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秘书的礼仪素养

秘书的礼仪素养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秘书的礼仪素养一、秘书涉外礼仪素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经贸合作越来越多。在这些涉外活动中,秘书人员多了解一些涉外礼仪的基本常识是十分必要的。蒙古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象征贫穷、不幸、背叛及暴虐。因此,人格结构应该成为礼仪文化解读的核心环节。

第二节 秘书的礼仪素养

一、秘书涉外礼仪素养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经贸合作越来越多。在这些涉外活动中,秘书人员多了解一些涉外礼仪的基本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尊重各国礼仪

(1)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亚洲人很注重礼貌,忌一落座就开始谈生意。在这些地区,英语是商业用语,因而你的名片须一面印英文,另一面印母语。澳大利亚人喜欢热情握手,并直呼其名,时间观念极强。日本人注意穿着仪表,见面一般不握手,只是互相鞠躬;日本人很重视名片,名片上最好印有日文;他们时间观念也很强。新加坡人很注重清洁卫生,谈话应避免涉及宗教与政治,安排洽谈要准点到达。韩国人不喜欢大声说话或大笑,妇女们通常不握手,不喜谈政治问题。泰国人一般也不握手,忌踩门槛,忌摸小孩的头,另外他们特别喜爱鲜花。

(2)欧洲人较保守,注重礼仪,握手是他们基本的问候形式,注重互换名片,喜欢准时守约,喜爱鲜花,特别厌恶他人在饭桌上抽烟。英国人特别重视礼节,约见时切不可提前到,尽量准点;交谈中也切忌谈有关宗教及君主制问题。法国人也喜欢守时赴约,一般不愿谈及个人、政治或钱等话题;另外法国人较浪漫,会见时不妨赠送一些高雅且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小礼品。德国人同样守时,喜爱鲜花,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习惯于互称头衔,千万不要直呼其名。

(3)美国人热情好客且不拘礼节,自由平等观念较强,没有论资排辈的习惯,喜欢直呼对方名字。洽谈时,美国人喜欢直截了当、直奔主题。这里应引起注意的是,美国企业均是五天工作制,周六及周日休息,一般不进行商务交际活动,在圣诞节前后两周也不进行业务洽谈。且会晤时间应事先约定,业务洽谈多在午餐时进行,参加人员应穿正规西服。

(二)尊重各国习俗禁忌

(1)交谈禁忌。东西方交际习惯有许多不同之处。西方人不愿他人问及年龄、婚否、收入、住址、经历及信仰。西方男性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更不可面对妇女说长论短;交谈时,一般不喜欢他人上前旁听,更不可随意打断他人的谈话。如跟英国人交谈,忌两膝张得太宽,更不可架二郎腿,不可背手或手插入口袋,不可耳语,更忌拍打肩背。美国人最忌询问私人财产及收入。

(2)行为禁忌。与我国习惯不同的是,欧美上年纪的人在上楼梯或爬山时,别人千万不能扶他们。印度、缅甸等国忌用左手传递东西。巴基斯坦人忌拍打后背,也忌以手帕为礼物。美国人忌穿睡衣迎客。泰国人忌用脚指东西给人看或用脚踢东西给人。在西方国家,双方握手时,千万不要越过另两个人拉着的手去与第三个人握手;抽烟时不可一次给第三个人点烟,据说如此会招致不幸。

(3)数字禁忌。欧美国家普遍忌讳“13”这个数字,商贸接待中切记不能安排13号房间,不坐13号桌子,不设13次航班。另外他们也忌周三和周五,认为这两天不吉利,因而在安排涉外交往活动时应避开。在东方一些国家则忌讳“4”这个数字。如接待韩国客人,住处别安排在4楼,也不要安排带4字的房间;日本人忌2月和8月,认为这两个月是淡季,会影响生意,因而,与日本人做生意,不要选择2月和8月。

(4)颜色禁忌。欧美一些国家忌黑色。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忌黄色,认为它是凶色、丧色。日本人忌绿色,认为其为不祥之色。泰国人死后姓名用红色书写,故忌红色。比利时人认为碰到蓝色会遭不幸,所以忌蓝色。蒙古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象征贫穷、不幸、背叛及暴虐。白色不为摩洛哥人所接受,认为白色为贫穷色。乌拉圭人则忌青色,认为它预示黑暗的来临,会带来不幸。

(5)饮食禁忌。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忌食动物内脏。在饮食方式上,如未铺桌布,波兰人是不会入席的;用筷子进食的国家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日本人还不许用舌头舔筷子,更忌用筷子掏菜吃。

(6)花卉禁忌。法国人忌黄色花。日本人和印度人忌荷花。英国人忌黄玫瑰。德国人忌郁金香。意大利人忌菊花。南美国家的人忌紫色花。另外各国普遍忌纸花和塑料花。

礼乐治邦,古已有之,数千年文明的衍展、传承、积淀、完善,礼仪已成为当今外交中的必备修养。它是一种人格心理需求,是伦理道德需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它更是国格赖以维护的必要保证,是国与国间摒弃霸权主义,建立平等友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而,秘书工作人员须学一点外交礼仪。

二、礼仪素养的文化意蕴

秘书加强礼仪修养,不仅是对其具体规范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底蕴的把握。因为社会交往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其中礼仪规范的运用存在极大的灵活变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就是礼仪的文化底蕴。只有领悟到礼仪的文化底蕴中所包含的精神实质以及礼仪意境,才能达到礼仪运用的更高境界。为此,本文试图在中西礼仪的比较中对礼仪进行文化解读,以期使秘书人员更好地掌握礼仪的精髓,提高礼仪修养。

(一)礼仪的文化原形

人格结构是礼仪的文化原形,礼仪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定形态,正是由特定的人格结构摹写放大而成的。因此,人格结构应该成为礼仪文化解读的核心环节。东西方人的人格结构有着极大的差异。西方人的人格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的,在西方人看来,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由任何其他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内在自我决定的。中国人则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的。中国人在决定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主要不是从自己的内在自我,而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出发进行自我设计的。中西方人两种人格的差异,使得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展现出各自特定的礼仪形态和行为规范。

1.礼仪原则

西方人因为重视自我,以自我为核心,在社会交往中更强调独立个性、自尊与尊重的原则。西方有许多名言,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等,就是这些交往原则的反映。中国人因为重视人际关系,以人际自我为核心,在社会交往中更强调认同、关怀、厚道和善解人意。

2.私人空间

私人空间意识强弱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性。西方人注重私人空间。有事来访要求预约,不欢迎不速之客;有事交谈一般不随便请到家里,而是请到咖啡厅等公共场合交谈。中国人私人空间意识较弱,为表示关系近,一般说有事可以随时到家找我,没事也可以经常来家里坐坐。在西方家庭,居室格局较严密,房间与房间的距离,门锁、窗帘等的安装都注意考虑到维护私人空间。家长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很小时便让他们在单独的房间活动和睡觉,父母进孩子的房间得先敲门,让他做好打开私人空间的准备。这在中国家庭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的家庭居室中各个房间经常没有门,有门往往也形同虚设,门一般情况下是不关的,更不会上锁,尤其是小孩房间,更不会允许他动不动把门关上,因为这样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活动。另外,中国人居室生活也缺乏窗帘意识,或者是有窗帘而不用,或者干脆不安装窗帘。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成都一所高校新建一幢留学生楼,设备、条件都很不错,但它的首批客人一住进去就提出抗议,因为整个楼都没有窗帘。西方留学生对此敏感的原因是认为没有窗帘,本该是私人空间的公寓就不成其为私人空间,而校方忽略此事的原因是认为是否有窗帘并不是重要的事情。

3.私人时间

私人时间是指个人独处的时间,它是私人状态的另一面。西方人对私人时间极为注意,努力为自己留有相当的私人时间,再好的朋友,再亲密的恋人,都十分注意为自己也为对方保留一定的私人时间。而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则是多余的。中国人形容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的关系达到极致时所常用的一个词是“形影不离”。在中国人看来,既然是好朋友,那么,无论到哪、干啥,只要有可能,自然应该在一块。这样,所谓“私人时间”就无从谈起了。

4.隐私

在西方语言中,“私”是一个中性词。“私利”就是个人利益,“隐私”就是个人秘密。这些都是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的。无论是私人时间、私人空间,还是私人权利等等,都是正当而合法的。比如经济收入,即使在夫妻之间往往也是分得很清楚的;夫妻之间的个人隐私也是受到对方尊重的。而在中国语言中,“私”则往往是贬义的。一般说来,中国人很少有真正的私人秘密。你可能在单位当中有某些私人秘密,但这些秘密在你的朋友中就不成为秘密了;在朋友中存在的私人秘密,到家人中又不成为秘密了;而在家人中成为秘密的,在夫妻、情侣间又不成为秘密了。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夫妻、至友之间是不应该有所保留的,即不应该留有秘密的,即使有,也少得可怜。

行为模式:礼仪文化基质的外显通道;人格结构作为礼仪文化的原形形式是一种内在的、隐形的模式,人格一旦形成,就将其外现为相应的行为模式。所以行为模式自然也应该成为礼仪文化解读的重要内容。行为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一点模式、两点模式、三点模式。西方人的行为模式是两点模式,即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对立性和斗争性,在竞争和斗争中以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方式推动事物的发展。

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是三点模式,即在对立双方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在双方之间找到某些共识之处,起到缓和对抗的作用,使事物的发展能够保持其连续性。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依据不同的行为模式行事,必然勾画出不同的礼仪形态和行为规范。

(二)礼仪的中外差异

1.对待自己

西方人的行为模式是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那么,他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自然倾向于将自己同他人区别开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独特性,强调同他人相异的一面。这种倾向,我们称之为“立异”心理和“极化”倾向。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是强调事物的平衡性,故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倾向于淡化自己的个性与特异性,突出自己与别人的一致性。这种倾向,我们称之为“求同”心理和“取中”倾向。

2.对出名的态度

在西方人看来,人生来就是要出名的,要显得比别人强,要与众不同,因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要突出自己的长处,作为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支撑。这正是西方人的“立异”心理和“极化”倾向的体现。中国人则相反,尽管心里也希望自己能够出名,比别人强,能够与众不同;但同时又伴随着“求同”心理和“取中”倾向所产生的相反的力量,抑制了这种想出头的愿望,牵制了自己的行为。因而在社会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谦虚,不张扬,“夹着尾巴做人”。中国有许多谚语,如“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表达的正是这种“求同”心理和“取中”倾向。

3.对穿着的态度

我们知道,中西方人都注意流行和时尚,但他们之间的内涵却不完全相同。西方之所谓流行与时尚,是指流行与时尚的前兆或先锋,是指将要流行、将要变成时尚。待到真正普及之时,反而不成为流行和时尚了。而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在大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时候,才能称为流行和时尚。这种时尚内涵的差异正是中西方人不同行为特性的反映。

4.对待他人

在对待自己时表现出“立异”与“求同”的差异,在对待他人时必然会表现出“分界”与“和合”的差异。西方人重在“分界”,中国人重在“和合”,这就是二者对待他人的区别。西方人对自己的立异,其目的就是要分清彼此的界线,以保证每一个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西方人那里,无论关系如何亲密,一旦遇到原则问题,则分得很清楚,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金钱,即使是好朋友,甚至夫妻之间,经济账也是算得清清楚楚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求同,则决定其对他人必然要搞和合。求同的目的就在于要消除你我界线,更好地去搞和合,亦即努力在你我关系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互渗”状态。如果你我界线太清楚,就无法做到“互渗”,也就谈不上“和合”。

5.对他人个性的态度

西方人对个性极为尊重,对他人因个性而表现出的任何形态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从不因他人个性与众不同而加以指责,在社会交往中独特的个性往往还能获得别人的好感。这正是西方人重“立异”重“界限”的必然反应。中国人则相反,不太能够接受那些个性较为突出的人,在考察、评价一个人时,个性强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和重用。这也正是中国人重“求同”重“和合”的必然反应。

6.为人处世的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西方人倾向于界限性,中国人倾向于平衡性,二者为人处世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假如两个朋友上街买东西,甲向乙借了一元钱,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中西方人往往不一样。中国人认为我借了你一元钱,欠了你的情,我要还,但还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还钱,也可以请吃饭等。西方人也认为借钱要还,但用请吃饭作为还钱的方式不能认同,因为你请我吃饭与你借我钱是两码事。

二、秘书的一般礼仪素养

(一)方位礼仪

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用于维护单位或个人的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方位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方位的前后、左右、中间与两侧,均体现出主次关系、礼宾次序。秘书在安排接待、会务、餐饮等工作时,不可忽略方位礼仪。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与国际惯例不断接轨,方位礼仪在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现代秘书在工作中,应该掌握哪些方位礼仪呢?下面就从左右、前后、中间与两侧礼仪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左右礼仪

国际通行的礼节是“以右为尊”。即右为上,左为下。为了表示尊敬,一般请上级、客人、长辈、女士等居右,下级、主人、晚辈、男士等居左。这一观念具体表现在如下场合:

(1)行走

在需要并排行走时,让身份高的人、客人等走在身份低的人、主人等的右侧。例如,秘书和他的上司一起走,就要让上司走在秘书的右侧;主人与客人一起行走,要让客人走在右侧。

(2)一般的座次

在许多人并排而坐的时候,主人应该请客人坐在他的右边。我们看电视,经常看到我国领导人接见外国来宾的镜头,座位安排就是让外宾坐在东道主的右侧。除此之外,男女两性交往时,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男性应让女性坐在右侧;年轻人与年长者谈话时,应让年长者坐于右侧;未婚者让已婚者坐于右侧。

(3)谈判座次

举行谈判时,座次的安排也遵循这一原则。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谈判桌顺着门摆放,即把桌子的一头对着门,假设有一人进门,面对室内而站,那么他的右手一边的座位为上座,是客人的,他的左手一边的座位就是主人一方的。如果谈判桌是横放于室内的,那么正对门的一侧是上座,是客人的,背对门一侧是主人的。谈判双方安排自己一方的座次时,依然遵循“以右为尊”的礼节,即主谈人右侧的位置比左侧的高。

(4)主席台座次

在举行国际会议时,主席台上的座次排列也讲求“以右为尊”。主席坐于中间,其右侧的座位高于左侧的座位,发言人所用的讲台也位于主席台的右侧。

(5)宴请座次

在排列宴请的桌次、座次时,也是“以右为尊”。宴会厅里如果有两张圆桌,面对正门,右边的一桌为主桌。在排列具体的座次时,以面对正门的座位为主位,由主人坐。主宾一般坐在主人的右侧,其他位次以距离主人越近越高,同等距离右侧高于左侧。

2.行动礼仪

一般而言,“前为上,后为下”。晚辈、下级为了表示对长辈、上级的尊敬,一般不并肩而行,先请长辈、上级前行,自己后半步随行;即使主客之间,在进门、上车、上楼梯时也礼貌地请客人先行。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在前面就是受尊重的,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行走

走在前面的人往往是职位高、年长者,特别是在各种典礼、仪式上。如果遇到人多拥挤之处,随从人员就要走在前面开路。秘书或接待人员在引领客人时,走在客人的左前方,约一步半的距离。

(2)上下楼梯

上楼时要让客人、尊长、上司、女性走在前面,下楼梯时,要让他们走在后面,这样方便照顾位尊者。

(3)乘坐电梯

有电梯工操作的,则让客人、尊长、上司、女性先上先下。如果是自动升降电梯,主人、年轻人、下级、男性应先上,按住开门钮;下电梯时,主人等应按住开门钮或以手挡住门边,请客人等先下。

(4)进出房门

一般来说应该请客人、尊长等先进先出,必要时应该为他们推开或拉开房间的门,并关门。如果进出房门时,遇到与自己进出方向相反者,应当礼让,一般是欲进门者让欲出门者,即先出后入。如果看到对方是客人、尊长、女士,则让对方先行,可不遵前例。

3.中间和两侧礼仪

在中间和两侧位置方面,“中间为上,两侧为下”;两侧又以右为上,左为下。三人行走或就座,就应该请长辈、上级在中间,晚辈、下级在两侧。两人行走或就座,为了表示对长辈、上级的尊敬和自己的谦恭,也不应并行和平坐。行走应让尊长前行半步;就座应请尊长坐在中间,自己陪坐一侧。

(1)行走

如果三人以上(最好不要超过三人,特别是在街道或狭窄的地方,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应让位尊者走在中间,以表示尊重,同时使位尊者更有安全感。

(2)座位排列

一般来说,越靠中间的座位越好。如果请客人观看演出,就要请主宾和主人坐在中间,而把最靠两边的座位留给主人一方。另外,在商务活动中,乘车座位的位次高低,是考虑安全、方便、舒适等诸因素后而定的。秘书陪同坐车时要特别注意:

小轿车,如果是由专职司机驾车,座位的位次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后右、后左、后中、副驾驶;如果小轿车由主人亲自驾驶,座位的位次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副驾驶、后右、后左、后中。后排座位比前排好是因为后排比较安全,并且在汽车靠右行驶的国家,从右边上下车是最方便的。所以人们认为后排右座为最尊位置。同理,在汽车靠左行驶的地方,后排左座才是最尊之位。

多排客车:以司机为第一排,从第二排开始,越靠前靠右越好,依次为:第二排右座、中座、左座、第三排右座、中座、左座。

综上所述,国际通行的方位礼仪是遵循“以右为尊”、“以前为尊”、“中间为尊”的基本原则。后两者与我国传统与现行的方位礼仪是一致的。而第一种“以右为尊”与我国传统上遵循的“以左为尊”的方位礼仪是不同的。即便是现在,有些单位在安排座次或行车时,仍按照以左为尊的原则处理。这一礼节最为明显地保留在我国主席台的座次排列上,即职位最高者坐于正中,职位其次者坐于其左侧,职位再次者坐于其右侧,依此类推。针对上述问题,很多礼仪专家建议,秘书在工作时可根据到会人员灵活处理。如果现场人员全是中方人员,按“以左为尊”或“以右为尊”的方位礼仪安排均可,主席台座位安排可按“以左为尊”的原则安排。如果现场人员有外方人员,则务必按国际惯例,即“以右为尊”的原则安排。

(二)接待礼仪

1.接待礼仪原则

(1)热情周到,平等待人。在接待中,秘书人员要有热情的态度,要有细致的工作作风,细心体贴照顾来访者。秘书人员举止要大方得体,接待客人时,不要做与接待无关的事情。对待不同的来访者,秘书要一视同仁,不要有亲疏、远近之别。要时刻考虑客人感受,坚持原则,灵活变动。

(2)讲究礼貌。当来访者到达时,秘书要主动向前打招呼,让来宾感到受欢迎,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辛苦了”,“欢迎来我们公司”等等。秘书看见有客人来时,应该放下手上的工作招呼客人。

(3)精简务实。接待工作不仅要重视程序和礼仪,还要务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相互之间的友好合作为接待指导思想。

(4)讲究信誉,遵时守约。守信是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在接待活动中,秘书人员许下的诺言不可轻易违背。若特殊情况不能守时约,应提前通知或事后解释,以真诚的态度道歉。

(5)注重仪表。着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接待中,秘书人员的着装直接影响到客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关系到个人形象和公司的形象。秘书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接待客人时面带微笑。平常要注重自己的仪容,学会化妆,使自己的妆容得体。

(6)热情送客。送客时,要等客人伸出手时,秘书方可相握,不能先伸手。秘书先伸手会让客人感觉有厌客之嫌。秘书在送客时一定要诚恳、有礼貌、热情,让来访者感到温暖,也会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2.接待技巧

在接待工作中有很多技巧,接待工作圆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来访者对公司的评价,秘书在日常接待中应该尽量做到最好,让来访者无可挑剔。

(1)要处处为客人着想

秘书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千万不要让客人等待。在约定好的时间,秘书要做好相关接待工作,要是客人到来之后没见接待人员,不仅是秘书人员的失职,也会使接待活动失败。

不能让来宾等待过久,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热情迎接。如果来宾拜访时,因为秘书人员的疏忽,而让其吃闭门羹,被抛到一边,无疑是来宾感到受伤,这样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降低了公司的社会形象。

(2)当客人要找其他同事不在时,本着团结合作精神,礼貌地告诉其接待人员去哪了,何时回公司,让客人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同事回来及时联系。

(3)客人到来时由于特殊情况不能马上接待,秘书人员要向客人说明原因并询问是否愿意等,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为客人提供饮料、杂志。

(4)引导技巧

①客厅的引导。秘书人员看见客人走进客厅时,用手示意让客人坐下,才能行点头礼离开,然后准备茶水。一般秘书请客人坐离门远的位子,靠门近的一般为下座。

②在走廊的引导。秘书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客人的步调,让客人靠内侧走。

③在楼梯的引导。上楼梯时,客人走在前面,秘书人员走在后面,把选择权让给客人。下楼梯时,秘书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特别注意的是当秘书人员接待的是一位着短裙女士时,上楼梯要走在客人前面。上下楼梯时,秘书人员要保证客人的安全。

④在电梯的引导。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秘书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抵达时,秘书按“开”按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5)应答技巧

①秘书人员在与客人交谈过程中,没有听清对方的话语时,要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刚才没有听清您的话,麻烦您再说一遍”,这样才会使得交流顺畅,不易产生误解。

②来宾表示感谢时,秘书人员应说:“不用谢,这是应该的。”等客气回语。

③对于来宾的提问一时间没法回答的,秘书应先致歉后查询,“对不起,这事我不清楚,待我问明白了在告诉您。”如果在没有弄清楚就胡乱回答,会给来宾带来疑惑和不解。

④对于来宾的称赞,秘书人员要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

⑤对于不同来宾,秘书人员要平等相待。秘书接待的来宾可能身份地位不同,不论在任何人面前,交谈的态度都应该是坦然平等的。秘书人员要做到不卑不亢,面对身份高的来宾,不能唯唯诺诺、手足无措,对身份比自己低的客人,不能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3.接待注意事项

(1)“出迎三步,身送七步”是迎送客人最基本的礼仪。秘书见有客人来访,应积极主动向前搭话,热情询问来意。一般来客都会或多或少会有点拘束,有时候也会不知道说什么,显得局促不安,这时候秘书要礼貌与之交谈,使之不感到紧张。秘书请来客就坐,奉上茶水。客人走时,秘书可以说一些挽留的话语,欢迎他下次的光临。

(2)接待有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留声”。在见到客人时,秘书首先要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我们公司”等等。之后可以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对方询问的问题,秘书人员要诚实地回答,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维护本公司的形象和利益。来访者离开时,秘书人员必须热情的说:“欢迎来我们公司视察,一路走好”等。

(3)秘书在接待客人时要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穿不正式的服装会客是不礼貌的,肢体语言要得当、自然、动作不要过大。秘书的站姿和坐姿要合乎规范,让客人感到舒适自然。

(4)注意布置会客室。会客室应当庄重大方,主要的装潢、陈设的色彩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三种。色彩过多会使客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同时,不要选过于沉闷的白色、灰色、黑色,也不要选浓烈的红色、黄色,也不要选给人以轻浮之感的粉色、金色、银色,以蓝色、草绿为宜。

(5)3S动作迎客法——“Stand,Stare,Smile”。“Stand”的意思是站起来,当看到有客来访时应马上起立,快步迎上去,并送上亲切的问候,比如“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等;“Stare”的意思的是“注视”,和来访者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视着对方,如果随便的东张西望,会让来访者觉得你不尊重他。“Smile”的意思是“微笑”。微笑表现出充满自信。面带微笑,表明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人交往,使人产生信任感,容易被别人真正地接受,另外微笑表现出真诚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荡,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使人在与其交往中自然放松,不知不觉地缩短了与来访者的心理距离。微笑为深入的沟通与交往创造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笑的时候,应当做到表里如一,令笑容与自己的举止、谈吐相辅相成,锦上添花。

(6)以静制怒,以柔克刚。秘书人员碰到脾气暴躁的来宾,要冷静对待和处理,始终面带微笑,热情为其倒茶、让座。之后慢慢安抚对方情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妥善解决问题,维护公司形象。

(7)秘书要记住来访者的名字。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种极简单但又最主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名字。”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名字总是相当敏感,相当重视的。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并把他叫出来,就等于给予此人一个微妙却很有效的赞扬,但是忘记或叫错了别人的名字,就会使你处于不利的境地。熟记来访者的名字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感情投资,轻松的叫出来访者的名字,会让来访者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和关注,马上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9)对于要直接见领导的客人,秘书人员在引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敲门,得到允许方可进入,切不要贸然闯入。秘书进入房间后,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不要用手指指向客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10)注意送客礼貌。送客时需热情挽留:在一般情况之下,不论宾主双方会晤的具体时间的长度有无约定,客人的告辞均须由对方首先提出。主人首先提出来送客,或是以自己的动作、表情暗示厌客之意,都是极其不礼貌的。当来宾提出告辞时,主人通常应对其加以热情挽留,告之对方自己“不忙”,或是请对方“再坐一会儿”。若来宾执意离去,主人可在对方率先起身后起身相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