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全能银行,实现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融合

发展全能银行,实现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融合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5年实施的《商业银行法》和 1999 年实施的《证券法》,明确规定了金融市场的严格分业管理制度安排,这有利于内部管理、有利于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逐步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培育成市场导向的金融企业。随着2006年金融市场的放开,跨国外资全能银行的全能化经营必将对我国银行构成致命性的威胁,面对国内外市场白热化竞争的现实,我国必须发展全能银行。

1995年实施的《商业银行法》和 1999 年实施的《证券法》,明确规定了金融市场的严格分业管理制度安排,这有利于内部管理、有利于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从近几年的实践看,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商业银行只能在狭小的存贷款领域活动,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国有企业,由于普遍效益低下,致使商业银行或是放款使不良资产比例持续上升,或者为了安全尽量少放款,从而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资源;保险公司只能将钱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在近年银行连续降息、国债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利息收入无法满足其理 和业务支出的需要,许多保险公司也出现亏损趋势;证券公司在长达几年的低迷行情下,由于缺少必要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手段,交易清淡,其经纪性收入尚不足以抵补其房租及各项开支,一些单位 用客户保证金以提高其自营能力。因此,对转轨经济而言,分割经营、 立管理并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只会 息我国年轻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健康发展,所以要在我国发展全能银行。

中国银行业的全能化,首先要经历有效的自由竞争阶段。改革以来,对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竞争的限制导致中国金融业效率极为低下,将国有为主的金融机构培育成真正的市场主体成为无奈的必修课。在加强行为监管的条件下,放松准入限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渠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竞争,争取在外资大规模进入前培育起一部分有一定竞争力的本国金融机构。逐步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培育成市场导向的金融企业。

其次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与证券业、保险业的交叉业务,为混业经营做准备。1999年,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书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 借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扩大了银证合作范围。2000年又出台《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为银证合作奠定了业务基础,随着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构建一体化的业务平台将是市场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从事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和部分保险业务,如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代理保险业务等。目前商业银行已开展了这些业务,问题在于:一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如何通过开展这些业务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例如,通过增加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持有量,使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贷款型资产结构得到改善,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并提高盈利能力。

最后,虽然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务,但并没有限制商业银行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注重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大有可为:一是有关企业并购的业务,如帮助企业选择目标企业、企业 断和评级、制定兼并战略、设计企业产权结构、制定并购价格、筹集并购资金、分销企业债券等等;二是有关客户理财的业务,如涉及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咨询服务;三是有关项目融资的业务,如项目的评估以及资金安排等;四是有关资金结算与清算的业务,如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清算、代理股票发行一级市场申购款的收 与结算等;五是有关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基金资产的投资管理业务等。

所以,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下,尽管各机构可以做一些相关行业之间的代理服务,但金融创新难以有突破性进展,难以为客户提供比较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所以市场呼唤全能银行,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综合化、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事实上,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渐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已出现了全能银行的雏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等。随着2006年金融市场的放开,跨国外资全能银行的全能化经营必将对我国银行构成致命性的威胁,面对国内外市场白热化竞争的现实,我国必须发展全能银行。

【注释】

[1]恩 ,林益 :《国有资产管理、运行与监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 268 页。

[2]宣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为什么偏好非正规金融融资》,《经济纵横》,2005(2),第54页。

[3]吴敏:《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经济体制改革》,2005(3),第62页。

[4]李存龙、关业书:《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经济论 》,2005(16),第31页。

[5]戴建中、刘平青、高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现状》,《中国 政干部论 》,2005(3),第14页。

[6]吴敏:《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经济体制改革》,2005(3),第62页。

[7]戴建中、刘平青、高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现状》,《中国 政干部论 》,2005(3),第15页。

[8]戴建中、刘平青、高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现状》,《中国 政干部论 》,2005(3),第16页。

[9]李存龙、关业书:《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经济论 》,2005(16),第31页。

[10]戴建中、刘平青、高勇:《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现状》,《中国 政干部论 》,2005(3),第16页。

[11]陈宏辉、 生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及其对策》,《商业研究》,2001(9),第53页。

[12]刘云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融资租赁对策分析》,《 南商学院学报》,2005(2),第81页。

[13]宣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为什么偏好非正规金融融资》,《经济纵横》,2005(2),第54页。

[14]平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第206页。

[15]宣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为什么偏好非正规金融融资》,《经济纵横》2005(2),第55页。

[16]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2(10)。

[17]王召:《2004年宏观走势与股市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月7日。

[18]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2,其中城市信用社中包含了城市商业银行,其他存款类机构指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邮政储蓄机构。

[19]李海宁:《我国股票市场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企业活力》,2005(2),第54~55页。

[20]詹正茂、廉晓红,陈刚:《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策略研究》,《生产力研究》,2004(5),第119~121页。

[21]李海宁:《我国股票市场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企业活力》,2005(2),第55页。

[22]《中国金融产品创新报告(2005)系列之一2004年金融产品创新概述》,《上海证券报》,2005年03月14日。

[23]蒋志 、高桂 :《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一大障碍》,《中国审计报》,2005年3月22日。

[24]徐 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25]徐 庆:《 在大门口的危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26]《金融时报》,第一版,2003年11月18日。

[27]《2004年中国不良资产投资者调查》,《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1月4日。

[28]证监会网站 2004。

[29]徐 庆:《 在大门口的危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30]《2004年中国不良资产投资者调查》,《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1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