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轻是非之争

看轻是非之争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间最乱的也是令人最烦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和社会人群愚痴争斗的情形。2.许多是非之事都没有“争”的必要 有一个故事:兄弟俩长大了,到了该娶媳妇的时候。假使我们对人都用宽恕心,把一切的事看轻一点、看淡一点,用宽容博大的心胸互相关怀,无争无斗,我们的心念就能很平静。故道家主张“泯是非”,就是要杜绝无谓的惹是生非。道家的得道就是“无争”,这就是“道心”。

世间最乱的也是令人最烦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和社会人群愚痴争斗的情形。从小父母师长就教导我们:要分清是非。我们也就学会对人的分法——好人与坏人;对事的分法——是与非。不论看电影、电视,还是玩游戏等,自己在心底里首先划出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问题是,我们长大后,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人际纠纷,却分不清好人还是坏人,事情是对还是错,好像是“雾里看花”。因此,人们内心在呼唤:借我一双慧眼吧!

为什么要看轻是非之争呢?

1.不能因为争小利而失大义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弟子颜回看见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说:“明明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24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答:“我把脑袋给你。你错了怎么办?”颜回道:“我把帽子输给你。”两人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平时视若神明的老师居然糊涂到如此程度,但为了尊重老师,他还是把帽子摘下,递给了买布的人。后来孔子告诉颜回:“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师面前:“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

孔子并非真糊涂,他的“糊涂”只是呈示圣人“重大义”的一种境界。想想看,孔子在别人心中有那么高的威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众人产生影响。如果此时一定要坚持“真理”,使那个买布的人丢了自己的性命,孔子还叫孔子吗?还能赢得我们千百年来的尊敬吗?

2.许多是非之事都没有“争”的必要 有一个故事:兄弟俩长大了,到了该娶媳妇的时候。但是,父亲并不感到欣慰,因为家庭不富裕,兄弟俩时常为一些小利益发生争执,一旦到了分家产那天,还真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争执。有一天,父亲病了,躺在床上发呆。这时,老大过来问安,父亲说:“叫你弟弟来,我有话说。”老二到了,父亲坐起身,说:“世上本无事,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病如何来的,难受得很。”兄弟俩劝父亲宽心,父亲摇摇头:“其实这病我也不担心,因为我自己能应付过去;但是,如果你们将来反目,那就是我们家庭的‘病’了,谁都难应付。”兄弟俩很惭愧。

父亲下床,指着院子里的几只鸡说:“看看它们,蹲在那里相安无事,这不是很好吗?”然后父亲到屋子里端了一盆谷子,悄悄走到屋后,将大部分谷子撒在地上,仅留了几粒回到院子里,扔向那些鸡。鸡们看到谷子,“腾”地跳起身,一起上前争夺,翅膀挥舞,嘎嘎乱叫。原本清静的世界,因为这几粒谷子而“硝烟弥漫”。看见这种情形,兄弟俩笑了,他们明白了父亲的意思。父亲又说:“你们都看见了,更多的谷子在屋后……”

其实,人生中的许多是非,许多麻烦,又何尝不是因为上帝在我们眼前撒了几粒谷子呢?

事实证明,许多是非之事,都没有“争”的必要,即使争了之后也没有好的结果,甚至是两败俱伤。世间的许多是非之事,除了国家主权、人格尊严等大是大非问题外,其他什么家庭问题、婚姻问题、人际纠纷等,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要不为何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之说?因此,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上,来个“难得糊涂”,该忍让的就忍让,该忘记的就忘记,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如果耿耿于怀不肯忘记,只会精算不会估摸,只会明察秋毫不会整体的贯通,只会精明强悍不会丢三落四——这就说明你的心理功能不健全,这比患得“二尖瓣不全”还要麻烦。

3.与事无争则事安 有时别人说话无心,听者却有意,故意抓住对方的把柄及缺点钻牛角尖,这都是自己招惹的烦恼。假使我们对人都用宽恕心,把一切的事看轻一点、看淡一点,用宽容博大的心胸互相关怀,无争无斗,我们的心念就能很平静。心若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世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与道无争则道安。

哲学的层面上看,是非没有客观有效的评判标准,不同的人不可能存在共同的价值信念,由于是非难定,引来世事纷扰。故道家主张“泯是非”,就是要杜绝无谓的惹是生非。这得有一种超然的态度,把是非看作像彼此、生死甚至是与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一样,是相对的。道家“泯是非”的思路有3个层次的内容:①辩论的双方以至于任何企图充当仲裁的第三者,都有自己的主观立场,不存在评判是非的客观标准;②以人、鱼、鸟、鹿四者对“色”的不同观点为喻,强调每个认知主体本身都有各自独立的价值尺度,不能互相代替;③即使每个独立的主体,不论对自我还是对外物的把握都存在不确定的一面,故其价值立场也可能游移不定,这样谈是非问题自然更无意义。可以说,这一思想旋律贯穿在整部《庄子》,特别是其外(杂)篇中。道家的得道就是“无争”,这就是“道心”。“道心”分秒都在我们的面前,得道的路也在我们的脚底下。要说远,实在是不远;要说近,实在是非常的遥远,远近之别在于我们的心念。一念的平静心那就是道心,一念的烦恼心就成凡夫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