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重拾就业心理平衡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重拾就业心理平衡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服从众性,客观、理性地分析行业与自我适应性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增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理性程度和命中率。这种被动的择业心理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依赖是这一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一、 重拾就业心理平衡

认知自我、合理定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而日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本科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科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化教育”,而转变为一种很多人都能够享有的“大众化教育”。

但是很多大学生尚不能客观看待“天之骄子”的光环,在择业中,常常自视甚高,不甘于从事基层、常规的工作。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普遍都存在着社会经验和成长背景比较单一的现象,在这种大背景下就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环境缺乏客观、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容易出现错误的自我认识,而对自己定位的错误往往会直接影响其就业过程中对职业的选择和理解,其中最常见的两种负面表现就是过分自卑和过分自负。此外,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的性格特点缺乏准确的判断,不能全面分析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自身的职业兴趣等。

所以,大学生们在择业前不妨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等方式对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做一个深入的剖析和总结,以便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正确认知自我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地看待职业、职位与自我兴趣、能力和潜力的匹配性。

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

很多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人为地缩小了可选择的行业和领域。其实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部分技术性岗位外,很多岗位并不一味强调专业对口,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并不高,更需要的是较强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因此,大学生们要勇于打破专业禁锢,敢于问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积极增加就业机会。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近几年,大学教育在突出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加强了通识教育。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尽可能多地选修一些通识教育课程,为今后拓宽就业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克服从众心理

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强,在一些人生大事的抉择问题上会出现犹豫的现象,进而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从众。例如盲目设定地域限制,不结合自身的实际考虑,不从长远角度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一味追求大城市,这些就是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一个明显倾向。“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大学生普遍对市郊、农村地区的岗位需求不愿关注。例如前几年出现的出国热、考研热等等,也与这种心理有关。

盲目从众的直接后果就是做出错误的、不适合自己的决策,随着以后的发展要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客观上还会导致毕业生扎堆求职,从而加剧了竞争。克服从众性,客观、理性地分析行业与自我适应性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增强大学生择业、就业的理性程度和命中率。

其实相对大城市而言,很多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急需人才,个人的发展空间要大得多,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政策和优厚的工作待遇。如果能够脚踏实地的将个人所学应用于这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农村,其实大有可为。大学生们应该剔除只有大城市才有发展前途的片面认识,勇于深入基层,逐步积累经验、积累成绩,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较之于在大城市里选择一个并无多少发展空间的岗位平庸度日而言,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增强抗压抗挫力

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大学生会因此而深感自卑、沮丧,甚至想要放弃。就业,既是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经受社会考验、磨砺个人意志的一个过程。

受挫后,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和充分的自信与勇气,深入分析失利的原因,然后调整目标,争取更好的机会,要始终抱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信念,积极面对自己的求职之路。

摒弃依赖心理

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和压力的时候,自己感到盲目和无所适从时,他们往往喜欢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人身上,对自己的亲友、师长有严重的依赖心理。这种被动的择业心理也会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依赖是这一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刚走向社会,让他们完全脱离依赖,对很多人实属困难,但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逐渐脱离依赖性,对自己未来要走的人生之路进行独立、自主的考虑和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或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这是大学生真正走向独立的开始。

因此,毕业生们要认识到,择业过程是自己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不能过分依赖学校和家人,要树立独立意识,勇于凭借自身的智慧和才学去竞争。只有具备强烈的自主意识,才会更加坚强地面对择业过程中的种种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