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人创造力分析

个人创造力分析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是个人创造力,具体说是一个人能产生新想法,并且具有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新想法、新思路越多,而且将其实现的能力越强,创造力就越强。根据这一定义,一个人的创造力同样复杂系统创造力规律,即个人创造与其能量和多样性呈正比,与其适应性呈反比。

什么是个人创造力,具体说是一个人能产生新想法,并且具有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新想法、新思路越多,而且将其实现的能力越强,创造力就越强。根据这一定义,一个人的创造力同样复杂系统创造力规律,即个人创造与其能量和多样性呈正比,与其适应性呈反比。

(一)能量构成

个体创造力中的能量由生物能量和精神能量构成。作为生物体的人,是一个非平衡复杂系统,必须同其所生存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从环境中吸收能量,以维持自身生长和消耗,提供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能量来源,这是人能够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人又是社会性动物,个体是生活在群体和社会之中,个体同社会进行精神的相互作用,从社会接受精神能量,并形成自己的个体精神,个体精神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精神。因此,生物能量和精神能量就构成了个体创造力的能量。

对于人的生物能量,在生物学、医学等相关学科中有专门研究,本书不打算在这方面做深入探讨,因为只要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他所具有的生物能量足可以支撑他从事各种创造活动。而从能量角度探讨个体之间的创造力大小,则主要体现在精神能量差异上。

1、精神能量

自然科学不承认有精神能量,因为不可能用物理仪器对其进行测定,更不能用数学公式进行推导。那么,社会科学是如何看待精神能量的呢?是通过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数量来体现的。例如,两个人每天摄入大致相等的食物,生物能量来源和数量差异不大,但是,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却相差很大。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能量,甚至需要巨大能量。爱因斯坦对狭义相对论思索了10年,广义相对论花了7年,统一场花了30多年,如果仅仅从生物能量角度来看,他摄入的能量不可能比其他人多多少,但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却远远超出一般人。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他的方法更好,或者是知识面更丰富吗?恐怕不全是。在这巨大差异背后,体现精神能量的差异。

精神能量是以生物能量为基础,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复杂系统与社会复杂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涌现出来的特征,是大脑复杂系统对社会系统的整体反映,它以意识的形式出现于人脑中。因此精神即意识,创新精神即是创新意识。它虽然不能用物理仪器进行测定,但它调动和指挥人体的生物能量,改变了人体生物能量的释放方式,使得有限的生物能量能够有目的的集中于某一点,完成许多仅靠生物能量所不能完成的事情。

由于精神和意识是大脑系统的综合反映,因此,它就具有非线性特点,具有复杂系统的基本性质。它与简单系统或机械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机械系统可以按照人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运转,可以毫不走样地执行预定计划,我们说它是线性的。而大脑系统、或人体系统则不然,它由多层次、多单元构成,每个层次和单元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变化,同时又是动态的,与环境随时发生相互作用,不断学习,并不断向更好地适应环境方向发展。所以才会出现同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千差万别,对于同一个命令,即使是纪律最严明的军队也会出现违犯纪律的现象。

由于精神能量形成的特殊方式和作用方式,便决定了同样的生物能量就能够产生出不同的精神力量。娇小身材的女性可以统领千军万马,手无缚鸡之力的残疾人霍金,能够胸怀宇宙,发现宇宙黑洞的奥秘,靠的便是精神力量。这是因为精神能量不受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的约束,它来自生物能量,但却控制生物能量的释放方式,从而能超越生物能量。

创新精神是超越的力量,是跨越的力量,是克服因寻守旧的力量,它能摆脱一切桎梏。这种力量只能来自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正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系统,能够产生这种冲破一切阻力,超越一切障碍的精神力量,才使人类得以不断创造和发展,达到今天的繁荣,成就辉煌的人类文明。

2、精神决定生物能量的使用方式

对正常人而言,生物能量的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量的个体差异,有人充满活力,精力旺盛,而有人活力差,精力不济,但是这种差异只是量的差异而无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所能从事体力工作能力的大小。而精神能量差别则是本质的差别,一个人可能身强体壮,但是如果没有精神,照样一事无成。

另一方面是精神决定生物能量的使用或释放方式,至少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即能量发散型、能量集中型和居于前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

能量发散型是指一个人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能集中精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或者集中精力的时间不长,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就又开始其他工作,甚至同时开始多项工作。就像一面凹透镜,阳光通过镜面后被发散了,不能形成任何有用的能量。这样的人常常看似很忙,可能最后一事无成。或者,有的人干脆什么都不愿意做,吃饱了混天黑,以消遣虚度时光,让生物能量白白浪费。这就是没有精神能量对生物能量进行聚集,使生物能量自由发散。

能量集中型是指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做事时全神贯注,能量高度集中,而且能长时间保持这种能量。就像一面凸透镜,当光线穿透镜面后,被集中到一点,这就有了点燃物体的能量,相同的能量通过不同的透镜却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从对创造力影响程度来看,能量使用方式与能量的个体差异同样重要。而要产生这种效果,精神力量起着决定作用,是精神能量将生物能量集中起来,并长期保持其较高的能量状态。

在科学上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能量集中型。例如,爱因斯坦就是能量集中的典型,他具有超人的耐心和长时间全神贯注于一个科学问题的能力。大的方面,如狭义相对论思索了10年,广义相对论花了7年,统一场花了30多年,小的方面,例如,一次爱因斯坦同一位科学家谈他关于晶体特性的研究,别人介绍了2个小时,他们交谈了9小时,爱因斯坦完全沉浸于自己的思维中,连吃饭都得靠夫人指点,用叉子把各种食物放进嘴里,却似乎并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另据老舍先生的儿子,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讲,她母亲胡潔清女士,曾拜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为师,有一次胡女士给老师带去了几只活虾,齐白石先生竟一动不动地观察了一个多小时,胡女士这才真正感受到,为什么齐白石的虾画得如此活灵活现。

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曾在2004年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进行过采访,采访的核心自然围绕着他如何获得成功而进行,丁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勤奋和刻苦,可是主持人并没有满足,进一步问道:别人也同样勤奋和刻苦,那么你的勤奋和刻苦同别人有何不同呢?丁教授沉思一下,说出两个字:专注!我年轻时候常常是三、四天不睡觉,一直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几天不睡觉以后,除了试验和试验数据在我脑子里还清清楚楚以外,其他任何事情已经不知道了。同样在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丁教授这种能量使用上的专注,他谈到自己朋友很少,有人认为他性格有些孤僻,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几十年中,对于每个月举行一次的教授聚会,他只去过两三次,他从不参加任何评审委员会,也从没有到过任何同事家吃过饭。

还有一种是处于能量发散和能量集中之间的中间类型,就如同平面镜,阳光通过以后,不发生任何改变,也就是有多少能量,做多少事情,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所采取的能量使用方式。

当然,个体之间能量的差别同人的需求有直接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有赖于前面四种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促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达到这一层次的人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俞克纯,1988,p12)。

然而,对于同样都处在自我实现需求层次的人,其需求的高低差异很大,有的人不愿意冒险,只满足于较低层次的自我实现,安于现状。例如我国的职称评审制度,对激励人才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人将教授、研究员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就不愿意再努力,其创造力也减退。而有的人具有高成就需求,挑战性的任务会引起他们的愉快感觉,因此他们会不断寻求有挑战性的工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David Meclelland)创立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对挑战性任务感兴趣的人对任务有强烈的完成感,他们的成就动机在动机层次的顶端,只要稍微触动一下他们的期望值,就会竭尽全力去完成任务。有一半成功的机会往往最能激励人们去取得成就,任务成功的机率太低或太高都不太吸引人,不会激励人们去取得成就。麦克里兰认为,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据调查,英国在1925年时拥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25个国家中名列第五位,当时英国是比较兴旺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0年再作调查时,英国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39个国家中名列第27位,这与英国的国情及经济走下坡路是相吻合的(俞克纯,1988,p52)。

的确,目标高低决定成功的程度,但是在决定目标层次背后就是精神在起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可能一开始目标并不高。但是,当他完成一个目标后,就会设立下一个目标,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升级自己的目标,在每次完成目标过程中,能够集中所有能量,专注于目标。还有的人从一开始就立下大志,不管其间遇到多少困难曲折,也百折不挠,能量始终得以凝聚,试想,没有精神力量,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的。

所以,生物能量是产生精神能量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精神能量又对生物能量的释放方式起到支配作用。

(二)性格多样性

1、创造性人物性格的共同特征:复杂多样性

个人对于群体和社会来说是个体,是一个元素,但个体在进行创造时,自成体系,自身实际上又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同样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进行创造活动。根据复杂系统创造理论,一个系统越是复杂,越有利于产生创造。

可是在个人身上,多样性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可以采用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反映个体的复杂状况。人类个体之间虽然结构一样,但形态和个性却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在决定个人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性格起着关键作用。单一性格,简单个性的人,其行为单一,思维方式简单,思维没有交叉,只能简单地处理问题,要产生创造很困难。而性格复杂的人,尤其是性格之中存在着多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对立矛盾性格,就可能使他的行为方式多样化,思维方式多样化,看问题会从多种角度、不同层次来进行。这就有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方面,即产生创造思维。但是从创造的全过程可知,仅有创造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耐心,将创造思维付诸实施,形成创新成果,这是需要作出长期艰苦努力。因此,只有那些具备多种性格的人,才能既产生创造思维,又能将其付诸实现,最终完成创造成果。

人们在讨论创造性人格时,一般都会列出很多“优秀”品质,说明其在创造性中是如何重要。但是,从系统观点来看,性格多样性中,不存在“好”性格和“坏”性格之分。钱学森(1981)在其《工程控制论》中提出,用不太可靠的元器件可以组成可靠的系统的理论,在生物系统中同样适用(陈建新,1994)。对于创造性人才而言,无所谓“好”性格和“坏”性格,关键在于性格的丰富度、矛盾性以及平衡性。性格越丰富,并且相矛盾的性格成对出现,各种性格形成平衡,才有助于提高创造力。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天才诗人李白,他为什么会达到古典诗的巅峰,成为“诗仙”,后人无法超越。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和他极其复杂多样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他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这也决定了他性格和思想的复杂性。一方面他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并且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有时他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与此同时,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所谓“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羞伐其德”这种游侠精神,也存在于李白身上。创造性天才的这种复杂个性在他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从而也就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行为,所以他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三者结合起来了。还有李白的思想也有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面(游国恩,1985)。可以说,正是这种复杂、矛盾的性格,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爱因斯坦同样具有复杂的个性。他时而十分健谈,以独特的智慧的语言引人思索。时而却是坠入童年时代就形成的孤僻,认为“我没有同其他人直接接触的需要”;他对教会和宗教都抱否定态度,但他又怀有独特的宗教感情经常提到上帝;他的思维逻辑性极为严密,但他对美学、文学、艺术又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与造诣;在科学上他是当之无愧的改革派,但同时他又十分保守地、不厌其烦地提到物理思想的继承性,在量子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他是从反对者角度作出重大贡献的……如此一般,这种种相对的两极却和谐地统一在爱因斯坦身上,构成他复杂的心理与多彩的性格(熊舜时,1992,p123)。

20世纪英国文化巨匠,西方社会最著名且拥有最广泛读者的思想大师伯特兰·罗素,在哲学、数学、逻辑学、文学、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创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被称为“世纪的智者”,他的作品平易而幽默,影响了无数乐于接受智慧的人,用爱因斯坦的话说“读这个人的作品使我渡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的巨著《西方哲学史》成为研究西方哲学的丰碑,60年代他还将该书寄赠给中国伟人毛泽东。《罗素传》作者罗纳德.W.克拉克(1998)在评价罗素时指出,对这个人来说,什么冒险也不算太危险,什么探求也不算太没指望,罗素的一生所有专门性方面就是钻石的不同刻面,从多方面来观察的这个罗素,大于他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热心献身于理智,可有时却把理性争辩到非理性的极端,天生一个感情上的冒险家;一个英雄史诗中的巨人,奋斗一生,一生经历挫折,眼前灾难重重;年轻时,由于自身气质,他是一个对事事抱怀疑态度的人;到老年,有时是具有“永不顺从、永不屈服的勇气”的光辉人物。这就是罗素,一个充满矛盾,具有复杂性格的人,他既具有数学家的严密逻辑和精确推理,又具有文学家的浪漫与幽默;既能埋头作学问,写出著作70多部,内容涉及哲学、数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政治等诸多领域,又是社会活动家,为和平、民主、自由奔走呼号一生。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2001),耗时15年,对世界各地91位被公认为最具创造性的人物进行进行采访,从中总结出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是复杂多样性。他们具有极端不同的、矛盾的性质——他们不是一个“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个“多元体”。这些性质在我们所有人的生身上都存在,但我们通常都被训练发展其中的某一极。我们也许会被教育去发展我们本性中积极进取的、竞争的一面,同时却鄙弃压制懒惰的、合作的一面。但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却更可能既有进取性又有合作性,根据情况的不同会在不同的时间或同时具有这些不同的性质。具有复杂的个性意味着能把人类潜在的但通常是萎缩的所有个性全部表现出来,因为我们通常认为这些个性中的某一极是“好”的,另一极则是“环”的。

他归纳了多重性格对立统一的十个方面:

1)精力充沛,但又很安静,经常休息;

2)很聪明,但同时又很天真;

3)能把玩笑和纪律相结合,把有责任和无责任相结合;

4)既充满想象,富于幻想,又脚踏实地;

5)在个人性格方面是外向和内向的统一体;

6)既非常谦虚又特别骄傲;

7)既有男人的性格又有女人的性格;

8)具有叛逆性和独立性;

9)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但又会对其非常客观。

10)比较开放,比较敏感,这常常使他们既承受痛苦又感受到极大的愉悦。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性格复杂多样是创造性人物的一个共同特征。但应该注意的是,人格复杂多样性如不能很好地形成和谐统一,人是会出问题的,如同人格分裂一样的精神问题便会产生,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不要说创造,就连生存都无法维持下去。

2、复杂性格有利于形成强大的自我调节系统

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将潜在创造能力变成现实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很多情况下要做出重大贡献、有重大创造,需要长期积累和持续不懈努力。绝大多数人对于复杂的长期目标在没有外部支持情况下很难坚持下来。只有那些既能够竖立长远目标,又具有执行长期计划的能力,能够抵抗各种诱惑,即使遇到挫折仍坚持不懈,能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调节,才有可能成就大业。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米谢尔因此提出自我调节系统的概念,主要强调那些复杂的长期目标在没有外部支持情况下是怎样形成的,以及这种目标是怎样长期保持不变的(L.A.珀文,2001,p.83)。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是从高中时代,就立下大志,要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当时陈景润就读于福建的英华学校。有位数学老师给他们讲过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即哥德巴赫问题,老师把哥德巴赫问题比喻为“皇冠上的明珠”。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陈景润的脑海里,他立志要摘取这颗科学的明珠。1950年他以同等学历考进厦门大学数学物理系,1956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麾下,正式开始数学研究,经过整整10年不间断地积累、准备和研究,到1966年陈景润终于在哥德巴赫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前人未曾取得的成果,成功地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为一个素数和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证明了(1+2)。1966年5月,陈景润在《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以简报的形式公布了这一结果,但尚未公布他的证明。因为证明过程太长,全部手稿厚达200多页!运算方法太复杂,必须加以改进。又经过7年极其艰苦的岁月,1973年2月,陈景润终于完成了(1+2)的新证明。同年《中国科学》发表了陈景润新证明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发表后,国际上反应非常强烈,当时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伯斯丹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的名著《筛法》一书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陈景润的论文后,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特地增添了一章,第11章,“陈氏定律”。他们将此誉之为“筛法的光辉顶点”。一个英国数学家在给他的信中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整整17年时间,陈景润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完成这一世界性课题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批判,当成资产阶级科研路线的“安钻迷”(安心工作、钻研学问、迷于专业),赶进了专政队伍。从专政队出来后,陈景润虽然可以看书,但是,总有人不放过他,他房间里的电灯被铰了,开关拉线也剪断了,没有电灯,他买来了一盏煤油灯,害怕煤油灯光外露就用报纸将窗子糊上。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开始向数学理论的高峰冲击,他运算的稿纸竟然装了整整两麻袋。而且,这时的陈景润已是疾病缠身,他像搞地下工作似的在他6平方米的蜗居里进行着神奇的数学运算,“我知道,我的病已经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1973年,在陈景润终于完成了他新证明论文的写作后,身体几乎垮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新华社记者采访他后,发出了紧急呼吁,陈景润“疾病严重!生命垂危!”(陈建新等,1994,p.275)。

可见,除了陈景润在数学上的天分以外,超人的自我调节系统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只有排除一切干扰,调整自我,向着目标奔跑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在形成强大的自我调节系统方面,性格多样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性格单一,思维简单的人,要吗简单行事,鲁莽行动,结果被碰得头破血流,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要吗逃避现实,从此沉沦,原有的雄心壮志也烟消云散,只好出家隐居。而性格多样的人,遇事豁达,能屈能伸,能上能下,灾难来了能承受,灾难去了又能重新扬起希望的风帆,继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三)适应性——适应与不适应的和谐统一

1、鉴别力

从以上两个条件看出,具有一定能量和多样性,就会产生不同组合。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这种组合数量是巨大和无穷的,但绝大多数组合毫无意义。如何从无穷组合中识别出完美组合,是影响创造力的关键。对此彭加勒(1988,p377)在他的《科学的价值》一书中谈到数学上的发明时指出:“数学创造实际上是什么呢?它并不在于用已知的数学实体作出新的组合。任何一个人都会作这种组合,但这样作出的组合在数目上是无限的,它们中的大多数完全没有用处。创造恰恰在于不作无用的组合,而作有用的、为数极少的组合。发明是识别、选择。”

鉴别力是从相同事物中找出不同的能力,是辨别好坏和对错的能力。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人对外界事物在内心中产生感受的积累和升华。从生物学角度看,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之处,不同基因组合,加长千差万别的成长环境,使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内心感受存在差异。正如休谟(2002,p38)指出:“美不是物自身里的性质,它只存在于关照事物的人心之中,每个人在心中感受到的美是彼此不同的。对于同一对象,一个人可能感受的是丑,而另一个人却感到了美;各个不同的人都应该默从他自己的感受,不必去随声附和别人的看法。”

人对事物的感受经历,不是简单积累过程,实际上其中包含了丰富想象,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位漂亮姑娘时,会情不自禁地说她同花一样美丽;当品尝到很甜的食物时,会把它同蜂蜜进行比较。这就是感受过程中的想象。想象力大小程度,决定对事物感受的敏感和细微程度。

大科学家的鉴别力包含了丰富想象,完美组合,高度和谐统一。例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m1m2/r2。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四个因素经如此严密组合,秩序井然,将浩瀚太空天体之间引力关系如此简单而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是何等博大精深,何等壮美瑰丽。再有,许多科学家、哲学家更是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称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质能关系式E=mc2,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具有囊括物质世界的完美性,可谓千古绝唱的好诗。几乎所有的科学公式,以极为精美的形式,把几个不同种类的现象罗织成一贴锦绣,把似乎各不相关的因素巧妙地组合为一个严密的统一体,从而揭示出自然中和谐的关系,协调的结构,既给人以深刻的知识,又给人美的享受(熊舜时,1992,p117)。

人的这种鉴别能力,这种特殊的审美感,在进行创造时起着非常重要和微妙的筛选作用。彭加勒(1988,p383)就曾说过“缺乏这种审美感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自然界是高度和谐统一的,各种事物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的结构和组合,并不是偶然和随机形成的,是经历了无数变化和适应过程,那些不适应、有缺陷的被淘汰了,只有完美组合,符合自然规律,适应其生存环境的事物保存了下来。以打水漂这件极其普通而古老的运动为例,法国科学家使用高速视频照像机等设备不断试验,发现石块入水时与水面的角度以20度为最佳,可以产生最多次数的跳跃,“20度简直是个不可思意的角度,这个角度下,石块在第一次跳跃时能量损失最小”。为什么不是19度或21度?为什么万有引力恰恰与两物体质量的乘机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等等无数例子这说明自然是何等高度统一和完美。因此要认识自然规律,就必须要具备这种起重要选择作用的鉴别力,要有重要发明和创造,这种鉴别能力和审美感更是要在一般人之上。

鉴别力,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辨别(真假好坏)能力。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它是从一般之中看到特殊,从简单之中看到复杂或从复杂之中看到简单,从相同之中看见不同,从不同之中看到相同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分析和辨别能力,主要由想象力和审美感构成:

(1)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3)。其在个人创造力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爱因斯坦(1976,第284页)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既然想象力在创造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它如何影响着鉴别力的呢?想象力的关键作用在于,它使人的鉴别能力立体化,即不是从一个角度、一个层面,静态而平面地看问题,而是把问题置身于一个三维甚至四维立体空间,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时空,立体地看问题,动态地看问题。毫无疑问,处于立体空间观察同平面观察的结果肯定相去甚远。因此,想象力越强,观察问题就会越仔细和全面,鉴别能力就越强。彭加勒(1988,p271)指出“虽然人的想象可以变化,但是自然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为了追求她,我们必须选取我们忽略了的道路,这些道路往往能把我们引向绝顶,我们从那里将会发现新的疆域。”想象力就是我们选择忽略道路的一条有效途径,没有想象力,我们只能看到大家都走过的路,普通的路,只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带领我们寻找到那些常人无法想象的路。

想象力是人脑复杂系统对客观事物综合反映的有规律的运行,这种综合反映就如同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与客观世界相应对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的运行可以不受客观世界的制约,想象力就是驱动这个虚拟世界超越现实世界运行的能力。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可以忽略现实世界各种清规戒律,可以无中生有,可以异想天开,任何毫不相干的事情都可以联系起来,也可以把现实物质拆分成任意部分,所以想象力能够穿透一切。

只要是人就具有想象力,但是各人的想象力大小又不相同,决定想象力大小的因素在我看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精神能量,二是知识多样性,三是综合交叉能力。

精神能量决定敢不敢想象,敢不敢让大脑这一复杂系统自由驰骋。因为每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自然规律,社会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等,实际上就给人的想象力划定了范围,规定了框框,束缚着想象力的自由发挥。这就是为什么小孩的想象力比大人丰富,因为孩子还没有被现实世界的清规戒律所固化,所思所想不受其制约,想象力可以自由飞翔。而成人长期受现实世界熏陶和制约,很多曾经由想象力营造的虚拟世界被现实世界无情摧毁,如此这般,人们也就认识到,有的东西根本不用想,没戏!有的甚至连想一想都是罪过。久而久之,人的想象力就逐渐萎缩,最后,再也逃不出现实世界的制约。而精神力量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受条条框框羁绊的人,则敢于想象,敢于冲破现实世界的清规戒律,敢于让想象力飞翔。

敢于想象,就为想象力解开了绳索,想象力便可以自由驰骋。但是,同样是敢于想象,有人想象力就是比别人强,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影响想象力的第二方面,知识多样性。想象力空间的大小,由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决定,我们都有过亲身经历,有的事情,没有经历过就很难想到,长期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就很可能“三句话不离本行”,其想象力自然被限定在本专业知识范围之内。而多一方面知识,就多一个想象支点,多一个想象空间,显然,拥有知识越丰富、多样,想象空间就越多、越大。

敢于想象并具有丰富知识,为形成丰富想象力提供了条件,但是,也还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知识丰富,但是想象力却不行。最根本在于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因为想象力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跨越时空、超越一切限制,从不同的事物之中找到相同规律,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把看似没有关系的各个方面组合起来等等。这是决定一个人想象力最重要的方面。在生活中,一个好的比喻,就是想象力的体现,因为好的比喻就是找到了两个不同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有人说,比喻是天才的能力,也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以大陆漂移学说成为现代地学之父的魏格纳来说,想象力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是一个普通的气象学家,为什么能在地质学上建立这样一座万世敬仰的丰碑?依靠想象的魅力,竟然成为现代地学的开创者。他虽然只是气象学家,但是决不局限于狭小的学科范围,而是吸取了天文、地理、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等看来各不相干的丰富养料,加以综合升华。他是自然科学家,却充分运用了形象思维。从气象学上瞬息万变的云图,转到大西洋两岸惊人的相似性,在头脑中形成具有丰富想像力的大陆漂移图。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惊人预见,建立在他的独特的科学想象之上。所以,“想象力是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李安瑜,1986)

(2)审美感(品味、直觉)

审美感则是对事物整体美的感悟,是对事物本质的整体把握。

有人把这种审美感称为品味,杨振宁就十分重视品味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他在1995年与上海大学生谈治学之道时,就非常强调品味,“一个做学问的人,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有‘taste’,这个词不太好翻译,有的译成品味、喜爱。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就要有相当清楚的taste。就像做文学一样,每个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风格。我在西南联大六年,对我一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对整个物理学的判断,也有我的‘taste’”。

我认为这里的品味就是美感,就是对事物的判断力。它甚至比知识和技术还要重要,尤其是在对一些理论问题,或者靠逻辑推理无法解决的问题方面,对于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就不是靠逻辑推理,或者靠还原论的方法,把各部分分解开来分析就能解决的,而这时往往靠体现审美感的品味或直觉,便能做出正确选择。

彭加勒(1988,第202页)更是明确指出,直觉才是发明的工具,而逻辑只能是证明的工具“对于发明家来说,这种集合物的观点是必不可少的;无论谁想真正了解发明家,同样也少不了它。逻辑能够把它给予我们吗?不能;数学家给它起的名字足以证明这一点。在数学中,逻辑被称为解析,解析意味着分解、分析。因此除了解剖刀和显微镜外,不会有其他工具。这样一来,逻辑和直觉各有其必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唯有逻辑能给我们以可靠性,它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则是发明的工具。”

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就只有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两个假设,它们并不是逻辑推理的产物,而是爱因斯坦的科学审美直觉“领悟”出来的。正是靠着这样的审美直觉,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理论,波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理论,海森堡建立了矩阵力学,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那么为什么审美感、品味或直觉如此重要呢?因为自然规律是物质之间相互适应的结果,很多不适应的,不美的形式在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被逐渐淘汰,只有最适应的形式才能保存下来,形成规律。这些自然规律本身就是高度和谐统一,具有至美,只有那些具有高度审美感的人才能感悟与发现。

2、适应性

有了鉴别力,只能说明有创造潜力,有可能会选出具有创造性的组合,要使创造思维闪现的火花变成现实,产生真正创造,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看其适应性如何。实际上,从创造力角度看,一个人的鉴别力是以适应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然而以往对于个人创造力的研究多注重个人品质、个人教育、个人实现等方面,关于适应性问题则很少涉及。人是一个复杂系统,他生活在社会复杂系统和自然环境复杂系统之中,他必须协调自身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系统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只有首先适应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创新。一个人不管多么特立独行,不管有多少新颖想法,如果无法适应社会,再好的想法也只能保持在想法层次,不可能成为创造。而创造不仅仅是有新想法,而是要使想法变成现实,被社会认可,最终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既然创造是生命的本质,那么,每个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不过存在创造力大小的差别。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1983,p.177)指出,“最低级的动物与思想深刻的哲学家之间并没有一道分明的界线”一样,人与人之间创造力的差别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然而,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得到表达,有人先天条件并不好,但是其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作出惊人创造;而有人先天条件很好,却不能很好发挥创造力,以至于一生平平。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没有机遇,环境不好等等,但是,在这些客观条件背后,实际上体现了个体适应性。自然法则是适者生存,首先必须适应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才能生存,才有发展和创造的空间。

然而,具有创造力的人对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不是随波逐流,相反,具有创造力的人常常显示出对社会的某种不适应。的确,当一个人完全适应社会,社会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内化成其自己的行为准则,个人的行为完全与社会风气、社会动向不差毫厘的时候,这个人便不可能做出任何创造,因为这样的人便失去了个性,失去了个人性格中的多样性,便失去了创造的条件。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未失童真的孩子是天真的,他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感到新奇,他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可是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然后进入社会,并对社会越来越适应以后,这种天真、新鲜感便逐渐丧失,当生活中再也没有任何问题可问,大部分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遵从社会常规进行生活和工作时,我们不能指望这样的个体会做出创造性的事情。只有少数人保持了这种孩提时的纯真,他们即使成年后,还保持着新鲜、直率、询问的生活方式。大量研究证明,很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恰恰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保持了这种天真。

那么,我们的天真,乃至我们的创造力是如何丧失的呢?这实际上是一个适应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适应性,动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因此,达尔文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作为动物进化的动力。在人类社会中,民族也好,个体也好,越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生存同样才越容易。可是,适应是一个被动过程,是改变自己适合环境的过程,是一个抹煞个性的,消灭创造的过程,如果自然进化的动力真是“适者生存”的化,就不可能进化出人类,因为,人类在早期既没有尖爪利齿攻击猎物,又无厚皮硬壳防护自身,也不像马那样擅长奔跑,根本不是很多猛兽的对手。而真正适应环境的是细菌和一些低等植物,它们才应该是自然选择的对象,因为它们具有适应各种难以想象恶劣环境的能力,这是人类所无法相比拟的。可是进化的结果却恰恰选择了人,人成为地球主宰。这说明,我们过去对“适者生存”没有真正理解。导致地球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的进化,不仅与适应有关,更与不适应有关,是适应与不适应引导了进化方向。一定适应保证生物能够生存,同时,又表现出某些不适应,迫使生物不断变化和创造,以求得更适应,同时生物的变化也使环境向着对生物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才保存了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是不适应改造了环境,不适应才是变革的力量,适应是被动地变化,而不适应则引起革新。人类社会要是对奴隶社会完全适应,就不会发展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因为不适应才有了求变的内在动力,才有了创新,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接受适应社会的训练,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从事各种爱好,以及文化的熏陶等等。而人的个性本能却又如此微弱,以至于很多人的自我本能、个性在尚未表现之前就被社会文化、教育所湮灭了。相反,少数人由于对社会不适应,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常规训练,保留下来了一些自我的个性,或儿时的童真,这些东西便成为创造的源泉,因为它们与社会常规不同。

因此,对个人而言,完全适应社会意味着失去自我,不可能会有什么创造;而完全不适应社会,要么无法生存,也谈不上任何创造,要么产生重大创新,彻底改变社会,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可以说,毛泽东就是十分不适应旧中国的现状,才带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创新了中国社会制度。当然,这样的人是极少数,更多的创造者是那些对社会既有一定适应,又表现出某种不适应的人,他们把适应与不适应这对矛盾和谐地统一在自己身上,他们表面上可能与其他人无任何差异,也无太多异常举动,但是,他们内心却是自由的,较好地保持了自己个性和独立性,不为社会的赞扬和批评所动,而是寻求自我肯定,与社会文化保持相对独立性。相反,在他们做出一些重要贡献后,社会到反过来适应他们,这就是创造的实现。因此,创造产生于适应与不适应之间,适应有利于生存,而不适应则导致创造。

创造性人才的适应性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一方面他严格遵守法律,这保证他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另一方面,又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习俗,敢于坚持自己不适应社会的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1987)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文化适应的抵抗,“从赞同文化和融合于文化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实现者都属于适应不良,虽然他们在多种方面与文化和睦相处,但可以说他们全都在某种深刻的、意味深长的意义上抵制文化适应,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地超脱于包围他们的文化。”

把前面分析的想象力和审美感组成的鉴别力与适应性联系起来,我发现,个人想象力越丰富,审美感越强,他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就会越低。因为社会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和审美感来运作的,可以说是一个大平均。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会感到很适应,因此,也就没有强烈的求变和创造的欲望。然而,想象力和审美感都远远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人,对社会平均状况很不适应,这就促使其进行创造,以求得自我实现。

这种个体对社会的不适应,增强了个体创造力。从社会角度而言,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能够为不适应者提供生存环境,也为创造人才成长提供各种条件,社会才能成为创造性强的社会。

例如18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描述征服了全世界,显示了极大创造力。最近对英国女性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愿意约会的男性是谁?”,回答最多的是《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而不是007,可见作者的影响力。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她却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当时英国社会,女孩子的成功标志就是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过上体面生活,而简·奥斯汀一生未嫁,以写作为生,这无论如何是与社会风气相违背,所以在她四十一岁病逝以后,家人只能在其墓碑上写到,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而对她那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六部小说只字不提。

再如我国清朝时期的曹雪芹,其《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然而在一个以科举考试为选拔人才手段,以当大官为男人成功标志的社会风气下,曹雪芹是无能的,因为他对科举考试不屑一顾,对仕途更是无动于衷,虽穷困潦倒,但整天还在埋头写他的《红楼梦》,他只能靠朋友施舍过日子,以至于妻儿皆死于无钱治病。

这两个例子说明,他们要是完全适应当时的社会,也就不会有此创造。正是个人对社会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引发了巨大创造。这并非极端例子,这个星球上的一切伟大人物,如米开郎琪罗、贝多芬、伦勃朗、巴赫、毕加索、安徒生……等等,都对他们自己深刻的不满。亨德里克·威廉·房龙(2004)说得好,一切智慧,都与这种深刻的不满相关,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与这种深刻的不满相关。我要说,一切伟大创造,都源自这种深刻的不满和不适应!适应性在创造中起到了关键的选择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