常、和谐,不失其职能,不发生紊乱。所以说,治疗就是调理、调整功能,使人体各个器官正常发挥作用,各司其职,而不失调、失职。这就是: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44]

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45]

“平”为平衡阴阳、虚实;“调”为调整阴阳之气,使阴阳、虚实平衡、正常。具体办法是:根据脉象、血脉、形气、病气的具体情况,“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从而使之平衡,“以平为期”,达到了阴阳、虚实的平衡,病症即消失而痊愈了,治病就是这个道理。调节了阴阳、虚实,精气充沛,形气合一,器官正常,人就可以健康地生活了。这便是治病的目标、目的。

要想达到阴阳、虚实的有余与不足的平衡、协调,就必须了解什么是虚与实、有余与不足。《黄帝内经》对此作了明确的论述:

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46]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47]

由于人体是由血和气所组成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48]明白了虚实之理,知道了有余不足之处,掌握了虚实之要,方可做到调节阴阳、虚实,泻有余,补不足,从而养血气,保健康,以保生。这就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49]的治病道理、方法。

《黄帝内经》的作者指出,病有标有本,治病也应当有标有本,标本并重、兼治。治病不知标本者则是妄行,只有知标本者,才是正行万当者。所以说:

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50]

因为“病有标本”,所以治病也要标本兼治。针刺治疗的方法,首先要认识、辨别病情属阴或属阳,并将病的前期和后期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然后确定施行逆治还是从治,治本还是治标。所以说,有的病在标而治标,有的病在本而治本,有的病在本而治标,有的病在标而治本。因此,治病有治标而得治者,有治本而得治者,有逆治而得治者,有顺治而得治者,所以知道逆治与顺治的法则,就可以放手治疗而无疑问;懂得了标本兼治者,则会万无一失,百治百愈;如果不知标本而去治病,则是妄行乱治,肯定失败。人体内有邪气,也有真气。大小便不利的先治其标,大小便通利的先治其本。病发表现为有余的实症,应用本而标之的治法,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表现不足的虚症,应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要谨慎地观察病情的轻重,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治疗、调理。病症轻的,可以标本兼治;病症重的,要从实际出发,或者治本,或者治标。先大小便不通利而后并发其他病症的,要先治其本。如此本末、本标兼治,则无病不可治。所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医学最古老的一部经典,对人的生命的产生形成、人体的复杂结构、认识人体的思想方法、诊治病症的原则方法、养生保健的具体措施等,都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论证、规定,它不仅奠定中医的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治病的实践方法。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流行不断,传播甚广,影响巨大。伴随历史的发展,它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而成为中医学说、中华文化的珍宝之一。

【注释】

[1]《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

[2]《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

[3]《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4]《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5]《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6]《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8]《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9]《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10]《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

[11]《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

[1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13]《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篇》。

[14]《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

[15]《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16]《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17]《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18]《黄帝内经·灵枢·经别篇》。

[19]《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

[20]《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

[21]《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篇》。

[22]《黄帝内经·素问·疏过五论篇》。

[23]《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篇》。

[24]《黄帝内经·灵枢·经水篇》。

[25]《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26]《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

[27]《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

[28]《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29]《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

[30]《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

[31]《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篇》。

[3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33]《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

[34]《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篇》。

[35]《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36]《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

[37]《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

[38]《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

[39]《黄帝内经·素问·疏过五论篇》。

[40]《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篇》。

[41]《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

[42]《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

[43]《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44]《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

[45]《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

[46]《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篇》。

[47]《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

[48]《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

[49]《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50]《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