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的内涵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流浪汉的创造力在美国的一座城市里, 有个清瘦的青年人在街上徘徊, 看年纪不过20刚出头,却无所事事, 正遭失业, 他叫奥斯本。突然奥斯本在招贴栏前被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住了, 他读完广告, 立刻飞似地奔进了一家报社, 终于赶上了那里的招聘考试。

3.1.1 创新能力的理解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整合, 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将新事物推向社会使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 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或技能。

有好事者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 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结果, 当问到机关干部时, 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领导。 领导沉默许久, 说道: “没经过研究, 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 他们哄堂大笑, 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 当问到初中生时, 一位尖子学生回答: “是零”, 一位差生喊道: “是英文字母O”, 他却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评。 最后, 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 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 “句号” “月亮” “烧饼” “乒乓球” “老师生气时的眼睛” “我家门上的猫眼” ……

综观以往的研究成果, 虽然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 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 李燕、 张鹏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 新颖、 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它包括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

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 田慧云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 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 新技术、 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

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 以宋彬、 庄寿强、 彭宗祥、 殷石龙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 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上述三种观点, 尽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能将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清楚。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经济竞争的核心; 当今社会的竞争, 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 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 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 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 如果爱因斯坦、 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 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 可以说是庸才;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 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

流浪汉的创造力

在美国的一座城市里, 有个清瘦的青年人在街上徘徊, 看年纪不过20刚出头,却无所事事, 正遭失业, 他叫奥斯本。 突然奥斯本在招贴栏前被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住了, 他读完广告, 立刻飞似地奔进了一家报社, 终于赶上了那里的招聘考试。 主考人问他: “你从事写作已有多少年的经验?’ 奥斯本回答说: “只有三个月, 但是请你先看一看我写的文章吧!” 主考人看完后, 对他说: “从你写的文章来看, 你既无写作经验, 又缺乏写作技巧, 文句也不够通顺, 但是内容富有创造性, 可以留下来试一试。” 奥斯本由此领悟到 “创造性” 的可贵。 工作以后, 他 “日行一创”, 积极主动地开发自己具有的创造能力, 尽力在工作中发挥出来。 后来,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小职员成了一名大企业家, 1941年出版 《思考的方法》 提出了世界第一个创新发明技法 “智力激励法”。 1941年出版世界上的第一部创新学专著 《创造性想象》, 提出了奥斯本检核表法, 此书4亿册的销量已超过 《圣经》。

3.1.2 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 又是青少年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涉及价值取向、 教育改革、 物质保障、 社会机制以及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 只有对症下药、 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 应遵循4条基本原则:

1.个性化原则

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现实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个性化就是创造性的代名词, 没有个性, 就没有创造。 因此,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 因材施教, 重在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培养其自主的意识、 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 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首先要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要从 “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 的误区中解放出来, 从 “将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的误区中解放出来,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 要从 “对教育平等” 的错误理解中摆脱出来, 承认差异, 发展差异, 鼓励竞争, 鼓励冒尖, 不求全才, 允许偏才、 奇才、 怪才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要从小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家长和教师都要彻底改变 “听话就是好孩子、 好学生” 的陈腐观念,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学生,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逢事多问一个 “为什么” “怎么样”, 自己拿主意, 自己作决定, 不依附, 不盲从, 引导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自信心、 想象力和表达欲, 使他们逐步养成自主、 进取、 勇敢和独立的人格。 第三要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 就是针对人的能力、 性格、 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勤思考, 多讨论, 在所有的环节中把批判能力、 创新性思维和多样性教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 民主的 “教学相长” 的良好氛围。

2.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 以一定结构组成的, 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根据一般系统论原理, 一方面,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个包括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创新方法等诸要素的有机整体, 绝不能割裂开来; 另一方面,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 学校、家庭、 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封闭式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系统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和指导。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解决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尽快实现从应试教育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 深化教育改革, 最关键的是要把教育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 使教育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要求。 要以市场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动, 调整教育的方针、 内容; 用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 调整、 集中、 重组现有的教育资源, 促进产学结合,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增加新的教育投入; 改革教育行政管理模式, 依靠市场机制调整教师与其他职业工资及教师内部工资的对比关系,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二是要尽快在全社会建立激励青少年创新的价值导向机制。 社会价值取向具有激励和约束两方面作用。 个人能力的发展方向如果与社会的激励方向一致, 则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 并受到援助和尊重。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一定要建立鼓励探索、 冒险、质疑和创新的激励机制, 包括社会激励、 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 形成新的价值导向。

三是要加速以青少年活动中心、 博物馆、 天文馆、 图书馆等为主体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多媒体电算化教学为标志的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 为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供有效载体和物质保障。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改造自然, 不仅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 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贯注人的需要、 目的和本质力量, 使其从 “自在之物” 转化为 “为我之物”, 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 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 “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集, 第24页) 和创造世界的过程。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无论是培养的目的、 途径, 还是最终结果, 都离不开实践。 遵循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4.协作性原则

所谓协作是指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某一任务。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只与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 非智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就是这样一种因素。 许多教育界人士曾经反复呼吁,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善于合作与交往。 世界国民教育的主旋律也已经从培养儿童 “学会生存” 转变成了培养儿童 “学会关心”。 有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态度与方式进行了全面分析, 发现在1901—1972年期间286位获奖者中, 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与他人合作进行工作而获奖。 相比之下, 未获奖的科学家中, 只有很少的人与别人进行积极的合作。 这个结果显示, 与别人一道工作可以增加创造性。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一生当中涉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 要想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就必须学会与别人进行 “信息共享”。 由此看来, 人的创造性既是一种个人化的品质, 也是一种社会化的特征。 培养青少年的协作精神, 首先要从小培养他们乐观、 豁达、 开朗的性格, 学会与人相处、关心他人。 其次是要多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学会在一个有竞争的集体中进行工作, 学会在与人合作中进行创造。

从 “跟跑” 到 “领跑” 宝钢加速推进技术创新

20世纪70年代, 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经济百废待兴, 钢铁工业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此时应运而生的宝钢, 自诞生那一刻起就肩负着使中国尽快跻身世界钢铁大国行列的历史使命。 经过了多年探索实践, 宝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 “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的技术发展之路, 孜孜追求着从 “跟跑” 向 “领跑” 的转变。

宝钢建设初期, 国内冶金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一期工程的设计全部由新日铁承包, 设备基本上为全套引进, 国产设备仅占12%,现在常谈的 “动态控制” 等术语对当时的宝钢人也显得神秘而陌生。 技术上仰人鼻息, 创新又谈何容易?

但宝钢人并没有让这样的窘境持续下去。 二期工程建设, 宝钢采取了 “合作设计、 合作制造” 的模式, 工厂设计由国内承担, 设备国产化率上升至61%; 而到了三期工程, 冶炼系统由国内设计、 国内技术组成, 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 采用的162项新技术中的52项是通过创新、 共同开发及从一、 二期工程发展而来的; 在 “十五” 规划期间, 宝钢更不再满足于单体装备和局部技术的开发创新, 而是大胆地自主建设大规模的先进生产线, 其中3号热镀锌生产线和彩涂板生产线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建成。

2006年年初, 宝钢将 “走自主创新之路, 将产品结构优化的驱动力由设备引进、 项目新建转移到技术创新上来” 正式提上日程; 2007年, 借着被定为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之一的东风, 宝钢在新一轮六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 备受社会尊重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作为公司新一轮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宝钢在技术创新和综合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宝钢历史上, 有关技术创新的突出成就不胜枚举: 仅用98天时间就完成的宝钢分公司二高炉快速大修工程, 依靠自主集成创新, 填补了国内大型高炉快速大修的技术空白; 宝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 难度最高的技改项目二炼钢挖潜改造工程彻底扔掉 “洋拐杖”, 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 不仅有效缓解了分公司铁钢物流的瓶颈, 更使宝钢具备了生产超纯净钢的能力; 电工钢领域成功研制自黏结涂层电工钢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溶性自黏结涂层, 不锈钢领域顺利冶炼、 轧制高端产品2205双相不锈钢, 特殊钢领域试制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气阀钢等高技术含量产品。 一个个新产品的名称背后, 是一代又一代宝钢人 “追求世界一流” 的远景。

(资料来源: 2008年10月22日, 中国工业报, 作者: 明贵栋)

思考与讨论:

(1) 宝钢 “从跟跑变领跑” 的秘密何在?

(2) 宝钢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有哪些? 你认为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完善?

(3) 请选择一家你所熟悉的企业, 分析其技术能力的发展演进与现状, 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见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