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近代史上的盛宣怀

中国近代史上的盛宣怀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盛宣怀,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名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末政治家、企业家、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深受父亲影响的盛宣怀,认为中国强盛,最迫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了争夺中国在航运领域的权益,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轮船招商局。盛宣怀命令各地加以镇压。5月18日,招商局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盛宣怀为副会长。

  盛宣怀(公元1844-1916年),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名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清末政治家、企业家、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逝世于上海。他是我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的领头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信企业、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第一条南北铁路干线、第一家国人自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第一所正规大学等等。作为中国当时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和全国首富,他享有“商父”之誉,实不为过。

  1.盛宣怀的生平家世

  1870年,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僚,深得器重。曾经做过武昌盐法道的盛宣怀之父盛康,注重经世致用。深受父亲影响的盛宣怀,认为中国强盛,最迫切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872年,沿海和长江航运被英美两国航运公司垄断。为了争夺中国在航运领域的权益,盛宣怀建议李鸿章创办中国轮船招商局。获准后,他在起草《中国轮船招商章程》时,强调“商本商办”的原则。1873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开始营运。

  1875年,盛宣怀向李鸿章提议,由政府投资,设立机构,在湖北开采煤矿、铁矿。湖北煤铁开采总局成立后,盛宣怀主持一系列开采业务。此后他又参与创办了荆门矿务总局、辽宁金州铁矿、山东登州铅矿、徐州利国煤矿、吉林三姓金矿、安徽宣城煤矿、陕西延长石油等等,成为了我国近代机器采矿业的创始人。

  1879年,盛宣怀署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赴粤办理沙面事件;同年,署天津海关道。1885年,任招商局督办。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次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航运范围不仅扩大到山东整个沿海,而且还开辟了烟台至旅顺的航线。1890年,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汉阳铁厂亏损累累,准备卖给洋商经营。盛宣怀闻讯后,提出铁矿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万万不可让洋人来经营,否则后患无穷。这样,盛宣怀接下汉阳铁厂这个烂摊子。为解决铁厂的用煤问题,他就近创办了萍乡煤矿。1891年春,盛宣怀在烟台设立胶东第一广仁堂慈善机构。次年,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1896年,任铁路公司督办,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于上海。18971月,铁路总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盛宣怀以四品京堂候补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同年5月,盛又在上海主持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自此,他卸去天津海关道职务,活动中心也从天津转往上海。此时盛宣怀所管辖的企业横跨重工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总揽了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洋务企业,自己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然而,李鸿章的死使盛宣怀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袁世凯开始浮出水面。1902年,盛宣怀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随即开始与盛宣怀争夺洋务企业的控制权。最终,铁路总公司被裁撤,盛宣怀在电报局中的势力完全丧失,招商局亦受到影响。

  1905年盛宣怀在上海创设了中国红十字会。同年他将他手下的铁路大权让给唐绍仪,这是以唐为首的、在北洋政府初期权力巨大的交通系的开始。

  1907年,盛宣怀奉召进京,次年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1908年,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和萍乡煤矿合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总公司。盛宣怀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家托拉斯企业董事长。1910年袁世凯被免职后,盛宣怀受到重用。1911年,盛宣怀升为邮传部大臣。他建议将各省自己建立的铁路、邮政转为中央领导。这个措施遭到了许多地方的反对,四川、广东、湖南和湖北发生了保路运动。盛宣怀命令各地加以镇压。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盛宣怀请袁世凯出山,同时他遭到了各方的谴责,许多人责怪他的收路政策导致了动乱,盛宣怀被革职,永不再用。盛逃亡日本。

  民国元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通过其代表告诉盛宣怀,民国对他并无恶感,若肯筹款,自是有功,外间舆论过激,可代为解释。9月,盛宣怀从日本回到上海。第二年(1913年)222日,汉冶萍公司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推选盛宣怀为总理。会后,又被举荐为董事长。518日,招商局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盛宣怀为副会长。盛宣怀认为孙中山在兴办实业方面“有理想而无经验,不足与谋也”。袁世凯则“措置大局,举重若轻,实超秩乎汉、宋祖而上之。方之华盛顿、拿破仑亦有过无不及”。当革命党人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盛宣怀避居青岛,迫切希望袁军获胜,革命军速败。四年(1915年),日本曾威胁利诱盛宣怀同意“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遭拒绝。

  民国五年(1916年)325日,盛宣怀病逝于上海,终年73岁。

  2.盛宣怀击垮胡雪岩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办者之一,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他无不染指。这也导致了他与另一位中国工商巨头、“红顶商人”胡雪岩不断地激烈交锋,那个年代没有“双赢”这个词。胡雪岩最终一气而亡。

  19世纪60年代,迫于英、美、法等国的压力,清政府不得不将发展电报事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是盛宣怀与胡雪岩心中共同的信条,而他们的后台,分别是李鸿章与左宗棠。

  此时在皇宫里,为办不办电报的事,大臣们吵个不停,慈禧认为当务之急是迫使日本归还琉球群岛,电报之事还是从长计议。胡雪岩暂时办不成电报,将全部精力投到他的茶叶、丝绸生意上去了。而盛宣怀办电报局的准备工作却一直没停。盛宣怀请示李鸿章后,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一条电报线,而这里正是李鸿章的防务区。

  天津的电报线架成后,李鸿章请醇亲王等朝廷显要亲临试验,评议很好。李鸿章这才正式奏请,并很快得到批准。1881年盛宣怀被清廷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主持电报局工作。通过进军电报业,盛宣怀加速发展其一生的事业,这也为最终击败胡雪岩打下了经济基础。

  胡雪岩常年囤积生丝,垄断生丝市场,控制生丝价格。随着电报成为商业通讯的重要手段,盛宣怀所掌控的电报系统使胡雪岩在各地的买卖情况一览无余,这些商业情报帮助盛宣怀完全掌握了先机。

  胡雪岩5年前曾代表清政府,以私人名义向汇丰银行借款650万两,约定期限7年,每半年还一次,本息约50万两。1882年他又帮助清政府向汇丰银行借了400万两。清廷承诺,这两笔款子都以各省的协饷作担保。虽然真正使用这笔款项的是清廷,但经手人却是胡雪岩,洋行只认定胡雪岩为债务人。这笔借款每年由清廷以协饷的方式来补偿给胡雪岩,通常每年的协饷一到,上海道台府就会把钱送给胡雪岩,以备他还款之用。盛宣怀此时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直言李鸿章有意缓发这笔协饷,时间是20天。邵友濂属于李派,虽然畏惧左宗棠,但料想缓发20天没有大碍,就照办了。

  对盛宣怀来说,20天已经足够,他已事先串通外国银行向胡雪岩催款。这时,左宗棠远在北京军机处,来不及帮忙。由于事出突然,胡雪岩只好将他在阜康钱庄的钱调出80万两银子,先补上这个窟窿。盛宣怀通过内线,对胡雪岩调款话动了如指掌,估计胡雪岩调动的银子陆续出了阜康钱庄,趁阜康钱庄空虚之际,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盛宣怀让人放出风声,说胡雪岩囤积生丝大赔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钱庄的存款;如今,胡雪岩尚欠外国银行贷款80万。挤兑先在上海开始。盛宣怀在上海坐镇,自然把声势搞得很大。上海挤兑初起,胡雪岩正在回杭州的船上,杭州的局势尚能支持,上海那边却早已失控。

  胡雪岩此时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产押了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够挨过挤兑风潮。不想这次风潮竟是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银行早已经人山人海,银行门槛被踩破了,门框被挤歪了,都无人来管。胡雪岩这才明白,有人做了他的手脚。打听之下,知道是盛宣怀,他不禁暗自叹了口气,知道这一回是彻底完了。他毫无气力地坐在太师椅上,脸如死灰。府内乱糟糟的,不时有人跑来报告新的坏消息。胡雪岩听着听着,忽然仰起头,大吼道:“盛宣怀,我和你没完。”随即喷出一大口鲜血,昏了过去。胡雪岩不久即在忧愤中死去。

  胡雪岩死后,盛宣怀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事业蒸蒸日上。

  1885年,他终于如愿回到轮船招商局担任督办,实现了控制招商局的夙愿;并应张之洞之邀,复返湖北筹办汉阳铁厂。之后,盛宣怀又受命担任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

  辛亥革命胜利后,盛宣怀虽失去官职,但仍担任轮船招商局董事会副会长和汉冶萍公司的董事长。

  3.盛宣怀和李鸿章

  盛宣怀是江苏常州人,其发迹却是在上海滩。盛宣怀的祖父盛隆是嘉庆年间举人,做过浙江海宁知州;父亲盛康是道光年间进士,曾以布政使衔担任湖北盐法武昌道,积财巨万。盛康与李鸿章在湖北打太平军时为同僚,这样,盛宣怀顺利进入李鸿章幕府任职。李鸿章移师天津后,盛亦随之入津,仍是分管淮军后勤军械。这个负责采办大量西式武器装备的职务,使他得以有机会闯进上海滩,接触了新机械、新技术、新思想、新风气,眼界由此大开。

  李鸿章很快看出了盛宣怀不同寻常的才干和品质,认定他是个能“办大事”、但是要“做高官”的人。那时李鸿章正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领导着全国的洋务运动,正急需办事干才,就多次向朝廷推荐他:“心地忠实,才识宏通,于中外交涉机宜能见其大,才具优长,心精力果,能任重大事件,足以干济时艰。”甚至在盛宣怀为一桩涉嫌贪污的案子遭人弹劾时,李鸿章亦站出来为其开脱:“该员勤明干练,讲求吏治,熟习洋情,在直有年,于赈务、河工诸要端,无不认真筹办,询属有用之才,未敢稍涉回护。”盛宣怀对于李鸿章的苦心提携自是感激不尽,将李视为“生平第一知己”。

  在后来经办的诸项事关清廷“富强要政”的大业中,他果真披肝沥胆,“冒奇险而成兹数事”,先后创办了十一项“中国第一”——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第一个近代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条南北干线铁路:芦汉铁路;第一所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第一个正规的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师范班……十一项中有大半在上海。

  这样,借助李鸿章这棵大树,也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他得势了。在他“大事”办成的同时,“高官”也陆续到手了。20世纪初,经过甲午和庚子之痛的晚清朝廷格外地器重盛宣怀。于是,他官运亨通,连年高升。直至邮传部尚书。

  他深知在中国要办成事情,就不得不抓权,所以有些官位和特权,甚至是他伸手向李鸿章、向朝廷“要”来的,而且要得理直气壮。最初他在轮船招商局的职务只是会办,盛宣怀认为自己屈为会办凡事无实权,尤其是没有人事权,事情不好做大。于是向李鸿章“坚请督办”,认为“职道居今日万无中立之势”,这等于是向李摊牌。他还通过两江总督沈葆祯建议朝廷“添派大员督办”,实际上是要求朝廷委任自己当“督办”,凌驾于唐廷枢、徐润之上,大权才可能独揽。而李鸿章也不认为他的要求过分,便于1885年再度将他派入招商局。盛宣怀趁势狠狠地将徐润这个会办击倒,查出他欠招商局162万两银的大案。这时唐廷枢已北上任职,于是盛由此登上了“督办”的宝座,并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使濒临破产的招商局很快有了起色。

  1896年清廷命盛宣怀督办全国铁路时,他居然提出要有“专摺奏事”权,即要有与皇帝直接对话的特权;如果这个权不给,他宁肯不要这个“高官”,在皇帝面前搭足了架子。当然他自有他的道理,他认为“中国事最易分歧”,铁路事关全局,而且是在一无钱、二无材料、三无人才的条件下兴办全国铁路,没有与皇帝直接对话的特权,事情断难办成。结果朝廷果然给了他“专摺奏事”权,并按他的要求,将全国铁路总公司设在上海。中国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芦汉铁路(即京汉铁路)全线2500里,中间横跨黄河,历尽数年艰辛,终于在他的主持下得以贯通。

  4.盛宣怀的成功经营理念

  盛宣怀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样作为北洋和南洋两所大学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也应该享有一席之地。盛宣怀作为近代实业家的杰出代表,他不但以洋务企业大家的身份彪炳于中国近代史册,而且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融官、商、学于一体的大家。他之所以能够经营成功,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礼让互尊

  儒家传统思想历来重视人,认为天地之间,以人为贵。“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这句话对商人们来讲更为贴切,可以说以人为贵、与人为善是商业的生命线

  这个道理不言而喻。比如顾客,如何做到尊重顾客,把顾客当作上帝,应该是商人工作的重心。如果仅仅把顾客当作行骗的对象,抱着“骗一个算一个,反正中国人多”的思想,最后倒霉的一定是自己。再比如员工,你是通过挥舞权杖来调动他们呢,还是以诚待人、以诚感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别人的合作。方法不一样,老板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不一样。盛宣怀就深谙此道,懂得尊重顾客,知道回头客的重要性,这也是他生意兴隆的要因所在。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曾经被许许多多明智的老板奉为商场中的“黄金法则”,其巨大的作用不言而喻。商人都是为了赚钱,都是在想怎样赚更多的钱,于是在利益面前,也丧失了良心。经营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人和人打交道也怀有戒心。而某个老板一旦建立起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信誉,在别人心目中树立起来诚实守信的形象,那么找他做生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原因就是他让别人感到放心、可靠。盛宣怀在做生意上从来都是以诚信为主,初次和他合作的生意人也都因为他的诚信愿意和他长期合作,因此,盛宣怀才得以财源滚滚。

  3.懂得人才的重要性

  盛宣怀既是一个大实业家,又是一个清朝统治的既得利益者。他对新式人才的渴求比一般人更迫切。他曾说:“实业与人才相表里,非此不足以致富强。”在1877年,他还是33岁的年轻人,在与李鸿章的通信中就认为:“办事以得人为主,非有后起之人,事业亦必旋得旋失。”1896年,当他事业与官运都到达顶峰时,他更认为人才乃富国强兵之本。他曾把中国与西方列强作比较,认为中国要走上富强之路,“练兵、理财、育人”三端为要务,其中育才是基础,知人、用人是关键。他认为由于新式人才的匮乏,造成了清朝举国上下暮气沉沉。挽救民族的危亡,必须要有一大批拥有近代观念和知识的新式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