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序和致谢

自序和致谢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序和致谢本著是为寻求我国古代大学明德学术和教育精神之根蒂而来的。本著是对李贽大学明德精神的领略和总体把握,或者说是对李贽学术品格、基本特征等细心探究的产物。研究我国传统明德思想特别是李贽的明德思想,并将之服务于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自序和致谢

本著是为寻求我国古代大学明德学术和教育精神之根蒂而来的。在我国明德学术史上和教育史上,非常强调明道、明德思想的代不乏人。周公姬旦“明德慎罚”,孔子删定“六经”,谆谆教导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王阳明先生曰:“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也”,“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荀子》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术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彰明光明、完美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除旧布新,化民成俗,在于使人们达到崇高完美的境界。并强调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开头也抒发宏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后世学者也无不有此共识:《大学》以明德为本,《中庸》以明道为本。其实一也!宋代浮山法远禅师说:“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既生,见理不明;见理不明,是非谬乱。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指迷,孰不从化?”朱熹《大学集注》将“大学”注解成“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如此诸类,不胜枚举。但以著者看来,强调明德和如何明德之甚者莫如明代大思想家、教育家李贽。李贽堪称此方面的典范和独树一帜的人物。

本著是对李贽大学明德精神的领略和总体把握,或者说是对李贽学术品格、基本特征等细心探究的产物。它属于著者博士毕业论文两大部分中的一个部分。研究我国传统明德思想特别是李贽的明德思想,并将之服务于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贽是有很多学术成就的人物,撰写了《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当时流行书籍。在文学艺术上倡导“童心说”;在为官行为规范上强调明明德而后亲民;在执政策略上推崇法令清减,无为而治;在做人道德方面赞赏心口如一,诚实守信;在化民成俗方面主张以民性为根本依据,走群众路线。李贽不但亲身从事过教育工作,任过主管教育的官职,且在自己的社会政治、学术思想成熟之后,就开始义无反顾地终身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从30岁出任河南辉县教谕,到54岁辞去云南姚安知府,20余年的官场生涯,使李贽经受了不少磨难与波折,使他逐步认识到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认识到封建理学家的丑恶面目。辞官后的10多年,是他的思想成熟,同时也是他反对封建压迫、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反对封建理学斗争的高潮时期。李贽坚持揭露假道学家的真实面目,的确反映出他身上固有的一种“甘为真理而献身”的战斗精神。他用自己的学识教育人,用自己的耐心说服人,用自己的真情感染人,用自己的精神鼓舞人,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人。他始终要告诉人们生活、做人的真理,那就是顺性自然,积极进取;有公有私,公私分明。如果认为李贽的思想学识只是为了自己享用或娱乐消遣的,那就无法解释李贽一生的所作所为。他的著述,他的申辩,他的抗争,他的揭露,他的出家,他的剃发与蓄发,他的讲学,等等,无一不是想以正视听的教育本色。他的学习探讨精神和勇于争辩、坚持真理的气魄,已经远远超越了学术争论的范畴,具有相当普遍的社会轰动效应和社会教育意义。

能够完成本著,得益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在教育界特别是教育史界德高望重的王炳照先生3年来的亲切教导。同时,感谢山西师范大学教科所硕士生导师陈德安先生在读硕3年期间对我的关怀、信任和热情教导。没有王先生、陈先生的赏识、鼓励、启迪和教育,我很难有今天的成绩。因此,千恩万谢汇成一句话:感谢二位先生,祝福二位先生!

感谢《李贽明德教育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主席郭齐家教授,博士学位论文的评议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的陈其泰教授、北京教育学院的梅汝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杜成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俞启定教授和于述胜教授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宋恩荣研究员。感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导师毕诚先生和朱小蔓研究员、华国栋研究员、田慧生研究员、陈云英研究员、周南照研究员、曾天山研究员、程方平研究员、蓝建研究员、方晓东研究员、张男星教授、高宝立编审、宗秋荣编审等专家的赏识和关怀。在此将特别的感激和致谢献给梅汝莉教授、陈其泰教授和杜成宪教授,这是因为三位教授的评价让我激动不已,永生难忘。为与读者共同领略,特此记录如下:

《李贽明德教育思想研究》,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在全面梳理李贽生平、学术宗旨的基础上,突显了李贽教育思想的特点是“明德”,很有独到之处,大大深化了中国教育史关于李贽教育思想的研究。论者认为弥补了“中国内地关于李贽教育思想研究的大片空白”,是有一定道理的。全文不仅在主要命题上具有独创性,而且对传统学术提出了“正道学”、“偏道学”和“假道学”以及“往上中庸”和“往下中庸”等等较新的概念,也很有启发意义。

全文体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而且在文献研究方面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代表作,对比不同的学术观点,并加以认真的评析,不仅表现了论者驾驭史料的扎实功底,而且坚持了“言必有据”的严肃学风。这在当今浮躁成风的环境下,能够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至为可贵。

其中关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李贽教育思想的论述,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揭示了道德教育以至社会文明建设的要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规律,值得借鉴和弘扬。

论文条分缕析,结构完整,语言轻松活泼,不仅论述了主题,而且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李贽生平的阐述,颇为悲壮,具有引动读者共鸣的作用。如何突破论文“道貌岸然”的僵化文风,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论者似乎带了一个好头。

——梅汝莉

李贽是一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海外学者所瞩目的著名思想家,本文以“李贽明德教育思想研究”为题作专门探讨,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在认真掌握李贽著作及生平活动,以及充分了解国内与海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探讨,将李贽放在由宋元向明末清初思想转折的背景中,放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变迁的脉络中,对李贽教育的精神内涵、成因、基本特征、现代价值作了系统阐释和提炼、归纳,第一次将李贽教育思想概括为“明德”教育思想,对于学术宗旨、学术性质、李贽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源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全文视野开阔,分析深入,是一篇具有开拓性学术价值的优秀博士论文。对于人物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很有启发作用。

——陈其泰

作为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的“异端”,李贽有着很大的思想启蒙意义,研究李贽教育思想,对于形成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之链,对于发掘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都十分重要。然而在此方面的研究,迄今仍显十分薄弱,这固然是由于李贽及其思想的复杂性,由此也表现了论文选题的充分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工作的难度。

作者在深入研读李贽文集的基础上,以“明德”范畴概括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并以此为起点展开其教育思想体系,不失为一种新尝试。论文指出,李贽教育思想是取舍孔、老,并经儒释道思想互补而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又从阐明“明德”内涵出发,顺序展开其明德教育目标、功能、教育和学习态度、原则和方法、基本内容,最后分析了其教育思想的成因、基本特征、现代价值及局限性,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论述体系,也是迄今为止对李贽教育思想所作的最为全面的研究。

论文对相关文献的掌握比较充分,尤其是对哲学史、思想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论著涉猎广泛,使论文资料基础厚实,理论色彩浓厚。论文视野广阔,思想有一定深度,表现出锐意探新的学风。

——杜成宪

近代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道德观念和德育方式方法的深刻变化,如今社会上“问题家庭”、“问题儿童”,甚至“问题社会”等现象的大幅浮现,恰好印证了这么一个问题。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论述社会道德问题和社会德育问题的学术思想?它们能不能拿来作为“古为今用”的借镜?回答是肯定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古人必然也会遇到今人所遇到的类似社会问题,他们也会作出像我们今人这样的深沉且睿智的思考。

然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至今还相当薄弱,本著以“察古思今”为目的,围绕李贽大学明德精神、学术思想特质及其成因作出了力所能及的研究尝试。选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学术前沿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研究方法科学得当,研究表现细腻深入,资料翔实,观点明确,论从史出,结构严谨,行文流畅,创新性强。表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锐意进取的学风和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希望本著能使人有所教益。

最后,感谢出版社同志的辛劳、帮助和支持。

本书疏漏错误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秦学智

2007年4月9日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