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政治目标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政治目标的演变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政治目标的演变蓝图总是先于现实。新中国成立以后头三年,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巩固新生政权。这意味着我国的宏观政治目标由国家的社会主义化转变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任务仍然是国家的工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政治标的演变

蓝图总是先于现实。从时间上说,我国宏观政治目标的最初提出,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52]这一工业强国的方略,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建设战略性目标的最初设想。此后,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识深化,我国宏观政治目标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不乏曲折和教训,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清晰、稳定和成熟起来。

新中国宏观政治目标的初始形式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新中国成立以后头三年,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巩固新生政权。1953年,党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毛泽东的概括,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3]简称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核心是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化。

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进展顺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和苏共二十大引起的对苏联经验的反思等,成为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契机。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是这一探索的初步理论成果。

在这两个纲领性的文献中,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有了新的认识: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54]。这意味着我国的宏观政治目标由国家的社会主义化转变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任务仍然是国家的工业化。

但是,党的八大确立的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方向,很快被随后的全党整风和反右斗争所冲淡。由于党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分严峻的估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核心的整风运动变成了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獗进攻”,并进一步导致了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使国家宏观政治目标的落实发生严重偏移。

1958年,党中央认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全党整风、反右斗争,经济战线和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都已取得伟大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高涨,经济建设的步伐应该迈得更快一些,于是,酝酿并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相继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当时并称“三面红旗”。后来的事实表明,无论是总路线,还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因为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条件,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国家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八届二次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沿用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提法,正式提出了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单一提倡“工业化”的表达。这个提法,后来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增补和修改,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出现于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55]

尽管“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已经明确提出,但由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形势和国内阶级斗争状况作出了不恰当的估计,发动了所谓“为避免出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文化大革命”,这个正确指引国家发展的宏观政治目标的真正落实由此延宕了十多年。“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成为党的九大、十大的核心内容和整个国家生活的中心任务。粉碎“四人帮”之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大,虽然把“在本世纪内,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写进了党章的总纲,但仍然继续肯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认为能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对于世界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56]

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二十年内的具体经济建设奋斗目标,亦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而为了实现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则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57]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十二大,到1987年十三大的召开,9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宏观认识也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最重要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我们党首次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58]

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党中央对我国发展的宏观政治目标作出了更为细致、更为精确的表述。首先,提出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次,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了新的概括,认为大体上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59]

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四大上对国家发展的宏观政治目标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中,提出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宏观政治目标:“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60]

党的十六大认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已经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同时认为,当时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比照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61]

进入21世纪之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2]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发展的宏观政治目标增添了崭新的内容,这便是在坚持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明确提出了“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可以说,当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的历史处境和历史使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已经有了非常清晰和成熟的认识。与理论认识上的成熟和实践能力增长相匹配的,是我国宏观政治目标本身的延续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再次重申了到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以上的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笼统地讲,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贯不变的宏观政治目标。但对于这一宏观政治目标的具体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差别非常大,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此之前,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着力点主要放在生产关系的改造方面,其发展到极端的表现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此之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着力点主要放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面,最为关键的几个步伐是,认清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之后提出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