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就业心理分析

就业心理分析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就业心理的分析了解,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心态,对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大有帮助。此外,矛盾性还突出地表现在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多方向性,追求“鱼”与“熊掌”兼得。

第一节 就业心理分析

对毕业生而言,成功实现就业,既取决于毕业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也取决于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准备情况等。通过对就业心理的分析了解,积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及时调整不良的就业心态,对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大有帮助。

一、就业心理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其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前后由于就业问题所引发的心理活动。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与其他心理活动一样,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就业心理发展阶段

大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毕业,在不同学习阶段对就业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考,其就业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一定的阶段性。

1.大学前期的就业心理

进入大学校门,伴随着对未来的向往,就业心理已在大学生内心深处渐渐萌生。通常,在大学初期他们就很关心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甚至有些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就已受到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一些职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总是受到学子们的青睐。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家长的期望选定了专业方向,期望着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喜爱的领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从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当客观现实与本人的心理期望形成反差时,又不得不静下心来,认识自己、分析现实,寻求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由于这时距实际就业时间尚远,加之处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未来就业的担心和期望,尤其是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关注。就业心理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

2.大学中期的就业心理

经过一个学期或是更长时间的学习生活实践,大部分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这是大学生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全面塑造自己的开始。专业知识的积累强化了学生择业的兴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更激发了学生服务人类、贡献社会的信念。社会活动的增加、交际范围的扩大,使他们学会了如何适应环境,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开发智力。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就业心理一般得到巩固和发展。

3.毕业时期的就业心理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关心的是怎样才能使自己学有所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多数大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地投身于求职择业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寻找理想的职业。这时他们的就业心理有所改变,并趋于稳定和成熟。

(二)就业心理特点

毕业生的心理准备对于就业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就业的心理准备充分,才会主动去了解社会,才会正确对待社会中各种现象,才能摆正自己在就业中的位置,才能有利于自己的顺利就业。在这一重要的转折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主体性

有调查发现,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看重经济待遇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前途。从横向比较来看,大学生就业群体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表现出“五高峰、四最、三敢、两缺乏、一个中心”的特点,即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特殊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富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敢说、敢想、敢干;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常常以崇尚自我为中心。大学生就业群体的这些主导特征主要体现在职业选择中,他们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等。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2.务实性

随着经济结构与利益的调整,社会承认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合法性,在价值天平上,传统的重义轻利、先公后私、重精神轻物质等价值评判标准受到严重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职业价值观转向“经济价值型”和“自我价值型”。在择业时,大学生重实惠的倾向明显,对个人利益的关注与反思增多,过去“一生交给党安排,哪里艰苦哪安家”转变为“哪里实惠哪里去,哪里有钱哪安家”。由于他们意识到个体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要受到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他们更加强调接受现实,在现实利益的追求中试图把奉献和索取统一起来。因此,在就业指导中,我们既要肯定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更要强调理想、道德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3.矛盾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相继发生重大变化。处在新旧两种价值体系的变化冲突时期,各种政策的不尽完善并随之派生而出的诸多社会矛盾使青年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困惑迷茫、无所适从。面对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从积极方面看,第一,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而显著的发展。第二,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抱负而高兴。然而毕竟他们涉世尚浅,接触社会太少,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因此,在现实的就业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其主要表现为:有远大的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从而表现为焦虑、自卑、怯懦、孤傲、冷漠甚至发生一些不良行为等。此外,矛盾性还突出地表现在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多方向性,追求“鱼”与“熊掌”兼得。

4.既定性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体制虽然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改革,但在招生、教育等方面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现在的招生模式使得大多数毕业生在报考大学时,多数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长的意愿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而特定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他们要在一定范围之内就业。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大学生注重已选专业的知识学习,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经常会发生变化,原来需求旺盛的专业可能会变得需求不足,这也会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5.波动性

考入大学的学生实现了升学的愿望,然而在新的环境影响下,其学习目的、方法和人际关系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随着毕业生独立性的增强,生活空间的逐步扩大,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但因其知识结构不尽完善,独立个性还未形成,在面临多种动机的选择时,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在就业上,在一个时期或一个环境下他们会感觉到该职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会将其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在另外一个时期或另外一个环境下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在就业心理上出现较大的波动。

6.渐进性

处于青年时期的学生,其政治上、思想上,尤其是心理上还不完全成熟,辨别正误的能力不够强,不善于全面、客观、发展地看问题,因而思想容易产生偏激。当个人和客观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并产生各种悲观的消极情绪。然而,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学业的渐进、知识的丰富、意志的锻炼和全面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会促进毕业生的心理包括就业心理不断成熟,学会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就业的有关问题。

二、就业心理现状

(一)就业心理动机分析

就业心理的核心是就业动机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职业,而不是选择别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就业动机支配的。影响就业动机的主要因素有职业的社会意义、社会地位、经济报酬、个人条件适应性、技术构成、劳动强度、地理因素等。综合起来,毕业生就业心理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谋求社会地位高的岗位

谋求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岗位几乎是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态。毕业生心目中的高社会地位岗位,主要是有实权、有声望或经济雄厚的单位,一般在条件舒适的大城市

2.追求职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我国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使人们形成了从事一种职业而终身不变的观念,这种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就业态度,大学生也不例外。尽管有些集体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有利,但他们还是宁愿选择所谓保险性强的国有单位。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大学生不再看重稳定性,愿意尝试新的就业形式,而且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3.注重经济效益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经济利益是毕业生选择职业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因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恋爱结婚、建立家庭等人生大事,这些事情需要相当的经济开销。同时,大学生毕业后想尽快地回报家庭,有的还要偿还贷款等,这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而且,目前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还是工资收入,因此,毕业生就业对经济收入的考虑是比较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4.对知识和技术性强的岗位持有较高期望

一般来讲,那些知识要求较高、技术含量较大的工作岗位能使毕业生学有所用,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进而易受人尊敬,精神上也能获得满足。因此,这些工作岗位对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容易成为选择的重点。

5.渴望奉献社会,到基层建功立业

不可否认,有一批毕业生面对职业选择,他们放弃一般人所羡慕的好单位、高收入等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而毅然选择边疆、农村,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去建功立业。每年毕业前夕,都有一部分毕业生申请支边、支援西部,到艰苦地方去工作便是例证。这部分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展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值得赞扬。

(二)就业心理表现

不同的就业动机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的就业心理表现

(1)自信与自我肯定。自信与自我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心理。当代大学生一般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出色的成绩及各方面的长处能给予肯定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基本地了解。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成功充满信心,择业时很投入,对职业的要求有比较明确的概念,求职时懂得怎样扬长避短,会千方百计地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追求目标。一般情况下,成绩好的较之成绩差的、热门专业较之冷门专业、学历高的较之学历低的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得更为自信。

(2)竞争意识与冒险精神。在“统包统分”阶段,毕业生在择业上存在着消极心态,追求官本位、“铁饭碗”,求稳、缺乏竞争意识,更谈不上什么冒险精神。今天的大学生则不然,他们很明白“双向选择”中竞争的必然。他们一方面为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断地从各方面充实自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仅具有竞争意识,更具有冒险精神。他们具有敢于打破“铁饭碗”的观念,不再把稳定视为最佳选择,而更喜欢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职业。尽管这种职业的风险较大,但因其发展潜力也较大,只要毕业生具备了必要的才能并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能体现自身价值,所以为大多数毕业生所青睐。同时,他们在就业中出现多元化的趋向,不再局限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开始尝试选择那些挑战与竞争性更强的职业,甚至寻求自己创业。

(3)自主择业的积极态度。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择业,很多学生在毕业前一学年就开始关注上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技巧。有的毕业生在毕业前一学年上学期就开始制订自己的求职计划,主动向有关部门咨询,向用人单位邮寄求职信,收集需求信息,了解和比较用人单位情况,参加各类人才市场招聘,多数毕业生像推销员一样,向用人单位进行自我推荐。

2.不良的就业心理表现

(1)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面临人生第一次就业,心理并未完全成熟,会感觉到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焦虑不安,情绪极不稳定。在工作单位未落实之前,他们主要担心的问题是: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受社会欢迎;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是留城还是到基层;在选择单位上以个人发展为重还是以报酬和地位为重;怎样让用人单位认同自己;是求稳定还是去迎接挑战等。而工作单位一旦确定下来之后,他们又会产生新的忧虑:理想能否实现;报酬是否合理;人生价值能否得到体现;工作环境是否优越;能否胜任以后的工作;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能否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大学毕业生产生这些焦虑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具体表现为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的缺点,常常抱怨和责备自己,希望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乐趣。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刚进大学时比较自信,然而在日后的比较中发现自己无论在能力、成绩、特长以及身体容貌等方面都很一般,甚至不少方面还落后于别人时,强烈的自我定位落差感就会严重困扰着他们,再加上受校园“拜金主义”、“攀比风”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更加深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导致孤独、沮丧、自我封闭等自我意识偏离,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自卑型人格,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总担心自己不如别人,总害怕别人的议论。一到面试时间,心情就更为紧张,言行就更为拘谨、小心翼翼,生怕一言不慎翻了船,结果是该说的未说,该谈的未谈,错失良机。另外,有些用人单位存在用人偏见,如有的用人单位宁愿降低标准要男生也不要女生,有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身材、相貌百般挑剔等导致被歧视的大学毕业生自卑心理更加严重。胆怯、自卑对人的思维活动、创造活动都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要克服胆怯、自卑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时不要计较别人的议论。失败、成功都是自己的事,无需担心他人的议论。(2)不要将成败看得太重。此次面试不行,还会有下一个机会,这个单位不录,还有其他的单位在等着自己。(3)保持平常的心态和作风。面试无非是一场谈话,把个人放到与主试人平等的地位上,尽量使自己放松。如仍紧张,可将紧张心情直接告诉主试人,以取得对方的理解。(4)多掌握一些求职技巧。面试时要熟悉一些求职的常识、礼节和技巧,必要时还可事先排练内容和程序,做到有备无患。

(3)依赖心理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多一部分,他们从小生活在物质相对宽裕的环境里,受到两代人“六一”式的百般宠爱。许多家长因溺爱子女,忽视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的家庭教育。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依赖心理较重,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责任感。当他们大学毕业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不知道怎样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不懂得如何去拼搏和竞争。在求职过程中,他们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依赖文凭、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家长亲戚为自己找工作去四处奔波。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般性格内向、成绩平平、缺乏主见,他们认为有一个单位接收就行了,不适应独立地谋取职业和通过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势。例如有些毕业生今天签约明天毁,听了别人的宣传,又要恢复原协议,反复无常。自立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素质。在就业过程中,凡事都要尽可能地自己亲自去问、去做,要有自己肯定能把事情办好的决心和勇气。即使可能会从学校或用人单位那里得到一些需求信息,也可能会有一些亲友帮助你提供一些单位的情况,但是对于这些切记不能有依赖思想,应根据需求条件,根据自己的就业取向,主动地去推荐自己。一旦拿定了主意,就不要再受他人左右。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也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从众心理较为严重。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对“数字精英”、“管理精英”的人大肆宣传,对“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上的从众心理。表现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学生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他们往往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盲目滑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部分大学毕业生一味地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不愿从事基层工作,形成了“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人没有工作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5)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与他人攀比的心理。青年学生大都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形成了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这种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为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不屑于到基层工作,总想找到一份超过别人的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

(6)功利心理

功利心理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追求实惠、急功近利的心态。功利心理的主要表现:一是表现在职业定位上。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只注意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学业成绩,一心只为寻找与自己专业对口、能够施展自己才能的单位。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把就业目光投到相对稳定、待遇优厚的行业而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二是表现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大部分毕业生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削尖脑袋往中心城市挤,非常关注社会地位、名誉等条件,希望到挣钱多、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工作。三是特别注重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目标,大学毕业生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就业因素的考虑中,高收入是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7)自负心理

所谓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部分大学毕业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思想不够解放,认为考上大学就等于跳出“龙(农)门”,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毕业时即脱离“苦海”,理应得到回报丰厚的职业。特别是一些家庭环境不错、社交能力强、参加社会活动较多、接触面较广的学生以及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优秀大学毕业生,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优越感,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自视清高,在求职择业时好高骛远,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

(8)怕苦心理

受中国传统观念和家庭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求稳怕苦的心态十分普遍。不少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拈轻怕重、甘于享受,愿意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作,留在父母身边工作,不愿到艰苦行业,不愿到生产第一线,不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求未来的职业轻松一点、环境幽雅一点、管理松一点。他们没有挑战意识,大多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使得他们就业面窄,造成人才浪费,社会人才分布失衡,同时严重影响就业的成功率,极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克服上述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稳定的就业心理,这不仅有利于就业目标的合理确定,也有利于他们就业目标的实现和尽快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心理转变,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三、影响就业心理的因素

影响就业心理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其他因素。

(一)社会因素

1.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不断深入,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且个人投资比重有所增加,缴费上学使得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逐渐由国家负担转向国家、集体和个人共担,在投资—收益的市场原则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多数表现为功利主义,在职业选择时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去寻找经济收入多、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好的工作。

2.就业市场的不完善

首先,就业市场信息不畅。由于市场信息不顺畅,使得有关信息传播、反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路和断路现象,有形的和无形的人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未能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化相适应,致使毕业生手持就业材料却茫然不知所措,而用人单位又疲于奔波却难觅意中的毕业生。其次,就业市场中介机构不健全。各高校设置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仲裁机构是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两个中介组织,这两个层次的中介组织虽大都已建立,但其沟通供需双方市场信息、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和促成合法交易有效形成、调解双方争议等功能还远未得到落实。再次,就业市场调控不规范。其表现在:一些招聘会成了形象工程,形象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有的招聘会看起来人如潮涌,规模很大,很热闹,而最后的签约率却不高;有些参加招聘会的企业目的是为展示企业、扩大宣传,而不是为了招聘员工;有的单位招聘人员利用大学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虚假招聘,骗取钱财,收取不合理费用;还有部分招聘单位的姿态居高临下,招聘条件苛刻,使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有的甚至利用就业竞争激烈之机,把大学毕业生看成“廉价劳动力”或者招收“不收报酬”的实习生,却又迟迟不给是否录用的明确答复。这些都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对招聘会失去信心,对自己就业前景感到茫然失措的原因。

3.就业压力增大

首先,就业条件要求更高。随着中国加入WTO,就业市场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平台,不仅要求毕业生专业对口,同时又要求毕业生成为个性成熟的“社会人”。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加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高期望值与自身客观素质的反差,以及与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加剧了高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其次,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就业人数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施行减员增效、机关精简亮起红灯、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等因素,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而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另外,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甚至是腐败、丑恶的现象,使得充满理想抱负和追求的大学毕业生感到失落、无助、困惑、茫然甚至不满等。最后就是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偏少。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使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从而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

4.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社会里,一个人不仅要为了生活而忙碌,而且就业压力对人会造成身心的压力与负担,也会带来一些非经济的负效应。一些社会养老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等在一些民营企业、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广大农村还没有得到全面实施,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所担心的,这些情况约束了大学毕业生对这些单位的选择,也使得同学之间会因为工作单位的保险福利待遇不同而相互攀比,导致他们求稳、攀比和从众心理。

5.社会上存在用人偏见

近年来,受人才高消费观念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不少单位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学历和出身,动辄非名牌大学生免谈,甚至还有非硕士、博士不要的单位,迷上了严重的“高学历崇拜症”,认为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不如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在当今盲目追求高学历和名牌效应的条件下,一些用人单位宁愿要重点高校的“劣等生”,也不要一般院校的“优秀生”。在很多人才招聘会上不难发现:名校、英语、计算机、共产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硬指标”就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这样,将众多的自主择业毕业生直接挡在了门外,大大挫伤了这些毕业生的学习和就业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歧视女性。认为女性在心理上,承受能力较差,情感脆弱;在性格上,部分女性勇气不足、独立性差、易骄傲、性格偏内向;在生理上,女大学生毕业后,从结婚到生育孩子再到照顾家庭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这导致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过度焦虑、急躁、恐惧、自卑、怯懦、患得患失等不良心理困扰着女大学毕业生,有的已出现比较严重的躯体不适甚至精神疾病症状。而学业、生活、就业的挫折则会进一步强化各种不良心理。

(二)学校因素

1.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弊端也日益凸现出来。在高校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的过程中,不少高校只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搞深入的社会调研,盲目扩充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再加上长期封闭的办学模式,高校原有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有些学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相关课程,学科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课程体系不合理,文理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过于狭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普遍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求职中缺乏自信,造成部分大学毕业生自卑和胆怯的心理。

2.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只重视管理功能,却忽略了其根本指导意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就业指导的内容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活动,致使大多数毕业生不太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法规。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到来,学校在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引导学生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从专业特点出发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礼仪学习、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比较缺乏,尤其缺乏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求职道德、成功道路等方面的教育。这客观上给毕业生求职带来不便,导致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无法准确地自我定位,显得茫然无措。

3.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不够深入

2005年1月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该文件的出台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及决策依据。尽管目前一些学校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没有真正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就业心理指导体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及相关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和深入。

4.大学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弱化

一些学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弱化倾向,教育方法简单,缺乏对各阶段学生的针对性,缺乏吸引力,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学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位下降,甚至在一些学校丧失了阵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形式看,当前学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集体教育,不能满足个体的具体需要,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思想进行教育。其次,从方法来看,主要为单向灌输式,较少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没有形成教育双方的思想互动。再次,从进行教育的主体来看,几乎是家庭和学校各自为政,没有很好地沟通和协调。最后,从载体来看,主要是就业指导课,课时有限且只针对毕业生,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过程完整性和内容充分性的严重不足。作为课堂教学,就业指导课也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外,很多学校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就业网中的位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使大学生对自己、职业、国情认识不清,大学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素质培养不全面,择业、就业观念与社会需要不协调,最终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就业心理,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三)自身因素

1.对自己和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毋过”这两句名言作为象征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谕”,意思是告诫人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的人对自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了解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几乎没有人能完全做到客观和准确,但这是大学毕业生走向职业生活必须做的工作。同时,大学毕业生关注就业,却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因此,大学毕业生职业指导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职业、认识自己。只有了解了职业的需要,了解了自己的特长、兴趣和性格与工作和职业的关系,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为职业选择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才可能在就业竞争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

2.自身的能力素质与市场需要不相适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一方面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更高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觉悟;另一方面要求大学毕业生具有综合全面的能力,这包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近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大学生质量有所下降。一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有些毕业生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能以踏实的作风从基层做起,总抱怨单位工作环境艰苦;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意识;有些毕业生专业基础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低;有些毕业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实际操作能力差;有些毕业生不注意求职技巧,往往在求职时不善于抓住机会;有些毕业生不注重自我形象及推荐材料的包装;有些毕业生不善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收集各方面信息,眼界局限于本地、不够开阔等。这些表明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素质与市场需要不相适应。

3.缺乏足够的就业心理准备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几乎没有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在业务能力上表现为专长较为欠缺;在面临就业时表现为职业成熟度不高,将求职理想化,缺乏自我认识能力、求职技巧、获取职业消息的能力与决策能力;在就业人格特点上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就业挫折承受力不强、进取精神不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等问题。

4.大学毕业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变化的突出时期

大学毕业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变化的突出时期,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心理。其主要表现在:自我与客我矛盾、理想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独立与依赖矛盾、开放与封闭矛盾、情感与理智矛盾等。而这些矛盾他们以前从未碰到过,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不能正确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过高,甚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同时对就业环境缺乏冷静而又认真的了解和分析,不能客观地看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相应变化。

(四)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很容易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积极的家庭影响能促进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形成,诸如和睦的家庭关系、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对子女就业意向的正确引导和尊重等;消极的家庭影响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负面作用,如消极的伦理观念等。

(五)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外,就业心理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恋爱困扰

男女学生在学习期间谈恋爱,通常很少考虑两个人以后的去向,但临近毕业,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他们的面前,进而影响其就业心理。处理得不好往往给双方都带来烦恼。许多恋人采取了暂时分离的策略,两人都尽可能地找自己最理想的去处,由于许多外在因素的限制,不能够在一起的恋人应理智的对待这份感情,珍惜而不消沉。

2.性别因素

从总体上看,女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的困难要比男大学生大。有些确实是因工作特殊要求所限,导致女生就业选择的范围较窄。但也有不少是因受不良传统观念的影响,为女毕业生就业设置障碍。这些都会对女毕业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使其面临更多的考验。事实上,现在许多职业,由女性来做更为适合,在求职中,女大学生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性别角色,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强调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既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合作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