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能力内涵的研究

职业能力内涵的研究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德国专家在职业能力内涵解读上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全面的看法。中国对职业能力内涵的探索可谓源远流长。但对职业能力内涵进行科学探索则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即从实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国内连年不断的战争等原因,职业能力内涵探讨与培养长期处于停止状态。

(一) 国外对职业能力内涵的解读

虽然20世纪60—70年代,北美地区就兴起了以“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CBE)”为代表的思潮,淡化了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注重“岗位任务操作”胜任和“完成任务的技能”培养,但是职业能力的概念却是由德国教育家罗特(H. Roth,1971)最早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能力是对工作的认知和行动,可划分为自我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四个维度。此后,很多研究者纷纷对职业能力内涵进行了不同的解读。

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D. Mertens)提出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须具备的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或通用能力,强调职业之间的相通性和可转换性,并认为职业能力对个人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等多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屈桂梅, 马顺彬,2009)。1996年德国职业学校的《框架教学计划》明确提出,职业能力是个人在特定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进行缜密而恰当的思考并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意愿和本领,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相关的行为能力。埃鹏贝克和罗林施蒂尔(J. Erpenbeck & L. Rosenstiel,2003)认为,职业能力为个体可以自己或在他人帮助下发展形成有关事件的本领,同时行为个体生成和发展这些本领需要一定的环境。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职业能力被按照行动导向学习理念定义为以职业形式进行的行动而表现出来的“职业行动能力”,包括职业知识、技能和资格(赵志群,2008)。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等学者(F. Rauner,L. Heinemann,A. Maurer,B. Haaslerm,B. Erdwien & T. Manens,2010,2012)提出了“从初学者(新手)、提高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内行)、熟练者(专业人员)到专家”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学习范围的理论,并强调职业能力是个人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和整体化设计能力的综合。其中,功能性能力是处于能力发展某一阶段所具备与情境无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过程性能力是处于能力发展某一阶段所具备的与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情境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整体化设计能力指从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反思并且发展多种设计的可能性的能力。同时劳耐尔还把职业能力细化为:理解与表达、功能性、应用导向、效率、工作及经营过程导向、社会可接受性、环境承受性和创新性八个观测标准(徐涵,2010)。哈蒂格和克莱米尔(J. Hartig & E. Klieme,2006)指出,职业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观能力和潜力,与个体人格发展息息相关,包含着对工作任务的理解、评估和反思。荷兰“能力本位学习”(Competency-based Learning, CBL)体系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能够符合特定工作和社会文化要求而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及个性特点的综合,由知识、技能、价值观、情境、角色、行动、结果、自我反思、洞察力和标准构成(郭炯,2009)。综上所述,德国专家在职业能力内涵解读上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全面的看法。职业能力可以理解为知识、方法、才能、观点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强调的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 中国职业能力内涵的研究

1. 中国职业能力内涵的探索历史

中国对职业能力内涵的探索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主导思想地位的儒家重道德轻技艺,职业能力不被重视。但墨家却关注职业技能的学习掌握。墨子在《耕柱》中主张职业分工和专业技能培养,让“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譬若筑墙,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中国古籍全录,2014)。这是中国古代对职业能力培养最早的阐释。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职业能力主要从培养角度进行强调,如父传子学和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其特点是在劳动中学习和培养切合工作实践的职业能力(王江涛,俞启定,2013)。

我国近代曾建立振兴民族经济的实业学堂,着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但对职业能力内涵进行科学探索则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即从实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如1917年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家黄炎培倡导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己任——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教学宗旨“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学制半工半读、工读结合。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职业学校法》,目的是培养“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并借用哈佛大学能力自测量表来测度职业能力(王志莘,1921)。但是由于国内连年不断的战争等原因,职业能力内涵探讨与培养长期处于停止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能力虽然受到了重视,但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封闭建设等原因,职业能力的内涵研究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推进。20世纪80年代实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成果。9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了从“知识本位”占主导地位的职业教育,向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研究和探讨。如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技能训练”。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职业技术学校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提出要“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并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订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职业能力”一词首次出现在1998年国家教委《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的通知里(刘来泉,1998)。之后,国家教育政策文件中还有“职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提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强调,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2003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职业能力培养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组建,其下设立有专门的“职业能力建设”部门。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这标志着从单一注重岗位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培养向适应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转型,“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并重视“专项职业能力”培养和鉴定。实际上,任何性质和层次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学习者的就业谋生和职业生长,本质上都是为学习者从事某种职业而进行的能力教育(王江涛,俞启定,2013)。因此,职业能力也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

2. 中国职业能力内涵的不同解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职业能力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探索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职业能力内涵进行了多种解读。康联军(1996)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形体知觉能力(对物体、图像细微观察和正确反应的能力)、空间判断能力(想象物体在二维、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或形状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归纳、概括、综合及应用的能力)、数字运用能力(迅速、准确地进行算术运算的能力)、注意的稳定性(将全部心理活动集中指向某一事物,而不受其他事物干扰的能力)、言语文书能力(对字、词、句、语及其含义理解和有效使用的能力)、职业常识(从事各种具体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运用工具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动作的准确、协调、灵活和敏捷是基本的考核标准,如眼手协调、手指灵活和手工灵巧能力)八个方面的内容。吴江(1998)指出,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练习或实践而形成的操作系统或行为模式,具有练习性、动作性、目的性与法则性的特点。

21世纪以来,职业能力内涵相关研究持续受到关注和探讨。唐以志(2000)、邓泽民(2002)、徐朔(2006)认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其中专业能力是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是符合具体职业活动任务要求的相关能力单元的有机结合;关键能力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迁移和运用到其他不同职业和岗位的能力,主要包括心理承受能力、方法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和职业行为能力五大方面。陈宇(2001)认为,职业能力由通用能力、特定能力与核心能力构成。通用能力是从事任何行业的职业活动都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责任感、安全意识和读写能力等;特定能力指从事特定职业、岗位和工种时所需具备的能力,如机械制造、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等特定专业知识与技能;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而且也是从事任何职业工作都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终生有用的能力,如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外语应用等。向文伟(2003)、蒋乃平(2005)、屈桂梅(2009)认为,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方法能力包含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获取信息、继续学习、开拓创新和独立制订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包含组织协调、交往合作、适应转换、批评与自我批评、口头与书面表达、心理承受和社会责任感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关键能力”。赵志群(2003)赞同,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和社会等环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形式。毕重增(2003)认为,职业能力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或置于适当的环境下而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而不是指当时就已经具有的现实条件。姜大源(2005)提出,职业能力来自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训练而又超脱职业情境而本体存在,主要由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前者指从业者从事一项职业活动时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后者是从业能力的纵向延伸,源于从业能力而又高于从业能力。孙文学(2005)、卓华丽和周丽娟(2010)认为,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其中基本能力是从事一切社会职业活动都必不可少的基本的和通用的能力,如逻辑思维与判断、自理与自律、语言与文字表达、计算机操作和自我调控能力等;专业能力是适应特定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包括专业素养、操作技能、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能力、与岗位相关的知识、相关工艺流程熟练与掌握程度等;关键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所有职业都需要的跨职业的核心能力,包括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心理承受、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能力等。吴晓义(2006)认为,职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成功开展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包括特定、通用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严雪怡(2007)强调职业能力为“岗位工作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或“某类职业共同的基础能力”。徐国庆(2007)把职业能力解释为“工作任务的胜任力”,认为职业能力是从工作任务中另外分析出来的心理要素,其内容是由工作任务确定的。周标等人(2007)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鲁建敏(2009)认为,职业能力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并使职业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孙若兰(2009)认为,职业能力是人在某一特定职业活动中表现的能力,它是工作任务的胜任能力,是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职业能力主要由:职业岗位能力(特定技能)、专业基础能力(核心技能)和通用职业能力(通用技能)构成。郭炯(2009)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获得的职业知识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张宇明等人(2010)从企业招聘需求的角度提出职业能力由文明素养表现、学习创新、沟通协作、知识经验和工作胜任潜质五个主要因子构成。

近年来,职业能力内涵及相关研究继续成为我国学者探讨的热点课题。马向青(2011)归纳了职业能力由:基础知识,常规知识(语言、写作和计算机),活动的计划和组织,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意见和信息的交流,业务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掌握,团队工作集体意识,问题的解决和执行,自尊心和自我管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态度,技术的应用,主动性和事业心,危机应变能力,学习和创新,沟通和谈判,独立工作共18种能力要素组成。史广政和刘景宏(2010)认为,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指经过适当训练或被置于适当的环境下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反映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潜能如何。职业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叠加复合而成的,是从事各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李中玲(2010)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其中一般能力即智力或智慧技能,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专业能力为特殊能力,是职业者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心理运动、机械操作、创造力、音乐、美术和文书能力等。人文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素质等。闫华飞(2012)认为,职业能力是对职业发展有影响的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职业任职能力、职业素质修养和职业生涯能力。2012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提出职业能力是“个体完成工作任务所达到的水平状态”。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把职业能力界定为“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强调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赵志群,2013)。杨尧、王宇和汤昕(2013)提出“三维职业能力模型”,一是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发展规律的“内容维度”,将入门者、提高者、能手和专家四个发展阶段作为职业能力模型;二是基于实用主义的“要求维度”,确定表识能力、工具性能力、过程性能力和设计能力四个职业能力等级;三是兼顾工作过程和个体发展需要的“行动维度”,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齐丹(2013)把职业能力分为职业品质、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其中职业品质包括:遵章守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关键能力包括:通用能力(语文表达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行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团队协作、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应变、组织管理、技术创新、获取知识与信息和终身学习能力)。王珊珊(2013)认为,职业能力是从业者能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的能力,以及从事该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一个人在能力诸要素上表现的高低、优劣不同,形成不同的能力结构,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部分。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包括与职业相关的通用能力、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或特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反映着从某一岗位技能培养向职业岗位群转变,注重把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情境与专业能力联系起来的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