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和市场之争

银行和市场之争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金融市场发育良好,金融产业面临激烈竞争。银行通过这种长期关系的存在来搜集信息和进行公司控制。在转型初期,由于受到原计划体制的影响,中东欧国家的金融体系非常薄弱。银行注重所谓的“关系”,一般会优先贷款给国有企业,而对其他金融业务和活动已经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一直摆脱不了大量不良贷款的困扰。其他一些反对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观点认为,在中东欧准确评估企业的股票价值是很困难的。

一、银行和市场之争

1.银行主导性金融系统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强调银行是企业部门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经济主体绝大部分的储蓄是银行存款。在资本市场,银行也是主要的投资者,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只是作为银行存款业务的辅助产品。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中,银行存款并不是经济主体最主要的储蓄方式和投资工具。经济主体直接在资本市场购买股票和公司债券,或者投资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相应地,在企业众多的外部融资来源中,银行的作用远不如第一种金融系统中的重要。在资本市场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动也更加频繁和积极。

金融系统有三个最基本要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规则。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对以上三个要素不同地位和作用的区分。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银行金融是主要融资渠道,对公司的控制通过“发言权”(长期关系、董事会代表等等)来实现。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金融市场发育良好,金融产业面临激烈竞争。与银行主导型系统不同,机构投资者扮演重要角色。证券融资是取得资金的重要形式,对公司的控制通过股权来实现。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金融规则更为自由,市场机制以信誉为基础。

2.理论综述

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银行金融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监视器的作用。因为收集和处理信息有大量固定成本,要产生规模经济,就必须让一个机构专门承担起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职责,而不是让众多的债权人去负担这个成本。金融中介从存款人(或投资者)收集资金,并对他们承诺一个固定的回报率。然后将这些资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资项目中,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所以有学者认为,从纯理论意义上说,银行金融较之金融市场是一个更好的融资方式。该论点的基础就是信息的获取和拥有。与金融市场相比,针对某个特定的企业,银行可以通过更好的渠道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当某个企业成为银行的债务人时,银行业也有激励和能力监控该企业的活动,最大化地获取公司的财富。主张市场主导型金融的观点认为:当债权人信用不佳时应该构建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当借款人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时,就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传递的信息做出决定。因此,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比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更具有优越性,因为前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要比后者少得多。

那么,不同结构的金融系统究竟怎样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呢?在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传播渠道是流动性的创造,它们也是公司治理的途径之一。流动性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反过来也为公司融资提供便利渠道。金融市场有利于信息的获得和帮助公司治理的提高和改善。相反的观点认为:增加的流动性会造成投资者的短视,使他们倾向于逃避义务并且缺乏足够的公司控制的激励。相比之下,建立一种长期的关系是银行金融的比较优势所在。银行通过这种长期关系的存在来搜集信息和进行公司控制。存款人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来源,而银行这种间接融资的方式又为存款人分散了投资风险。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会在借款人资产净值的变化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中反映出来,进而减少外部融资的额外成本。这反过来又将推动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金融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优化资金配置,影响储蓄率。不过金融系统的发展只是有利于部分解决代理和信息的问题,它要求经理人(或企业家)的努力、一个最优化的投资率和最低的资金成本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其实,没有任何理论或实证能够证明,一种类型的金融系统比另外一种更加优越,这两种类型的金融系统是各有所长,银行和市场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补充。

3.银行还是市场:中东欧国家选择的难题

在转型初期,由于受到原计划体制的影响,中东欧国家的金融体系非常薄弱。银行部门困扰重重:资本充足率低下、国有企业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信贷具有明显的地理和部门集中性、除了储蓄银行以外其他银行网点太少、员工和管理层都缺乏专业经验。支付系统不完全且效率低下,大部分是现金交易或实物交易。证券市场几乎不存在。而且,大多数银行是高度专业化的,尽管银行数目一直在增加,但竞争仍然很不充分。银行在金融系统中是绝对主导,短期货币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中长期资本市场也几乎没有发展。

如果说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包括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对金融系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那么,金融系统自身的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呢?学术界和国际机构(比如欧洲重建复兴银行、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等)又应该对中东欧国家提出怎样的建议呢?其实,要得出一个统一的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种观点认为银行只能是金融系统很小的一部分,强调大力发展有效的资本市场。另一种观点提出在转型阶段,银行应该在金融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

第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麦金农。他在1993年指出,在转型的初期,应该禁止银行向私有化的企业贷款;即使在将来银行也只能提供有完全抵押的短期贷款。Pohl et al.(1995)指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政府对工商业控制的取消都依赖于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概括起来,主张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基本论点如下:资本市场较之银行能够对规范企业管理提供更大的空间。银行注重所谓的“关系”,一般会优先贷款给国有企业,而对其他金融业务和活动已经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一直摆脱不了大量不良贷款的困扰。相比之下,资本市场就可以为各类企业提供更多、更灵活的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场所和媒介。对广大公众而言,资本市场让他们更普遍地参与到私有化进程中来,增强其在转型过程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他一些反对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观点认为,在中东欧准确评估企业的股票价值是很困难的。如果在银行的资产组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股票资产,那么在转型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将会成为银行部门制度性的弊端。银行员工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要从事有关企业管理的业务,这进一步恶化了银行部门原本人力资源不足的状况。况且,我们很难相信,银行员工会比那些职业经理人更要精通于企业管理。由全能型银行组成的金融体系很可能形成金融卡特尔,并且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银行应该处于核心地位。全能型的银行内部有公司董事会的代表,所以对于长期投资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并且能够进行更有效的控制。银行对企业实行监控,甚至可以对其日常运营施加影响。因为银行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其债权人,这种双重身份给予银行更大的激励。全能型银行可以克服由分散所有权带来的问题(比如“搭便车”的情况)。在转型过程中,银行可以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它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的债务重组,而完成私有化的企业也需要一个强大的银行部门来支持其发展。总之,主张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主要论点如下:投资者对企业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特别是家庭部门更承受不起证券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实际上,对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来说,一个安全而稳健的投资渠道要比股票市场更能提高福利。而资本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而不是仅依靠银行的支持。在这个法律框架下,有健全的争端解决机制,各种腐败行为遭到禁止,违规者得到惩罚,金融信息可以信赖,税收体系可以真实、有诚信地得到实施。但是中东欧国家有关金融的法律架构正处于雏形阶段,更谈不上能够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所以,处心积虑地发展资本市场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