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经30年时间。这实质上表明了青少年教育包括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指向必须是为了民族的,教育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面向大众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_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经30年时间。这30年,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十年“文化大革命”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是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在曲折坎坷中向前发展。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切实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号召青少年扎实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1949年9月,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枠明确规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这实质上表明了青少年教育包括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指向必须是为了民族的,教育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面向大众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在枟共同纲领枠中把肃清封建、买办和法西斯主义思想,对全国人民进行‘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作为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和基本任务。”(2)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1951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枟各级学校升降国旗办法枠,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开展了升降旗仪式,并以此作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1951年2月2日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枠下发后,全国各地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各种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鼓舞了青少年的学习、生产和工作热情,大批青年和学生争相报名参加志愿军或军事干校。同时,结合志愿军立功运动,在全国各地通过开展抗美援朝图片展览、请志愿军英雄作报告、学习志愿军英雄事迹等活动,使青少年提高了对抗美援朝运动伟大意义和美帝国主义反动本质的认识,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1954年6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4月8日第二百一十二次政务会议通过的枟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枠,进一步强调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应根据现存的思想状况,继续努力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目前特别着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3)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发枟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枠,指出“高等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4)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加强青少年国情教育,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洪流,义无反顾地走向农村、深入基层,在国情体验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师资

1952年9月,在枟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枠中提出,由教育部负责筹划,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各大行政区选择具备适当条件的高校,为全国各高等学校培养一部分政治理论师资;在高等学校的助教和高等、中等学校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党员、青年团员在本校担任政治理论课程的助教或助理,经常地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逐渐培养他们成为高等、中等学校新的政治理论师资。(5)1952年12月6日,颁发了枟教育部、青年团中央关于中国少年儿童队工作的联合决定枠,该枟决定枠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青年团组织要积极选聘、培训少年儿童队辅导员,逐步做到使总辅导员专职专任。(6)1956年11月16日,颁发了枟教育部、青年团中央关于配备中学和师范院校团队干部的通知枠,要求把学校团队干部统一列入学校行政编制内,编制标准为:中学和师范学校,16个班以上的设团、队专职干部1人,超过30个班的增1人;15个班以下的设兼职干部1人,由青年教职员中的党团员兼任。(7)这些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3.推动课程化

1950年8月1日,教育部颁布枟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枠,设置了政治课,并明确规定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每周各开2节政治课,总学时均为240学时。1951年6月23日,教育部颁发了枟关于改定中学政治课名称、教学时数和教材的通知枠,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爱国主义的政治思想教育,在初中三年级增设“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二年级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增设“社会科学基本知识”;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增设“共同纲领”。各学科教学时数为每周两学时。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枟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枠,规定综合大学及财经、艺术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1953年2月7日,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规定各类高等学校在1952年规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一律加开“马列主义基础”。1953年6月17日,高等教育部再次通知,决定自1953年起,将各高等学校一年级开设的“新民主主义论”课程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在这一时期,从小学到大学基本建立起德育和政治课程体系,各高校普遍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联共党史)等课程。1956年9月9日,高等教育部发出枟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草案)枠,“对1954年的规定作了修订。此次规定了枟马列主义基础枠枟中国革命史枠枟政治经济学枠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枠四门政治课程的高低两种学时数,以适应不同系科的需要;并规定后两门政治理论课,有些科系可以不开或选修;所有二年制专修科只开‘中国革命史’。”(8)1957年3月7日,毛泽东在和七个省、市的教育厅、局长座谈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提出:“中学应当有政治课。政治课要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不要教条式的,要使中学生知道一些为人在世的道理。”(9)1964年10月11日,枟中共中央宣传部、高等教育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枠明确提出,枟中共党史枠课作为今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这些课程的设立,推动了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课程化进程。

4.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初,针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本国情,毛泽东提倡要勤俭建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转变的需要,向全国人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党和毛泽东从基本理论、信念、道德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10)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四个方面。(11)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集体注意运用榜样的力量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先进的典型,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信念、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有力推动了这一时期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党围绕振奋民族精神,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热情,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号召,提出“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12)“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13)通过“倡导英雄主义教育,提高全党全国人民的战斗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的创造力”。(14)“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现实意义的大讨论活动,宣传雷锋、大庆、大寨等艰苦创业的事迹,树立艰苦奋斗的时代风尚。”(15)一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是这一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全国各地的党团组织通过举办展览会、开展忆苦思甜活动,以请老红军、老工人作报告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等口号在青少年中流传。开展“延安作风对青年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的大讨论、开展瞻仰革命遗址、缅怀先烈业绩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和传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风尚。二是掀起宣传学习雷锋的热潮。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雷锋同志牺牲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共青团中央发出了枟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枠,要求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于是全国各地团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形成了积极学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风气。三是宣传学习焦裕禄同志的模范事迹。1965年5月,枟人民日报枠以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枠为题,介绍了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广大干部和青少年向焦裕禄同志学习。1966年2月11日,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共青团干部,特别是团的专职干部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四是大力宣传学习“铁人”精神。“铁人”王进喜的革命精神体现出中国工人阶级在困难面前的英雄气概,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毛泽东“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下,掀起了学习“铁人”精神的高潮,学习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创业精神和“三老四严”的作风。“在这个时期还开展了学习王杰、‘南京路上好八连’等活动,活动尽管受到‘左’倾指导思想限制而具有某种局限,但仍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6)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振奋了青少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5.“文化大革命”给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带来干扰和破坏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依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政治运动;采取批判斗争的方针,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开展史无前例的群众性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去解决人民内部在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的问题”。(17)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广大青少年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对革命领袖的无比热爱和其自身的不成熟性,使青少年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并成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他们一方面要求广大青少年蔑视权威、否定一切、打倒一切,另一方面又把一些封建迷信、个人崇拜等思想极力灌输给青少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给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过建国十七年培育而形成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十年动乱中也被破坏了。”(18)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上的问题很多……大公无私、舍己为公、艰苦奋斗等道德观念都遭到了破坏”。(19)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畸形的社会生活虽然干扰了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育,但是,中华民族精神并未因此而熄灭,相反如同潜流仍在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人民群众的血脉中涌动和流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