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日益加快,由此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也逐渐扩大。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效仿发达国家陆续取消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加入资本账户开放的行列。但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账户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所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将贯穿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整个进程中。

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日益加快,由此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也逐渐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流动量最大且最活跃,同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其资本流动的波动也高于其他经济体。2001—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资本流动的最主要部分是外商直接投资,平均约占资本净流入量的6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World Bank(2012)的统计可知,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分别为中国、巴西、俄罗斯(转型期经济体)、印度、墨西哥、智利、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及土耳其,占发展中经济体外商投资净流入总量的73%。由此可见,中国已成为最受国际资本青睐的国家。

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加之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中国经济在外汇管理、经常项目以及资本项目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4年,中国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用汇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外汇上缴和留成,取消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审批;汇率并转,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的、规范的外汇市场;重申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流通,停止发行外汇兑换券。经过前期的改革,中国取消了所有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的限制,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1996年12月,中国正式宣布接受该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2005年7月,中国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由盯住美元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实施更加有弹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包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境外人民币直接交易及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等。2012年,中国实现了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可兑换,标志着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中国当前资本账户管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因此,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指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并最终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是大势所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陆续开放资本账户并顺利获取了开放带来的收益。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效仿发达国家陆续取消对资本账户的管制,加入资本账户开放的行列。但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账户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资本账户开放在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债务问题、提供经济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资本外逃,带来了金融风险甚至诱发了金融危机。

本书将重点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后给一国经济带来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如何产生各种经济效应、开放资本账户前经济需要满足哪些先决条件、政策如何协调、资本开放的顺序应如何安排等,即怎样做才能使经济获得的正效应最大化而负效应最小化。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所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将贯穿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整个进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