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市场机制的完善

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市场机制的完善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从计划体制逐渐演变,市场化改革逐步展开,到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到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市场机制日渐完善,社会领域变革逐渐展现的改革历程。把企业推向市场,转换企业进出机制,塑造国有企业独立的法人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从计划体制逐渐演变,市场化改革逐步展开,到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到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市场机制日渐完善,社会领域变革逐渐展现的改革历程。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改革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前奏。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以后,在一些地区很快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实行双包仅仅一年就结束了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历史,实现了人们多年为之奋斗的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状况。许多经济落后地区迅速脱贫致富,粮食和农副产品大为丰富。据统计,197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为3 000亿公斤,在实行集体化的20多年中,国家每年收购粮食300亿~350亿公斤,只要多购1/10就会挤占农民的口粮。可是,一搞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到1984年,粮食就增加到4000亿公斤。同时,农业总产值增长68%,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66%,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8]由此加速了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和农村多种门路的商品生产,农业商品率大幅增长,1983年农业产值达2 753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1299亿元,增幅近90%。[9]

1984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围绕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启动了农副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培育市场机制,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开创以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的局面。计划体制下对农村的统购派购,除了对粮、棉、油三项实行统购外,还对生猪、鸡蛋、桑丝、烤烟、水产品等实行派购,品种多达132种,几乎包括所有的农副土特产品。1985年,对粮食统购制度改为合同收购,合同之外,由政府议购改为市场收购;原来派购的132项农产品,只留桑丝、药材、烟草三项,其余均通过市场交易,由市场形成价格。伴随农副产品购销改革的步伐,国家逐步出台了各种政策性的法规和文件,推动农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农产品集贸市场的迅速发展,影响日渐扩大。[10]

此外,农村生产率提高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使得以市场为导向的乡镇企业在工业经济生产领域里异军突起。由于其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经营机制灵活,一度成为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农业、农村和农民长期以来是我国计划体制管理较弱的部分,市场化取向色彩较强的农村改革,启动、激发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赋予经济体制改革以新的生机,给改革深化带来了多重的启示。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国有企业,形成市场运作机制,赋予企业经营以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实现“政企分开”,使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向宏观调控、监督和服务。

城市改革以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①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按照市场化的道路,优化资源配置,市场运作,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②国有企业改革逐渐适应市场化取向,历经自主经营、责任承包制、产权明晰、股份制经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等发展阶段,实现企业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和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素质;③逐步规范社会经济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效,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等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改革措施后,职工转岗、失业和再就业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就业的市场化引发了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领域的重大变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而国有企业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计划经济效率低下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由于各类非国有制经济成分采用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其灵活、高效的优势,这些所有制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率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有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效益却在继续恶化,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国有经济整体性危机也初见端倪,国有企业改革已成势在必行

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长期受指令性计划调配和保护,其资源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完全与市场脱节,缺乏自主经营的能动性,完全失去了活力和动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简政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股份制管理形式等措施,沿着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向,把企业逐步推向市场,使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激发活力,在市场经济中适应成长,发展壮大。

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78~1984年,“放权让利”的起步阶段。主要是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一定程度上减少行政对企业的干预,增加生产者的经营赢利的动机,因而有利于激发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提高,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2)1984~1990年,“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过渡阶段。实行“利改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机制引入国有企业,通过利益刺激来降低监督成本,增加产出,提高企业效益。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的头两年内效果明显,强化了企业利益的主体地位,在企业交易和经营者收益之间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使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路,企业由“面向政府”逐步转向“面向市场”,产生了显著的激励作用。但由于这一阶段没有在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内部激励、外部监督、责权明晰的机制,仍缺乏持久稳定的制度安排,难以保持企业持久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3)1990~1993年,“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探索阶段。把企业推向市场,转换企业进出机制,塑造国有企业独立的法人地位。落实《企业法》,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并实行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的有效监督和激励,同时制约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

(4)1993~1996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现有的企业形式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微观基础。

(5)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攻坚”阶段。一是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着眼于搞好国有经济,实行抓大放小战略,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战略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实施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抓大放小等策略,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控制能力。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途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地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分离企业的社会职能,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从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健全完善市场机制,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

根据国外经济先进国家的经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发达、健全的市场体系。从我国经济改革的历程看,不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反映出这样一个客观要求,即需要逐渐形成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使作为经济主体的集体、企业或个人能够走向市场,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从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由于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而导致交易成本过高,成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障碍,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为改变这种状况,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环境与条件,应当在以下方面推进和深化改革

1.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一是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由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组成的商品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十分迅速,且日趋完善,其中城乡集贸市场、农副产品贸易中心和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尤为迅猛,有的还发展成为地区性的批发市场,其功能强大,闻名遐迩,影响范围伸展至全国,甚至辐射到国外,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郑州的粮食批发市场等等。此外,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979年以后在全国许多大城市相继开设了一批生产资料市场,以现货交易和远期合同等多种形式,处理积压物资,推销新产品。1984年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物资交易中心,到1990年为止,全国地、市以上的物资交易中心达400多家,营业额至数百亿元人民币。一些大型物资交易中心演变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钢材、机器设备、建筑材料等重要原材料批发市场陆续建立,上海、深圳等地还随之创办了期货市场[12]各类商品市场的建立发展,为市场体系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二是建立必要的要素市场,它由劳务市场、人才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等组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改革日益深入,就业市场化推进了劳务市场的发展完善;金融银行业改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类金融证券、债券和股票交易拓展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融资和投资渠道;由于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转让所有权的一级土地市场,而为推动住房商品化改革,在城镇建立了土地二级市场,即房地产市场,在农村建立了以土地使用权转让为主的农村土地二级市场;其他要素市场如技术市场和信息服务市场等,也因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技术转化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凸显了知识经济对于信息时代的重要性。

2.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促进市场有效运作

依靠市场配置资源,通过经济活动和市场信息调节市场的供需,合理配置社会生产资源,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如萨缪尔森所说:“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也是一具传达信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个不同个人的知识与行动汇合在一起。”[13]

资源配置的价格体系是由市场的稀缺程度决定的。改革开放前我国通过严格的指令性计划进行资源调配,1978年以后,允许价格制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松动,有限度地放开小商品价格,逐步调整价格结构。1985年,价格双轨制改革,逐步改变农产品统一派购制度,除粮、棉外,生猪、水产品和蔬菜等价格可由市场定价;同时,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价格双轨制对形成市场机制,以多种价格并存推动市场化进程产生显著影响,改善了不合理的比价结构,瓦解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性的物价管理体系。价格双轨制的过渡做法,推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励了企业、个人参与市场竞争,增加了产出,提高了效益。在当时形势下,既保持了稳定,又推进了改革。由于市场取向的趋利性和腐败的侵蚀,价格双轨制也曾一度成为“寻租”活动的温床,干扰了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力度,逐步放开对煤、油、钢、粮食等销售价格的限制,加快推进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步伐,推动价格双轨制向市场价格单轨制过渡,形成了有调控的市场价格机制。

3.通过竞争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最主要的特征,也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①竞争促使市场机制的发挥和完善,在市场活动中,各个参与者的利益是可以分离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自可以自主地展开活动,彼此互相竞争,通过市场利润的盈亏发挥作用;②竞争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调节生产和需求;③竞争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促使其完善经营管理,不断开发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向市场提供各类品种繁多、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以完全竞争为假定,以价格灵敏假定为前提的,它们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不可能完全具备,但有可能基本具备,这些理论分析已被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所印证。[14]市场经济以资源市场配置为基础,由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风险机制等要素构成市场的主导性调节机制,符合经济运行中的价值规律,因此市场经济是比较有效率的,而计划经济则是低效率的。[15]

市场经济活动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损失的最小化而展开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以假设“经济人”或“理性人”为基本立论的基本假设,认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企业或个人的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追逐营利是市场经济突出的特征。市场的每个参与者为了其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而开展市场活动。个人通过契约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各类市场组织,如企业或其他交易组织,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从而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16]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自由、平等与公平是公认的竞争原则。通过契约关系,自愿、平等地展开活动,不允许对市场参与者使用强制手段,不分身份贵贱和地位高低,赋予每一个竞争者以平等权利,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在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公平竞争,合理交易,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

4.强化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机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已经很大。但仅仅观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市场竞争秩序的合理有序,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发挥市场效益的有效性。

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看,有效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竞争必须公平。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要求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政策平等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获取、享受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职业培训、劳保福利等方面,为劳动者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意味着机会的公平,而只有机会的公平才是实现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例如,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之间等的不平等竞争问题还没有完全消除。

(2)竞争必须充分。保障竞争有效性的另一个条件是消除阻碍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和经济性障碍,保证竞争的相对充分。行政性障碍主要指由于行政权力造成的市场垄断,如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而经济性障碍则主要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规模过大、市场集中度过高造成的市场垄断。两种垄断虽然性质不同,但都会损害竞争的有效性,都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另外,对于有效竞争而言,企业的自由退出与自由进入同样重要。如果竞争的失败者由于各种行政的或经济的障碍不能自由退出,也会严重损害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在企业设立或退出市场方面,还存在各种繁琐的行政审批和不必要的进入门槛。

(3)竞争必须有序。有效竞争必须是有序竞争。有序竞争首先要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既包括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包括非正式的行业规范、国际惯例等。同时,市场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这样的规则。为此,必须严格制止欺诈、造假、低价倾销和价格卡特尔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市场经济应该是接受管理、规范和监督的经济。这就要求:①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护各类产权交易,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益,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条例》、《价格法》等法律规范、遏止违反市场秩序的行为。②加强国家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国家政府部门不能直接为企业、商家制定价格,但可以规范、监督定价行为,维护社会公正,监督、约束经营者的行为,防止价格欺骗和过度投机等。特别是反对市场垄断者利用其权力扰乱市场秩序,谋取暴利,对自然垄断业务进行有效监管,形成合理的市场监管体系。此外,还要加强环境管制,加强对劳动者、消费者权益以及困难群体利益的保护,形成行业自律、企业和商家自律规范的社会氛围。③在建立、完善市场体系的同时,培育市场中介机构和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和监督作用。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事务所,以及市场公证、资产评估、信息咨询、质量认证等中介机构要加强建设,与政府行政部门脱钩改制,成为自创信誉、自负盈亏、自担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法人实体。对中介组织要进行清理、整顿、完善、提高,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等建设,拓展行业协会功能,创立业内权威,制定服务规范和标准,注重服务执业信誉和服务质量,提高中介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形成自律机制,从而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和有序。

从目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情况看,与比较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可以说在上述几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各种违法违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市场竞争的有序性。而各种或明或暗的行政干预或政策障碍所导致的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不仅严重影响市场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17]

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0%以下,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18]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建立符合现代市场体系要求的竞争秩序,对于我国融入世界,促进出口,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秩序建设,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