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与创新之间的递进关系

学习与创新之间的递进关系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源是技术学习的来源。金强调学习随着时间的变化存在着三类学习的来源,分别是国际社区、国内社区以及企业层面的内部活动。金将技术学习定义为“获取并吸收现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知识”。图3.2 从发明到创新的连续模型从上述分析可知,知识源、学习和创新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我们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用表3.3来说明。

知识源是技术学习的来源。霍布德(Hobday,1995)将技术学习视为企业获取技术的过程,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获取国外技术,例如技术许可、设备购买、分包、国外直接投资等。金(1997)强调学习随着时间的变化存在着三类学习的来源,分别是国际社区、国内社区以及企业层面的内部活动。弗朗格·马莱尔巴(Franco Malerba,1992)认为,厂商技术学习的知识源可以分为内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源,内部知识源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组织模式、组织制度、生产活动和研发活动等。外部知识源是指产业内从其他厂商或部门获得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购买者、竞争者、科研部门、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

一般而言,学习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行为主义阶段,即由于外部刺激导致的行为的改变或者新行为的产生;第二阶段是信息处理阶段,即学习是一种记忆中知识存量的改变;第三阶段是构成主义阶段,即基于先前知识或经验的新思想(概念)的产生。从技术学习的角度来说,其内涵更应该侧重于第二和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技术学习既是技术知识的积累,又是建立在技术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知识(技术)创新

关于技术学习概念的讨论还有很多。从技术学习的概念方面来看,拉尔(1982)认为,学习包括基础学习、中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强调了学习机制不断演化的特性。阿姆斯登(1989)认为,学习是一种范式类型,包括技术的复制和“借用”。贝尔和帕维特(Bell and Pavitt,1992)认为,技术学习是提高或加强那些产生并管理技术变革的资源的全部过程,强调没有认识到企业在技术积累中的重要性是政府政策的重大失误。霍布德(1995)则把技术学习看做企业获得外部知识并积累技术能力以改进其竞争优势的过程。金(1997)将技术学习定义为“获取并吸收现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知识”。谢伟(1999)则将技术学习看做是组织利用内部和外部有利条件,获取新技术的行为。赵晓庆(2003)认为,技术学习是从企业外部知识环境中搜索和获取对企业有用的技术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技术轨道和重建技术轨道,从而增强组织整体技术能力的过程。库珀(Cooper,1991)、贝尔和帕维特(1992)认识到了技术学习的几个重要特征:(1)学习通常是成本高昂的,技术积累不是一个自动的生产过程;(2)企业是技术学习的主体;(3)学习是一个积累过程;(4)很多技术学习涉及隐性知识;(5)发展中国家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很长并且有风险的学习过程,后来者可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投资不足(陆园园等,2006)。

从厂商的学习模式方面来看,存在着三种递进的学习模式(见表3.2)(Claude Marcotte,Jorge Niosi,2000),即边干边学、边适应边学(Learning-by-adapting)和边创造边学(Learning-by-creating)。

在表3.2中,边干边学(Learning-by-doing)可以说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积累过程。在出现关于学习的正式的经验研究之前,人们就一直认为劳动者从经验中学习,而经验是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这种经验能够增加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后来,赖特(1936)、赫什(Hirsh,1956)、阿尔钦(Alchain,1963)以及莱伯曼(1984)等人的关于生产的经验研究证明,当前的劳动生产率和过去的累积产出(或投资)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同样,关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也进一步印证了人均产出的增加不只是资本劳动比率增加引起的(Abramovitz,1956;Solow,1957),累积的产出往往和当前的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Verdoorn,1956)。所有这些,后来的经济学家就用边干边学理论进行了解释。边适应边学与边创造边学可以说是边干边学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其“主动性”和“目的性”。这种学习既能够产生新产品和新信息,又提高了搜寻现有信息并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能力(Conhen and Levinthe,1990)。

表3.2 三种递进的学习模式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释,发明是指为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工艺或制度而建立的新思想、图纸或模型。它并不一定要实际的可行性试验或模拟试验,但是正如朱克斯(Jewkes,1958)指出的,它通常表达一种前所未有的构思,说明某些东西能够工作而且通常通过首次大致的试验就能证明在实际中可以运行。发明不同于创新,在实验室中的工作不同于在商业条件下的工作,熊彼特把创新解释为将新产品、工艺、方法或者制度引用到经济中去的第一次尝试。许多(也许是大多数)发明都有专利,但是大多数专利也许除了在讨价还价的柜台上陈列以外从来没有投入实际的商业应用。这就说明从发明到创新存在着某种限制条件。另外,按照詹姆斯·M.尼特贝特(James M. Utterback,1971)的分析,一项创新要经历思想的产生(Idea Generation)、问题的解决(Problem Solving)和实施(Implementation)三个阶段[2],最后会出现创新的扩散。

在图3.2中,我们把从发明到专利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中某些新思想的产生及其试验(第二阶段)是产生专利的基础,如果新思想和发明具备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就可以申请专利。能够申请成为专利的发明一般包括基本发明、应用发明和改良发明三种类型。如果是后两种类型的话,就进入了技术开发阶段(第三阶段),如果经过开发的应用发明和改良发明具有商业上的有效性,就会进入第四阶段,进行产品开发,这实质上就进入了创新阶段。第五阶段是开发出来的新产品进行规模生产和进入市场,这是对新产品或新工艺商业化可行性的进一步验证。

图3.2 从发明到创新的连续模型

从上述分析可知,知识源、学习和创新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我们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用表3.3来说明。在内部知识源中,生产活动中的学习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边干边学。一般来说,边干边学导致生产活动中技术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源于新设备的学习可以称为边使用边学(Learning by using),设备的使用可以累积设备运转工艺流程的知识,为工艺创新创造条件;源于组织模式的学习是一个和特定组织模式相适应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生产组织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可以发现更有效的组织模式;组织制度是厂商生产过程中的内部制度环境,内部成员的被动适应和学习是常见的现象,随着产品、工艺和组织模式的创新,新的组织制度也会应运而生;研发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特定的技术目标而进行的主动创新过程。

表3.3 知识源、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外部知识源中,源自上下游厂商的学习是一种合作式的相互作用。对于上游厂商来说,创新厂商是需求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促使上游厂商进行创新。对于下游厂商来说,创新厂商是供给方,通常是根据细分市场的需要进行产品创新(比如产品的多样化)。这种创新可以称为横向产品创新。源自竞争厂商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对竞争厂商的外溢技术(信息)进行吸收的现象,这种吸收导致的自身技术创新主要是当前技术进一步升级和跨越,称为纵向产品创新。源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吸收性学习,主要是增加厂商的创新性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其导致的创新类型具有不确定性。源自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指导性学习,体现在技术政策的指导方向和高技术发展的方向。来自未知知识源的学习是一种搜寻性学习,它和研发活动相似,是厂商为了达到某一技术目标而寻找有用的知识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