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措施

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措施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加强职业规划1.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高是许多大学生就业失利的重要原因。当前,许多高校在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查的情况下,盲目“扩招”,追求学生多、学科全,想以学生多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推动自己的发展。高校课程、教学目标是直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加强职业规划

1.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不高是许多大学生就业失利的重要原因。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首先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时代在变化,技术在更新,社会的需求在调整。只有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作为基础,才能随着形势和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适应和胜任新的工作。其次要培养就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用人单位使用大学生不仅仅看重其知识面,更看重其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所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打好知识基础、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从事本专业岗位工作的一些基本操作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基础,是手段,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本专业的工作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注重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常言道:“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迷茫、就业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校学习期间缺乏职业规划,对于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能够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稀里糊涂,很不明确。所以,大学生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就应该重视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未来社会的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的专业基础、兴趣爱好等,及早筹备规划,并在学习期间锻炼提高,为未来从事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用人单位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用人标准

1.用人单位要辩证看待“工作经验”

用人单位对招聘员工提出工作经验的要求,从短期来说,减少了新员工的培训费用,而且新员工能迅速适应工作,充分发挥其工作潜能,提高用人单位的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用人单位和人才的持续发展。用人单位长期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使应届大学生难于就业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最终使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越来越稀缺,“身价”提高,使用人单位的成本提高。况且,工作经验与工作努力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工作经验多并不意味着能力强,工作经验少并不意味着能力弱。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用人单位更容易按自己的要求培训和教育他们,更容易融入新的单位之中,充分释放自己的能力,促进单位的发展。

2.用人单位应理性制定学历标准

用人单位应树立合理的人才消费观念,更加看重大学生的能力与岗位的对接,而不应片面追求人才的高学历。要坚持以岗定人、按岗选人,坚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学历上不做过分的要求。选聘高学历的人才,并不见得能取得好的效果,反而由于在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上选用聘用了高学历人才,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导致高学历人才轻视和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从而影响单位的发展。所以,用人单位应该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招收不同特点、不同学历层次的适用人才,杜绝人才的高消费。

(三)高校应围绕社会需求不断深化改革

1.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实力

首先要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摆正教学与科研的位置,切实把教学工作抓好。其次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相结合,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要加强大学生实践动手环节的训练,这一环节是大学生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要加大投入,进一步重视各种实验室的建设,切实把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落到实处。

2.要以就业率的高低来确定高校的办学规模,努力化解大学毕业生的供需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高校招生必须按照市场需求来确定招生规模,才能实现供需的大体平衡,才能使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学生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扩招”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式。当前,许多高校在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查的情况下,盲目“扩招”,追求学生多、学科全,想以学生多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地位,推动自己的发展。但是,这种高校盲目“扩招”,出现一些社会上需求不高的专业快速发展,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最终使学校的声誉和利益受损,更使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产生社会问题。所以,应加快深化招生的市场化改革,以就业率的高低来确定高校的办学规模。对一些就业率低的高校或专业该停的停、该并的并、该转的转,以保证毕业生总体供需结构的平衡。

3.调整优化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创办新兴学科,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高校现有的部分学科专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尽快调整优化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结构。为此,各高校首先要加强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做好未来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改革和调整传统学科专业,规划建设新的学科专业,以此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课程、教学目标是直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高校应积极改善和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通过提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心态,努力使高校课程体系发展成一个集文化专业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南三位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主动推进大学生就业。

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目前我国高校缺乏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兼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18号)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积累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历,运用健康、乐观的心态指导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提高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5.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

当前我国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般是针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行的。内容大致包括政策指导、信息指导、技术指导、思想心理指导、社会适应指导、创业指导。大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还停留在讲讲就业政策,收集和发布一些社会用人信息,学校出面主办人才招聘会,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用开设讲座的方式给学生传授一些求职技巧,调整学生心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提示学生一些创业基本知识等。就是这种低起点、浅层次的就业指导,也还远远没有普及到所有高校。因此,许多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感到准备不足就毫不奇怪了。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根本没有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内容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了一项从零起步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准备就业,高校需要重新设计以学校为主渠道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课程。作为一种亡羊补牢的过渡性措施,首先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职业生涯辅导的逻辑起点,从认知阶段起步,将职业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力求使大学生在走向职业生涯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其次,针对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职业指导课程随意性大、规范性差的实际问题,应通过高校间强强联合的方式,尽快编写适应现阶段大学生实际需要的、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指导教材,使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步规范化、系统化。

6.培养大学毕业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程度的加剧,大学毕业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就职于跨国公司、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自我调节,应对多变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可贵和重要。引入心理辅导,开展各项社团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措施,无疑会为构筑毕业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良好的作用。

7.加强社会合作,推动大学生就业

高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共建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提供创业指导等途径,有利于推动毕业生就业。高校可以通过和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和就业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高校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学生,用人单位优先安排合作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四)政府大力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改善

1.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并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首先,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我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鼓励劳动者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就业岗位,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用人的数量和质量,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形成。政府应把注意力适当地转向产业政策调整,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发展就业容量比较大的服务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来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要建立起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使就业机制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断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目标发展和完善。

其次,完善就业机制及各项配套措施。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看,所需要的人才数目应是十分庞大的,有需也有求,却还是有很多的就业问题,这就说明人才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置。大学生就业市场不仅有助于实现大学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只是增加岗位是不够的,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及创业环境。大学生就业政策应考虑大学生的偏好,将大学生的需求动机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中。

2.引导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快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是以国家计划为标准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对大学生的要求由国家计划转变为市场需求,就这一变化来说,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方式也应按照市场需求适当调整。然而,在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政府却没有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高校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回顾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政府这一“有形的手”和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在每一个阶段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高校这一培养大学生的教育场所却常常被边缘化。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讲,大学生就业已经被完全转变为市场自主择业,因而,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与社会需求一致的教育和培养。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高校这一教育培养环节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未来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其次,建立面向就业的教育机制。由于过去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是由政府进行统一安排和管理,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因此,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的不和谐性并不明显。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不难发现,教育体制与市场的脱节现象已经越来越显著。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情况改革教育体制,一是政府引导转变办学理念,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来抓,切实把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政府根据近些年的就业情况为高校提供中长期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以指导高校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扩招,防止重复建设和浪费。

3.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首先,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非公有制企业将成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载体,这是由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外的已有经验总结而来的。很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选择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因此,研究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引导、市场、高校、大学生等方面的解决对策。此外,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用人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善的用人制度是人才在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用人单位间流动的前提。通过适当的补偿政策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吸收大学毕业生,并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用人制度的规范和监督。

其次,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西部、农村基层单位由于条件匮乏难以吸引大学生,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助学贷款代偿、发放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解决好就业人员户籍档案、社会保险等实际问题。此外,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通过不断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充分可靠的保证,推动我国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我国政府的长期目标和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

4.政府要强化信息的网络服务、中介式服务

切实利用方便快捷且信息容量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本年度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形势,尤其是用人单位对本校相关专业及毕业生的需要信息和基本要求;及时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当年度国家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特别是本校所处类型及各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的要求及相关倾斜政策。再就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及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和使用意图,以便毕业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情及有关就业洽谈的信息。

注重引入市场中介服务的模式,采取灵活的、多形式的推荐方式,如网上信息发布、专场就业洽谈、区域固定场所设置、定期走访用人单位以及跟踪反馈就业状况等。在积极推荐毕业生的同时,摸清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知识、能力、技能等各种素质的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课程设置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讯。

5.政府加大推动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

现在很多单位青睐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更好的就业。但是,现实中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不足,因此,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建立实习基地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通过实习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使高校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前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和经济的措施鼓励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实现用人单位和高校二者之间的互惠互利。高校具有理论基础和培养人才的优势,政府和企业具有相当的实践空间。借助实习基地这个平台,在校生可以得到实践锻炼,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和考察大学生,从中选聘自己需要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资,在高校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推动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知识链接

两部委: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可享补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2012年3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规定,今后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和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作用,面向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强化技能操作训练,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各地还要定期开展中长期职业供求预测和分析,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状况合理确定政府补贴培训的职业(工种)目录,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选择参加适合的培训项目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于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离校前高校毕业生广泛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就业校园活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送岗位信息进校园、创业指导进校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进校园等活动,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实现就业;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要深入推进实名制就业服务,通过主动提供多样化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组织实施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开展就业见习、推进创业服务、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等方面的措施,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29/c_122901711.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