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

时间:2022-05-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的心理状况,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以及本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本调研力图通过我们调研小组在我校校内开展的调研,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做初步了解,以使我们更快地做好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准备。本次调研共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200份,全部有效。调查的人群覆盖在18岁—24岁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清晰地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

作  者:曹成、安江彬、熊芳、李敏、岑蕊、

     杨嵘劼、朱黎影、宫婷、梅俊逸

指导教师:李志强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国家每年也都要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采取相应的举措。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的心理状况,以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以及本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www.guayunfan.com)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

引言

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这句话严肃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待就业问题的态度,也显示出就业问题对于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11万人,到2010年更是达到了660万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高校毕业生是新增劳动力中的优质资源,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政府解决各类问题之中具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从政策、对策以及整体现状等角度的研究比较多且相对成熟,但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视角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并形成清楚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通过这个角度才能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本调研力图通过我们调研小组在我校校内开展的调研,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做初步了解,以使我们更快地做好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准备。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项调研于2010年9月开始,11月结束。整个调研经过的流程大致有: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与调查,正式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数据、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做汇报总结。

调查组在调查问卷中共设置了245个问题,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调查对象对于自己能力的判断、对于自己专业的了解以及未来工作的预期等方面,概括起来,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状况。本次调研共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200份,全部有效。调查的人群覆盖在18岁—24岁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清晰地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在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并统计出基本的调查数据之后,我们还对个别调查对象进行了追踪访谈并做一些实质性的了解,以便得到更准确的调查结果。

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熊芳负责最后的PPT汇报总结工作和分发调查问卷;安江彬负责统计调查出来的数据和分发调查问卷;曹成负责调查问卷的编写、撰写策划书、总结报告书以及分发调查问卷;宫婷和梅俊逸负责打印调查问卷和分发调查问卷,李敏、岑蕊、杨嵘劼和朱黎影负责分发调查问卷和设计问卷的调查题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待要工作的时间

对于自己步入社会投入工作的时间,58.7%的学生选择到大四的时候边上学边工作(兼职或实习),32.1%的学生打算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另有9.2%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即什么时候工作都行。综合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很多学生还没有认识到当前就业艰难的形势,以及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实践经验方面的要求,所以,他们在时间上并没有提前实习或兼职进而提前做好工作准备的意识。我们建议大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早为自己以后就业找工作做好实习或兼职等方面的准备。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帮助

从图标中可见,很多学生都认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帮助比较大,只有5.1%的同学认为在大学阶段做学生社团中的“干部”对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并不认为在大学期间参加社团工作或当学生干部就一定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反倒是学校提供的其他项目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三)单位的类型

有31.8%的学生首先选择了国有企业,接下来是政府部门,占了22.9%;再接下来是外资企业,占了21%。特别指出,选择非营利性企业的为0%,看来学生们基本上认为就业就是有工作,有工作就是有收入,这样的目的非常明确。尤其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因为工资福利待遇都很好而备受学生们的青睐,但是这些部门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也不一定能给每个学生都能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建议择业时既要看外在形势的要求也要看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四)对就业公司选择的标准

25.1%的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会以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其次是工作环境,占了20.3%。然后兴趣是否相投,占了19.9%。令人意外的是,工资这一项只占到19.5%,且各种因素的比例之间差别不是太大。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更加“理智”,不是一味地要求高工资、低发展了。

(五)对学历的要求

有一大半即60%的学生认为学历在找工作的时候非常重要,有非常少的学生即3.8%的学生认为学历非常不重要;另外有20%的学生认为学历重要,还有16.2%的学生认为学历不重要。归结起来,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环境中,学历还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也依然是很多学生在就业时不可缺少的一块敲门砖。

(六)用人单位的要求

有33.2%的学生和30.5%的学生认为公司(用人单位)会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有20.5%的学生认为公司会选择一些修养好的应聘者;有11.1%的学生认为公司会倾向于学历高的应聘者。我们认为现在各种各类的公司对于人才的需要最主要的是挑选一些有实际能力的应聘者,对于高学历的应聘者,他们则会尽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

(七)是否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

有51.8%的学生认为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大体一致就可以了;有31.5%的学生认为将来很少能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只要符合公司的应聘条件,就会选择去尝试;只有16.7%的学生认为一定会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综上,绝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工作而不是自己的专业,很少的学生坚决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我们建议在就业时先要看是否与自己专业对口,之后依据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否专业对口主要还要看自己的条件和能力是否适合某些不对口的工作岗位。从另外一点看,现在的大学教育几乎就是通才教育,专业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是一个人能力培养和锻炼的不同形式。

(八)对工资的最低要求

有36.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在1800元—2100元之间;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工资该在900元—1200元之间;只有19.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工资应该在2100元以上。在现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找到高工资的工作几乎是每个同学的想法,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一般都会很低,据我们在报纸上查阅到的信息表明,大学生刚就业时的工资能达到2000元就算很不错的了,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工资不要抱太大的期望,更要关注未来的发展。

(九)是否有从基层开始做起的决心

有60.6%的学生选择很有可能去基层从事工作;有26.6%的学生表示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另有7.3%的学生决心去基层工作;5.5%的学生表示根本不会去基层工作。可见大多数学生考虑过去基层工作,从跟踪的访谈调研了解到其原因主要有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学习到更多方面的知识、技能,等等。

(十)对公司所在的城镇要求

下图中有42.4%的学生选择了有可能去比较小的城镇工作;32.1%的学生表示乐意接受去小的城镇;17%的学生选择坚持不能接受去小城镇工作;8.5%的学生选择其他。我们认为在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有份总体来说适合自己的工作即便去小城镇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做法。但是我们学校因为北京生源比较多,这种数据可能与其他外地生源居多的学校不一致。

(十一)对女性求职者的观点

68.5%的学生认为现在工作求职中很多招聘单位比较排斥女性;4.6%的学生认为非常排斥女性;44.4%的学生认为不会排斥女性;7.4%的学生认为很排斥女性。我们认为当前很多单位在选择应聘者的过程中一般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性别歧视现象,虽然可以通过法律来制约,但是操作起来并不方便,所以,女同学在就业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十二)薪水和职位的比较

50.5%的同学认为在薪水和职位的比较等问题上,具体问题会具体分析。只有4.7%的学生认为暂时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34.6%的学生认为先就业,之后再考虑这些因素。从很多同学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看,大学生在面对未来工作等各种因素选择时,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准备,这是一种好现象。

(十三)用人单位最关心的职员的素质

20.7%的学生认为工作中的交际能力最为重要;17.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经验最为重要;14.9%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最为重要,14%的学生认为学历最为重要,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名气最为重要;7%的学生认为品德和特长爱好才最重要。学生们在选择时的多元状态表明大家对于未来单位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有比较充分的多方面的心理准备,要做的更是在某个方面突出自己的特长素质,这样进入某个工作单位更能做得出色。

(十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44.4%的同学认为很多同学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期望值太高,眼高手低;30.2%的学生认为薪水太低;11.9%的学生认为兴趣至上,没有兴趣的单位不选择则找不到工作;9.5%的学生认为心态不好,有待调整;只有4%的学生认为是自身压力太大,难以融入社会。综上,大学生在就业时的期望值太高,要处理好压力和心态的关系,因为这些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也说明各种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十五)求职的能力

32.6%的学生认为准备好面试本身的过程最为重要;25.7%的学生认为找到企业选择应聘人员的标准才最重要;只有6.3%的学生认为如何谈薪水和福利等因素才最重要。综上,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需要加强对于面试本身的了解,如提高面试的技能和技巧等,这也是很多学生面对的挑战和难题。

(十六)是否考虑过投身西部

47.6%的学生没有考虑过今后会投身西部;34%的学生认为不可能会考虑;18.4%的学生认为可能会考虑。从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过投身于西部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于今后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的形势,以及今后我国西部的发展趋势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同时其他诸如独生子女受父母的影响较大等因素也左右着投身西部的选择。

(十七)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有55.7%的学生对于学校给予的就业指导评价一般;21.7%的学生的评价是不满意;只有很少的2.8%的学生认为很满意;有8.5%的学生认为很不满意。由此可见,很多同学还是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就业指导,作为高校应当考虑到这种需求。

(十八)影响求职的最大因素

35.7%的学生认为个人的能力或兴趣是影响求职的最大因素;有25.2%的学生认为社会的压力占了主导;有18.2%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是最大因素;7%和7.7%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和父母影响是最大因素,选择其他因素的有6.3%。总的来说,学生们的意见比较一致的是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是最大因素。

(十九)你的专业是否有优势

38.1%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在今后求职过程中将没有优势,而34.3%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还是有优势的。剩下的学生则表示不清楚。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多数同学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并不认同,也不清楚专业的形势和走向。综上,各高校需要注意,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教育之中有必要开展对于本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社会的契合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的讲解。

(二十)为就业做了哪些工作

26%的学生已经进行了兼职或者实习以为将来就业做准备;25.3%的学生只选择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22.7%的学生参加过各项讲座比赛来获得训练自己的机会;11%的学生参加相关的课程指导;8.4%的学生选择与老师一起探讨过就业方面的问题,6.6%的学生选择参加职业培训。综上,同学们主要还是通过自己找兼职和参加专业知识指导等实习的机会来锻炼自己,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二十一)对自己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

36.3%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21.2%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很大,即便自己很努力,就业也会非常难;19.5%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自信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15.9%的学生认为就业非常难,似乎无从把握形势。虽然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的学生居于多数,但是还有不少同学面对就业难题感觉困惑,这不仅是学校一方要注意的,也是学生个体也要调整的。

(二十二)求职最困扰你的事

17.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后就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专业知识缺乏;13.6%的学生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信息量较少;13.1%的学生认为会出现求职技巧方面的问题;1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8.5%的学生认为学校给予的指导不够;3.1%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优势在求职中难以发挥。困扰学生们的主要障碍是专业知识的生疏或专业知识的欠缺,以及在求职过程中的技巧不当等方面。看来,加强专业学习以及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活动过程的总结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的组员都能够积极配合,各项工作都按时按步骤完成。这次校内调研的开展,使我们对于未来就业过程中需要提升的心理素质以及需要改进的心理状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也为我们更快地认识到大学生活的特点,并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这也是我校开展“校内调查”的目的之一。经过此次调研,我们也提高了调查研究的能力。我们日后在大学生就业观、就业问题、职业道德等问题上就可以从容地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了。在本次调研中,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在今后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着手努力培养自己的全方面能力,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会被淘汰,这也增加了我们的危机意识。

【注释】

[1]调研第一至第三题是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但从调研结果来看,不同调研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等因素对他们就业心理的影响并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在进行调查结果分析时并没有列出这几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