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就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就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就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一、我国就业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兴衰更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市场要求劳动力在部门之间流动以达到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均衡,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原因在于目前由于受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劳动力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第四节 就业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一、我国就业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兴衰更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市场要求劳动力在部门之间流动以达到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均衡,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原因在于目前由于受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劳动力不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一)观念管制

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1.社会主义允不允许失业

许多劳动者没有认识到,任何市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失业特别是正常性失业是必然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必需的。问题是工人失业、再就业缺乏必要保障,一旦下岗,对失业者本人和家庭有着切身利益的影响。因此,失业人员观念上必然产生强烈抵触,即使是经济转型中正常的失业。同时有地方政府的撑腰,人们养成了走关系、等分配、要饭碗的习惯,许多素质低下、知识技能更新滞后的劳动力“赖岗”,而真正的人才却得不到任用。

2.劳动者是否还是“主人翁”

质疑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必须当家做主,而对于下岗转行则视为受压迫、受剥削。在一些县市出现人力三轮车,本应属第三产业的一种服务类型,但却受到极大的批评,认为是“新苦力”,而车夫们也感到很“丢脸”。

(二)体制管制

在制约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诸因素中,体制管制影响最大。

1.劳动力市场存在流动性障碍

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流动。例如北京、上海、香港等都市有着户口准入就业的限制,西部比东部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劳动力市场处于城乡、地区及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状态,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发展。

2.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国有企业长期受行政管制,重投入轻技改,企业吸纳了许多低层次劳动力。近年来劳动力供给增长最快的部分是低层次劳动力,而适应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营的技术、管理人才则供给不足。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资源中大专以上的劳动者仅占2.8%,高中程度的占11.3%,初中及以下程度的占85.9%,还有相当部分劳动力是文盲。

3.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业机制

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跨地区就业的比重相当小。大学生就业仍处于由国家安置就业向通过市场实行竞争就业的过渡阶段;在人才的分配上也主要是面向国有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小企业难以获得人才。此外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尚未有效形成,工资分配制度处于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并存的阶段,企业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工资分配仍不能完全反映劳动力价值和供求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

1.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

(1)劳动年龄人口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通常把一定年龄阶段的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规定劳动年龄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

中国通常使用16~59岁(男性)、16~54岁(女性)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口径。因而依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资料,可以分别预测出未来时期每年的劳动力资源数。2010年劳动力供给预测值为7.8193亿人,占总人口预测值(13.88亿人)的56.33%;2020年劳动力供给预测值为7.75亿人,占总人口预测值(14.88亿人)的52.13%。

2.劳动力供给预测

根据中国社科院《2002年至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报告》,人口总量和劳动力预测结果如下: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政府加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人口出生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20‰以上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发达的富裕农村,独生子女现象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居民的自觉要求。即使在较为贫困的边远地区和农村,群众也已经认识到少生优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多胎生育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仍然在1000万以上。实现零增长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模型预测,中国大约在21世纪的30年代出现人口的零增长,其后为缓慢的负增长。各主要年份的人口数、劳动力数如表2-1、表2-2所示。

表2-1 主要年份人口数        单位:亿

img2

表2-2 劳动力预测人口数      单位:亿

img3

3.劳动力需求预测

(1)劳动力需求预测方法

对劳动力需求的预测有3种方法:一是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依据统计口径的从业人数计算;三是从统计口径的从业人数减去隐性失业人数,即为实际需求的劳动力数。

(2)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预测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计算劳动力需求量首先要考虑经济增长速度,因为经济增长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

(3)依据统计口径的在业人数计算劳动力需求

统计口径按就业分类分为在业人口与不在业人口。在业人口又称为就业人口,指在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人口中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不在业人口指15周岁以上人口中未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包括:在校学生、料理家务、待升学、市镇待业、离退休、退职、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在业人口。

(4)劳动力需求预测

根据1995~2005年全国在业人数,2005年的劳动力需求量为7.3541亿人,失业率分别为4.52%和4.85%。2005年比2000年失业率上升0.33%,按照这种趋势,到2010年,全国失业率为5.18%,2010年劳动力需求将达到7.4143亿人。2020年失业率为4.42%,劳动力需求仍然是7.4143亿人。从统计口径的在业人数中,减去隐性失业人数,则可得出实际的劳动力需求数。

三、就业市场的管理

就业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没有一个完善的劳务市场体系,就不可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工作,又是亟待解决和探讨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核心是彻底改变人们劳动就业的意识,树立起一个新的劳动就业观念,这样我们的劳务市场建立才能真正具备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这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改革措施能否为广大劳动者所接受。

(一)短期管理

短期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劳务市场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过渡性措施来使劳务市场在短期时间内较为规范地发展。

1.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从根本上理解就业市场的内涵,即就业市场的根本在于发挥市场机制,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同时对就业的概念要有全面理解,正视我国存在失业这种现实,应当承认失业、允许失业,掌握我国劳动力的分布与配置情况,减少摩擦性失业的人数。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前的技能培训,以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利用工资杠杆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

2.建立劳动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服务、仲裁、保障体系、劳动人事、工商、税务等各政府职能部门协调行动,使劳务市场成为调动劳动分配的主渠道。这样既可以为无一技之长的人提供就业前培训,又可以为劳动力就业前提供生活保障,同时还可以解决劳动纠纷,以扩大进入劳务市场人员的范围,对劳动力资源予以保护。

(二)长期管理

1.实现劳动力管理体制的改变

实现劳动力管理体制的改变,就是让市场机制代替计划管理,引导劳动力流向,完善劳务市场行动机制,政府以劳务市场的最大需求者的身份对劳动力的供求平衡进行调节,使劳动用工制度发生根本性转变。

2.实现管理、用人、择人三分离,在微观上保证企业用人权和劳动力的自主地位

用人单位有选择劳动力的权利,个人有择业权利,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解决单位—社会—人三者间正当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劳动报酬货币化、交易过程社会化、交易成果契约化,指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就业前的培训、就业方向、就业信息提供、失业期间保障金的提供,退休后养老保障,这些内容由社会来提供,而不是由企业提供,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由劳动者按收入比例,以纳税形式提供,使劳动力流动无后顾之忧。

四、发展就业市场的方法

1.大力发展经济,把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就业机会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GDP增加可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员增加,自然可带动消费的增长,消费一方面以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继续增加,另一方面又可带动企业投资的增长,投资也会以乘数效应增加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提高又可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就业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增强农村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要提高农村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农村的收入水平。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是一个大的系统课题,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这里进行一些简单的阐述。在假设国家所有外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提高只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二是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期提高价格。要提高效率和科技含金量必须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种植的多元化进程。但是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特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截至2007年底,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0.65%,因此靠农民自身进行科技方面的投入(仅是人力的投入)都是不现实的,资本、人力的投入都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从长期来看,单靠政府的“扶持”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才能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增收模式,减少“推力”和“拉力”,使农村消化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

3.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进程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但是目前中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有限,不能充分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这部分转移劳动力就成为剩余劳动力,徘徊在就业的大门外。因此,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主体,使得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了充分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对解决就业的作用十分重要。

4.改变劳动力市场人为分割的现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就学、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的阻隔,长期以来劳动力市场实际上被分割为城乡两个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之间,劳动力难以相互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要素向城镇的流动难以顺利实现。除了户籍制度以外,现有的城市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的服务、社会保障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迁移者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成本,不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和低成本转移,造成这些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的失业。

5.提高劳动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由于组织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往往是需求方(组织程度高)处于有利地位,而供给方(分散化)处于不利地位,在就业条件、工资报酬等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有组织的劳动交换方式,使供给方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工会组织在保证劳动者就业和收入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提高劳动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6.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在劳动交换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比如西方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非常发达,对达成劳资交易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要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及其自律性机制,使中介组织真正发挥促成劳动交换、沟通就业渠道的重要作用。

7.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单纯的市场配置会产生劳动力市场的失灵,这也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国家干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一种客观需要。战后西方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其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要加强劳动力的法制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立法,包括《劳动法》、《促进就业法》、《劳动安全法》、《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使法律体系完善;其次要通过公共支出扩大就业渠道,救济失业者,实行就业的再培训等,使就业的路子更为宽广;再次是要实行长期稳定的就业政策,使就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综合配套,尽可能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五、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与法规尚未建立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要以相关的法规制度为基础,但目前这些法规制度尚未建立,市场运作机制还不成熟,供需关系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现象。如需求信息不能完全公开;用人单位行为不规范,关系择人和用人高消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择业的“趋利”、“盲从”特点仍较明显;女大学生就业受到不公正待遇、弱势群体就业较为困难等,这些现象都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的约束,否则,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2.信息不对称

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不能全面、准确、及时地搜集和发布大学生供需信息,从而使其信息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表现为市场有效信息流通不畅,用人单位不能准确掌握大学生的全面信息,大学生也不能及时把握人才需求信息,即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3.中介功能不完善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职能可以归纳为:维护职能、监督职能、调解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有赖于三个层次的中介作用: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二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三是大学生就业争议仲裁机构。据了解,目前,前两个机构都已建立,第三个机构有些区域还没有。但不管建立与否,其功能都未能得到完全发挥。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不成熟的主要原因。规范的市场中介应具有沟通供需双方市场信息、维护双方合法利益和促成合法交易、调节双方争议的作用。

4.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

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往往被看成是人才的生产基地,在市场机制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做到产销对路。但由于教育具有滞后效应,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目前仍比较严重。比如某些专业大学生社会需求量增加、大学生供不应求时,学校会增加招生人数。当年招收入学的学生要三年或四年以后才毕业,毕业时,社会需求很有可能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会发生困难。另外,市场行情反映的只是短期内的供需动态,不能反映供需情况的长期变化趋势。市场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自发性现象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研究,建立人才预警机制,合理确定招生规模,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六、成熟或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应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正处于向成熟和规范发展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一个成熟或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应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1)必须有进行交流活动的场所。这是建立和开办大学生就业市场最基本的条件。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大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才的专门性劳动力市场,要有进行交流选择的场所,否则有市无场就无法为大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才做好服务。

(2)必须有市场主体。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学校作为大学生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殊主体。对大学生主体资格的要求,包括学业、健康状况及其属性。如身患严重疾病,不能正常工作的大学生不完全具备进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资格。

(3)要有必备的设施和设备,以便为广大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和服务。比如计算机、复印机、传真、电话等。

(4)要有规范的工作规则和运行程序,使供需双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运作。

七、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初步建立,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总体上看,这一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合理配置大学生资源,而且牵涉千家万户。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化就业的优势。大学生就业市场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项:

1.法律政策调控

法律政策调控即政府直接制定法律和政策,规范引导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并以此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健康有序地发展。如我国劳动人事部门在有关劳动用工制度中,对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分别做了基本规定;教育部对各类大学生就业所做出的政策规定各地经济特区、开发区选拔大学生时特别强调执行当地有关法律政策等。这些都体现法律政策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当然,随着大学生就业工作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方面的调控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因为这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手段。

2.行政调控

行政调控即政府直接制定国家重点计划,各有关单位和学校必须完成国家重点计划的指标。这种调控手段的运用虽不是主要的,但却是重要的。因为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必须坚持的方针。保证国家需要是开展就业工作的前提。

3.经济调控

经济调控即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志愿去国家重点建设单位、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待遇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对超范围就业和违反就业协议的大学生或用人单位,通过收取一定数量的违约金或补偿费来加以限制调控。这种运用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加以引导、调节和控制的手段将是宏观调控手段中的一种主要手段。

4.信息调控

信息调控即主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依靠市场信息服务实现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该调控手段主要在于打破行业、地区间的相互封闭,沟通人才需求信息,使大学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教育部每年通过各种渠道介绍各学校大学生情况,发布当年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学校每年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洽谈会,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各地和各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日益充实和拓展自己的工作内容,积极、主动、有效地为大学生服务等。随着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的建成和完善,信息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2.简述劳动力供给的三大主体构成。

3.简述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内容。

4.简述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特征。

5.简述劳动力市场的类型。

6.简述就业市场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