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部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可能关系

外部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可能关系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外部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可能关系总的来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开展外部学习仍是客观情势使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外部学习在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这也是技术创新管理者所不能不进一步予以考虑的问题。

三、外部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可能关系

总的来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开展外部学习仍是客观情势使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外部学习在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这也是技术创新管理者所不能不进一步予以考虑的问题。对此H.Kessler,E.Bierly和Shanthi Gopalakrishnan通过相关的研究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一)外部学习趋向可能会拖延企业创新的速度

技术创新速度和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即竞争要求快速开发和应用新的知识)对许多现代工业的成功是关键的,快速创新既为企业提供了首发优势,又限制了竞争者的先发优势。在这方面一般都认为:对外部来源知识进行学习给企业所能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将减少新产品的开发时间,使企业能更多地集中于内部的核心能力。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存在一定的组织障碍,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也可能会减慢企业的创新速度。

首先,外部知识与企业自身知识需要进行综合集成。这是由于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参考框架、术语和规则,对外部知识可能难以完全理解或进行解释,因此要花费较多时间将外部产生的知识与本企业现存的知识相结合。如果外部知识具有隐性、复杂的性质,企业又缺乏该领域的专长(吸收能力),这一问题将会更明显。

其次,外部来源知识进入企业内部所遇到的组织障碍。例如对外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特别是如果外部新思想对企业员工存在某种威胁时,还会产生反抗心理,并以不是“内部产生”的而消极、甚至拒绝应用。

最后,领导者的支持。领导者的支持是外部来源知识学习和应用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缺乏有影响的和热情的领导者作为促进者或鼓励者,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常难以顺利进行。

由于这些原因,如果仅从外部来源知识与企业创新速度的关系来看,外部知识的学习在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较晚阶段,比在较早阶段的时间减慢作用更明显。这是因为在早期阶段,思想没有定型,外部思想容易被接受,甚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在晚期阶段,由于上述的多种可能原因,外部来源知识会增加项目的完成时间。

(二)外部学习趋向可能会增加企业创新的费用

通常认为,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减少新产品开发的费用。有观点还认为:通过严格寻求每一活动的费用最有效的供应者和获取最好的外部供应者的较高效益和投资支持,能够减少创新活动的绝对费用,同时有助于防止内部官僚主义所带来的无效益活动。

关于不同学习趋向与创新费用的关系,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外部来源知识学习的“暗藏费用”;另一个方面是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费用与企业内部创新活动费用的可能比较。

1.外部来源知识学习的暗藏费用

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一定能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因为其中可能存在一些难以明确考虑的费用,它们大多数与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的整合相关联。一是在外部来源知识与企业知识基础相结合时,可能存在的合作费用。这些费用不仅包括与获取知识相关联的转移成本(如许可贸易),也包括培训人员理解如何使用这些知识的成本。另外,如果外部知识是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的,那么有价值的内部知识的溢出成本也应该考虑。二是如果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知识大部分是外部来源的,那么项目将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将增加创新项目的总体成本,还会增加人工时间及错误和多余的事物,从而减少了其效益。

特别地,在新产品开发的晚期阶段利用外部来源知识,其增加费用的可能性比在早期阶段更大。因为这些外部思想可能与企业内部已经发展的项目核心知识基础不一致,为了将这些外部技术与企业的知识及现有的产品结构相结合,可能需要修改最初的产品设计,这种费用一般都较大。特别是如果修改影响到其他的配套系统,以致引起了进一步修改的连环效应时更是如此。而且,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势头也可能会丧失,因为项目小组在项目晚期阶段被迫将注意力转向新的外部技术,甚至重新回头追溯到项目最初的思想,这无论在费用还是在心理上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费用与企业内部创新活动费用的可能比较

对外部来源知识学习所需要的费用与企业内部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费用进行比较,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外部来源知识的学习成本通常可表现为一次性的固定支付(尽管可能存在一些暗藏费用),而企业创新活动由于是在内部进行,与企业各有关部门存在复杂联系,加上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一般难以明确计算,其最后的成本与先前的预算也可能会有差距。这使两者之间的比较有一定的困难,也使费用上的实际区别难以察觉。

(三)外部学习趋向可能会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

按照一般观点,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要求是,它所依据的知识基础是不可模仿的,因此隐性知识有重要意义。而从外部来源获取隐性知识如果不是不可能,至少也是很困难的,因为:隐性知识难以越过组织边界而转移,除非同时伴随着有经验专家的流动;较为系统的和具有多种因果解释的创新难以从外部来源获得,因其存在合作与沟通的障碍;典型的外部来源的新思想不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它们也能被竞争者从同样的来源获得。比较之下,内部来源的知识更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因为企业能更好地占有以防止其他人模仿这些思想。

正如前面已指出的,合作创新好比抛硬币,正反两种结果都可能出现。因此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一个将外部来源仅作为外围知识领域的企业可以借此改善它的竞争地位,因为它能更集中于其核心能力,然而甚至这种受限制的趋向也可能导致竞争劣势。企业可能会因此丧失未来竞争所必需的技能基础;丧失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及丧失对外部知识供应者的控制。另外,企业依赖外部来源知识可能会对内部创新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整个企业的创新力,并导致对外部来源知识的进一步依赖,最终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整体下滑和落后。

对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最关键的是,作为技术创新原初结构基础的基本知识是难以模仿的。因此,最重要的是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思想产生阶段的知识是内部来源的。或者换句话说,在思想产生阶段过多依赖外部来源知识对竞争优势更不利。实践中,当思想和技术是内部产生时,企业也更喜欢建立(与外部合作者的)“分离机制”,并且发展充分的“先发创新优势”。

总而言之,正像自然和社会中普遍存在矛盾一样,技术创新活动及其管理中,也存在矛盾的现象。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关键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在很多文献都强调外部学习与合作会为企业带来很大利益的时候,H.Kessler等人的深入考察则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者对之进行更细致的思考,以便企业在需要对外部学习和内部创新进行权衡时做出更好的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